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993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docx

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省高三语文南靖会议材料

一、4个学校高考经验介绍要点:

1.不争不抢,不紧不慢,科学安排复习进度

各校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根据去年考纲的内容,分块复习,逐步推进,讲练结合,注重讲评;增加课堂容量,守住课堂这块语文最后阵地,打好“阵地战”和“歼灭战”。

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完成高考第一轮的总复习。

2.分工合作,发挥特长,详细分解复习内容

各校都十分强调高三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各自“包干”负责几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资料整理、练习设计和试卷检测,其他老师做相应补充,把复习内容细化、分解到教师个人头上。

如高考名著,由一个老师专门负责1-2部的名著阅读,从而保证阅读的“精”与“细”。

3.注重细节,精确到位,注重训练解题方法

各校都非常强调高考复习的“细节”。

如同安一中,该校备课组对13篇的默写课文进行详细的归纳整理:

如错别字,对文中容易写错的同音字、形似字进行归类;异体字(如“惟”和“唯”)在具体课文中的体现等,都做了详尽的整合。

同时,注重对解题方法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套路:

如对“探究题”(“开放题”)的解答的专门训练等;作文方面,对差生进行套路(甚至套题)的训练。

二、2009年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学科会议—南靖)

福建省教研室陈元燊(2010-1-7)

一、试卷评价

1.平稳过渡

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是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第一年,本着有助于高等学校人才选拔,有助于推进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原则,严格遵循省教育厅发布的《考试说明》,试卷难度基本适当,平均分100.5分,(考试中心的评价是“题量基本恰当,总体难度尚可”)。

实现了向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也体现了让改革者受益的承诺。

2.体现新课程理念

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有继承、有创新,适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在试卷的结构、题型、分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在确保福建省高考语文卷特色(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作文占70分)的基础上,现代文阅读首次增加选考内容,以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选考内容,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首次增加了时文评说这一题型。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时文评说选取为考生熟悉且具备社会热点话题的清明节祭祀活动作为阅读材料,为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并从事简要的评说做了有益的探索。

(考试中心对整卷的评价是“对教学有较好的导向性”。

3.不足之处

作文题的审题难度偏大,题目“这也是一种”,要求所写内容的特殊性、非一般性和非常态性,一般考生还没有这样的审题能力,他们把作文写成“这是一种”,偏离了命题者的原意。

试题的中心词蕴含着作文的内容和观点,中心词由考生自由填空,就给套题开了方便之门,(考试中心的评价是“防套性差”)。

在选材方面,今年的语文卷文体特点不够突出,现代文阅读中的论述类文本选《尺度》,论述性不强;实用类文本选《寂静钱钟书》,实用文体特点不足;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选清明节祭祀为材料,内涵不够丰富,指向单一,不利于考生阐发不同的见解。

二、试题特点与实测分析

(一)分数段柱状图

(二)与省质检分数段柱状图比较

(三)总体数据

全卷平均分为100.52

难度值为0.67

及格率89%

标准差15.36

(四)3年数据对照表

 

(五)各题平均分和难度值统计如下表:

 

题号

分值

平均分

难度值

题号

分值

平均分

难度值

27

18.64

0.69

 

 

 

1

6

4.5

0.75

(甲)

15

10.92

0.73

2

3

2.1

0.7

12

5

4.66

0.93

3

3

2.7

0.9

13

4

2.87

0.72

4

9

4.66

0.52

14

6

3.41

0.57

5

6

4.46

0.74

(乙)

15

9.81

0.65

16

11.63

0.73

12

5

4.24

0.85

6

5

3.91

0.78

13

4

3.02

0.76

7

5

3.62

0.72

14

6

3.17

0.53

8

6

4.25

0.71

10

6.09

0.61

12

7.57

0.63

15

3

2.22

0.74

9

5

4.38

0.88

16

7

4.38

0.63

10

3

1.4

0.47

70

46.37

0.66

11

4

1.79

0.45

17

70

46.37

0.66

 

(六)各大题得分率情况

大题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列:

1.第二大题: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平均分:

11.63,得分率:

73%。

2.第四大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平均分:

10.92,得分率:

73%。

3.第一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27分)平均分:

18.64,得分率:

69%。

4.第六大题:

作文(70分)平均分:

47.07,得分率:

67%。

5.第四大题:

(选考)(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平均分:

9.81,得分率:

65%。

6.第三大题:

现代文阅读(12分)平均分:

7.57,得分率:

63%。

7.第五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10分)平均分:

6.09,得分率:

61%。

(七)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

古代诗文阅读(27分)平均分:

18.64,得分率:

69%。

(二)文言文阅读(15分)平均分约为:

9.47,得分率:

63%。

第4题(9分)平均分:

4.66,得分率:

52%。

第⑴小题(5分)平均分:

2.95,得分率:

59%。

第⑵小题(4分)平均分:

1.71,得分率:

43%。

本题得分率很低,多数考生没有把“以”字译出,也没有译出“宁……耶”的反问语气;“自代”、“他所”这些短语的翻译不准确。

说明学生文言文词语、句式的掌握不够扎实。

特别强调虚词,对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选句不再涉及教材内容,只选用考查文本的句子,最好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文本,虚词不是不考。

我省09年没有单列考虚词,虚词是结合在翻译中考查。

第二大题: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平均分:

11.63,得分率:

73%。

江苏卷、福建卷以附加题或选做题的形式设置的“文学名著、文化经典”板块,与选修系列文化论著研读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刊物

文学名著列入考试内容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这种知识是有价值,值得考。

香港大学招生也看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学生的成绩由语文老师来评定。

课外阅读没有评价就会落空。

考试要求是能够记住并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经典的细节、精彩对白。

现在的测试题不理想,年年都在探索改进。

准备向老师们广泛征集题目。

(一)  文学名著阅读(10分)平均分:

