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2517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docx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

九 整理与复习

教材在数的世界里,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认识了哪些数,学习了哪些运算律,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

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住该领域学习的主要知识。

第1~18题为深入、系统的复习数的世界的有关知识而编排。

教材在图形王国提出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习了哪些图形运动的方式,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等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有关知识。

最后教材编排了应用广角,虽然内容不是很多,但问题的现实性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是这些习题的特点。

在这里,应鼓励学生独立解决,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有关经验来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数的世界

(一)

教材第106~107页第1~5题。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课件。

师:

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1)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省略。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

1.第1题。

这道题通过2011年我国几种家用电器产量的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读数、大数的改写等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先读图,再独立进行相关的练习。

2.第2题。

这道题是进行写数的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指名进行汇报。

3.第3、4题。

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专项练习。

第3题是用“万”作单位,第4题是用“亿”作单位。

由于求近似数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道专项练习。

4.第5题。

这道题是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汇报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对多位数有哪些认识?

对于我来说,复习课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在教学中总是练习层层递进,密度不断加大,角度依次变换,难度随之增加。

一堂课下来我很累,学生很痛苦,事倍功半。

时间久了,学生对复习也失去了兴趣,这也让我很是烦恼。

那么,如何开展好复习课的教学,使整理有序、复习有效,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目的就要让我们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走入课堂的海洋。

 

第2课时 数的世界

(二)

教材第107~108页第6~11题。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能根据规律解题。

3.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及运算律的运用。

难点:

用计算器找规律解题,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件。

师: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与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

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师:

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复习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1)计算器里有哪些常用的键?

计算器一般由显示屏、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区、等号键、数字键区等组成。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一般有哪些步骤?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先按开机键,然后按顺序输入算式及等号,最后显示计算的结果。

4.复习运算律。

(1)师:

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

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生: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7~108页第6~11题。

1.第6题。

这道题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第二组的变化情况和教材上学习过的知识相同,第一组的变化情况隐含着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2.第7题。

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综合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集体讲评。

3.第8题。

这道题是用计算器计算综合算式,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4.第9题。

这道题是运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算式蕴含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5.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6.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主要针对本册教材中的计算进行系统复习。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与整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这部分内容的知识要点和机构体系,增进了对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加深了对计算性质和规律的感悟,从而获得了方法和经验;同时学生感悟到一定的复习方法与策略,为后面的复习与整理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思路。

 

第3课时 数的世界(三)

教材第108~109页第12~18题。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师:

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1)画线段图;

(2)画示意图。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8~109页“整理与复习”第12~18题。

1.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第13题。

这道题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复习价格问题和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4.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5.第16、18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解决问题又有了哪些新的策略?

生活化的情境中、丰富的课堂组织形式会让学生更关注学习。

数学课堂上如果只有情境而没有思考,学生终将失去兴致。

要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应该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引导提问、讨论交流、比较反思、总结提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

 

第4课时 图形王国

教材第109~110页第19~23题。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探究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重点:

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

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课件。

师: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哪些知识呢?

1.确定位置。

师:

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归纳:

“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前后的顺序不能颠倒;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2.图形的运动。

(1)复习平移。

什么是图形的平移?

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复习旋转。

什么是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图形的旋转:

图形绕中心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图形的旋转三要素:

中心点、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3)复习轴对称。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什么是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问题,将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三角形特征

平行四边形特征

梯形特征

三角形包括: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110页第19~23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掌握不够好的几道题进行课堂练习,其余题目作为课后练习。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们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等。

学生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其空间想象能力。

其中,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属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也许正因为传统往往忽略了一些反思。

 

第5课时 应用广角

教材第110~111页第24~26题。

1.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重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发现生活中数学,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

数学源自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

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再用到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知识。

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4题。

阅读题目,弄清题意。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

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准备用什么知识来解决:

怎样解决问题?

指名回答。

(1)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

椅子腿摇晃,不稳。

(2)要使摇晃变得不摇晃,也就是要使椅子变得稳定。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用这个知识来解答。

(3)要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解决,就是要创造出三角形。

我们可以在摇晃的一侧斜着钉上一根木条,构成三角形,这样就稳定了。

(4)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

如:

自行车的三脚架、房屋上的人字梁等。

(5)本学期我们还学过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你能到生活中找一找运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

自动门上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开门关门就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1页第25题。

(1)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意思。

分组活动,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索,教师巡视。

交流展示。

①每天读1小时,每分钟读100个字,那么一天就能读100×60=6000(个)。

②每天读6000个字,每年365天,那么每年就能读365×6000=2190000(个)。

③每年读2190000个字,那么一个人从7岁开始读到60岁,可以读54年,一共能读2190000×54=118260000(个)。

④一部《西游记》大约有80万字,那么人的一生可以阅读量相对于《西游记》

约为118260000÷800000≈148(本)。

(2)小结: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原来人的一生可以阅读这么多的书籍,只要我们舍得每天挤出一点点时间,日积月累,就能阅读到大量的书籍,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让书籍、学习伴随我们的一生,让学习使我们终生受益。

3.课件出示教材第111页第26题。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读一读,感受大数。

八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如下:

水星距太阳57910000千米,金星距太阳108208930千米,地球距太阳1.51亿千米,火星距太阳227936637千米,木星距太阳778330000千米,土星距太阳142940万千米,天王星距太阳2870990000千米,海王星距太阳4504000000千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