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308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 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6语言文字运用第1讲正确使用成语对点规范演练

第1讲正确使用成语

1.(2016·全国卷丙)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

C.②③⑥D.③⑤⑥

解析:

①浩如烟海:

形容书籍、资料等数量繁多,十分丰富。

句中用来形容典籍,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

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

句中没有新旧对比的意思,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③一言九鼎:

比喻一句话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也形容说的话信誉极高,分量很重。

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④按图索骥:

按照图像去寻找好马,多比喻依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句中指按照踪迹去寻找罪犯,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雄健洒脱,很有气势。

使用正确。

⑥涣然冰释:

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不能用来形容春天景象,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

2.(状元桥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古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的这种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历来为文人所称赏。

②截至2015年9月底,匹克公司在中国的零售网点大幅减少,而在经营效益下滑的情况下,老股东大幅减持,更无异于釜底抽薪。

③谁为茶祖?

据考证,炎帝神农氏才是当之无愧的茶祖,是中国的茶祖,也是世界的茶祖。

④政府践行反腐倡廉实践活动,要致力于细节上斤斤计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应厉行节俭,从严要求,将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

⑤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⑥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③⑤⑥D.①②④

解析:

①洁身自好:

保持自身的纯洁,不同流合污。

句中强调的是“安贫乐道”的精神,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②釜底抽薪: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句中是指情况更加糟糕,应用“雪上加霜”。

③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

使用正确。

④斤斤计较:

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含贬义。

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⑤亦庄亦谐:

讲话或文章既庄重正派,又幽默活泼。

使用正确。

⑥言之凿凿:

形容说话有真凭实据。

使用正确。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一些官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可行为却并非如此,既然是人民的公仆,为什么对群众的疾苦总是________?

②当地村民一再提醒驴友,由于夏季雨水较多,山区容易发生塌方事故,可他们________,在没有较多防护的情况下就进了山。

③每年科研机构都有不少科研成果出现,但因为重重条件限制,很多成果都被________,所以目前急需解决的就是知识到生产力的转化问题。

A.束之高阁  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B.熟视无睹  束之高阁  置若罔闻

C.熟视无睹  置若罔闻  束之高阁

D.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束之高阁

解析:

熟视无睹:

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束之高阁:

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①说的是官员们对本应关心的“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应填“熟视无睹”。

②说的是“当地村民一再提醒驴友”山区的危险,驴友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应填“置若罔闻”。

③说的是科研成果被扔在一边,无人管,应填“束之高阁”。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①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重点推出了4项扩军和改革计划,这种“秀肌肉”的做法对于缓解乌克兰危机可谓________。

②日本众议院7月16日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

日媒对此撰文批判安倍,指其“动摇了民主政治的根基”,走上了一条与战后日本路线________的路。

③加拿大一项网上民意调查显示:

1年级至12年级的家长中,超过三分之一认为学校给子女的功课太多并感到不满,而华裔家长的看法则________,抱怨作业太少。

A.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大相径庭

B.南辕北辙  大相径庭  背道而驰

C.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大相径庭

D.大相径庭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解析:

南辕北辙:

行为与目的相反。

背道而驰:

方向与目的相反。

含贬义。

大相径庭:

看法、意见等相差很远。

①说的是这种“秀肌肉”的行为不能实现“缓解乌克兰危机”的目的,应填“南辕北辙”。

②说的是新安保法案的通过彻底走向了“战后日本路线”的反方向,应填“背道而驰”。

③说的是华裔家长对于子女功课的看法与其他家长的看法相差很远,应填“大相径庭”。

5.(2016·成都树德中学一诊)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________。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______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发展经济,对于环境保护事前有周密的规划,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________,左右为难了。

A.间不容发  作茧自缚  畏首畏尾

B.刻不容缓  玩火自焚  畏首畏尾

C.刻不容缓  作茧自缚  举棋不定

D.间不容发  玩火自焚  举棋不定

解析:

间不容发:

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刻不容缓:

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急迫。

第一空,强调松花江的生态形势急迫得不能拖延,应填“刻不容缓”。

作茧自缚:

蚕吐丝做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玩火自焚:

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第二空,由“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可知,语意较重,应填“玩火自焚”。

畏首畏尾:

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

举棋不定: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第三空,强调“左右为难”的原因是没有“果断的决心”,疑虑重重,而“举棋不定”与“左右为难”语义重复,故填“畏首畏尾”。

6.(2016·吉林长春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能被括号中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D )

A.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个图文相互转换、共同存在的现实情况下,图文关系正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重点。

(如日中天)

B.叙利亚境内有超过30支反政府武装力量,他们的立场与关系从来就没有稳定过,这使本来就千变万化的局势更加复杂。

(千差万别)

C.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日前在长春农博园开幕,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比比皆是。

(俯拾皆是)

D.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追求。

(举步维艰)

解析:

A项,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如日中天:

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两者形容事物的发展阶段并不相同,不能替换。

B项,千变万化:

形容变化非常多。

千差万别:

形容差别大或有各种各样的差别。

语句中形容局势变化,不能用“千差万别”。

C项,比比皆是:

到处都是。

俯拾皆是: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两者使用对象不同,不能替换。

D项,步履维艰:

行走艰难。

举步维艰:

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两者都可指创业经营艰辛,可以替换。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

泻湖里梦幻般流动的水波簇拥着它,将它浸泡在变幻莫测的光影里。

B.面对小区居民吃水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相互协商,挖空心思,积极行动,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群众利益无小事,更何况是吃水这样的大事。

C.人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在雾霾环境中生活,即使敛声屏气,也免不了吸入有害物质,使身体受到伤害。

D.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

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唆使怂恿,顺水推舟。

解析:

A项,变幻莫测:

指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使用恰当。

B项,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

含贬义。

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C项,敛声屏气:

不出声,屏住呼吸,形容精神集中。

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

D项,顺水推舟:

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

A.这里的瀑布群,盛水期飞流直下,如天马奔腾,惊天动地;枯水期清流潺潺,飞短流长,声韵清脆,宛如轻音乐协奏曲,美不胜收。

B.曾几何时,家书,是身在远方的你最珍视的宝贝;而今,它却渐渐成了尘封在岁月中的“老物件”。

那柔软的笔触可曾影响你的人生?

C.这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给人冰清玉洁的美好印象,让家也显得温馨浪漫了。

D.印度南部的一个小村,几乎每家都出了一个小偷,“贼村”之名不胫而走,为洗刷罪名,全村居民宣誓要改弦更张。

解析:

A项,飞短流长:

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

B项,曾几何时: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使用恰当。

C项,冰清玉洁:

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

用于此处属对象误用。

D项,改弦更张:

指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

用于此处属对象误用。

对点特训13

(见专题活页检测P33)

1.(状元桥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②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真是喜出望外,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③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进退维谷凸显出美国中东战略决策的矛盾境遇,奥巴马本人一直标榜的“多边外交”原则似乎开始动摇。

④某中学为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学生只能目无全牛,成为答题的机器,自身却不能得到真正发展。

⑤在铁证面前,这家金融投资控股公司的总经理还振振有词,为他们的违法行为开脱,这一行为再次受到广大民众的强烈谴责。

⑥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对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求全责备。

A.①②④B.③⑤⑥  

C.②③⑤D.①④⑥

解析:

①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该词常用来形容说话人,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用在此处属对象误用。

②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③进退维谷:

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使用正确。

④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

⑤振振有词:

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使用正确。

⑥求全责备:

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使用正确。

2.(状元桥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美国部分民众8月28日在首都华盛顿集会,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对叙利亚滥用武力,称这种行为师出无名,只会劳民伤财,叙利亚需要和平。

②一些落马的贪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