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524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docx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

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

——浅谈明清移民大迁徙

  一个时期以来,辽沈大地就探寻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小云南”在哪里的话题,热线交流,记者采访,报纸专栏,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见仁见智,华夏历史文化园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广大读者,特别是老年朋友,饮水思源,寻根问祖热情,骤然被激活。

笔者以拙文“东北部分先民祖籍地‘小云南’考——浅识明清移民大迁徙”,献给中华谱牒学研究诸君,诚望不吝赐教。

  一、山西“小云南”与明初洪武移民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山西等处行中书省,九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太原府。

辖太原、平阳、汾州、潞安、大同5府,泽州、沁州、辽州3直隶州。

连同山西都司所辖,地域略当今山西和河北蔚县周围地带,因其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省名,春秋时大部属晋国而简称晋。

史载,洪武十三年全国人口为59,873,305人,山西为4,030,450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

山东省内文史资料数据显示:

明初,由山西向山东移民约10-15万左右,占山东本省人口的5%。

中央电视台说,洪武二年至永乐十五年洪洞大槐树移民涉及今18个省份100多个县,是世界移民史上罕见的。

《明史》载:

“明初尝徙苏、松、嘉、杭民之无田者往耕临濠(安徽凤阳),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

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指云中府与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九州。

相当于今山西、河北两省长城内一带)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

又以沙漠移民三万二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

置屯二百五十四”。

《明史·太祖本纪》:

“洪武四年三月,徙山后民万七千户屯北平。

”同年“六月,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散处诸府州县。

”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

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

后屡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成祖核太原、平阳、泽路、辽、沁、汾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

明洪、永两朝仅山西移民即达12次。

因此,称山西为东北先民祖居地“小云南”确有历史依据。

(一)山西大同古称“小云南”

  以山西大同为中心的雁北地区“小云南”,古代被称为平城、云中地方的今大同盆地,即阴山之南,恒山之北地方。

这里地处山西西北部的阴山南麓,桑干河支流御河(古称浑河)于云中盆地中心流过,此地山环水抱,得天独厚。

公元5世纪初叶,云中地区河流水量充沛,极宜农耕,沿河两岸“弱柳荫街”一派桃园景象。

元代前发源于晋西北的桑干河(流入河北称永定河),除因几十里浅滩湍流不畅、难于航行外,其余河段仍可漕运通航。

北魏政权,在京畿地区大力推广农业时,曾从河北、山东等地移来十万汉人至此。

尔后,该地人丁兴旺,农业水田养蚕逐渐发达。

  公元前325年雁北盆地中心始设云中郡(今大同)建制。

《史记·匈奴传》记载:

赵武灵王“北破林胡,雁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文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赵国名将李牧在此训练一支包括骑士、勇士和射士在内的十余万强大的边防军,修筑烽火台和部分地段的长城,阻止了匈奴入侵。

云中郡成为边陲要地。

后来不同朝代对这里的郡或州或府或路均简称为“云”。

云中、云州、云岗、云阳、云泉之南地区当地人俗称“云南”,防止与“大云南”重名,故在云南加一“小”字,从此“小云南”,一直相沿于世。

台湾史学界史仲序先生在其“山东部分先民移自云南考”一文论述,“洪武四年六月,徙山后民三万五千户散处诸府、州、县”,很可能便是移至山东来者,彼等迁来以后,因为不忘旧居,故每称移自“云南”云云,又以非为今之云南省,而又别之为“小云南”。

据考,山西境内吕梁山、太行山两大山脉、管岑山、芦牙山、云中山、阴山与恒山等多座大山高耸入云,连绵起伏,北有古长城屏障,西部母亲河——黄河与陕西相望,南北走向的汾河主道把两岸铺成山西沃野平原,由于气温适度交通便捷等诸多原因,历代这里生产平稳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人口繁衍较快。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诸国后赴云中县。

他盛赞小云南中心古城云中街市“商业发达,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

”这种经济繁荣的历史状况,自然为明初移民大迁徙积蓄了社会条件与人口资源。

  山西“小云南”这个世代流传于山西雁北民间的地理概念,至今仍存。

2000年,山东省政府一位民族学界的朋友赴山西考察,接待单位派车去五台山参观,当行至忻州市与五台山间定襄县小镇,路旁闪现出一个醒目店牌,上写“小云南酒家”,他兴奋地下车来到饭店门前询问店名由来,业主热情地回答,“俺们这里古时候就叫‘小云南’呀!

