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论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地方政府职能变革.docx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论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地方政府职能变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论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地方政府职能变革.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论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地方政府职能变革
摘要
经济全球化对地方政府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势在必行。
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是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改革审批制度是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创造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软环境是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实现,需要确立符合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政府理念;需要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与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职能;变革;中国
目录
摘要I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1
第2章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2
2.1经济全球化的概述2
2.2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2
2.2.1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知识经济方兴未艾2
2.2.2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2
2.2.3市场经济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全面的支配地位2
第3章经济全球一体化对政府职能变革的机遇和挑战4
3.1政府职能概述4
3.2经济全球一体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机遇4
3.3经济全球一体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挑战4
3.3.1是政企不分4
3.3.2是管理方式的落后4
3.3.3行政效率低5
第4章经济全球化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6
4.1政府支持本国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6
4.2、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6
4.3政府的一部分权力向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让渡6
4.4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社会政策7
4.5政策视野扩展:
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国际资源解决国内问题7
4.6日益重视开放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7
4.7政策执行:
国际合作越来越重要7
第5章加强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对策与建议9
5.1准确把握地方政府经济职能9
5.1.1完善经济调控机9
5.1.2加强市场培育和建设9
5.1.3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9
5.2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途径10
5.2.1明确地方政府外经贸管理职能变革设置的方向和重点10
5.2.2地方政府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变革应以国家机构变革的最终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终极10
5.2.3要建立责任型政府11
5.2.4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素质11
第6章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21世纪,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扑面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了。
但是,对于全球化概念的定义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括起来,通常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全球化概念是从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定义的,全球化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末世界范围出现的,超越国家、民族、种族、宗教等传统空间与文化间的差异、隔阂和局限的人类文明内部的紧密联系与互动的宏观的社会景观。
狭义的全球化则是指经济全球化,它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竞争日益加深,形成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但是,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全球化概念通常是指经济全球化。
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当今世界最新最显著的特征和已然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地方政府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2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之路。
要成功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要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首要的前提是建立一个求真务实、具有强烈有度、与时俱进的政府。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已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地改革和更新本国的管理理念和体制,以适应这一趋势。
这也决定了中国必须在深入理解和紧紧把握经济全球化这一重大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切实树立科学管理理念,不断推进和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因此,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适时更新和改革政府管理理念和体制,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第2章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2.1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世界统一市场的不断深化,因此,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张。
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
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的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
同时,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行。
2.2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
2.2.1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空前加深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为国际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的信息载体。
新科技革命不仅创造出各种各样新的产品和新的产业部门,而且还可以对其他产业的生产和销售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如今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它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会今后逐步表现出来。
2.2.2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从本质上讲,经济全球化就是要冲破经济发展的各种藩篱和限制,实现商品、服务、信息,资本、技术等诸要素从资源、生产到流通和消费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配置与流动。
因此,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条件。
2.2.3市场经济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全面的支配地位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促使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现在,很多国家全部走上了西方市场经济的道路。
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人类在经济运行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文明成果,冲破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两种制度区别的传统思想,开始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的普及,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体制,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3章经济全球一体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机遇和挑战
3.1政府职能概述
全球经济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使我们再次思考关于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
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是政府职能的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这些事情,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问题。
政府职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政府管理方式主要是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管理方式政府职能由理想变为现实。
