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3368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1 大小:13.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2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docx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体育教案

第1课体育基础知识:

了解体育课游戏:

叫号起立

教学内容:

体育基础知识――了解体育课;游戏――叫号起立。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体育课的意义及上好体育课的要求,为以后上好体育课打好基础。

2.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初步形成列队意识。

3.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

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

场地器材:

室内,记分册。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4~6分钟)

【组织方法提示】

1.教师课前到授课班级门口准备。

2.教师提示学生在自我介绍时要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1.认识你身边的新朋友:

⑴“欢迎大家来到新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要共同学习和生活。

你们高兴吗?

⑵自我介绍:

“我是你们的朋友――××,你愿意和我成为好朋友吗?

⑶教师记录考勤表。

2.说说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个地方:

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体育课。

⑵学生简单说说喜欢什么体育项目。

二、了解体育课(20~22分钟)

1.体育课的意义及内容:

⑴教师讲解什么是体育课。

体育课是由老师带领大家在操场上做游戏,并指导大家进行走、跑、跳跃、投掷、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的活动课,也是锻炼身体的课。

⑵教师出示挂图,讲解体育课的意义。

如下图所示。

 

 

【小知识】

纵队:

学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叫纵队。

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或等于队形的宽度。

纵队有一、二、三、四……路纵队。

⑶教师提示一年级体育课的内容:

走、跑、跳、投、技巧、攀爬、游戏、韵律活动与简单舞蹈等。

2.认真上好体育课:

⑴课前准备做好四点:

第一,缺席要请假。

第二,整理好服装。

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和平底胶鞋,冬天不戴帽子、围巾、口罩和四个手指并在一起的手套,夏天不穿裙子。

【教法提示】

1.讲述伤害事故的事例,使学生明白上课带小玩具、小刀等尖锐物品可能造成的危害。

2.“三不能”:

不能随便说话;不能嬉笑打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位置。

3.课后“三不要”:

一不要大量喝水,尤其生水;二不要在天热时用凉水冲身体、浇头或在背阴、“风口”的地方久留;三不要立即吃食物,免得肠胃消化不良。

第三,不带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如玩具、小刀、尖锐的金属品、零食等。

⑵课中要做到五点:

第一,站队要快、静、齐。

第二,遵守纪律,做到“三不能”。

第三,听课“不走神”。

第四,认真、刻苦练习,与同伴团结合作,努力完成任务。

第五,下课要行礼。

⑶做到课后“三不要”。

三、游戏:

叫号起立(10~11分钟)。

【组织队形】如下图所示。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4组,每组按身高排序站成一路纵队。

学生牢记自己的位置和号码,教师记录之后学生回座位坐好。

游戏开始,教师叫号,学生听到自己的号码马上起立。

若出现错误,应找出正确号码的学生,并让其大声报出自己的号码。

游戏继续进行,直至教师叫完每位学生的号码,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1.学生听到自己的号码立即起立。

2.若出现错误,要请出正确号码的学生,并让其大声报出自己的号码。

3.学生之间不能相互提示。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并提示游戏规则。

2.教师按顺序或随意叫号。

3.学生在游戏中牢记自己在纵队中的位置。

4.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四、总结(3~4分钟)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帮助学生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及号码。

【教学建议】

教师分组时可为每组命名,如山鹰队、老虎队、蝴蝶队、小鸟队等。

【课后反思】

第2课队列队形:

集合、解散游戏:

躲闪游戏

教学内容:

队列队形――集合、解散;游戏――躲闪游戏。

教学目标:

1.观摩高年级同学上体育课的过程,掌握快速集合与解散的队列队形方法,

提高学生自我表现与群体合作的意识。

2.在游戏中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学生追拍、躲闪和奔

跑能力。

3.培养学生服从集体、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及团结互助、集体

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组织方法提示】

组织学生观摩大哥哥、大姐姐上体育课,回顾第一课中提的要求。

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被操场上生机勃勃的锻炼景象所感染。

【小知识】

横池:

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

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队形的纵深。

横队有一、二、三、四……列横队。

【教学要点】

集合时,排头到位,其余学生自动看齐,与邻近的学生保持适宜的间隔和距离。

【教法提示】

1.学生必须正确报出自己的队名与号码,其目的是强化学生认识自己的队伍,熟悉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2.初教“解散、集合”时,教师可在场地上插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或在地上做标记,先让排头找到标记,其余学生尾随即可。

3.通过控制游戏时间的长短,来掌控学生的运动量。

  一、上课常规(2~3分钟)

【组织队形】两路纵队。

1.学生两路纵队由教师带领到操场上。

2.教师:

