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665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编辑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闻编辑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闻编辑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闻编辑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闻编辑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编辑讲义.docx

《新闻编辑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编辑讲义.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编辑讲义.docx

新闻编辑讲义

新闻编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新闻编辑

第一讲新闻编辑的由来

第二讲新闻编辑的作用

第三讲新闻编辑工作准则

第四讲报纸编辑

第五讲广播电视编辑

第六讲新媒体编辑

第七讲新闻编辑实践兼课程复习

 

第一讲新闻编辑的由来

一新闻编辑职业的诞生

新闻编辑的四重含义:

1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2新闻编辑工作;3新闻编辑劳动;4新闻编辑技术职称

两种观点:

1新闻编辑伴随报纸而生。

2新闻编辑协会成立后新闻编辑职业才算诞生。

二记者职业的诞生

三早期的新闻机构的分工

•采编合一:

采访与编辑工作不作严格区分,从业人员身兼记者编辑两职

•采编分离:

采访与编辑工作严格分开,从业人员只任其一职

四早期的中国新闻编辑

《儒林外史》中的“编辑”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编修”,另一类是“选家”。

“编修”吃着朝廷的俸禄,做的是职业编辑。

《儒林外史》中有一个鲁编修,我们没有看到他的编辑业绩,但从他的话语中却可以了解当时职业编辑的境况:

“白白坐在京里,赔钱度日。

”[1]由于没有谋到肥差,再加上鲁小姐的婚事未定,他便“告假返舍,料理家务”。

[2]我们从他的言谈和作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有本事的人”是不做编辑的。

《辞海》把“编修”定义为“官名”:

“宋代凡修国史、实录、会要等均随时置编修官,枢密院亦有编修官,均负责编纂记述。

明清之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之留馆者充任,无定员,亦无实际职务。

”[3]由此可知,当时的“编修”实际上是闲职,有事做事,无事闲着。

正像鲁编修自己所说,是个“赔钱度日”的闲差。

五新时期的新闻编辑工作

新媒体时代

广播与电视

互联网

新时代媒体内部的组织结构

新时代的新闻编辑

新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1常识和专门知识

2新闻学知识

3电脑操作技能

4社交能力

新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1专门化,分工更为细致。

(策划编辑、文字编辑、组版编辑、图片编辑、网页编辑)(大媒体编辑)

2工作内涵扩大,责任增多。

除了做本职工作,还要促销、拉广告、参与策划、与读者沟通。

(小媒体编辑)

 

第二讲新闻编辑的功能、作用

第一节新闻编辑的策划功能

编辑策划是指对出版内容、出版时机、出版形式等方面进行的设计、谋划和预想。

品牌影响力公信力

一、编辑策划的内容

(1)形象策划

(2)选题策划(3)组稿策划(4)营销策划

二、编辑策划的层次:

(1)宏观编辑策划:

1,定位。

2,编辑宗旨。

3,言论立场。

4,媒体风格、品味。

(2)中层编辑策划:

就一段时间内的出版内容、风格、面貌、形象、特色等方面所作的设计与策划。

(3)微观编辑策划:

就某一具体报道所作的筹划。

1,选题。

2,专题。

3,配合式报道。

三、编辑策划的作用——营造传媒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和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

四、编辑策划的程序。

收集信息→确定策略→编辑方案

五、编辑策划的前提

1要知晓受众需要.

2要研究竞争对手.

3要考虑社会影响.

 

第二节新闻编辑的把关作用

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

Lewin,K.(卢因勒温)关于战时家庭主妇购买食物习惯的研究。

食品消费行为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经过的渠道(channel)、把关人、把关人的食品意识形态。

White,D.M.(怀特)关于电讯编辑的研究。

 

结论:

个人心理因素(价值判断)起着决定性因素,把关过程体现出强烈的主观性。

关于把关人的后续研究

1记者也是把关人(诸多环节上的“把关”)

2个体与“把关”

第三节新闻编辑的议程设置作用

议程(agenda)一词的原意是讨论议题(topic/subjectofdiscussion)的清单,所谓媒介议程,就是一系列新闻议题,媒介议程设置就是设置一系列新闻议题的行为。

伯纳德·科恩(BernardCohen):

“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读者该“怎样想”(whattothink)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whattothinkabout)时,却是惊人地成功。