因此,全球化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2经济全球一体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为政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权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性既有利于用规则贸易取代强权贸易,从而给予发展中国家自我保护的手段,也将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由于在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张,全球化也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推动着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
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向哪个地区,就会加速哪个地区的发展。
同时,全球化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各国都在力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加速自身发展。
因此,全球化无疑拓宽了地方政府活动的空间和领域。
3.3经济全球一体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挑战
全球化对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典型的后发型国家,中国要成功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全球化竞争中立稳阵脚,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得力的政府,求真务实、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政府,放眼全球、目标远大、应急有策、精干高效、运转灵活的政府。
但现有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仍旧存在以下缺陷:
3.3.1是政企不分
政企关系上,我国地方政府还未完全从企业活动中超脱出来,权力性干预和管制依然过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滞后,实质性的审批范围过大,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越位,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3.3.2是管理方式的落后
政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物,管理着许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
对经济的干预依然过宽,缺乏现代的公共服务观念。
在管理队伍上,我们还亟待建立一支懂得并能驾驭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人才队伍。
在管理手段上,地方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将受到挑战。
这决定了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中深化行政改革、建立全球化高效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地方政府从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转变为行政指导方式,从刚性行政转变为柔性行政。
3.3.3行政效率低
滋长了官僚主义,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严重影响党群,干群的关系。
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甚至知法犯法的情况在实践中依然大量存在;凭经验办事、按首长的指示办事、看上级的脸色办事、搞“暗箱行政”等情况在一些地方还屡见不鲜。
内部法规大于国家法律,造成垄断经济,即“权力经济”,其主要表现为:
市场准入,壁垒限制;长官意志,一言九鼎;行业垄断,为所欲为;法规体系薄弱,程序性法规匮乏。
这些表现都与全球化不相容。
第4章经济全球化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职能调整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充分反映市场的要求,通过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效率,使本国市场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不违背国际规则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主要有:
4.1政府支持本国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实行产业政策的追赶型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模仿的榜样。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策略,从以往的产业政策转变为开放竞争的策略。
例如,面对金融领域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内实行了自由化,放松管制,美国一改20世纪30年代开始实行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允许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混业经营,以增强本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对外则创造更为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金融机构的投资。
为了防范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统一监管,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也更加注重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携手防范金融危机。
4.2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以往,政府是一国经济制度与政策的唯一制定者,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从以往唯一的规则制定者变为政策制定的合作者(co-player),行业组织等准政府机构、市场主体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如国际会计准则(GAAP)是由会计师行业协会制定的,现在被不少国家接受为行业标准;律师执业标准及资格认证也类似。
另外,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很多技术标准的制定者。
在一些情况下,政府的作用只是为企业或行业组织的规则提供背书,使之成为国家标准。
4.3政府的一部分权力向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让渡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主权向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让渡。
例如,欧元的发行,标志着欧元区各成员国政府放弃了货币发行权,将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主权让渡给了欧洲中央银行。
不仅如此,欧洲央行还取代各成员国央行行使货币政策的制定权。
国际组织的规则也日益成为各国法律与政策的依据。
例如,WTO要求其成员国按照WTO规则修订其本国贸易法律与规定,表面上仍然由国家来制定法律,但实质上这些法律的制定权已经部分或全部地让渡给了国际组织。
4.4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社会政策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还使各国政府政策重点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政府职能越来越多地转向社会政策。
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经济方面的国际规则越来越多,经济主权向市场、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让渡,一个国家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另一方面,社会政策越来越成为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少发达国家将政策重点更多地转向教育、医疗、运输、安全等社会领域,间接提高本国经济的竞争力。
4.5政策视野扩展:
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国际资源解决国内问题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解决一国的问题主要只能靠本国的资源,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各种要素、服务与商品的跨国流动更加容易,从而为各国吸引外部资源解决本国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因此,专门制定了以增加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利用外资政策,通过吸引外资缓解国内就业矛盾;发达国家早就制定了吸引国际人才的移民政策,通过吸引全球的人才,来保持其领先地位。
当人们看到资金不断从发达国家流往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人们也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与管理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发达国家。
而普通劳动力的流动,则受到了越来越严的限制。
4.6日益重视开放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它为各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日益增加的风险。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固定汇率制,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
另一方面,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对国际“热钱”的大规模流动加强了监管,并就这方面的区域或国际合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除了金融风险以外,开放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风险,因此,对社会保障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7政策执行:
国际合作越来越重要
经济全球化还使国际间的合作日益重要,区域组织与国际组织的大量涌现,国际组织功能越来越强大、职能越来越复杂,这些趋势本身即揭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由于金融危机的国际间传染最具典型性,因此,各国政府防范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发展也最为引人注目,不同国家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合作。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但不能不承认,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政府间的国际合作,当一些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国际救援的乏力与迟缓。
因此,区域层次或国际层次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第5章加强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全球一体化,知识爆炸化,信息网络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就更加要求政府的经济职能必须由政经合一,政企合一,向政经(职能)分离,政企分开的方向转变。
就是说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凡是市场和社会可以自行调节与自我管理的,政府无需越俎代庖。
