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227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

《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操作07 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docx

整理《操作07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解析版》优秀教案

专题二冷凝装置及其衍生

操作07水冷凝管与空气冷凝管

(一)作用

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上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上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

(二)不同类型的冷凝管简介

冷凝管是一种用作促进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

它是利用热交换原理使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

水冷式冷凝管:

蒸馏或回流时用于冷却蒸气,用于沸点在140℃以下物质的蒸气冷却,直形冷凝管应用于100~140℃,球形冷凝管适用于50~140℃,蛇形冷凝管适用于50~100℃,冷却效果:

蛇形>球形>直形,使用时蛇形和球形需垂直安装才能使冷凝液回流或流出,而直形只要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即可,可平伏倾斜使用。

冷却效果还与冷却水流速有关,沸点低可加快水流速,沸点稍高可减缓水流速。

进出水支管处易断,操作时要小心,可用水润湿后插入水管。

空气冷冷凝管:

适用于沸点在140℃以上物质的蒸气冷却,因为温度高于140℃使用水冷凝管可能会因为温差过大导致冷凝管炸裂。

为加强冷却效果可加长长度,加热控制应使蒸气上升高度在总长度的一半以下,否则蒸气容易逸出。

(三)详细介绍

1.直形冷凝管

多用于蒸馏操作,蒸气温度低于140℃,不可用于回流。

外观特点如图,将一根空气冷凝管作为内芯,在其外面焊有一较粗的外套管(水冷管),在其外管的上下两侧分别有连接管接头,用作出水口和进水口,使用时,将靠下端的连接口以塑胶管接上水龙头,当作进水口。

因为进水口处的水温较低而被蒸气加热过后的水温度较高;较热的水因密度降低会自动往上流有助于冷却水的循环。

一般实验题给出图示中倾斜放置居多。

2.球形冷凝管

一般用于反应装置,即在反应时考虑到反应物的蒸发流失而用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

球形有利于增加冷却接触面,故冷凝面积较直形冷凝管大冷凝效率稍高,在有机制备实验中常见置于三颈烧瓶上方,图示中一般直立放置居多。

5.蛇形冷凝管

内芯管为螺旋形,增加了玻璃管的长度,冷却面较球泡形更大。

其它部分与球形相同。

因为内芯管长度大,冷却面枳大,冷却的效果更好,主要用于冷凝收集沸点偏低的蒸馏产物。

6.空气冷凝管

常用于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与致玻璃温差大而炸裂)。

但空气冷凝管必须有足够的长度,空气冷凝管不能用于低沸点液体的冷凝。

7.刺形分馏柱

韦氏分馏柱,又称刺形分馏柱。

柱内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组向下倾斜的刺状物玻璃柱,各组刺状玻璃柱呈螺旋状排列的分馏管内。

使用该分馏柱的优点是:

仪器装配简单,操作方便,残留在分馏柱中的液体少。

其缺点是:

较同样长度的填充柱分流效率低,适合于分离少量且沸点差距较大的液体。

若欲分离沸点相距很近的液体化合物,则必须使用精密分馏装置。

(四)高中习题中的体现

1.已知:

①+HNO3+H2OΔH<0;②硝基苯沸点℃,蒸馏时选用空气冷凝管。

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

A.分液B.配制混酸

C.水浴加热D.蒸馏提纯

【答案】A

【解析】A.硝基苯是不溶于水且比水密度大的油状液体,油层在下层,故A正确;

B.将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的操作与将浓硫酸与水混合的操作相似,为有利于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的热量快速散失,避免液体飞溅,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或振荡。

故B错误;

C.采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热水中,便于观察和控制热水的温度,但该装置中的热水太少,没有漫过试管中被加热的液体,导致反应液受热不均匀,故C错误;

D.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用于测量蒸气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液体中,应该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故D错误;答案选A。

2.环已醇被高锰酸钾“氧化”发生的主要反应为KOOC(CH2)4COOKΔH<0,(高锰酸钾还原产物为MnO2)实验过程:

在四口烧瓶装好药品,打开电动搅拌,加热,滴加环己醇,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过程应采用热水浴加热

B.装置中用到的球形冷凝管也可以用于蒸馏分离实验

C.滴加环己醇时不需要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端活塞

D.在滤纸上点1滴反应后混合物,未出现紫红色,则反应已经完成

【答案】B

【解析】A.“氧化”过程反应温度为50℃,因此应采用热水浴加热,故A正确;

B.装置中用到的球形冷凝管不能用于蒸馏分离实验,蒸馏分离用直形冷凝管冷却,故B错误;

C.恒压滴液漏斗的漏斗上方和烧瓶已经压强相同了,因此滴加环己醇时不需要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端活塞,故C正确;

D.根据环己醇失去电子为×8=,高锰酸钾得到电子为×3=,因此在滤纸上点1滴反应后混合物,未出现紫红色,说明高锰酸钾已经反应完,也说明反应已经完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2硝基1,3苯二酚由间苯二酚先磺化,再硝化,后去磺酸基生成。

原理如下:

部分物质的相关性质如下: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水溶性(常温)

间苯二酚

110

白色针状晶体

易溶

2硝基1,3苯二酚

155

桔红色针状晶体

难溶

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

磺化。

称取间苯二酚,碾成粉末放入烧瓶中,慢慢加入适量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15min(如图1)。

