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623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docx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1富尔敦演说

背景:

二战之后,美国凭借空前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视苏联为其最大的障碍,千方百计遏制苏联,美苏关系恶化。

英国为乞求美国援助,挽救其经济灾难,并配合美国的反共浪潮,提出“铁幕”演说。

内容: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总统的邀请在美国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共演说,“从波罗的海的斯丁德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各国的都城。

所有的这些都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在苏联的范围内。

”他呼吁,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联合起来,共同反对“铁幕”后面的国家,鼓吹美英联合反苏。

目的:

美英联合反苏

意义:

美苏对抗的国际局势已经难以扭转;美苏矛盾正式公开,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三环外交

是战后初期英国的外交政策。

背景:

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大英帝国,因此战后加强“英美特殊关系”便成为英国对外政策的基调,但英美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英国还面临着与苏联的对立,因此它希望欧洲大国能够联合起来,重建“欧洲大家庭”,便于英国发挥支配作用。

基于以上考虑,丘吉尔在1948年10月9日的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三环外交”的具体设想。

所谓三环指的是:

英联邦和英帝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英语世界;联合起来的欧洲。

丘吉尔声称,在这相互连接的三环中,英国是在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根本目的:

希望与法德和解,恢复欧洲的均势,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保持英帝国原有的大国地位。

3 杜鲁门主义

背景:

1947年2月,英国照会美国,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英国无力继续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希望由美国承担这项任务。

为防止地中海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并乘机排挤英法在该地区的力量,美国决定接手希腊和土耳其。

  

内容: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受到共产党领导的“几千名武装人员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希腊的邻国土耳其也需要美国支持,否则希腊一旦失陷,不仅直接严重地影响土耳其,“混乱和无秩序状态就很可能扩及整个中东地区”,对全世界都有灾难性。

因此,他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并选派美国文职和军事人员参与“重建”。

杜鲁门在解释这篇咨文时说:

“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意义: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从此,美苏以欧洲为重点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全面展开。

4大西洋联盟政策

战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

1946年冬至1947年春,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

这一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为了保持本国的经济繁荣,美国需要一个广阔自由的欧洲市场。

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加强美国同西欧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合作,以便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

大西洋联盟政策的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背景:

二战以后欧洲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

因为在政治上,欧洲是资产阶级政治的发祥地。

在经济上,欧洲仍然集中巨大的财富,经过一段时期的恢复仍可以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

在军事上苏联作为美国的最大对手,经济和政治中心也仍在欧洲。

由于在德国问题上分别占领,美苏军事直接对岐也是在欧洲。

总的来说,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而战后欧洲的困境为美国的进入提供了机会,由此美制定了大西洋联盟政策。

内容:

美国大西洋政策的核心是支持欧洲经济复兴和政治联合和一个联合的欧洲要与美国合作。

其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试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评价:

(1)有利于欧洲国家强大以及对付苏联的威胁。

(2)有利于美国对欧洲的商品资本输出。

(3)平衡西欧各国间的矛盾。

二战以后,由于德国的战败,英国希望自己能领导欧洲的联合,法国也认为自己是欧洲大陆的领导力量,美国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调和了两国的矛盾。

5马歇尔计划

背景:

二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方针。

演说首先强调了欧洲的经济困难,“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否则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然后提出“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内容:

依据马歇尔计划,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2日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

该法案规定:

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复兴战后经济之用;但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等。

马歇尔计划原定期限5年,于1951年底提前结束,美国对欧洲共拨款131·5亿美元。

  

评价:

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马歇尔计划使美国获得经济、政治和战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在经济上促进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的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其次,从政治上看,抑制了西欧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影响;在战略上,促进了西欧和美国在对抗苏联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为西方政治军事联盟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组织。

西方国家根据《北大西洋公约》建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

《北大西洋公约》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挪威和冰岛)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缔结,同年8月24日生效。

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先后正式加入公约和北约组织。

冷战结束后,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东欧7国加入北约,使北约成员国扩大到26国。

《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应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

北约组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战败,英、法衰落,美国崛起,以及苏联对外影响扩大的背景下产生的。

