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8309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PTX 页数:174 大小:90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

《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心理学 全套课件.pptx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什么是人的心理活动?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有正常的大脑就一定有正常人的心理吗?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及其主要派别,

(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探索心理现象,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况等。

此时的心理学一直只是哲学的一个部分,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科。

孟子,亚里士多德,荀况,

(二)心理学的发展,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

威廉冯特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

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威廉冯特,心理学发展简史,“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

”艾宾浩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2、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

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了“强化学说”,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3、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心理现象是头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二、心理的实质,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旅游者心理

(二)旅游服务心理(三)旅游企业员工心理,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有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三)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二、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在旅游活动中,通过旅游者或从业人员的言语、表情和行为、动作等外部表现,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一、观察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类型。

二、实验法,当研究的心理现象不能直接观察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这种方法叫调查法。

调查法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是谈话法与问卷法两种。

三、调查法,第二章旅游者的感知觉,第一节旅游感知觉概述第二节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第三节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第一节旅游感知觉概述,一、感觉及其特点,

(一)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类型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肌体觉),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的适应性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

感觉的对比性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

(三)感觉的特点,二、知觉及其特点,

(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知觉的类型,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三)知觉的特点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三、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刺激物的反复出现旅游者的生理条件,对比鲜明的运动变化的旅游对象的组合,

(二)主观因素需要和动机兴趣爱好情绪游客已有的知识经验,(三)错觉,1.错觉概念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的种类,图形错觉形重错觉大小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方位错觉,第二节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知觉,一、人际知觉及其途径,

(一)人际知觉的概念人际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二)人际知觉的途径仪容表情角色,二、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一)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三)刻板印象(四)心理定势,第三节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一、对旅游时间与季节的知觉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一)阻止作用

(二)促进作用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四、对旅游景点及设施的知觉

(一)安全

(二)速度(三)服务水平,第三章旅游者的个性倾向性,第一节个性概述第二节旅游者的需要第三节旅游者的动机,第一节个性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与特点,

(一)个性的概念个性(人格)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它表现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二)个性的特点独特性与差异性整体性与统一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二、个性的内容,

(一)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第二节旅游者的需要,一、需要及其种类,

(一)需要的概念与特点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

需要的特点对象性紧张性社会性发展性,

(二)需要的种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三、旅游者的需要,

(一)旅游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准备阶段的需要途中阶段的需要游览活动阶段的需要

(二)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要团队和散客内宾和外宾(三)不同年龄、性别旅游者的需要,四、旅游需要的发展趋势,

(一)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需要

(二)更加注重个性化的需要(三)更加注重“自然”与“本色”的需要(四)旅游的功利色彩减弱,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第三节旅游者的动机,一、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推动个体采取行为的内部驱动力,是内在需要与外在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三)动机的一般性分类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一)外国学者的分类

(二)我国的旅游动机类型健康、娱乐的动机好奇探索的动机购物动机交往动机业务动机审美动机宗教信仰的动机地位和自我实现的动机,三、旅游动机的激发,

(一)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二)加强旅游宣传(三)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第四章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一节气质与旅游活动第二节性格与旅游活动第三节能力与旅游活动,第一节气质与旅游活动,一、气质的概念及特点,

(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的先天性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二)气质的特点,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成就水平。

(三)气质的现实评价,二、气质学说,

(一)气质体液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气质的概念。

他认为人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人体的四种体液混合比例不同,就形成了不同气质。

(三)气质激素说,激素说是由生理学家伯曼等人提出的。

此理论根据人体内哪种内分泌腺的活动占优势,把人分成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分泌活动型等。

(二)气质体型说,体型说由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提出。

他根据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可以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

根据体型特点,他把人分成三种类型,即肥满型、瘦长型、筋骨型。

(四)气质血型说,血型说是日本学者古川竹二等人的观点。

他们认为气质是由不同血型决定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与之相对应气质也可分为A型、B型、AB型与O型四种。

活,型学说,国,1.胆汁质2.多血质3.粘液质4.抑郁质,三、旅游者的,气质表现及服务对策,

(一)急躁型(胆汁质),接待技巧:

1.不要主动刺激他们,不要与他们争强好胜。

2.不要计较他们一时不顾后果的冲动言语。

3.万一出现矛盾应当避其锋芒。

4.在为他们办事时,应当尽可能迅速。

5.在适当的时候应当提醒他们不要遗留物品。

(二)活泼型(多血质),接待技巧:

1.多与他们交谈;2.谈话不要过多重复;3.主动介绍活动和设施;4.保持热情、耐心;5.介绍新款食物,食谱应经常变化。

(三)稳重型(粘液质),接待技巧:

1.为他们安排较为安静的环境;2.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3.不要过多主动地和他们谈话,讲话清晰明了、突出重点;4.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不要过多的催促。

(四)忧郁型,接待技巧:

1.留心和关心他们,以免使其产生冷落感;2.不要在他们面前开过多的玩笑,以免引起误会;3.遇到变故要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清楚;4.适宜安排单间、清净的房间给他们;5.在他们面前不要流露不耐烦的神情。

第二节性格与旅游活动,

(一)什么是性格指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一、性格概述,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别人、集体和社会态度的性格特征。

2.对生活、学习、劳动、工作态度的特征。

3.对自己态度的特征。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

(二)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表现在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

情绪稳定性方面的性格特征。

情绪持久性方面的性格特征。

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

(四)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特征。

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的意志特征。

对已作出的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三、性格类型学说,

(一)心理机能类型说

(二)文化、社会学的类型论(三)荣格的内、外倾型理论,四、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三)家庭环境因素(四)学校教育因素教师的教育态度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的地位教师的性格,五、旅游者的性格与旅游方式,

(一)根据个性类型分析

(二)根据性格的向性分析,第三节能力与旅游活动,

(一)能力的概念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一、能力概述,

(二)能力的种类,根据能力的适应范围,可以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能力的创造性可以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能力的功能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三)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才早熟中年成才大器晚成能力的性别差异,二、旅游者的能力与旅游行为,

(一)旅游经济能力

(二)旅游时间分配能力(三)旅游审美观赏能力,第五章旅游者的情绪情感,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第二节旅游者的情绪情感,什么是人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对旅游者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面对不同情绪的旅游者我们应给如何服务?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情感的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情绪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情感则比较内隐。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一)情绪的内容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三、情绪的内容与状态,

(二)情绪的状态,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平静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人在应激时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为沉着冷静、急中生智;一种表现为惊慌无措、一筹莫展。

四、情感的内容,

(一)道德感

(二)理智感(三)美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旅游者的情绪情感,

(一)旅游者的情绪表现1.面部表情2.姿态表情3.言语表情,一、旅游者的情绪情感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