麦考姆斯与肖(MaxwellMcCombs&DonaldShaw)等用实证的方法探究新闻议程能否成为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受众头脑中的“议程”或“公共话题”,议程设置研究因此成为了美国传播学的重要分支。

议程设置理论的两个理论层面:

1媒介议程走向公众议程的传播过程。

2公众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这个议题或对象时,新闻媒体发挥的作用。

 

第三讲新闻编辑的工作准则

准则(Norm):

行为或道德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

(Astandardofproperbehaviorsorprincipleofrightandwrong)

准则产生的原因:

1.普遍的行为方式。

2,社会原因。

(冰淇淋与猴子实验)

 

新闻编辑工作准则产生的原因是?

第一节中美新闻编辑准则(总则)之比较

例如:

新闻编辑工作的领导者

新闻编辑工作的独立性

新闻编辑工作的着重点

第二节实际操作层面的新闻编辑准则

一、与法律相关的新闻编辑准则

1、不得侵害他人名誉权

名誉:

指社会对某个人道德、声望、形象、性格的综合评价,其核心是社会评价。

名誉权(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的定义):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自己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侵害名誉权的几种类型

(1)诽谤

诽谤性陈述:

犯罪指控、不称职或渎职、不道德的行为,如虐待儿童、对产品的批评、疾病或残疾、不当性行为。

(2)侮辱

新闻诽谤的主要方式是虚假称述,新闻侮辱的主要方式是用粗鄙、下流的语言侮辱他人人格和人格尊严。

詈骂、丑化、嘲讽、诬蔑、恶毒的淫秽描写

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实际恶意(Actualmalice)原则。

1960年3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刊发了支持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整版广告,内容涉及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警察使用暴力手段对付反种族歧视示威的黑人学生.后经证实,广告中有局部与事实有些出入.故此蒙哥马利市负责管理警察局的官员L.B.沙利文(L.B.Sullivan)遂向该州法院提出控告,提出时报和四名黑人牧师刊出的广告损害了他的名誉,犯有诽谤罪,要求赔偿50万美元.法院判决支持原告.《纽约时报》不服,向美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1964年联邦最高法院重审此案时撤销了州法院原判,判定《纽约时报》不是恶意中伤,诽谤罪不成立,沙氏败诉,时报得胜。

最高法院指出:

如果阿拉巴马的作法“适用于公职人员对其执行公务行为的批评者所提出的起诉,那么,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是否会因此受到损害?

”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在大法官们看来,美国宪政史上没有任何判决“赞成以诽谤罪压制对公职人员执行公务行为的批评”。

2、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

肖像是自然人真实形象的再现,它指通过绘画、照相、雕刻、录像等方式,把自然人的外貌在物质载体上再现的视觉形象。

肖像权:

制作权、使用权。

民法: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一家公司未经允许就在广告中使用了刘翔的肖像,刘翔因此提起了诉讼。

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打官司会不会影响训练?

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回应说,这个官司是田管中心出面打的,因为根据体育总局的文件:

“国家级运动员的肖像权等无形资产属国家所有”

新闻照片,死人。

这张新闻照片有没有侵犯他人肖像权?

3、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

隐私包括健康状况、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状况、日记、录音、信件等。

一般认为为所谓隐私是:

1个人不愿公开的事2与社会生活、公共事务无关,且不会伤害公共利益的事。

一为“私”,二为“隐”。

《民法通则》: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为是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问题:

未造成“巨大影响”,窃取、收集他人隐私但未公开传播的行为该如何处理。

编辑该如何防范新闻侵害隐私权?

1认真分析披露是否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2征得当事人同意。

3使不可辨认。

4、不得侵害他人著作权

几种常见的侵犯著作权现象:

1侵犯作者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2侵犯作者的署名权和发表权。

3侵犯作者获得报酬权。

注意:

单纯事实消息以及公共集会上的讲话不适用于版权法,可以转载,但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

5、其他

1危害国家安全与稳定2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3淫秽和色情4危害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内容,不允许传播。

二、与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相关的新闻编辑准则

客观性:

真实、准确、客观、完整、无偏见,等。

1客观性准则形成的原因

认知哲学上的“客观”指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符合一致,只有当一种认识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时,才能被称为是“客观”的。