”2003年9月16日,笔者出席银川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究会归来,专程前往大同市考察,接待单位为我们请来两位年逾80高龄的马升、谷玉泉老人和文史界李大钧等五位先生召开座谈会,他们说:

“小云南”在山区农村仍流传,并驱车前往市区南郊,瞻仰元代24座古墓时管理墓园老者说:

“‘小云南’?

我们这儿就叫‘小云南’呀!

那是老老年的事啦”。

同时,我们还可把视线聚焦在地理图上的山西雁北地区,即可清晰地看到阴山之南和恒山北麓大同盆地,仍有左云、云岗等古代地名。

被笔者誉为开启小云南“宝库”的金钥匙——山东蓬莱王氏祖居原迁地王村,仍以卫星城姿态相伴于大同市区西南方向。

如此看来,以大同为中心的山西雁北地区民间古称“小云南”是有据可考的。

  《明史》所记:

明初,“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

又以沙漠移民三万二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

置屯二百五十四”。

“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两次散处诸府卫籍为军和屯田多达68600户,置屯田254处。

这个山后地区有多少州县先民移向外地呢?

查史,山后地区包括山西的云中府(今大同市)、武州、应州(今应县)、朔州(今朔县)、奉义(大同东北)河北西北部的蔚州(原属山西蔚县)、圣水(今河北房山西北)和儒妫(即儒州——今河北延庆县)。

山西雁北地区移民都来自以大同为中心的桑干河流域两岸人口稠密地区,山东莱西县后村《王氏族谱》记载:

“王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小云南’雀头村迁莱阳亭儿山。

至万历年间(1571-1620年)迁埠后村落户定居”。

登州府蓬莱县龙山店镇井家湾《周氏家谱》记有:

“原始祖先是由山西‘小云南’移来,在蓬莱城大土地庙之左安家落户。

经六世分系,老祖又到龙山山麓安家。

”辽宁鞍山谱牒学界新秀、海城新台子镇接官堡《金氏家谱》主修人之一副主编金季祥先生在全国范围内,经反复通查取证认为,金氏祖居地“小云南”系“山西省大同阴山附近的云中、云阳(今左云县)一带”史称“小云南”地区。

  正如山东蓬莱地名办学者王晋邦先生在他撰写的“‘小云南’移民辨识”一文中,以其准确的史证确凿的话语,辨识“云南、小云南到底指的是哪里,过去是个谜。

近几年……各地文史资料相继刊登了研究结果。

原来据说的云南、小云南就是今山西省”。

我非常认同王先生的结论。

有理由说,山西雁北地区盆地为“小云南”的民间古称,基本上与史实相符。

1985年,王晋邦先生在蓬莱县境内开展地名普查时从大量普卡,分离出极为珍贵的村庄数据,经过反复核查发现全县672个自然村中,由云南、小云南迁入的移民村383个,占总村数的57%。

从移民朝代观察,元初迁来55个村,明代249个村,其中洪武、建文、永乐年间移入蓬莱的计有80个村。

同时入迁的还有移自河南的11个村(集中居住马格庄乡7个村),湖南的3个村,安徽的2个村,江苏含上海的3个村,福建的5个村,浙江的1个村。

清初入境者达73个自然村。

其余25个移民村无载。

王先生普查所获史料显示,占全县村庄57%从云南和小云南迁入移民村中,明初三朝移入者就有80个村。

蓬莱文史工作者能普查如此可靠的村庄史料,实属难能可贵。

由山东半岛龙口地区黄县地志办主持编刊的1984年第1期《黄县今古》“地名小考”文中载,明洪武年间,黄县设集市,开展贸易,地名改为黄城集后,此村许多姓由山西小云南迁来。

其范姓由小云南迁来建村,取名范家楼。

再如,山东《嘉祥县考》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该县人口为1,100户,7,329人。

山西移入嘉祥县人口约为当时总人口的一倍。

全县境内现有782个自然村,属明代迁入的530个,占各村总数的69%。

山西全省人口400多万,是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人口总和。

山西首批进入济宁的移民是洪武二十年五月,第二批发生在永乐三年九月,时徙民山东万户。

(二)山西洪洞传称“小云南”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蓬莱县志办学者,专程赴京亲访北京大学的于希贤教授。

