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263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docx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

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学期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实验一电阻应变计的粘贴技术

日期:

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小组分工: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二、简述贴片、焊线、防潮处理、检查贴片质量等主要操作过程。

 

三、回答问题

1、应变计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2、如何保证贴片的质量?

贴片质量的好坏对量测会产生什么影响?

 

实验二电阻应变仪的使用及桥路连接

日期:

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小组分工: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二、试验仪器和设备性能

仪器名称:

仪器号:

量程:

最小分度值:

三、填写并整理试验数据

将每次试验测得的数据实时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表中需注明桥路的接法(半桥或全桥及简图)、以及仪器示值(读数应变εr)与测点实测应变(εi)的关系。

表1:

荷载

(kN)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桥路连接简图及读数应变εr与测点实测应变(εi)的关系表达式:

 

表2:

荷载

(kN)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桥路连接简图及读数应变εr与测点实测应变(εi)的关系表达式:

 

表3:

荷载

(kN)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桥路连接简图及读数应变εr与测点实测应变(εi)的关系表达式:

 

表4:

荷载

(kN)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桥路连接简图及读数应变εr与测点实测应变(εi)的关系表达式:

 

表5:

荷载

(kN)

测点1

测点2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荷载

(kN)

测点3

测点4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表6:

荷载

(kN)

加载

卸载

平均值

(με)

实测

应变值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读数

(με)

差值

(με)

累计

(με)

桥路连接简图及读数应变εr与测点实测应变(εi)的关系表达式:

 

四、回答问题

1、请说明通过桥路连接方法实现温度补偿的原理。

2、按试验指导书要求做思考题的试验练习,将试验数据记录在表6中,并用所学试验理论知识“电桥输出原理”论证试验结果。

 

实验三等强度梁的挠度量测

日期:

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小组分工: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二、试验仪器和设备性能

仪器名称:

仪器号:

量程:

最小分度值:

等强度梁几何尺寸实测值:

l=;h=;b=;x=;

三、填写并整理试验数据

将试验测得的数据实时记录在下列表格中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

荷载

(kN)

加载

卸载

实测

挠度值

(mm)

理论

计算值

(mm)

相对

误差

(%)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注:

理论值的计算及相对误差计算步骤:

 

四、回答问题

1、正确使用百分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试验进行过程中发现百分表的量程不够,应如何处理?

 

实验四裂缝宽度的量测

日期:

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小组分工: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二、试验仪器及设备

仪器名称:

型号:

量程:

最小分度值:

三、填写并整理试验数据

试件

编号

裂缝1

裂缝2

裂缝3

最大裂缝宽度

(mm)

读数

(mm)

读数差

(mm)

读数

(mm)

读数差

(mm)

读数

(mm)

读数差

(mm)

四、回答问题

裂缝量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实验五简支钢桁架静载试验

日期:

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小组分工: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二、试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性能

 

三、试验方案

1、加载方案(参阅指导书)

(1)加载装置:

 

(2)加载程序:

 

2、观测方案

(1)观测内容:

 

(2)仪表及测点布置与编号(图示):

 

四、试验数据记录与整理

1、位移量测数据记录表(附表1);

2、应变量测数据记录表(附表2);

3、荷载传感器标定结果:

 

五、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1、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试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所测下弦节点的挠度理论计算值和所测杆件的内力计算值,结果列入附表1和附表3。

 

2、绘制所测桁架下弦节点的荷载-挠度(P-∆)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

 

3、比较满载时所测下弦节点挠度的实测值ao和理论计算值ac,计算相对误差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4、计算各级荷载下所测各杆件的内力实测值(计算结果列入附表3),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5、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桁架的受力特点。

 

附表1位移量测记录表

荷载

(kN)

测点号:

测点号:

测点号:

挠度实测值

挠度理论值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附表2应变量测记录表

荷载

(kN)

测点号:

测点号:

测点号:

测点号:

测点号: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荷载

(kN)

测点号:

测点号:

测点号:

测点号:

测点号: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读数

(mm)

差值

(mm)

累计

(mm)

附表3杆件内力计算表

荷载

(kN)

杆件编号:

杆件编号:

杆件编号:

杆件编号:

实测值

No

计算值

Nc

比值

Nc/No

实测值

No

计算值

Nc

比值

Nc/No

实测值

No

计算值

Nc

比值

Nc/No

实测值

No

计算值

Nc

比值

Nc/No

荷载

(kN)

杆件编号:

杆件编号:

杆件编号:

杆件编号:

实测值

No

计算值

Nc

比值

Nc/No

实测值

No

计算值

Nc

比值

Nc/No

实测值

No

计算值

Nc

比值

Nc/No

实测值

No

计算值

Nc

比值

Nc/No

实验六结构动力特性测定试验

日期:

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小组分工: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二、试验仪器设备及性能

 

三、简述测定结构动力特性的基本原理

 

四、整理试验结果

根据记录图形简单分析计算构件的自振频率和阻尼系数。

 

实验七回弹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

日期:

第周、星期、第节课

地点:

小组分工: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二、试验仪器设备及性能

仪器名称及型号:

仪器编号:

率定值:

三、测试方法

1、检测依据:

2、测试状态:

3、测区布置:

 

四、填写并整理试验数据

1、将所测的回弹值数据及碳化深度值填入附表1。

2、按附表2计算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五、回答问题:

简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附表1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轴线位置:

施工单位:

构件名称:

测试日期:

测区

回弹值Ri

平均值

mR

碳化深度

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状态

侧面、表面、底面、风干、潮湿、光洁、粗糙

回弹仪

型号

备注

编号

测试角度

水平向上向下 

率定值

附表2结构或构件试样混凝土强度计算表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委托编号:

施工单位:

构件名称:

计算日期:

测区号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回弹值Ri

测区平均值mR

角度修正值∆Rα

角度修正后mR

浇筑面修正值∆Rt(b)

浇筑面修正后mR

碳化深度值mL(mm)

测区强度换算值fccu,i(Mpa)

强度计算(Mpa)

强度推定值fcu,e(Mpa)

备注

检测技术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