英、法于1947年3月14日签订了《敦刻尔克条约》,次年3月17日与荷、比、卢三国缔结了《布鲁塞尔条约》。

随后,在美、加与布鲁塞尔条约缔约国谈判的基础上,邀请意、葡、丹、挪、冰等国缔结《北大西洋公约》并据此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4年10月23日,美、加、英、法等(荷、比、卢、挪、丹、冰、意、葡、希、土、联邦德国)15国以双边和多边形式签订了巴黎协定,使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减少了对联邦德国的疑惧,为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组织排除了障碍。

从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组织起,西欧国家即依靠美国积极建立针对苏联的集体防务。

美国则把北约组织作为加强自身的实力地位、控制西欧、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

北约组织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其主要机构有:

①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

②常设理事会。

③国际秘书部。

④军事委员会。

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下设北欧、中欧、南欧三个盟军司令部,各辖有成员国提供的一体化部队。

北约组织成立以来的主要活动有:

①组建联盟(1949~1955)。

②扩充军备(1955~1967)。

③推行以“实力加谈判”的政策(1967年至今)。

与此同时,有关成员国参加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及其以后的续会、中欧裁军谈判和关于欧洲“战区核力量”谈判等。

7蒙巴顿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

二次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主要内容:

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562个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

8月25日,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分治,英军同日撤退,从而结束了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该方案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8克什米尔问题

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总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仰者。

克什米尔原属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

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度利用议会通过决议将克什米尔划入印度,引起巴方和穆斯林居民的不满。

从1947年起,印、巴双方为此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

目前双方仍在争夺对该地区的主权,并时有军事摩擦发生。

99年5月,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激烈冲突。

克什米尔问题是影响南亚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不稳定因素。

9艾森豪威尔主义

背景:

英、法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遭到失败后,美国想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趁机扩大它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建立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在国会提出关于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

内容:

艾森豪威尔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提供经济援助,两年内每年向这个地区额外拨款2亿美元;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

这项侵略中东计划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

范围:

中东、西至北非、北至土耳其、南至阿拉伯半岛、东至巴基斯坦。

目标:

想利用英、法在侵略埃及战争失败后在中东出现的所谓“力量真空”的局面,进一步排挤英、法势力,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建立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霸权,与苏联展开角逐.

10舒曼计划

舒曼是法国第四共和国时期的国家领导人,是欧洲共同体市场奠基者之一。

在1950年5月9日提出了著名的“欧洲煤钢联营计划”即“舒曼计划”。

  主要内容是,先将法国与西德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合管理机构之下,实行联营,再将西欧各国的这两个基本工业部门联合起来。

根据这一计划,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1952年组成西欧煤钢共同体,这为50年代后期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市场奠定了基础。

  舒曼计划的提出在战后欧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法对德政策的根本转变;直接导致欧洲煤钢联营条约的签订,为西欧联合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战后西欧格局奠定了基础。

但是,欧洲煤钢条约签订后,苏联照会法国政府,谴责“舒曼计划努力的目标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努力加紧西德的军国主义化。

11美苏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25日,苏共书记赫鲁晓夫访美期间美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会谈。

这是战后美苏首脑的第一次会谈。

双方主要就裁军、德国、柏林、双方关系以及举行另一次首脑会谈可能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

会后发表了联合公报,宣称全面裁军问题是世界目前的最重要问题,一切解决问题都应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双方还宣布,赫鲁晓夫撤销限定美、英、法在6个月内就德统一问题达成协议德声明,美同意就柏林问题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艾森豪威尔将于1960年春访问苏联。

  此次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却暴露了美、苏企图主宰世界得野心,尤其是赫鲁晓夫希望给人以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了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美苏关系又趋紧张,所得的戴维营精神不到一年就荡然无存了。

12灵活反应战略

美国在60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由肯尼迪制定并与1962年宣布实施。

  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依赖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他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紧急情况。

  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的破产。

13.柏林危机(Berlincrises)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4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两次国际危机。

根据1945年《苏英美三国克里木(雅尔塔)会议公报》、《苏美英三国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在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

上述文件还规定了处置战后德国政治、经济的基本原则,以防止其再发动战争,危害世界和平。

由于各占领国都力图把对德国的处置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战后在德国问题上的斗争十分激烈,而柏林问题成为斗争的焦点。

  1948年柏林危机 从1946年末起,在德国问题上的斗争日趋尖锐。

1947年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加紧对西欧的控制,合并英、美占领区,阻挠就德国统一问题和缔结对德和约问题达成协议。