第二步:

硝化。

待磺化反应结束后将烧瓶置于冷水中,充分冷却后加入“混酸”,控制温度继续搅拌15min。

第三步:

蒸馏。

将硝化反应混合物的稀释液转移到圆底烧瓶B中,然后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可使待提纯的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情况下随水蒸气一起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磺化步骤中控制温度最合适的范围为(填字母)____________。

℃~60℃℃~65℃℃~70℃℃~100℃

(2)图2中的冷凝管是否可以换为图1所用冷凝管_________(填“是”或“否”)。

(3)硝化步骤中制取“混酸”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

(4)图2中,烧瓶A中长玻璃管起稳压作用,既能防止装置中压强过大引起事故,又能防止______________;冷凝管C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蒸馏,此时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有关旋塞和酒精灯的操作)。

(5)水蒸气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方法之一,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不溶或难溶于水,便于最后分离

b.在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c.难挥发性

d.易溶于水

(6)本实验最终获得桔红色晶体,则2硝基1,3苯二酚的产率约为____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b

(2)否(3)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沿杯壁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边加边搅拌,冷却(4)压强过小引起倒吸冷凝管内壁有桔红色晶体析出打开旋塞,撤去酒精灯(5)ab%

【解析】

(1)由题意可知,为控制适当的反应速率及防止副产物出现,反应温度应控制在60~65℃左右,b正确,故答案为:

b;

(2)若图2中的直形冷凝管换为图1所用的球形冷凝管,不便于被冷凝的液体顺利流下,故答案为:

否;

(3)溶液混合时,必须把密度大的溶液加入到密度小的溶液中,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浓硝酸,则硝化步骤中制取“混酸”的具体操作是在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浓硝酸,沿杯壁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边加边搅拌,冷却,故答案为: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沿杯壁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边加边搅拌,冷却;

(4)图2中,烧瓶A中长玻璃管起稳压作用,既能防止装置中压强过大引起事故,又能防止压强过小产生倒吸,根据反应原理,在直形冷凝管C中应出现2-硝基-1,3-苯二酚,被冷却后以固体形式出现,则可以观察到冷凝管内壁有桔红色晶体析出;停止蒸馏时,应先打开活塞,再停止在A处加热,故答案为:

防止压强过小产生倒吸;有桔红色晶体析出;先打开活塞,再撤去酒精灯;

(5)能用水蒸气蒸馏来分离和提纯物质,则被提纯物质必须不溶或难溶于水,便于最后分离、在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则ab正确,故答案为:

ab;

(6)间苯二酚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的2-硝基-1,3-苯二酚的质量为×155g/mol=,则2硝基1,3苯二酚的产率为×100%=%,故答案为:

%。

4.实验室常用下列反应制取A(熔点为75℃)。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名称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kg·cm-3)

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苯甲醛

C7H6O

106

179

易溶

苯甲酸

C7H6O2

122

249

易溶

对甲苯乙酮

C9H10O

134

225

易溶

Ⅰ.合成反应

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

向100mL的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氢氧化钠、12mL水和%的乙醇溶液。

搅拌混合物,使氢氧化钠溶解,待稍冷却后再加入对甲基苯乙酮,继续搅拌,从冷凝管上口缓慢滴加苯甲醛到三颈烧瓶中,控制反应温度为25~30℃。

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h,并维持上述温度不变。

Ⅱ.反应结束后,用冰水冷却三颈烧瓶,并继续搅拌,直至有大量固体析出。

过滤,先用水洗涤晶体,然后用少量冰水冷却过的95%的乙醇溶液进行洗涤。

过滤,烘干,得到产物。

(1)装置中安装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水从__________(填“a”或“b”)口流入。

(2)反应开始加入95%的乙醇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要使用冰水浴来保持反应温度为25~30℃,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苯甲醛在存放过程中部分会被氧化为苯甲酸,因此,使用前要重新提纯苯甲醛,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在苯甲醛提纯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圆底烧瓶B.温度计C.漏斗D.冷凝管E.玻璃棒

(4)用水洗涤晶体,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______等杂质,检验杂质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用95%乙醇溶液洗涤晶体是为了继续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

(6)本实验中产物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51%B.61%C.70%D.80%

【答案】

(1)冷凝回流、添加液体药品a

(2)使反应物充分溶解放热(3)蒸馏CE(4)氢氧化钠取最后一次洗涤液,用试纸测溶液的,若溶液呈中性,则说明杂质除净(5)对甲基苯乙酮、苯甲醛(填一种即可)(6)C

【解析】

(1)球形冷凝管的作用主要是冷凝回流,并可添加液体药品,冷却水从a口进b口出;

(2)95%的乙醇与水互溶,且能溶解对甲基苯乙酮和苯甲醛,则使用95%的乙醇溶液的作用是使反应物充分溶解;使用冰水浴降温,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苯甲醛和苯甲酸相互混溶,存在沸点差异,则利用蒸馏操作提纯苯甲醛;蒸馏操作时需要使用蒸馏烧瓶或圆底烧瓶、温度计及冷凝管,不需要漏斗及玻璃棒,故答案为CE;

(4)用水洗涤晶体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氢氧化钠;检验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用试纸测溶液的,若溶液呈中性,则说明杂质除净;

(5)根据表中各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可知,用95%乙醇溶液洗涤晶体是为了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