“客观”与“主观”相对,通常是指一种不带个人偏见的正确的认知态度和方法。

当哲学中的“客观”概念被“移植”到了新闻领域之后,它似乎就显得更加“复杂”了。

2新闻客观性的构成要素

许多流行的新闻教科书把客观性分解成了五个“组成部分”(components):

分离(detachment),即只用事实说话,不在报道中搀杂自己的观点。

无倾向性(nonpartisanship),即正反两种观点都要报道。

倒金字塔,这是指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即在报道的开始就叙述事实。

朴素经验主义(naïveempiricism),即把报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

平衡(balance),即不偏不倚。

3新闻客观性是一种理想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记者认为,“客观”就是把事实与价值“分离”,也就是说,不在新闻报道里搀杂自己的观点。

这看上去很容易做到,但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无不证实,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继续深究下去,所谓的“事实”是否存在也是一个问题。

主观经验与客观事实似乎永远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所以许多学者都把新闻客观性称作一种“理想”。

新闻界完全没有必要把“新闻不可能客观”当作真理来纠正或安慰自己。

首先,揭示新闻不可能客观的这些所谓的科学研究,实际上也不可能绝对客观,或者说,新闻不可能客观这种说法本身就可能不客观,人类经验与客观事实不符这种说法也是不够客观的。

其次,“新闻不可能客观”的观点实际上是把客观性绝对化了,而真正的客观意味着只是相对的客观。

客观是与主观相对的一个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如果说主观是存在的,那么,客观也是不容否认的。

最后,“新闻不可能客观”的观点实质上说的是“人不可能客观”,这是对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全盘否定。

按这种观点,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乃至人的存在都毫无意义,那又何必费力去证明人不可能客观这个命题?

人的理性能力确实是有限的,但并非不存在,真正追求客观的记者应既认识到自己理性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又不断超越这种局限性,去寻找真实。

三、与新闻价值相关的新闻编辑准则

接近性、时间性、新鲜性、影响度

“量体裁衣”、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主观性色彩)

 

第四讲报纸新闻编辑

第一节报纸编辑术语

报头报纸第一版放报名的地方,通常放在左上角或上端中央。

主要排报纸名称(大字报头)、出版总期数、当日出版日期、当天当地天气预报,有的还注明是某一政党、团体的机关报。

大字报头一张报纸的名称、代号。

大都是伟人、名人的手写体。

在一般情况下,都放在左上方。

也有个别报纸大字报头用拼剪伟人、名人字体,经过精心加工而成。

还有个别报纸用美术体等字体做报名的,形成自己的特色。

小字报头:

是大字报头的缩小。

除一版外,都放置在各版的最上方。

我国台湾省和港澳地区的大字报头,大都是以竖排式放在右上方,小字报头放在各版(包括一版在内)的最上方。

出版流水号:

即本期版面数量和出版代号,出版流水号必须天天更换。

出版日期:

日报的出版日期如同一页日历,大多数排成日历的形式。

内容包括公历、农历、星期几和节气等。

当日当地天气预报:

地区性报纸一般都将当日当地的气象信主,排成今明天气预报,附在日历下面。

但也有报纸放在版内或报尾,小报也有放在缝内的。

报眼:

报眼又称报耳,即大字报头的右上方位置。

可刊登要闻、简讯、要闻目录或重要广告等。

报尾:

报尾是报纸最后一版的最后一行。

内容包括社址、邮主编码、电报挂号、电话号码、开印和印完时间等。

(有的报纸放在头版末尾)

版心:

指版面上安排字符与图片的平面空间。

存版:

预备版称存版,是按照出版计划的安排,把各种专版、专栏英前排好待用。

专版:

一个版内集中地反映一个方面内容的版称为专版。

专栏:

专栏是缩小了的专版。

它与专版的性质相一致,只不过是占有的版面空间小了而已。

点:

俗称“磅”或“标”。

我国报纸一般最小字号为7磅,最大为72磅。

正文一般采用宋体五号字(9磅或10.5磅)。

电头:

一篇电讯稿的开头,如“新华社北京10月1日消息”。

其字体一般与正文字体不同。

电尾:

一篇电讯稿的结尾,如:

“据新华社北京消息”。

号外:

在固定版期编号以外临时出的单张。

栏:

用垂直的线条(或者长方形的空白)将版面分割开的部位。

本报讯:

各报自己的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新闻。

编者按:

编辑为新闻所写的解释性段落。

(本期)导读(栏):

编辑为新闻所写的解释性、引导性段落,或者是新闻标题摘要(常见于头版)。

标题:

(1)单一式标题:

只有主题无辅题,主题可以是一行题或两行题(又称双主题)。

(2)复合式标题:

有辅题。

辅题包括引题(又名肩题、眉题、上副题)和副题(又名子题、下副题)。

“鞍山炼钢工人带上硕士帽”

“生产发展了日子好过了”

“夕阳无限好何怅近黄昏

广州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

 

“中国名人围棋战弈完第三轮

马晓春奋力反击扳回一盘”

 

“切实抓好国民经济薄弱环节

国务院部署冬春交通能源问题

要求做好煤炭生产和运输、春运等六项工作”

 

第二节新闻标题的制作

(一)新闻标题的特点

1新闻标题必须报告事实

金无足赤偏说9999

人有贪欲只想8888

2新闻标题大都呈现动态

署中姑娘多泼辣

——高敏铸造金牌之路

奥运会中国健儿又传佳音

跳水名将高敏为我国赢得第三金

3新闻标题大都比较简短

犬伤人、犬扰民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的一大公害

北京市启动以“创建和谐社会,争做文明养犬人”为主题的养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将重点整治无证养犬、公共场所违规遛犬等问题

(北京公安部门开展养犬管理专项整治)

制作新闻标题的原则(新闻标题的功能)

1吸引注意力(Attractsthereader’sattention)

外星人不理地球人

科学家说:

25年内找到外星人

如何吸引注意力?

对比与差异、激发情感、巧用幽默

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

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

村上春树:

我站在鸡蛋一边

HUNGERPANGS

Thieffindssandwichgoodies,wineprovideappetizingloot

2概括新闻内容(Summarizesthestory)

EarthquakeinAlgeriaKills20,000

U.S.,ChinatoSignMajorGrainDeal

3展现新闻写作风格(Depictsthemoodofthestory)

“名家纵论八大山人”学术论坛开幕杨振宁等出席

“你看,他们一直手牵手!

”——杨振宁夫妇现身南昌

4为报纸定调(Helpssetthetoneofthenewspaper)

台湾炒作大陆军事动向披露所谓两岸统一时间表

5尽量避免词语重复

6如果空间有限,需调整字体、长度以节省空间

7修辞对仗、排比、比喻、反复、“联珠”、反语、双关等等。

农民兄弟要“永久”“永久”工人要尽职

“金鸡”报喜“百花”盛开

(二)制作新闻标题的步骤

1读新闻

2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3立言即把选择的新闻事实用适当的文字表现出来

4修整

(三)新闻标题的放置

□□□□□□□□□

--------

--------

--------

(盖文题)

□□□□□□□□---

□-----------

□------------

□(横偏插题)

--

---□

---□

---□

-----(竖偏插题)

-----------

-----------

----□□□□□□□

----□□□□□□□

-(下右题)

------------

-------------

---□□□□□□–--

---□□□□□□----

---------------

----------

----□-----

----□-----

----□------

----□-----

------------

第三节稿件的修改

(一)修改稿件的基本原则(要求)

1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学历学力

凭心而论

倍感歧视

君子好求

2无常识性错误

人名

商品、商标、公司名

地名国名

种族、民族

宗教

其他

3言简意赅无重复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我省广大师生员工,大家热切盼望大会的召开

我省师生员工热切盼望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事实清晰、突出,尽量去除猜测、想象以及无根据、极端化、绝对化的内容。

最……唯一……

那位女放映员挑起放映机发电机飞一般的向山沟里奔去……

5遵守新闻法规、遵循新闻道德

(二)修改稿件的方法

1删减

原则:

非新闻事实<次要新闻事实<主要新闻事实

2增补

解释、强化

原则增补的内容必须有事实依据

3改写、改变结构

倒金子塔

整理逻辑顺序

保证语句通顺流畅

4改变视角

第四节新闻照片(图片)的编辑

1照片的作用

主要作用:

1造成视觉冲击力2“叙述”新闻事实3装饰。

新闻照片的表达性是多方面的,但却不是万能的,许多照片必须添加说明,许多新闻题材无法选择合适的新闻照片。

2照片会撒谎吗?

