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时十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2174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时十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微课时十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微课时十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微课时十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微课时十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课时十三.docx

《微课时十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时十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课时十三.docx

微课时十三

微课时十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B.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4

C.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

D.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

解析:

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其生成物与Fe的量无关;氯水中有漂白性的HClO,可漂白pH试纸;NaBr与氯水中的Cl2反应:

2NaBr+Cl2===2NaCl+Br2,Br2被CCl4萃取,故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产物CaSO3会被HClO氧化为CaSO4。

答案:

C

2.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ClO->I2>SO

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D.次氯酸钠可以与亚硫酸钠共存

解析:

碘化钾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了碘单质,其实质是次氯酸根离子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而碘单质又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氧化性:

ClO->I2>SO

,A、B正确,D不正确。

答案:

D

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

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久置的氯水,酸性增强

D.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重要方法

解析:

新制氯水含有Cl2、H2O、HClO分子;氯水中含有Cl-,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AgCl产生;光照氯水时,HClO分解生成O2,有气泡逸出,久置的氯水逐渐转化为HCl,酸性增强;饱和氯水存在平衡:

Cl2+H2OHCl+HClO,加入石灰石后,HCl与CaCO3反应,浓度减小,使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

答案:

A

4.(2018·常州模拟)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点在pH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答案:

B

5.(2018·河南郑州二测)向某含有SO

、SiO

、CO

、Br-、Na+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直至过量,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共发生2个氧化还原反应

B.所有阴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

C.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D.反应过程中既有气体产生,也有沉淀产生

解析:

Cl2通入该溶液中可发生:

Cl2与H2O、Cl2与Br-、Cl2与SO

等氧化还原反应;由于Cl2水中含有HCl、Cl2、HClO,故SO

、SiO

、CO

、Br-的浓度均变化;由于Cl2+2Br-===Br2+2Cl-,而导致颜色变化;由于发生SiO

+2H+===H2SiO3↓,CO

+2H+===CO2↑+H2O,所以反应过程中既有气体产生,也有沉淀产生。

答案:

A

6.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含有的卤素离子依次为(  )

A.Br-、Cl-、I-  B.Br-、I-、Cl-

C.I-、Br-、Cl-D.Cl-、I-、Br-

解析:

当向甲中加入淀粉和氯水时,淀粉不显蓝色,说明甲中不含有I-,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入丙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溶液中也无I-,则丙中含有Cl-,故甲、乙、丙三种溶液中依次含有Br-、I-、Cl-。

答案:

B

7.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

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

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

Fe2+>Cl-

解析:

选项A的实验现象只能说明氧化性:

Cl2>Br2和Cl2>I2,不能说明氧化性:

Br2>I2;选项B的实验现象还可以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选项C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也可以出现对应的实验现象;e处变红色是氯气氧化Fe2+生成Fe3+的结果,选项D正确。

答案:

D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红棕色气体一定是Br2

B.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浅黄色的溴水,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

解析:

A项NO2是红棕色气体,也能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C中的I-无色,不能被CCl4萃取,D中CCl4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下层显橙红色。

答案:

B

9.(2018·连云港联考)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l2H2

Cl2

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A错误;Cl2与Fe在加热或潮湿的环境下易反应,干燥和常温条件下不反应,C错误;制备NaHCO3和NaHCO3分解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

B

10.已知电离平衡常数:

H2CO3>HClO>HCO

,氧化性:

HClO>Cl2>Br2>Fe3+>I2。

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

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

B.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溴水变成无色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ClO-+CO2+H2O===2HClO+CO

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解析:

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为强酸性溶液,Fe3+、Cl-、Ba2+、Br-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根据氧化性:

Br2>Fe3+,溴水中加入适量FeCl2溶液,得到FeCl3和FeBr3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黄色,B项错误;根据酸性:

H2CO3>HClO>HCO

,ClO-与CO2、H2O反应不能生成CO

,C项错误;根据氧化性:

Fe3+>I2,可知还原性:

I->Fe2+,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I-先被氧化,离子反应为2I-+Cl2===2Cl-+I2,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弹簧夹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

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弹簧夹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正确连接的关键是看C装置的作用,由于D中反应生成了CO2和HCl,有氧元素存在,说明有水参与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l2+C+2H2O

4HCl+CO2,C装置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而且Cl2从C中出来带出水蒸气,因此应该是长进短出。

C中提供水蒸气,烧杯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有利于水蒸气生成。

弹簧夹K关闭,生成的气体将B中的溶液压入长颈漏斗中。

答案:

(1)c→b→d

(2)2Cl2+C+2H2O

4HCl+CO2 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试管中产生水蒸气

(3)瓶上部气体为黄绿色,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贮存少量Cl2,避免Cl2对环境造成污染