1948年2月美、英、法、荷、比、卢六国外长会议,筹划在西方占领区成立德意志国家,6月21日宣布实行币制改革,加深德国的分裂。

苏联对上述活动一再提出抗议和反对,于1948年退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在苏占区和整个柏林发行新货币,并拒绝美国提出的西方三国参加管理柏林货币的要求。

对此,美国在英、法两国同意下将其货币改革扩大到西柏林。

同年6月24日苏联对西柏林实行封锁,切断西柏林与西方占领区之间的水陆交通。

美、英则对苏占区实施交通和贸易限制,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柏林局势一时十分紧张。

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终于达成妥协,1949年5月12日解除对柏林的封锁。

但柏林在1948年底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

美英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1958~1961年柏林危机 1958年11月27日,苏联照会美、英、法政府,建议取消对柏林的占领制度,使西柏林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一个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

照会要求西方在6个月内达成协议,否则苏联就把西方在西柏林驻军人员通过民主德国的过境控制权移交给民主德国。

西方予以拒绝。

1959年5月11日,在日内瓦召开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和柏林问题,毫无结果。

9月15日至27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Н.С.赫鲁晓夫访美,同D.D.艾森豪威尔总统举行“戴维营会谈”,双方达成就柏林问题恢复谈判的谅解。

随后,美、苏商定1960年5月16日在巴黎召开四国首脑会议。

由于5月1日发生美国U-2型飞机侵犯苏联领空事件,首脑会议和艾森豪威尔访苏均被取消。

  1961年1月20日,J.F.肯尼迪继任美国总统。

6月3日,美苏两国首脑在维也纳会晤,赫鲁晓夫重提苏联1958年11月27日建议,声称“必须在今年使欧洲的这个问题得到和平解决”。

肯尼迪也持强硬态度,扬言要武力“保卫西柏林”。

会谈仍无任何结果。

8月华沙条约各国党中央第一书记在莫斯科集会,声明:

如西方不愿签订对德和约,华约各国决定单方面与民主德国签订和约。

8月13日,在华约的建议下,民主德国在沿东西柏林分界线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边界。

18日,美国派遣1500名士兵通过民主德国检查站增援西柏林。

接着,双方互相以核武器试验进行威胁。

当危机达到高峰时,赫鲁晓夫态度软化。

10月28日,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宣称,如果西方国家准备解决德国问题,苏联将不再坚持要在12月31日前缔结和约,撤销了“六个月的期限”,从而结束了这次持续3年多的“柏林危机”。

  《西柏林协定》 70年代初苏联推行缓和政策,争取西方国家承认欧洲现状,在与联邦德国改善关系的同时建议就柏林问题举行谈判,为西方国家所接受。

1970年3月6日,苏、美、英、法四国开始谈判。

1971年9月3日签署了《西柏林协定》,并于1972年6月3日生效。

主要内容有:

①重申美、英、法在西柏林的“权利和责任”。

②西方国家的平民和货物沿西柏林通道的过境交通,将“畅通无阻”。

③“维持和发展”西柏林与联邦德国之间的“联系”,但西柏林仍然不是联邦德国的组成部分,今后也不属于它管辖。

④西柏林人民可因人道、家庭、宗教和商业等理由或以旅行者身份到民主德国进行访问。

⑤联邦德国可在国际组织中和国际会议上代表西柏林利益,等等。

  《西柏林协定》签订后,柏林局势趋于稳定,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发展,但双方对协定的解释各取所需,联邦德国强调它与西柏林之间的“联系”,民主德国认为西柏林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14.遏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1.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

-俄国人传统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民族心理上受到西方领主思想和东方专制思想的影响,在近代同经济上先进的西方进行接触时,对西方抱有畏惧心理,担心外国的渗透,决不同与它竞争的国家达成协议和妥协。

  2。

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并用来保证对内虚弱的政权在外部获得安全。

  3苏联的政策目标。

苏联的近期目标是:

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联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目前,这种努力只限于邻近地区,一旦条件许可,其他地点随时可能发生问题。

  4美国对苏联的政策。

美“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

苏联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美国若拥有足够的实力,并表明准备使用实力时,几乎用不着动武,便可以遏制苏联。

  5遏制苏联的目标。

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进其内部发生变化。

 

问答题

1.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

答:

⑴国际因素

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

①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

②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

③“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

⑵国家因素

战后初,美苏试图维持战时的合作关系,主要出于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和斯大林对维护雅尔塔体系的考虑。

但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

1、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

2、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美国的国家利益:

1、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2、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

3、遏制苏联

⑶领导个人因素

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两国领导人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2.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和第一次中东战争?