“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

“我们观看了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上体育课的。

4.师生共同观摩,共同回顾体育课要求。

5.教师指定学生集合地点。

二、学习成四列横队:

集合、解散(19~20分钟)

 【动作方法】如下图所示。

成四列横队集合:

教师下达口令的同时,左手握拳,拳心向内,随左臂平贴体侧;右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排头学生按口令指示队形,迅速在距离教师前面3~4米处,面对教师站立;其余学生以排头为基准,从右到左依次排列队伍,并自动看齐。

解散:

听到口令后,学生迅速离开原位。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叫号出列”游戏的方法与规则,并做镜面示范(被叫到的学生出队,同时大声报出自己的号码)(2~3分钟)。

2.教师提议“现在我们已经排成了四列横队,请你为你们队起一个响亮的队名!

”学生为本组命名。

3.师生同做“叫组排队”游戏(3~4分钟)

4.教师讲解“成四列横队集合”的方法和手势,学生练习(5~6分钟)。

5.教师讲解“解散”的方法,学生练习(2~3分钟)。

【组织方法提示】

游戏前教师一定要提示安全事项。

【游戏方法的拓展】

游戏可改为三人的“老鹰捉小鸡”(如“抓捕者”变为“老鹰”,“躲闪者”变为“小鸡”,“大树”变为“母鸡”)。

【游戏方法】

“小鸡”站在“母鸡”身后,手拉“母鸡”衣服;“母鸡”伸开双臂保护“小鸡”;“老鹰”站在“母鸡”面前,准备游戏。

游戏开始,“老鹰”开始捕捉“小鸡”,“母鸡”张开两臂保护身后的“小鸡”,“小鸡”灵巧躲闪。

如果“小鸡”被“老鹰”用手触及到上体任何部位,即为抓捕成功,得1分。

游戏到一定时间(2~3分钟)三人互换角色。

最后以得分多者获胜。

6.教师创设“学校集会”的情境,在情景游戏中引导学生体会“集合”、“解散”的方法(5~6分钟)。

7.师生共同总结动作要领。

三、学习躲闪游戏(12~14分钟)

【游戏方法】如下图所示。

 

学生三人一组。

其中一人两臂侧平举为“大树”,原地不动做准备。

其余两人以“大树”为中心前后站立,一人为“抓捕者”,另一人为“躲闪者”。

游戏开始,“躲闪者”在“大树”遮挡下躲避“抓捕者”的追拍。

如果“躲闪者”被“抓捕者”用手触及到上体任何部位,即为抓捕成功,“抓捕者”得1分。

游戏到一定时间(2~3分钟)三人互换角色。

最后以得分多者获胜。

【游戏规则】

1.“大树”原地不动。

2.“躲闪者”与“抓捕者”必须以“大树”为中心做游戏。

3.“抓捕者”不能从“大树”两臂下钻过,只能从“大树”两侧绕过。

4.“抓捕者”在抓捕过程中,只能追拍,不能抓、拉、抱和推“躲闪者”。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后,与学生一起示范。

2.学生分组,教师安排学生角色与位置。

3.学生做游戏,教师巡视指导躲闪方法。

4.学生轮换角色,继续做游戏。

5.教师总结学生游戏情况与结果。

【放松活动提示】

模仿时要提示学生活泼、形象。

四、放松活动(2~3分钟)

模仿老鹰飞、母鸡叫、小鸡吃米。

五、结束语(1~2分钟)

教师:

“谁能说一说,今天的体育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建议】

根据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不宜进行长时间、重复性的队列队形练习。

可以多采用竞赛、表演等方法,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队列队形的学习。

【课后反思】

第3课队列队形:

稍息、立正基本体操:

基本部位操

教学内容:

队列队形――稍息、立正;基本体操――基本部位操。

教学目标:

1.掌握稍息与立正的动作方法,增强服从命令、听指挥和遵守纪律的习惯。

2.学会部位操中的头部、肩部、扩胸和振臂运动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

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的自控能力,同时逐步提高学生身体的良好姿态和节

奏感。

场地器材: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上课常规提示】

教师整队集合(背对阳光、背风,成四列横队),清点人数,检查学生服装。

  一、上课常规(4~6分钟)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1.导入语:

⑴看谁能马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⑵我们上体育课需要几列横队?

