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2050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docx

人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测试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

一、选择题

(2011年北京朝阳区模拟)下图是四个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地理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

A.甲—全年高温,降水多

B.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少

C.丙—全年酷寒,降水多

D.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图中所示地理景观(  )

A.甲→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B.甲→丙的变化与低纬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相近

C.乙→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D.乙→丁的变化与亚欧大陆从西岸到东岸的变化一致

3.与图中丁处自然景观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  )

A.全年高温的气候

B.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

C.流经沿岸的暖流

D.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

解析:

图中显示甲位于赤道,是雨林景观,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甲至丙景观上依次是雨林、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带、极地,则表示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结合山地垂直地带性差异规律,可判断其变化与低纬度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变化一致;丁处沙漠为温带沙漠,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是其形成原因。

答案:

1.A 2.B 3.B

(2011年高考调研卷)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区域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5.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量随着多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B.生物量随着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若该区域气候变暖,光合作用增强,则生物量增多

D.若该区域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则生物量下降

解析:

第4题,结合两幅图可判断该区域生物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生物量随年均温增加而减少,随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多。

答案:

4.D 5.C

读某大洲局部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乙、丙自然带分别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7.乙自然带在图示区域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

第6题,根据大陆西岸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可判定30°S以南分布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30°S以北分布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选B。

第7题,根据大陆东岸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乙自然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但因沿海山地阻挡,该地区降水偏少,气温较高,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选D。

答案:

6.B 7.D

(2011年南京调研)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  )

A.aB.b

C.cD.d

9.关于下列山地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对应的雪线高度是北坡低于南坡

B.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雪线高度是北低南高

C.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南低北高

D.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对应的雪线东低西高

解析:

第8题,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C错;降水在赤道和副极地地区应较多,故B、C错;雪线最高应在副热带地区,d图中雪线高度和气温曲线都不正确,故本题选A项。

第9题,珠穆朗玛峰南侧降水多于北侧,故南侧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南坡为向阳坡,雪线南高北低;安第斯山西侧为迎风坡,雪线西低东高;天山北侧受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相对较多,雪线较低。

答案:

8.A 9.B

(2011年贵州六盘水模拟)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B.海拔

C.坡向D.地形

11.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B.海拔低

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

解析:

第10题,以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所以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

第11题,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地的纬度低、气温高,但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答案:

10.A 11.B

(2011年福州模拟)新疆西北部山地地势较低,有几个缺口。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搜集到的东西走向的天山某山峰(部分)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图,作为探究学习天山南北坡垂直带谱差异及其原因的材料。

据此及所学的知识回答12~13题。

12.以下选项可以作为判断天山北坡证据的是(  )

①山地荒漠带的分布面积更小

②山地荒漠草原带分布的上限更高

③山地草原带分布面积更大

④森林带分布面积更大

⑤高山草甸带分布的上限更高

⑥雪线更高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3.推测出影响该山峰南北坡垂直带谱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降水

C.光照D.放牧

解析:

天山地处干旱地区,受水分条件影响更为突出;其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南坡多,故山地荒漠带分布面积小,山地荒漠、山地草原带分布的上限较南坡低,森林带分布较南坡面积大,雪线较南坡低。

答案:

12.C 13.B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

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15.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解析:

第14题,锡尔河和阿姆河是咸海的主要淡水来源,两河附近居民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是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

第15题,咸海面积减小,蓄水量减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导致当地气温年较差增大,风力作用加剧;同时,大面积湖底出露后形成盐漠,盐漠中盐分含量高的尘土被风扬起,形成危害极大的盐尘暴。

答案:

14.B 15.C

、选择题

 

1.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 )

 

A.中国温带荒漠带    B.巴西热带雨林带  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俄罗斯苔原带

 

图9表示了我国75°E~102°E附近范围内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

读图完成2~3题。

 

2.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 )

 

A.在30°N附近变化最为剧烈

B.在30°N以北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C.在30°N以南降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

D.从高纬到低纬持续上升

 

3.沿30°N一线地区( )

 

A.热量条件优越,畜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B.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C.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开拓南亚市场的重要意义

D.煤炭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4.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

B.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C.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同

D.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图2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

读图2回答5~8题。

 

5.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6.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7.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8.该山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读四个不同地点的山地某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9~10题。

 

 

9.推断该植被类型是( )

 

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10.造成该植被在四地海拔高度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①②两地──光照条件不同   B.②③两地──降水量不同

C.③④两地──土壤不同       D.①④两地──坡向不同

 

11.下表为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草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三地检测的表层土壤的分析数据,由数据可以推断,从东向西排列的顺序最有可能的是( )

 