12.甲、乙两同学欲分别完成“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

Ⅰ.甲同学的方案为:

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除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

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抽去玻璃片后倒扣在钠的上方(装置如图Ⅰ)。

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所采用的装置如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Ⅱ组装仪器、添加药品,实验开始后,先将浓盐酸挤入试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整套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点燃酒精灯。

(2)点燃酒精灯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欲将虚框内装置改为图Ⅲ所示装置,并测量多余气体的体积。

①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图Ⅲ量气管装置中的液体可用____________;收集完气体后读数,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冷却至室温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未冷却至室温立即按上述操作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量气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

Ⅰ.将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氧化钠,影响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当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时,会有少量氯气泄漏,污染环境。

Ⅱ.

(1)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浓盐酸氧化为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10Cl-+16H+===2Mn2++5Cl2↑+8H2O;氯气呈黄绿色,当整个装置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开始点燃酒精灯,可充分反应。

(2)钠熔点低,加热时熔化并与氯气剧烈反应,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NaCl小颗粒,产生白烟。

(3)①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图Ⅲ量气管装置中的液体应用饱和食盐水;为了保证装置内外压强相等,避免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冷却至室温,同时通过上下移动量气管,使量气管左右两边液面相平。

②若未冷却至室温立即按上述操作读数,气体受热膨胀,会导致体积偏大。

③俯视读数会导致两次读数差值变大,即所测气体体积偏大。

答案:

Ⅰ.在空气中加热钠,会生成氧化钠;倒扣盛有氯气的集气瓶时,会有氯气泄漏,污染环境

Ⅱ.

(1)2MnO

+10Cl-+16H+===2Mn2++5Cl2↑+8H2O 充满黄绿色气体

(2)钠块熔化,燃烧并发出黄色火焰,玻璃管内充满白烟

(3)①饱和食盐水 上下移动量气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 ②偏大 ③偏大

13.(2018·湖南长沙质检)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Ⅰ.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CaCl2+2H2SO4

2CaSO4+2Cl2↑+2H2O,他们利用该反应设计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漂白粉2.0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mL加入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静置。

待完全反应后,用0.1mol·L-1的Na2S2O3溶液作标准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方程式为:

2Na2S2O3+I2===Na2S4O6+2NaI,共用去Na2S2O3溶液20.0mL。

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解析:

Ⅰ.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Ⅱ.

(1)A部分用于制取Cl2,根据所给Cl2的生成反应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选b。

(2)Na2SO3的氧化产物为Na2SO4,确定SO

存在即可证明Na2SO3已被氧化。

取C中溶液少许于洁净试管中,先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以排除SO

的干扰,然后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2SO3已被氧化。

(3)进入D的Cl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HCl能与NaHCO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HCO

===CO2↑+H2O,HClO因酸性比H2CO3弱而不能与NaHCO3反应。

(4)NaHCO3吸收Cl2的能力有限,应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

(5)n[Ca(ClO)2]=

n(Na2S2O3)=20.0×10-3L×0.1mol·L-1×

×

=0.005mol,w[Ca(ClO)2]=

×100%=35.75%。

答案:

Ⅰ.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Ⅱ.

(1)b

(2)取少量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

(3)Cl2+H2O

H++Cl-+HClO、H++HCO

===CO2↑+H2O

(4)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

(5)35.75%

14.(2018·山东实验中学诊断)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其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编号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干燥的有色布条

无水硫酸铜

湿润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d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

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现象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编号)。

a.饱和NaOH溶液    B.饱和Ca(OH)2溶液

c.饱和Na2S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

解析:

(1)根据仪器的特征可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KCl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用浓盐酸制取的Cl2中含有HCl,所以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如果C中发生堵塞,B中压强增大,则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为了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Ⅰ处加入湿润的有色布条,Ⅱ处可加入固体干燥剂,得到干燥的Cl2,Ⅲ处加入干燥的有色布条,即可证明Cl2是否具有漂白性,选d。

(4)装置D中试剂为NaBr溶液,与Cl2反应生成Br2,加入E中,Br2与I-反应生成I2,所以实验现象为:

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Cl2通入D与NaBr反应生成Br2,可能会有Cl2剩余,所以把D中溶液加入E中,也有可能是Cl2将I-氧化为I2,因此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

(5)Cl2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余氯,防止污染空气;因为Ca(OH)2微溶于水,饱和Ca(OH)2溶液浓度小,不能充分吸收Cl2。

答案:

(1)分液漏斗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除去Cl2中的HCl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d

(4)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不能 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5)吸收余氯,防止污染大气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