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323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

信息与网络工程学院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课程编码

ZF28303

开课对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学期

第六学期

学时/学分

总学时64、理论课学时48、实验课学时16/4学分

先修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实际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随机因果关系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内容以初级计量经济学为主。

全书形成具有实用性、继承性和前瞻性特色的内容体系。

本课程较为系统地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最新进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应用经济学的特征,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变量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应用经济学的特征,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变量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理论的新发展有概念性的了解;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常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和能力。

1.学好基础知识。

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它的思想方法、意义和用途,以及它与其他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

2.掌握基本技能、培养思维能力。

能够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

能运用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及性质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

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归纳和类比。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本课程和相关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提出相关学科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

能够自觉地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提出和解决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

4.能熟练运用SPSS、EVIEWS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学时分配

《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章次

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或手段

第一章

导论

4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6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三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

多重共线性

6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

异方差性

6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六章

自相关

6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

8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八章

虚拟变量回归

4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九章

设定误差与测量误差

4

课堂讲授,多媒体

合计

48

*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别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1

EVIEWS软件使用及一元线性回归

EVIEWS的基本操作,一元回归估计、检验、预测

上机、实验报告

2

必做

综合

1个班

2

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估计、检验、预测

上机、实验报告

2

必做

综合

1个班

3

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检验及补救

上机、实验报告

2

必做

综合

1个班

4

异方差

异方差检验及补救

上机、实验报告

2

必做

综合

1个班

5

自相关

自相关检验及补救

上机、实验报告

2

必做

综合

1个班

6

分布滞后与自回归分析

分布滞后的阿尔蒙法,H检验

上机、实验报告

2

必做

综合

1个班

7

虚拟变量回归分析

虚拟变量回归估计、检验、预测

上机、实验报告

2

必做

综合

1个班

8

设定误差与测量误差

变量设定误差检验

上机、实验报告

2

必做

综合

1个班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导论(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及应用领域。

2.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3.掌握掌握经济变量、模型、样本、散点图、数据的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教学难点: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计量经济学的性质

3.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1.模型设定

2.估计参数

3.模型检验

4.模型应用

第三节变量、参数、数据与模型

1.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

2.参数的估计

3.计量经济模型中的数据

4.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本章习题要点: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个完整计量经济模型的要素。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的概念。

2.掌握一元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

3.掌握拟合优度、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参数的置信区间。

4.了解一元回归模型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5.了解参数估计量的概率分布与随机干扰项方差的估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最小二乘法,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参数的置信区间。

教学难点:

最小二乘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一元回归分析

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2.总体回归函数

3.随机扰动项

4.样本回归函数

第二节模型的参数估计

1.模型的基本假定

2.最小二乘法

3.最小二乘法的性质

4.最小二乘估计式的统计性质

第三节拟合优度的度量

1.总变差的分解

2.可决系数

3.可决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

第四节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1.最小二乘估计的分布性质

2.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

3.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第五节回归模型的预测

1.回归分析结果的报告

2.被解释变量平均值预测

3.被解释变量个别值预测

第六节案例分析

1.我国全体居民人均年消费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本章习题要点:

最小二乘法的估计、检验。

第三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2.掌握多元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

3.掌握拟合优度、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参数的置信区间。

4.了解多元回归模型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5.了解参数估计量的概率分布与随机干扰项方差的估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最小二乘法,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参数的置信区间。

教学难点: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多元回归模型与古典假定

1.多元回归模型

2.多元回归模型的矩阵形式

3.多元回归模型的古典假定

第二节模型的参数估计

1.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2.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3.最小二乘估计分布的性质

4.随机扰动项方差的估计

5.参数的区间估计

第三节多元回归模型的检验

1.拟合优度度检验

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3.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

第四节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

1.点预测

2.平均值的区间预测

3.个别值的区间预测

第六节案例分析

1.影响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本章习题要点:

模型参数估计、模型和参数的检验。

第四章多重共线性(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多重共线性的概念。

2.掌握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

3.掌握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方法。

教学难点: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多重共线性

1.多重共线性的含义

2.多重共线性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1.完全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2.不完全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第三节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1.简单的相关系数法

2.方差扩大因子法

3.直观判断法

4.逐步回归法

第四节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1.经验修正方法

2.逐步回归法

3.岭回归法

第五节案例分析

1.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本章习题要点:

多重共线性检验和修正。

第五章异方差(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异方差的概念。

2.掌握异方差的检验方法。

3.掌握异方差的补救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异方差的检验,异方差的补救方法。

教学难点:

异方差的检验,异方差的补救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异方差的概念

1.异方差的实质

2.异方差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异方差产生的后果

1.对参数估计式统计特性的影响

2.对模型假设检验的影响

3.对预测的影响

第三节异方差的检验

1.图示法

2.哥德菲尔德-夸特法

3.怀特法

4.ARCH法·

第四节异方差的补救措施

1.对模型变换

2.加权最小二乘法

3.模型的对数变换

第五节案例分析

1.医疗机构数与人口数之间关系的分析

本章习题要点:

异方差的检验和修正。

第六章自相关(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相关的概念。

2.掌握自相关的检验方法。

3.掌握自相关的补救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自相关的检验,自相关的补救方法。

教学难点:

自相关的检验,自相关的补救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相关的概念

1.自相关的概念

2.自相关产生的原因

3.自相关产生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自相关产生的后果

1.一阶自回归形式的性质

2.自相关对参数估计的影响

3.自相关对模型检验的影响

4.自相关对模型预测的影响

第三节自相关的检验

1.图示法

2.DW法

第四节自相关的补救措施

1.广义差分

2.科克伦-奥科特法

3.一阶差分法

第五节案例分析

1.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因素的分析

本章习题要点:

自相关的检验和修正。

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产生分布滞后效应的原因。

2.掌握如何处理出现分布滞后效应模型中的估计问题。

3.理解和掌握库伊克模型、自适应预期模型和局部调整模型。

4.理解阿尔蒙法。

 

5.掌握工具变量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分布滞后模型,自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

2.教学难点:

自回归模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滞后效应与滞后变量模型

1.经济中的滞后现象

2.滞后效应产生的原因

3.滞后变量模型

第二节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

1.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的困难

2.经验加权估计法

3.阿尔蒙法

第三节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1.库伊克模型

2.自适应预期模型

3.局部调整模型

第四节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1.自回归模型估计的困难

2.工具变量法

3.德宾h检验

第五节案例分析

1.货币超量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

本章习题要点:

库伊克模型,阿尔蒙法,工具变量法。

第八章 虚拟变量回归(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虚拟变量的概念以及设置规则。

2.掌握加法类型和乘法类型。

3.熟悉logit模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加法类型和乘法类型。

2.教学难点:

加法类型和乘法类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虚拟变量

1.虚拟变量的基本概念

2.虚拟变量的设置规则

3.虚拟变量的作用

第二节虚拟变量的回归

1.加法类型

2.乘类型

3.logit模型

第三节案例分析

1.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与收入的关系

本章习题要点:

加法类型与乘法类型。

第九章 设定误差与测量误差(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设定误差和测量误差的类型。

2.了解设定误差的后果。

3.掌握误差和测量误差的检验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误差和测量误差的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

误差和测量误差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设定误差

1.设定误差的类型

2.变量设定误差的后果

第二节设定误差的检验

1.DW检验

2.拉格朗日检验

第三节测量误差

1.模型变量的测量误差

2.测量误差的检验

第四节案例分析

1.分析影响中国进口量的主要因素。

本章习题要点:

设定误差和测量误差的检验。

五、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理论方向课程,每章在讲述理论的同时注意相应典型问题背景,尽量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重视模型的建立,每章内容结束后借助案例分析帮助理解模型的建立和方法的应用,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求解的计算能力。

教学手段使用的要求:

采用讲授为主,讨论、作业、调研、策划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多媒体电子教案,充分、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算法步骤呈现出直观、形象、动态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利用课件呈现足够的案例及其建模、分析求解过程,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本质。

六、考核方式及评价要求

本课程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进行日常教学,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上机操作、课外自主实践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总评成绩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各部分分数分布情况如下:

1.平时成绩(20%):

含上课考勤、上课问答、听课笔记和作业等。

2.上机操作成绩(20%):

实验报告。

3.期末理论考试(60%):

闭卷考试。

七、教材及教学主要参考书

推荐教材:

《计量经济学》,庞皓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3版。

参考书目:

1.《计量经济学》,李子奈,潘文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第3版。

2.《计量经济学基础》,张晓峒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3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