于教授认为“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至蓬莱。

行前,离去者自知去而无返,围老槐树而跪拜,别情凄然。

”作为中华国粹著名京剧《女起解》一折“苏三离了洪洞县……”使山西洪洞县乃至苏三监牢,名闻遐迩。

更引出一段震惊国人的移民史话,亦为今日“小云南”祖籍探源留下伏笔。

查典籍,阅史卷,洪洞县,春秋时晋置杨氏邑,汉置杨县,以县北洪洞镇为名,隋改称洪洞。

明清皆属山西平阳府“洪共者,共洪大也”。

平阳府,治所今山西临汾,元代为晋宁武,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平阳府。

为帮助读者免受查阅典籍之苦,寻根问祖提供方便特将明代山西地名分录如下:

平阳府直辖临汾、襄陵、洪洞、浮山、赵城、太平、岳阳、曲沃、翼城、汾西、蒲县、灵石12县、蒲川(领临晋、荥河、猗氏、万泉、河津5县)、解州(领安邑、夏县、闻喜、平陆、芮城5县)、绛州(领稷山、绛县、洹曲3县)、霍州、吉州(领乡宁县)、隰州(领大宁、永和2县)6州(领16县)。

  洪洞县乃晋南地区古代重镇,交通枢纽,明政府在洪洞县城附近广济寺设驿站派驻员,为周边地区移民在这里分发锅票凭照和川资路费,办理相关移民手续。

他们离开故乡汇聚在广济寺大槐树周围,倾诉衷情、祭奠故土、依依惜别,一步一回头,直至看不到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为止。

山东济宁马秉新先生函复提示,明廷制定了《徙民条律》。

《洪洞县志》有“百姓齐哭乱嚎,有的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像押解犯人”的记载。

具体移民条令还包括,同姓同宗者不得移迁同一地区。

人们为了得到相互照应、共求生路、不得不假报姓氏,哄骗官府。

如河南省内黄县即有魏、马同宗;陆、邵同祖;周、单同根。

他们内定两姓后代不准通婚。

据查,洪洞大批移民移至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和陕西。

其中据可查的“移入地”,一并抄录于下。

山东有济南、临清、东昌(今聊城)、登州、莱州、曹州、衮州、滕州、郓城、曹县、定陶等11地区。

河南有:

彰德(今安阳市)、卫辉、开封、汤阴、内黄、兰考、南阳、太康、修武、林县、孟县、归德(今商丘)等12地区。

河北省:

大名府直辖8县1州(领1县)、真定府直辖11个县5州(领16县)、广平府直辖9个县。

以及邯郸、赞皇等。

二、云南大理祥云史称“小云南”

(一)“小云南”在云南祥云南云南驿镇云南驿村

  据《中国古代史》(作者方国喻)载,云南之名始于西汉。

《汉书·地理志》益州郡在云南县,《续汉书·郡国志》永昌郡有云南,《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说:

“建兴三年丞相亮南征,分永昌为云南郡”。

《晋书·地理志》:

“云南郡,蜀置,统县九”。

则云南地名初为一县,后为一郡。

云南名称,盖有取意。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南中志》说:

云南“县高山相连,西北百数十里有山,众山之中特高大,壮如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境内)、太乙(今陕西终南山)郁然高峻,与气相联结,因视之,不见。

其山故阴互寒,此山高峻,常有云气,称为云山;在云山之南,而地名云南县,由此可能也”。

袁嘉谷《滇南释教论》曰:

“司马彪《郡国志》言:

云南有山,特高大,壮如扶风、太乙,即指鸡足山而言”。

此说可取。

另据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纳为信教授查《云南省云南县志》旧序首名曰:

“云南者小云南也。

曷小乎尔?

云南置郡昆池之阳,大府所治行省旌麾驻焉。

盖云南乃在苍河间为大理,不隶于大府而为云南得名所治。

区别之曰小云南尔。

”另据该志卷三“建制沿革”载:

“汉置云南县,梁荒废。

南诏国、大理国为品甸睑。

至元十一年,赛典赤以元中书宰相行省云南驻大理时‘初置郡县’。

在此置云南县。

至元十三年开云南行省治昆明之后,祥云县便有‘小云南’之称谓”。

纳教授在函复中解释道:

“换句话说,早在元朝初年云南就有‘小云南’的说法。

”该志清代《大清会典》有“云南县小云南堡堡夫三十名”的记述。

史籍充分说明,元初云南确有“小云南”地方。

2001年12月26日,云南昆明《春城晚报》“大观”栏目编发“六城古地”——‘小云南’的考证作品,祥云县农村自由撰稿人胡子龙先生在文中记述,云南古城位于祥城东30余里的今云南驿镇云南驿村。

经考,该城筑于唐天宝(约742-756)年间。

唐代樊绰撰《蛮书》载:

“云南城,天宝中阁罗凤所规置也。

‘阁罗凤’,又名蒙旧义,南诏第四代王。

因南诏在第一代王西奴罗时期就归顺大唐,云南城实际上也属唐政权的地方城池。

而且早在西汉元封二年(109年),西汉就在此置云南县治,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又为广辖滇西、滇西北的云南郡治驻地。

”可见,“小云南”地名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元史·兵志》记: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所辖七十八处,马站七十四处,马二千三百四十五区,牛三十只。

”云南驿亦应系重要马站之一。

台湾学者战庆辉先生在“山东与小云南”文中考证:

“云南驿位云南中部方圆千里盆地,富饶繁华,媲美云南省城,因称‘小云南’,猜之当时情势,云南驿为当时最适宜之集中地,出发站。

”至今祥云县境内的如小马庄军屯村寨地名,虽已消失数百载,然遗留的先民古墓群土包仍显现于山坡原野。

可想而知,“小云南”地名产生于元初,载入于典籍,大批移民的记载却杳无踪迹,还需从蒙古大军入滇史籍中拨开岁月风尘,觅踪寻迹,探挖“小云南”先民究竟去向何方史料。

(二)蒙古10万大军人驻大理与小云南

  据《中国通史》记述:

“公元1251年,蒙哥(元宪宗)继汗位,开始作进攻南宋的新的部署。

”三年(1253年)组成,以蒙古、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地的阿速、康里、畏兀儿汉人和回回军为主体10万蒙古大军(亦称“蒙回联军”),于甘肃临洮集结。

“由于四川宋军防守严密”采取绕道吐蕃(今西藏),进攻云南大理战略。

12月,忽必烈和兀良合台率军攻占了大理城。

至元十年(1273年)留守云南的探马赤军奉命“随地入社与编民”。

从此我国西南边陲地区又增加一批新的先民。

十一年(1274年),赛典赤瞻思丁官拜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行省云南。

十三年(1276年)赛典赤撤销原军事管制建制,改置为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设治中庆(今云南昆明),下辖“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

他还在行省设劝农官,鼓励发展农桑,引进内地先进技术传授给云南各族农夫。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在其《中国伊斯兰史存稿》中述及兴修水利,“创设屯田区域”。

置军民屯田垦区,引《兵志》史文列有“云南行省所辖军民屯田一十二处”。

即1、威楚提举司屯田;2、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元帅府军民屯田;3、鹤庆路军民屯田;4、武定路总管军民屯田;5、威楚路军民屯田;6、中庆路军民屯田;7、曲靖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甲)曲靖路(乙)徵江军民屯田(丙)任德府军民屯田;8、乌撒宣慰司军民屯田;9、临安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10、梁千户翼军屯;11、罗罗斯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12、乌蒙等处屯田总管府军屯。

赛典赤创置之田总户数28,419户、屯田数98,707户,其中第8项之乌撒军民屯田(另表)载有屯户200字样。

全文抄录元初12处军民屯田史之目的是,从军民屯田史中深入挖掘史证寻觅汉等民族先民祖居地“小云南”。

以期验证“蒙古大军进入云南,蒙古人、回回人、西番(即普米族先民)入随之来到云南,成为云南新的民族成分”。

蒙古统治者大量签发云南各族人民为军,调往攻打南宋前线,并达到“削弱大理段氏封建主的实力”的政治目的,可谓“一箭双雕”。

  这批“云南新的民族成分”,历经一个多世纪的生息繁衍,以大理地区为核心的军民屯田垦区先民已发展4-5代。

至元十六年(1279年)赛典赤死后屯田逐渐削弱,经过元末动乱洗礼,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朝除把大理总管段氏和蒙古贵族迁往北方省份安置外,又移民实边,开展军屯、民屯、商屯,大批汉族从内地移居云南”。

“明中叶以后,汉族开始成为云南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

已故原云南省人大副主任、老一代民族工作者王连芳先生在他主编的遗著中论述的“把大理总管段氏和蒙古贵族迁往北方省份安置”即指经四川、入陕西、达山西及蒙古沿线各省,其中的山西省就是本文的论证焦点。