 

pH值

有机质含量

SiO2含量

Al2O3含量

CaO含量

4.1

12.4%

62.39%

16.02%

2.44%

6.9

8.8%

68.58%

2.06%

9.87%

8.8

1.29%

65.05%

3.63%

14.96%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甲、丙、乙

 

读下图,判断12~14题。

 

 

12.N处数值最可能是( )

 

A.4500m     B.5000m     C.5500m   D.6000m

 

13.引起不同纬度雪线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的高低   B.降水的多少   C.海拔的高低   D.坡向的不同

 

14.同一纬线上雪线高低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

 

A.海拔的高低   B.降水的多少   C.基带气温的高低   D.山脉的走向

 

读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完成下题。

 

 

15.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

 

A.①位于新西兰某地    B.②位于欧洲某地   C.③位于亚洲某地    D.④位于非洲某地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

据此完成17~18题。

 

17.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18.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区下沉迅速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任何自然带都具备的特征是( )

 

①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       ②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③有典型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   ④占有一定宽度,呈长带状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1.关于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B.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

C.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明显

 

22.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读某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图10),回答23~24题。

 

23.形成该自然景观分布状况的主导因素为( )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海拔高度   D.山坡朝向

 

24.该山地可能是( )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据此回答25~26题。

 

25.影响陆地上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水文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26.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是( )

 

A.岩石    B.成土母质   C.土壤   D.矿物质

 

27.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严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体现了( )

 

A.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一致   B.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C.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读下面两图(上幅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下幅图为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在上幅图中,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29.在下幅图中,B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B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0~32题。

 

 

30.图中洋流的名称为( )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北大西洋暖流

 

31.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12月至次年1、2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32.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下图为各纬度高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的自然带A为( )

 

A.热带雨林带  B.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苔原带

 

34.图中画错的地方是( )

 

A.0°   B.30°N    C.60°S   D.80°S

 

35.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36.绿洲面积的大小,关键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  B.土地开垦的规模   C.水资源的多少   D.防护林带的规模

 

37.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D.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到38~39题。

 

 

38.表1数据表明( )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39.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40.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988万吨标准煤、130297万吨标准煤。

读图3并回答41~43题。

 

 

41.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

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

 

42.2000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20%以上的能源种类有( )

 

A.煤炭、石油  B.石油、水电  C.水电、天然气  D.天然气、煤炭

 

43.我国目前( )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44.农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是( )

 

①土地的数量对人类影响不大,土地的数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

②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

④土地的质量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来衡量

 

A.②  B.③  C.③④  D.①④

 

45.当今世界上土地资源遭受破坏最主要原因( )

 

A.盲目垦殖草原            B.建筑用地不断扩大

C.土地利用中的此生盐碱化  D.遭受风蚀、水蚀和沙漠侵蚀

 

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增长加速期,经济总量增长引发对能源的需求增加。

浙江、江苏和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缺电的主要原因是常规能源缺乏、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46~48题。

 

46.下列能源中属于常规能源的是( )

 

①油  ②煤炭  ③水电  ④沼气  ⑤核能  ⑥太阳能  ⑦天然气 ⑧海洋能

 

A.①②⑦  B.①②③⑦  C.①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⑧

 

47.目前我国调入煤和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

 

A.山西省   B.上海市   C.浙江省   D.广东省

 

48.我国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A.西南、东南   B.东北、华北   C.东北、西南   D.华北、西南

 

面积近240平方千米,由火山喷发、湖盆相对下陷而形成的达里诺尔湖,位于我国某省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

图11是该湖及周边的水系示意,回答49题。

 

 

49.以下描述完全符合该湖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是( )

 

A.处于辽宁省的北部,丘陵地形,分布着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淡水湖

B.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形,分布着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地貌,是咸水湖

C.位于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和大理岩石,是淡水湖

D.位于河北省,太行山麓,地表多盐碱低洼地,是华北平原面积较大的淡水湖

 

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客运。

一列火车从成都经宝鸡、兰州开往拉萨,全程运行48个小时。

据此回答50~53题。

 

50.车山的旅客可能看到的植被依次有(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温带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荒漠、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荒漠

 

51.列车经过可可西里时,旅客可能在窗外看到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A.藏绵羊  B.臧山羊   C.三河马   D.藏羚羊

 

52.旅客沿途看到的山地中,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

 

A.秦岭南坡   B.秦岭北坡   C.唐古拉山   D.阴山

 

53.旅客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寒潮  D.台风

 

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下图所示)的1.1万国民将面临灭顶之灾。

该国不得不进行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

据此回答54~55题。

 

 

54.导致图瓦卢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         B.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

C.上空出现臭氧洞,危及人类生存   D.地壳下沉

 

55.全球变暖最有可能导致图示海域海水的盐度( )

 

A.无法确定   B.升高   C.降低   D.没有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