请你用行动告诉老师。

2.队列练习:

解散、集合。

二、学习稍息、立正(10~12分钟)

【小知识】

稍息,即稍微休息,是队列常用的基本动作之一,分为左右跨立和前后开立两种。

【动作要领提示】

稍息:

左脚平移与肩宽,

握右手腕放背后,

挺胸收腹向前看。

立正:

头正颈直眼平视,

肩平后张臂下垂,

手指并拢自然屈,

中指贴于裤缝线,

自然挺胸腹微收,

脚跟靠拢尖成八字。

【教学重点】

稍息:

脚平移,与肩同宽。

立正:

脚跟靠。

【教学难点】

稍息:

重心落在两脚中间。

立正:

脚尖分。

【教法提示】

在“踩脚印或踩线条”游戏中要提示抬头向前看。

【动作方法】

稍息:

如下图所示。

左脚向左侧出一步成开立,距离与肩同宽,体重平均落在两脚上;两手放在体后,右手半握拳,左手握右手腕;挺胸,小腹微收,眼看正前方。

立正:

如下图所示。

 

直立,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分开相距一脚长,两腿挺直,上体正直,自然挺胸,小腹略收;两肩要平,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五指平拢微屈,中指紧贴裤缝;头正颈直,下颌微收,口微闭,两眼平视前方。

【游戏方法的拓展】

1.在情境游戏“抓稍息人”或“抓立定人”中体验稍息、立定动作。

2.与“集合”、“解散”结合起来练习。

【教法提示】

四8呼口令方法:

第一8呼:

1、2、3、4、5、6、7、8。

第二8呼:

2、2、3、4、5、6、7、8。

第三8呼:

3、2、3、4、5、6、7、8。

第四8呼:

4、2、3、4、5、6、7、停。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学步骤】

1.教师提问:

“集合后,我又下达了哪两个口令?

2.学生回答后,认真观察教师示范“稍息”和“立正”动作。

3.学生在“踩脚印或踩线条”的游戏中,体验稍息时“脚平移与肩宽”的要点。

4.学生用“拳头测量”法来解决立正时“脚尖分”的要点。

5.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练习与展示,组长评价。

6.教师创设“抓稍息人”或“抓立定人”的情境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体会“稍息”、“立正”的动作方法。

三、学习基本部位操1~4节(16~17分钟)

【动作方法】见附录2。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学步骤】

1.教师示范每一节部位操,并告知名称。

2.教师带领学生做分解动作,并提示重点。

3.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完整动作。

4.教师设置竞赛情景,讲解竞赛方法与规则。

5.在组长的指挥下,各组进行展示。

6.师生共同评价。

【放松活动提示】

所模仿的小动物,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四、放松活动(4~5分钟)

1.模仿小动物,如猫爬、羊叫、公鸡打鸣。

2.石头、剪子、布游戏。

五、结束语(2~3分钟)

教师:

“今天我们学了基本部位操,头部运动像小鸡吃米;肩绕环像小鸟的翅膀;扩胸运动像……振臂运动像……这些是我们的学习成绩。

 

【教学建议】

在基本部位操教学时,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即两人或四人一组,相互指导,互相纠正。

【课后反思】

第4课队列队形:

向右看齐基本体操:

基本部位操

教学内容:

队列队形――向右看齐;基本体操――基本部位操。

教学目标:

1.掌握横队向右看齐的动作方法,增强学生服从命令、原指挥和遵守纪律

的良好习惯。

2.学会部位操中的腹背、正压腿、侧压腿与活动膝、踝、腕关节的动作;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自控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逐步提高学生身体的

良好姿态和节奏感。

场地器材:

录音机。

教学过程

【队列练习提示】

1.教师运用口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2.教师要注意多表扬动作正确的个人及小组。

【游戏意图】

学生在特制的场地与游戏中,初步建立一列横队的概念及意识,为下一环节(学习向右转)奠定基础。

【教法提示】

学生立正,站于直线后,脚尖顶线,利用比脚尖看齐的方法,解决“与邻近学生在同一平面”的教学难点。

【小知识】

列:

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叫列。

翼:

队形的左右端叫做翼。

  一、上课常规(6~8分钟)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1.导入语:

⑴学习新本领。

⑵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2.队列练习:

⑴稍息、立正。

⑵集合、解散。

3.游戏:

快快移动。

【游戏方法】如下图所示。

 

在一块平坦的场地上,画四组线(每组间隔为1~1.5米);每组再画3~4条平行线,每条线的间隔距离为15~20厘米。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成一列横队站在每组第一条横线后(脚尖顶线)准备。

游戏开始,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同时在三条线上平行快速移动。

每移动一次后,学生先自我检查脚尖顶线后再举手示意,每组学生全部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举手示意,成功一次。

游戏到一定时间,成功次数较多组获胜。

【动作要领提示】

转头向右眼看腮,通视全线别站歪,对正看齐要站好,仅除排头一人外。

【教学重点】

眼看临近学生的左腮并通视全线。

【教学难点】

与邻近学生在同一平面。

二、学习向右看――齐(17~19分钟)

【动作方法】排头立正目视前方,左手迅速叉腰;同时其余学生左手迅速叉腰,向右转头,眼看临近学生的左腮并通视全线。

两列以上的队伍,后列学生向前对正,排头右手前平举,与前列排头保持一臂距离,其余学生与第一列学生动作相同。

【教学步骤】

1.教师:

“请你告诉旁边的同学你的腮部在哪里?