答: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巴勒斯坦地区原来是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栖息之地。

在古代,犹太人几经流放,散居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大量阿拉伯人移入,逐渐形成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地区遂亦成为他们的家园。

  而犹太人民长期遭受居住国,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统治阶级残酷迫害,民族权利备受践踏;犹太人对犹太教的虔诚信仰;殖民主义的鼓吹和支持,促进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产生。

1947年11月,在美、苏支持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分别建立阿拉伯国(面积为11203平方公里)和犹太国(面积为14942平方公里)的决议。

1948年5月14日,英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同一天,“犹太国”以色列宣告成立。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通过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面积的五分之四和耶路撒冷新城,比分治决议分割给以色列的领土又多出6000多平方公里。

加沙地带被埃及占领,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为外约旦占领。

分治规定建立的阿拉伯国始终未能建立起来。

3.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答:

背景: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推翻了亲美独裁的巴蒂斯塔政权,引起美国对古巴的严重敌视。

1960年6月开始,美国对古巴实行经济制裁,尔后又全面封锁。

1961年1月,美古断交。

随着美古关系的破裂,苏联逐步设足古巴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极力在拉美建立和维持一个立足点,以与美国角逐。

过程:

1962年5月,赫鲁晓夫“想到了在古巴装置核弹头导弹的主意”,试图建立一种具体有效的遏制办法来对付美国对加勒比海的干涉。

他认为,“除了保护古巴,我们的导弹也可在达到西方所谓的‘均势’中起些作用。

”实际上,赫鲁晓夫想把导弹秘密运进古巴,抢在美国发现之前安装好,形成威慑手段,,使美国面对既成事实,从此改变美苏力量对比,加强苏联的战略地位,并乘机迫使美国在德国等问题上让步。

1962年7、8月间,苏古达成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的秘密协议。

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给国际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赫鲁晓夫原希望通过在古巴设置导弹,改变美苏力量对比。

但事与愿违,由于苏联核力量处于劣势地位,结果只能在美国的压力下让步。

苏联痛感自己实力不足,下决心急起直追。

到60年代末,苏联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与美国均势的地位。

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双方更激烈的争夺,苏联逐步转入攻势,美苏争夺转入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二,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找到了符合两国利益的妥协之路,在核军备控制问题上又找到了维护两国核垄断地位的共同语言,使得这次危机所开创的美苏关系新阶段具有这样明显的特点:

两国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

1963年,部分禁试条约(PTBT)的达成和热线协定的签订,正是这种新特点的象征。

第三,这次危机成为国际力量分化的又一催化剂。

此前,已在恶化的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中国对苏联在危机期间先是搞冒险主义后又搞投降主义持批评态度,这使赫鲁晓夫极为不满。

此后,中苏分歧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阵营加速瓦解。

第四,危机对西方阵营的分化也起了催化剂作用。

美国当时不信任盟国,未与它们磋商就采取如此重大而危险的行动。

这使盟国相信在涉及美国根本利益的核对抗中,美国是不会同它们商量的。

因此,欧洲盟国对美国的信任程度大为降低,促使戴高乐开始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答:

万隆会议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

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⑴万隆会议首次验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强大威力,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

万隆会议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的范例。

它是不同大小国家间和平共处的范例,它还是不同文化背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范例。

⑵万隆会议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政治力量登上世界政治舞台,成为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

⑶万隆会议提出了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一系列设想,成为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思想源头。

5.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总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仰者。

其中克什米尔谷地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数为穆斯林。

查谟则是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

克什米尔原属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

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度教王公控制土邦议会,印度利用议会通过决议将克什米尔划入印度,引起巴方和穆斯林居民的不满。

从1947年起,印、巴双方为此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

1949年1月,通过联合国的调停,印巴划定了“实际控制线”。

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

自由克什米尔和北部地区,占克什米尔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为穆扎法拉巴德。

印控克什米尔正式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占克什米尔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为斯利那加。

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开始在实际控制线沿线和控制区内重兵布防。

双方经过三次印巴战争,目前仍在争夺对该地区的主权,并时有军事摩擦发生。

99年5月,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激烈冲突。

克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