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901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docx

内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

附件4

内江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

第一部分考试性质和指导思想

我市2018年实行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考,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毕业水平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潜能,考试的结果将作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因此试卷结构等按内江市2018年中考文件精神执行;命题将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本着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终身学习,有利于第一线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原则,关注学科特点和高初中教学衔接,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第二部分各学科考试范围及说明

语文

一、考试指导思想

高中阶段招生语文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地反映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阶段招生语文考试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为了体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查。

六个能力层级为: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欣赏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和目标

(一)识记与积累

包括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古诗文的积累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等。

1.识记A

(1)识记常用汉字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常用字以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依据)。

(2)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3)记忆并准确默写课文要求背诵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名篇名句。

(4)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文学名著的文学常识,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化常识。

2.理解B

(5)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3.表达应用D

(6)正确使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常见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子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基本语法修辞知识的运用。

(基本语法修辞知识见教材附录)

(10)根据要求仿写、扩写、缩写、续写、概述信息。

(11)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理解对方的观点、意图,听出讨论的焦点;根据对象、场合,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表达、应对。

(12)联系生活、学习实际,综合运用语文。

4.探究F

(13)对生活、学习中的语文现象进行探讨。

(二)阅读

I.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选取文质兼美、难易适度,较为典范的白话文。

也适当选用一定比例的课内文章。

1.理解B

(1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15)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16)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综合C

(17)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

(18)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9)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

(21)把握文章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的联系。

3.欣赏评价E

(22)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23)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探究F

(24)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或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II.文言(古诗文)诗文阅读

阅读材料以课内文言诗文为主,也适当选用与课文难易相当的课外的浅易文言诗文。

1.理解B

(25)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26)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进行翻译。

(27)整体把握文言文的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与综合C

(28)概括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评价E

(29)初步欣赏文言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

综合考查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以及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习惯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表达应用D

(30)掌握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写法。

(31)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2)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3)联想丰富,想象合理。

(34)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35)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36)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生动形象。

(37)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的方式,试卷分为A、B卷,A卷100分,难度系数0.65-0.70;B卷60分,难度系数0.55;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

基础知识15分左右

语言运用12分左右

古诗文积累阅读38分左右

现代文阅读45分左右

写作50分

(三)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7:

2:

1

较易试题约占70%

中等试题约占20%

较难试题约占10%

(四)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

选择题24分左右(用机读卡)

填空题、简答题等86分左右

写作题50分

(五)试卷阅读量

试卷总文字量在6千字左右。

(六)考试覆盖面

考查覆盖面要求达到本考试标准所规定考查内容的80%以上。

数学

一、能力目标要求

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考查基本运算能力、估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体现数形结合、换元、函数与方程等基本数学思想;适当考查探索能力及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认识):

能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2.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二、命题依据及考试方式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现行教材(华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命题依据。

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60分。

三、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60分)两部分。

试题题型包括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A卷含12个选择题(36分)、4个填空题(20分)及5个解答题(44分);B卷含4个填空题(24分)和3个解答题(36分)。

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60%,中等题30%,较难题10%。

四、考试内容及分值

数与代数(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等)约70分;空间与图形(平行与相交、三角形全等与相似、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圆、全等变换、视图与投影等)约53分;概率与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图表、概率等)约25分;探索与研究约12分。

英语

一、命题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计划,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接轨,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为依据,体现《课标》的基本精神。

三、考试范围

参照《课标》所规定的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五级目标”为基本要求,考试范围为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新目标)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全部内容。

4、内容和目标要求

结合我市初中教学实际,以教育测量学为理论指导,确保试题的区分度和信度,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双基,强调应用,难易适中;着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课标》附录)。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

考生应能:

理解主旨要义;获得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考生应能:

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

考生应能:

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和语法,比较清楚、连贯、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考试方式、难度和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试题难易比例: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所占分比例约为7:

2:

1;B卷5:

3:

2。

4.试卷结构:

A卷选择题(100分)和B卷非选择题(60分);满分为160分,其中听力部分35分,笔试部分125分。

卷别

大题号

测试内容

题数

小题号

计分

答题方式

A卷

第一部分

听力

第一节

听短对话

5

1-5

7.5

三选一型

选择题

第二节

听长对话

10

6-15

15

第三节

听独白

5

16-20

12.5

第二部分

基础知

识运用

第一节

单项选择

10

21-30

5

四选一型

选择题

第二节

完形填空

15

31-45

15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20

46-65

40

第四部分

句子成分识别

5

66-70

5

B卷

第一节

任务型阅读(回答问题)

5

71-75

15

表达型

非选择题

第二节

汉译英

5

76-80

15

第三节

书面表达

1

30

合计

81

160

物理

一、考试性质

九年级毕业生的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所达到的物理水平,其考试成绩是高中升学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命题将从多个方面来考查学生,以便促进物理新课标多维培养目标的形成。

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提供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估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有利于教学手段的改进,有利于高中招生公平竟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能力要求

升学考试把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学生能力的高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能力。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运用;能够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3.实验能力

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会使用基本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有关的实验设计及运用。

三、考试范围和特点

1.命题以课标、教材为依据,尽量使用教材上的习题和例题进行改编和重组.复习时一定要关注教材中的素材、例题、习题、插图、家庭实验等。

2.注重试题素材的时代性.加强试题的题干与生产、生活和前沿科技等热点知识的联系,反映物理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以及物理知识的运用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3.试题按力学约42%、电磁学约42%、光学约10%、能源约4%、热学约2%。

4.所有教材中不要求的内容都将不作为命题的内容。

5.体现初中和高中教材的衔接:

重视物体的受力分析、运动与力、电阻的测量及仪器的使用;重视运动学、功、功率及电学知识的有关运用;适当减弱:

热学、杠杆、滑轮、浮力、压强等有关知识的定性或定量的考查。

四、试题结构

A卷:

一、单选题12个,每小题4分,共48分;二、填空题7个题,每空3分,共42分;三、作图和基本实验的考查及运动共3个题10分。

B卷:

实验题2个题,19分;四、计算题2个,共16分。

试题的难易程度按:

容易题约55%、中等难度题约30%、较难题约15%进行分布,将试题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55左右。

化学

一、能力目标要求

2018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试题意在检测学生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成情况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对初中毕业生进行水平测试的同时,又要体现一定的区分度,有利于高中教育选拔合格新生。

二、考试范围

参考山东教育出版社教材,以《课程标准》和《四川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为考试的范围。

试题不局限于教材,不过分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同时关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三、试卷结构及难度

1.试卷结构

A卷题型及分值

试题分为选择题(12个小题,单项选择,共48分);填空题(4个小题,共24分);实验题(1个小题,共18分);计算题(1个小题,共10分)。

全卷合计100分。

B卷题型及分值

填空题(约12分)、综合实验探究题(约12分)和计算题(6分),全卷合计30分。

2.难度要求

A卷难度系数为7:

2:

1;B卷难度系数为5:

3:

2。

3.内容分布

身边的化学物质40%左右

物质构成的奥秘20%左右

物质的化学变化30%左右

化学与社会发展10%左右

其中涉及科学探究和实验的内容不低于20%;

“多识一点”的内容不纳入考试范围。

思想品德

1、考试性质

我市2018年中考采用普通高中、中专招生考试和初中毕业生合格考试合一的考试,具有毕业检测和升学选拔的双重功能。

坚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反映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也将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和初中生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考查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认识,适当增加综合性考查的要求,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二、目标要求

1.情感目标:

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重大时政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

2.能力目标:

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获取解读试题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基本的学科术语、时政术语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等。

3.知识目标:

主要考查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对学生发展终身受用的知识、教材的主干知识、初中与高中相衔接的知识和部分社会知识。

4.其他目标:

在命题形式上等尽可能与高中接轨,实现初中与高中的有效对接。

三、考试范围

1.教材部分: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3课、7课、12课、13课、14课和九年级(全一册)。

2.年度间热点:

2017年4月——2018年3月的国际国内重大时政。

3.长效热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四个全面、五大理念、《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相应要求等。