这段重要的考证,以其画龙点睛之笔,言简意深,点中破解“小云南”祖籍关键。

令笔者拍案惊喜。

原来世居大理地区祥云县境内“小云南”的“小马庄”地名虽已消失,然而那无数座经几百年风吹雨打的元代回回先民土坟包(胡子龙),语至今仍在那里记录着“小云南”人的历史。

驻笔沉思,东北部分先民祖籍的“小云南”极有可能是现在云南省大理祥云县。

那批由忽必烈与兀良合台率领入滇的蒙古大军留守部分军事力量,在建立蒙古梁王政权过程中,被组成“探马赤军”驻守大理。

1271年按忽必烈旨令“随地入社与编民”,1274年云南建立行中书省,赛典赤苦心经营的军民屯田垦区至赛平章逝世直至元朝灭亡前这段历史时期,其军民屯户的前途命运和归宿又是怎样的呢?

可想而知,随着时局的不稳,军民屯田区行政垦植结构受到冲击,逐渐走向衰败之路。

此时,那些屯户采取求生逃命,他们走四川、过陕西、纷纷逃回“元朝的后方基地”山西之后,明朝除把总管段氏和蒙古贵族迁往北方省份安置外,又移民实边。

这就是说明政府把蒙元残余势力全部或部分清除云南,重新由南京迁来大批移民入滇实边。

这样,解决了“小云南”在何方的两大史疑。

一是大理地区祥云小云南等12处军屯于元末以户或几户松散形式逃回山西老家成为可能;二是大理总管段氏和蒙古贵族集体安置(谪遣)北方省份证据确凿,使我们的先民追踪初见端倪。

三、“靖难之役”与永乐移民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71岁,空怀“大明永固,子孙永昌”宏愿,驾崩于金陵,其长子朱标早逝,确立皇储地位的皇太孙朱允炆黄袍登基伊始,他接受黄子澄和齐泰的错误谋略,开始实施削弱其六个皇叔权力计划。

一年之内将三个皇叔削职为民,一个皇叔逼杀身亡,另一个皇叔隐居寺庙。

当“削藩”威胁到朱棣头顶之时,皇权矛盾激化,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援引:

“朝廷有难,奸臣当权,除奸平逆,扶助君王”《祖训》起兵南下。

孰料,燕王大军南进至河北时与建文帝之兵在沧州古城遭遇,燕军受阻。

双方激战数日,沧城难破,燕王损失惨重,经过长时间攻城,终使“沧州城破,坑人(活埋)四万,赤地千里,百人幸难逃一”,变运河两岸百姓生息之地,为大片无人地区。

燕军继续向南推进。

大军来到山东境地,再遇建文帝重臣盛庸、铁铉(回回族人)等率兵阻击,两军在山东济南及广大中原地区展开一场拉锯血战。

燕军死伤无数,不得不边战边停,计谋良策。

形成两军对峙局面,南进时间长期拖延下来。

建文三年(1401年),济南盛庸等部失败于西线夹河(今安徽北部汤山县境内),燕军进入淮水流域。

不久,得建文内部廷臣内应,形势急转直下,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由扬州过江,攻克应天府(南京)。

朱棣以武力夺取了皇位,年号永乐。

这场持续4年的诸侯混战,给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人民带来灭顶之灾,“民不聊生,日甚一日”。

《明史》载,战后“淮北鞠为茂草”。

可见元末明初的连年兵燹,使运河从南到北,人民惨遭涂炭,山东、河北广大地区成为无人区域。

因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大迁徙,其中支流涌入了山东。

他们于永乐初年(1404年前后),从应天府(南京)上元县(后改江宁府)二郎岗、栓马桩等地向山东、河北组织大批移民。

据载,随燕王而来的移民,“在永乐北迁时,亦有大量随行北移,他们沿运河向山东转移济南、宁津临清、山东半岛各县和河北河间、盐山、大厂、沧州、天津、直至辽东,所谓‘京卫七十二营’都有他们的足迹”。

他们都以“从龙入京,自称南京籍,几乎遍全国”。

今山东、河北等地民间家谱中多有记载。

恕不赘述。

明初移民迁徙,对巩固明朝,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重建家园,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四、清代移民关东

  