为此要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利切实的得交给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系,减少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于此同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包括就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土地和环境保护政策等等,也必须从旧体制下彻底摆脱出来,转到切实分清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所有者职能上来。
5.1准确把握地方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弱化和转化要求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缺位的地方要弥补、越位的地方要退出、错位的地方要转变”。
按照这样的思路与理念,提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的思路。
要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对政府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进行界定。
在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上应有所不同:
5.1.1完善经济调控机制
中央政府是从宏观上调控而地方政府则处于一种中观的地位,一方面要对本地区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也要干预微观的经济活动即地方政府的市场性行为。
如地方政府组织区域内的企业的企业调整结构,组建企业集团;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确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加以扶持;政府出面招商引资对进入本地区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批等。
5.1.2加强市场培育和建设
在现阶段市场发育不成熟,地方政府应积极培育和完善地方各类市场,努力把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全国市场及国际市场有机地统一起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市场分割局面,实现市场体制的完备性和统一性。
政府的介入可以提供政府信用,减少交易成本增大投资的可能性,从而也可以防止减少和抵御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误。
5.1.3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展产业集群,它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稳定器”。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是产业园区的规划者与企业发展的扶持者。
在产业集群成长阶段,政府是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者和制度制定的参与者。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阶段,政府是“无为而治”。
在这里,“无为而治”并不意味着不作为,而是有选择的作为。
在产业集群衰退阶段,政府是改革的先驱者。
任何事物都不会永远存在下去,产业集群也不例外。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力应当大于市场力,引导与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更新、技术升级,为下一阶段的再发展奠定基础;要制定特殊政策,促使企业之间合理竞争,规范交易行为;进行集群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与规划。
5.2地方政府职能变革的途径
遵循“三个限度”原则,能力限度;有效性限度;合法性限度;改革完善配套措施,编制立法确保改革实施,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在个地方建立起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5.2.1明确地方政府外经贸管理职能变革设置的方向和重点
外经贸管理职能部门每一次的调整与变革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发展,适应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要求,而作为国家外经贸管理职能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省市政府以及建设兵团,应该紧跟商务部的变革与调整,做好本级政府的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变革设置,省市地方政府在外经贸管理职能变革中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方政府以及建设兵团必须正确认识到本级政府在国家整个外经贸体系中的角色与定位。
地方各级政府的外经贸管理职能不但是国家外经贸管理体系中的下延,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外经贸管理职能是中央外经贸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其次,地方政府在外经贸职能的变革与调整设置中应该重视内外经济管理职能的融合。
国家组建商务部的初衷就在于实现国家内外经济的融合与统一,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求。
地方政府外经贸职能变革设置必须以实现内部经济世界化为目标,以强健内部经济机体作为发展外部经济的出发点。
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外部经济的作用,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进行一体化考虑,彻底改变以前两种经济分离的状况。
5.2.2地方政府外经贸管理职能的变革应以国家机构变革的最终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终极
国家政府机构变革的目标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改变目前政府在市场和公共管理两方面的职能不能完全区分,两方面职能都在管理,而两方面都不能管理到位的局面。
地方政府在变革外经贸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否则,外经贸管理职能的改革只是走形式,改革不能彻底、不能到位,也就不能引领社会发的发展,而只是被动的被社会推动着往前走。
5.2.3要建立责任型政府
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中国的政府管理迄今仍留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集中体现在“重管理、轻服务”、“重事前管理、轻过程管理”、以及管理的透明度低等方面。
在加入WTO时,中国承诺在涉外经济管理中贯彻透明度原则,不仅涉外经济法规要公布,不公布的不执行,更重要的是,制定涉外经济管理法规的程序也要透明,事先要公布法规草案,让利益相关各方提出意见。
透明度原则的实施,不仅更新了以往的管理观念,而且引进了新的管理办法。
在涉外经济管理领域率先引入的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将会促进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他领域也必然会对政府改进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出新要求,从而全面引入国际上政府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
5.2.4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素质
政府公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中国政府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无论是更新政府执政理念、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是完善政府运作程序、推行电子政务,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政府公职人员素质的提高上。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必将对我国政府公职人员素质提出严峻的挑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上提高水准,特别是对各级政府领导的决策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国家公务员的选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吸收优秀人才,建立高水平的政府公职人员队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保证政府公职人员录用原则得到严格贯彻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政府在职公职人员素质则是当前中国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第6章结论
总之,在立足中国国情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有益成果,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推进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力争全面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细职能、大政府”向“宽职能、小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最终建立一个决策科学、行政规范、政策灵活、行为自律、施政高效的权威政府,使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能够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强力政府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加入WTO后,按照严格的时间表兑现开放市场与修改有关规则的承诺。
可以看到,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值得欣喜的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沿着正确的方向加快推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将最终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谭荣邦.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命运[N].光明日报,2001(3)
[2]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变革世界中政府[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何颖.加入WTO与我国政府职能的重构[J].政治学研究,2002
(2)
[4]赵家敏.WTO规则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J].软科学,2003
(2)
[5]任宗哲.中国地方政府研究[M].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6]王树志.公共政策学[M].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7]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8]王浦勉.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苏娅,贾鲁生.白猫黑猫——中国改革现状透视[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致谢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