图片编辑基本手段:

裁减缩放其他

 

3图片版面编排的原则(详见散发)

4大报与小报在编排图片上的差异

5图片说明(caption)

要求:

相关性解释性不可包含臆断成分使用具体而非泛化的语言语言简洁

6各类图表的运用

第五节版式设计

一对称与平衡

1对称的平衡

2非对称的平衡

“重量”的平衡

色彩的“重量”红大于蓝黑大于白

图片的“重量”形状

文字的“重量”

二对比与调和

一对比

大与小

横与竖

黑灰灰空白

二色彩调和

1同色搭配

2类似搭配

3补色搭配

补色搭配

三多变统一动静结合等

四想象力

第六节导读与更正栏的制作与安排

一导读

1导读栏的类型

要闻提示

目录引索

2导读的制作

比新闻标题更短的标题+提示

要求:

具体言之有物

3导读栏的放置

二更正

更正的作用:

1拉近读者2避免新闻官司

更正的变异与发展——“编读往来”与“编者的话”

三新闻提要、导语与编者按

区别

杨新海特大杀人案调查(标题)

公安部2003年1号挂牌督办案件案犯落网,供认杀害65人、强奸23人,本报记者走访河北、河南四户受害者家属及杨新海父母。

很早,女性主义作家就说过女人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承纳自己的喜怒哀乐,由此获得一个自由的自我。

如果说一间独立的房子代表女性自我的独立,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就是她们情感的最终归宿。

在某种意义上,家与房子密不可分,没有房子就不可能成为家。

而对于许多的都市女性而言,想要拥有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并非易事。

房子是可以租的,家的感觉能租吗?

思考,

(1)怎样的报纸

租来的房子等于家?

(标题)是一张版面设计得好的报纸,如何设计好的版面?

(2)怎样编一张好的报纸?

第五讲广播新闻编辑

第一节广播的优势与劣势

一、优势

1传播的迅速性

2传送、接收的便利性

3收听的伴随状态

4较强的互动性

5语言的口语性

二、劣势

1传输介质的单一性

2声音的转瞬即逝性

第二节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

1声音的多样性

2注意有意义的重复

3突出现场性

4保证互动性

第三节广播新闻编辑的着重点

1口语化

将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

将书面语该为口头语

避免同音词

避免过长句、到装句。

今天上午,联想集团与全球半导体公司工业巨子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北京联合宣布国内第一家合资信息家电产品实验室——“联想-国半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今天上午,我国一家合资信息家电产品实验室正式成立。

它是联想集团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北京合办的,实验室名为:

“联想-国半联合实验室”。

“这养鸡场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我问

“去年”他说

“一年能产多少蛋?

”“少说200斤”我们一边走一边说。

受到沉重打击的我,作为主持人的你

避免文言和生僻字

少用连接词(P98)

2语言简练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倪志福作的关于补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代的表资格的审查报告。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倪志福在会上作了关于补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代的表资格的审查报告

……做了……报告

3信息的逻辑性

单一线索居多,一般不用插叙和倒叙

4强调音响的作用,行文活跃(雷声)

5简称、数字、标点符号慎用

6适当重复

第四节标题与提要的编辑

1要有鲜明的思想性

2要言简意明,突出主题

3每条新闻都有自己的价值

4语言具体、准确、实在

第五节稿件的编排与组合

1注意目标听众的收听习惯

2注意竞争媒体的节目编排

3注意要有清晰的脉络

4不同类型新闻的顺序

(风格)

第六讲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历史

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J.L.Baird,1888~1946)一直致力于用机械扫描法传输电视图像。

1925年10月2日,他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能传输图像的机械式电视机,这就是电视的雏形。

美国人费罗·T·法恩斯沃斯(PhiloT.Farnsworth)。

坚持只有采用最新发明的电子设备、光电管及阴极射线管才能获得成功。

他于1927年成功地用电子技术传送图像,1928年发明了电子图像分解摄像机。

1929年成立法恩斯沃斯电视股份有限公司,1937年他的电子电视系统成功地击败贝尔德、使贝尔德的机械扫描电视装置被淘汰,从而确定了电子电视系统的垄断地位。

这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视诞生了。

二战后电视在美国开始普及,1960年代中,美国电视业超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