”教师提示。

如下图所示。

【教法提示】

1.队形练习中学生不宜练习次数过多。

2.多给小组分散练习的机会。

3.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多用激励、鼓励和肯定性语言。

 

2.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向右转头看邻近学生的腮部。

3.教师讲解示范。

4.学生在教师口令下练习,教师指导。

5.学生分组进行队列队形展示,相互观摩,评价。

6.教师评价总结。

三、学习基本部位操5~8节(10~12分钟)

【教法提示】

学生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部位操的动作。

【动作方法】见附录2。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学步骤】

1.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复习上节课内容。

2.教师示范每一节部位操,并告知名称。

3.学生随教师分节拍练习。

4.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做完整动作。

5.学生自荐领操员,带领全体进行练习。

6.师生共同评价。

【放松活动提示】

游戏时,身体部位名称的出现顺序为先易后难等;游戏可先个人,后多人。

四、放松活动(3~4分钟)

游戏:

认识自己的身体。

【游戏方法】如右图所示。

 

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伸出手指准备。

游戏开始后,教师说出身体部位名称,学生在同伴身体上找到相对应的部位,并大声说出名称,找到的部位与说出的名称相符成功一次。

游戏继续进行,游戏到一定时间结束,学生汇报的身体名称数量同时找到相对应的部位。

五、结束语(1~2分钟)

1.让学生说一说“向右看齐”时看右侧同学的什么部位?

看齐时应注意什么?

2.作业:

会做整套的《基本部位操》。

【教学建议】

在游戏快快移动中,可以利用本校场地情况完成,如踩方砖排队。

第5课队列队形:

集合与解散、稍息与立正、向右看齐

游戏:

老鹰捉小鸡

教学内容:

队列队形――集合与解散、稍息与立正、向右看齐;游戏――老鹰捉小鸡。

教学目标:

1.复习已学习的队列队形动作,强化学生行动迅速和听从指挥的意识。

2.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发展学生协同动作、追拍、躲闪能力,提高身

体协调性和快速奔跑能力。

3.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自

控能力和欣赏能力。

场地器材:

自制小奖品。

教学过程

【组织方法提示】

1.教师带领学生一路纵队入场。

2.教师提示学生学会观察,懂得欣赏。

【小知识】

预令、动令:

口令分预令和动令。

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

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出动作叫动令。

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教学重点】

巩固动作。

【教学难点】

与他人合作完成。

【组织方法提示】

每组在交换场地时,必须由教师带领,并安排观看或表演的位置。

【教学提示】

创设“表演赛”的情境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一、上课常规(1~2分钟)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导入语:

1.队列表演赛。

2.我们是一个集体。

二、复习队列队形(18~22分钟)

集合与解散,稍息与立正,向右看齐。

【动作方法】略。

1.赛前准备。

【组织队形】一路纵队。

【教学步骤】

⑴教师:

“请给你们队起一个响亮的队名!

⑵学生讨论,确定队名。

⑶教师设置参赛顺序及入场方法。

⑷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依次入场。

⑸师生共同评分。

2.竞赛。

【组织队形】站成方形队。

【教学步骤】

⑴师生共同回顾队列队形的动作及要点。

⑵教师讲解表演赛的方法、规则与评比方法。

⑶教师推荐小裁判名单,提示小裁判的职责。

⑷学生在组长的指挥下完成队列队形表演任务,组长进行总结。

⑸学生鞠躬向老师及“观众”表示感谢。

3.评比。

⑴学生举手实施评分权利,说出评分理由。

⑵教师总结各组评分结果,为获奖组和个人颁奖。

⑶获奖组和个人谈获奖感言。

三、游戏:

老鹰捉小鸡(8~9分钟)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队在指定的地方排成一路纵队。

每队选一人做“老鹰”,一人做“母鸡”,其余学生做“小鸡”。

游戏开始,“老鹰”开始捕捉队伍里的最后一只“小鸡”,“母鸡”张开两臂保护身后的“小鸡”,“小鸡”灵巧躲闪。

游戏结束后,以被打听到“小鸡”最少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

1.“老鹰”不能和“母鸡”互相推、拉、扭、抱,不能拖住对方。

2.“老鹰”不能从“母鸡”两臂下钻过,只能从两侧绕过。

【游戏方法的拓展】

1.画一个正方形场地。

先挑选四个人做“老鹰”站在场外,再挑选若干“母鸡”站在场内边缘,其余“小鸡”面向老鹰在场内自由活动。

游戏开始,“老鹰”立即进场捕捉“小鸡”,场内的“母鸡”张开两臂设法保护“小鸡”,同时“小鸡”设法躲闪。

被“老鹰”捉到的“小鸡”应退出游戏。

2.按学生能力挑选和适时调换“母鸡”和“老鹰”。

3.“小鸡”被“老鹰”拍着,或躲闪时离队都算“小鸡”被捉,应及时退出游戏。

【组织队形】如下图所示。

 

【教学步骤】

1.教师边讲解边给学生示范,并强调游戏规则与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做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小结,讲解角色轮换的方法。

4.各组轮换角色,游戏继续。

5.教师总结游戏结果以及学生游戏情况。

【放松活动提示】

应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歌曲。

四、放松活动(3~4分钟)

教师:

“如果你很高兴,就用歌声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吧!

五、结束语(1~2分钟)

教师:

“这节体育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建议】

1.在“表演赛”中,教师要用语言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生在观看“表演赛”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做文明观众,做到不说话、不打闹、不评论,树立“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评价意识。

【课后反思】

第6课队列队形:

向左(右)――转

基本体操:

《七彩阳光》预备节

教学内容:

队列队形――向左(右)―转;基本体操――《七彩阳光》预备节。

教学目标:

1.掌握向左(右)――转的动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方向感;培养良好的身

体姿态。

2.学会广播操中《七彩阳光》的预备节,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操练的态度和健美的身体形态。

场地器材:

自制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上课常规提示】

1.教师提示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方向。

如:

吃饭时用右手。

2.教师讲解方向,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一、上课常规(2~3分钟)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1.导入语:

在游戏中认识方向。

2.队列练习:

⑴稍息、立正。

⑵向右看――齐,向前看。

二、游戏:

辨别左右(2~3分钟)

【小知识】

方位是方向位置的简称,它包括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学步骤】

1.教师出示方向图,并讲解。

如下图所示。

左右

 

2.学生在教师设置“辨别左右”情景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两个方向。

3.教师导入:

学习向左(右)――转的新本领。

【动作要领提示】

左(右)脚脚跟为轴心,右(左)脚前掌用力蹬地,肩带上体向左(右)转,集中注意勿走神。

【教学重点】

以指定转动方向的脚跟为轴转动,另一脚的脚掌为轴辅助转动。

【教学难点】

动作协调一致。

【教法提示】

1.学生初次尝试转法练习时,教师用手指提示学生方向,也可让学生手贴裤缝的手指指向方向位置。

2.“比比看”表演情境可以让学生依次展示。

三、学习向左(右)――转(9~10分钟)

【动作方法】听到动令,左(右)脚跟与右(左)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左(右)转体90°,重心落在左(右)脚上,接着,右(左)脚跟向左(右)脚跟靠拢。

转动时,两臂不要摆动,上体保持正直。

如下图所示。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结合脚形图做镜面示范“向左――转”动作。

如上右图。

2.学生在教师“左转”和“右靠”口令中体会连贯动作,教师指导。

3.教师提问:

“向右转时应以哪只脚的脚跟和哪只脚的脚掌为轴转动?

4.学生回答,教师侧面示范。

5.学生在教师“1”和“2”的口令中连续体会动作,教师指导。

6.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比比看”表演情境中分组依次展示,教师评价。

四、学习《七彩阳光》的“预备节”(18~20分钟)

【教法提示】

易犯错误:

《七彩阳光》预备节中出现“弹性不足,提踵不够”。

纠正方法:

增强踝关节的柔韧和力量训练,多做起落练习。

【小知识】

动作术语中的“举”包括侧上举、侧下举和侧平举;“旋”包括内旋(手内旋和脚外旋);起落踵指脚起落踵。

【动作方法】见附录1。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教学步骤】

1.学生在教师设置“认识自己身体”的情境中,认识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各部位。

2.学生在“模仿”游戏中,了解徒手操中的“转、举、旋和起落踵”动作术语。

3.学生在“动作组合”游戏中,体会基本动作,引出《七彩阳光》的“预备节”

4.教师做镜面示范,讲解《七彩阳光》的“预备节”。

5.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学习“预备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