五、试题结构

全卷由A卷和B卷构成,试卷长度基本保持不变。

其中,A卷为初中毕业水平测试卷,分值为100分,由客观单项最佳选择题(16个,每小题4分,共64分)和主观非选择题36分构成;B卷为高中招生考试卷,分值为30分,全部为主观试题。

六、试题难度

初中毕业水平测试卷(即A卷)的难度系数为0.7左右;高中招生考试卷(即B卷)的难度系数为0.6左右。

 

历史

一、指导思想

1、试题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考查悠久的中华文明,通过古今对照引导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考查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2、以初中(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现行川教版历史课标教材为标准,以《四川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为考试依据,试题不局限于教材,不过分注重历史知识的覆盖面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二、能力要求

考查学生对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阅读处理材料和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考查通过基本的历史学科逻辑思维方法迁移和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考查历史学科开放性思维的探究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引入历史学科素养,考查一定的初中历史学科素养达成情况。

三、考试范围(共56课)如下:

七年级上册(共4课)——悠久的中华文明文化

第4课夏朝和商朝;第5课西周的兴亡;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争雄

八年级上册(共19课)——中国近代屈辱与抗争;党史

第1—4课中国近代屈辱史: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第5—8课中国近代抗争史: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第9—18课党史(中共抗争史):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运动;人民军队的建立;红军长征;抗日救亡运动;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的胜利;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

八年级下册(共19课)——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第1—46课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第7—911—21课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伟大的历史转折;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朋友遍天下;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九年级上册(共7课)——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社会主义发展史

第13—1520—21课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英国的新生;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日本明治维新

第22—23课社会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九年级下册(共7课)——社会主义发展史;二战后至今的世界格局

第5—6课社会主义发展史:

伟大的十月革命;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

第13—1518—19课二战后至今的世界格局:

“冷战”局面的形成;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向;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范围说明

1、以上课目中,主栏中的“大字(宋体字)、图像图表地图、正文重要注解”,课后“学习与探究”中的“学习测评”中的“选择题”部分属于必考内容。

2、以上课目中,主栏中的“小字(仿宋字),大字(宋体字)中带*号的子目”不列入考试范围。

3、以上课目中的辅栏内容“读、看、写、记、想、说、议”作适当参考;课后“学习与探究”中的“学习测评”中的“问答题”部分作适当参考。

四、试卷状况

1.试卷结构

试卷分A卷和B卷:

A卷为初中毕业会考卷;B卷为提高卷

2.试卷题型

A卷试题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非选择题部分为改错题、材料题;B卷为非选择题,题型为填空题、材料题

3.试卷分值

A卷100分(折合30分):

选择题部分为单项选择题,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改错题12分;材料题24分。

B卷30分:

填空题12分、每空2分;材料题18分,一个大题包含三个小问。

4.试题分布

A卷:

七年级(中古史)12%;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44%;九年级(世界史)44﹪。

B卷:

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

5.试卷难度

A卷:

基础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占比为80:

15:

5。

B卷:

中等难度题、较难题占比为24:

6。

 

第三部分

2018届生物、地理结业考试说明

生物

一、考试形式:

闭卷。

生物、地理两科同堂同卷考试。

选择题合卷,非选择题分卷。

二.考试时间:

两科共90分钟。

三、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

四、分值:

共100分。

其中,选择题48分、简答题52分。

五、试卷长度:

生物卷4页。

六、命题依据:

(1)课程标准。

(2)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济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上册(2012年5月修订版)、七年级下册(2012年5月修订版)、八年级上册(2013年6月修订版)和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修订版)。

七、能力要求:

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在突出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命题原则:

试题素材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体现对初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重点考查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侧重考查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突出考查与高中生物学紧密衔接的有关知识。

九、试题难度:

容易题、中档题、高档题之比为6:

3:

1。

十、命题范围: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中的

第1章认识生命现象第2章观察生物结构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的

第1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2章生物圈中的动物(其中第2、3、4节)

第3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

第1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第2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3章人体的物质运输第4章人体内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第5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6章免疫与健康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中的

第1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第2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其中第1节)

第3章人类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婴儿的诞生中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

第4章生物的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