(一)顺治拨民历史回顾

  山东移民关东,特别是移入辽东半岛年代,无论是各地县志和民间家谱以及世代口碑传承,均以清顺治八年界定。

据考:

“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曾由登州向辽东半岛移民。

”据辽阳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载:

“其应招之垦民,官给地亩,牛给口粮,而招揽民户者,则励以官爵”。

还规定:

“招百名垦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六十名以上者,文授州判,武授千总;招五十名以上者,文授县主簿,武授百总;招民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之民每月口粮一斗,地一垧,种子五升,招百名垦者给牛二十头。

”由于清政府采取一列农垦政策,鼓励汉人来此开垦荒地,使直、鲁大批移民迁入辽东半岛。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高宗谓,“热河之地,数十年来,见该处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耕藩殖,市肆殷阗。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放宽了贫民出关禁令。

嘉庆、道光年间,又颁布了特别许可令,移民逐渐起动。

上述史证表明,清定鼎后的200年间,关内各省向东北移民,无论是有组织或逃荒,下关东谋求生路,始终未能停止乘船渡海、推车挑担、步行出关的“先民之路”。

古时水路东起辽宁庄河的青堆子、皮口、旅顺的都良镇、复州城的北海和海城牛庄的小姐庙等码头上岸,分流东北各地。

这条用数以千万先民生命铺设的“沧桑古道”将永载史册。

(二)“三藩”谪遣移民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东北地方史稿》(1987年四期)、《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三期)、《东北民族史料》等对辽宁省一部分汉族先民祖籍“小云南”,进行过多次讨论,尤其《本溪文史资料选辑》刊发“本溪县的小云南人”之后,《满族研究》于1999年第一期发表了夏树藩先生的“试论历史上的小云南与小云南人”。

综合史家观点是:

“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其残部由云南拨发山西;二是吴三桂余部直遣山东聚居;三是余部谪遣东北。

  “三藩之乱”事发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因清政府发出撤藩旨令,激怒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叛乱。

吴三桂(1612-1678年)江苏高邮人,祖籍辽东,字长白。

明崇祯朝以武举累官总兵,镇山海关。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列举明朝廷7条罪状,对明宣战。

原明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助满灭明有功,受康熙帝奖赏被封“平西、靖南、平南”三藩王,镇守我国南方。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广东藩王尚可喜为维护全国局势稳定,主动交出军权退隐。

朝廷立即撒其封邑。

命吴三桂放弃权利以示效忠,吴拒绝并宣布独立。

他控制了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和广西各省。

福建藩王耿精忠加入了吴三桂叛乱行列。

康熙帝遣清军与耿藩进行几年流血争战,广西福建悉被平定。

吴三桂称帝,立国号为周,但被驱逐回云南和四川。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突患痢疾身亡,其孙吴世璠继续顽抗三年后,被彻底镇压。

《中国通史》图文版说:

“平叛后,康熙先后撤去了三藩建制,就地就近安排藩属”。

余部谪遣戍边。

  东北史家在研讨清代移民时,将发生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九月,以吴世璠于昆明自杀为界定的移民迁徙是历史上更具代表性的发遣戍边。

据《沈阳回族》载:

康熙帝将三藩余部发遣至东北各地充当台丁、站丁或官丁、壮丁。

他们开荒垦地开发农业生产、负担守卫、传递情报和运输货物任务。

吉林境内的宁古塔、吉林乌拉、三姓、伯都纳等地方,为流人(罪犯)发遣者落脚和安插之地,还有被破例“恩赐”到吉林占荒开垦者。

他们或者被编入官庄充当壮丁,或发送船厂充当造船匠役,有的调水师营充当水手。

时被发至38个驿站充站丁者850名,27个柳条边台的台丁约4050人,以及从事驰送文报、查边立栅修壕差者若干人。

据东北民族源流研究会副理事长、原吉林省考古队队长,考古副研究员李松岩先生介绍说,守卫我国南方云南地区反清部将兵丁约有近10万人。

除按朝廷诏旨就地安置藩属外,大部分发遣戍边、屯垦开荒东北。

其中大批余部遣赴黑龙江,安置在渔村(今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间一带,落籍垦荒,守卫东北边疆者数目不小。

以泰康(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集中安置点,建垦戍边植站多处,他们称自己为“站人”。

人数较多的戍边站为嫩江东部垦区的多耐站,人数达5000人左右,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