7.53,得分率:

75%。

第6题(5分)平均分:

3.91,得分率:

78%。

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E两项,考生误选D项的较多,说明考生对《复活》中的重要细节不很熟悉。

预估0.9,每个错误选项都有两个的错误点,容易题。

第7题(两小题任选一题)(5分)平均分:

3.62,得分率:

72%。

本题中的两小题难度不相当,第

(2)题的平均分约比第

(1)题高1分。

(1)题《红楼梦》中故事情节的跨越大,回答的难度大;第

(2)题《巴黎圣母院》中故事情节集中,回答难度小,所以约三分之二考生选第

(2)题作答。

江苏08、09两年的附加题“文学名著”部分,都与我省相似,一道选择题,五选二5分,两道简答题10分。

(二)  文化经典阅读(6分)

第8题(6分)平均分:

4.25,得分率:

71%。

第⑴题(3分)平均分:

2.52,绝大多数考生答对。

第⑵题(3分)平均分:

1.73,不少考生没有把“择友”与“择处”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失之偏颇。

也有考生对“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理解不够准确而失分。

浙江省09年在“古诗文阅读”中设一道题考查《论语》。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

子曰:

“子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分)

举一反三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3分)

教学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台湾题目也值得借鉴。

第三大题:

现代文阅读(12分)平均分:

7.57,得分率:

63%。

论述类文章不等同于严格意义上议论文,没有那么严谨。

文本的

客观性强,答案是客观唯一的,不能多元解读。

这块的选文通常是社科论文。

从考试中心命题的海南宁夏卷和辽宁卷,09年“诗与歌词”“文质论”,可以作为依据。

全卷得分率最低的两道题:

第10题47%,第11题45%。

10.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分)

答:

11.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面貌“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第10题(3分)平均分:

1.4,得分率:

47%,得分率较低。

主要原因在于考生的回答不全面,或只答“尺度的相对性”而没有说明“尺度不同引起的后果”,或只答后者没有说明前者。

也有的考生没有理解题意,答了别的互为矛盾的现象,答非所问。

第11题(4分)平均分:

1.79,得分率:

45%,得分率较低。

本题要求考生谈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面貌”这句话的理解,回答时既要有理论阐述又要举例分析,有一定难度。

大部分考生回答的失误在于缺乏“理论阐述”,或阐述不到位,原因在于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较为肤浅,没有把“个性”和“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清楚。

社会科学类文本的考查重点:

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解,

对文章主要观点的把握,

对材料与观点关系的判断,

对文章逻辑思路的领会。

第四大题: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两道选考题考生答题情况比较分析:

两篇文本的阅读难度不尽相等,文学类文本选丰子恺的散文,内容浅白,故事简单;实用类文本“寂静钱钟书”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学生对此缺乏了解,所以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难度相对大一点。

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是190082人,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生是97260人。

测试结果表明文学类文本的试题难度小(难度值0.73),实用类文本的试题难度大(难度值0.65)。

省单科质检:

(甲)80.53

(乙)8.50.57

省二质检:

(甲)平均分8.74难度值0.58

(乙)平均分8.35难度值0.56

省质检时福州反映:

学生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比较少,不到总数的10%,多数学生选做实用类文本阅读;这跟设题是散文阅读有一定的关系。

反映——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学生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他们觉得相对容易。

有老师抱怨,高中阶段花了那么多时间学文学作品,到头来“一江春水付东流”。

考试中心对此提出商榷:

选做题的选文应力求长度、难度相对一致;设题难度、角度、覆盖面等也尽可能一致,使二者保持等值。

今年我省选考题命题时,根据省质检的情况做了适当的调控。

第五大题:

语言文字运用(10分)平均分:

6.09,得分率:

61%。

第16题(7分)平均分:

4.38;得分率:

63%。

第⑴小题(2分)平均分:

1.63,得分率:

82%。

得分率较高,考生大多数能准确概括所给两则材料的内容,少部分考生由于概括不当(未点明祭奠方式的“变化”)而失分。

第⑵小题(5分)平均分:

2.75,得分率:

55%。

本题要求考生针对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某件事发表看法,并说出理由。

大部分考生尚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出简要阐述,取得较好分数;也有部分考生或因为分析太笼统或因为表达不准确而丢分。

课标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目前语文教学不够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在语言表达方面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较为薄弱。

命题应在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度和思考水平方面加强考查力度,试题应给考生足够空间展示他们思维的开阔度、思考的深刻度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六大题:

作文(70分)

第17题(70分)平均分:

47.07,得分率:

67%。

针对半命题作文,学生可以在横线上填上自己所熟悉、感兴趣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题进行写作。

多数考生在横线上填“幸福”、“美”、“智慧”、“爱”等。

在文体方面,考生多对抒情写意的文化散文感兴趣,部分考生在文体上出新,选用书信体、童话、文言文形式写作的也不少。

相反,写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和记叙文的比例相当低。

与选用文体和表达方式相关的是文章的材料。

选用散文体的文章,所写材料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人逸事,只有少数考生用一些较为新鲜的材料;选用记叙文体裁的,大多能写自己经历过的或家庭或班级中发生的事件;选用议论文体裁的,文中倒有一些新鲜的事例,如《这也是一种罪》,作者选用某公交车因小锤被盗,致使汽车燃烧时乘客无法逃生,造成多人死亡的事例,很有震撼力。

作文评卷组认为:

作文考题“这也是一种”在大开放的同时,也有一定限制,这个限制主要体现在“也”字上,要求考生从“也”字中读出它所包含的矛盾、对立、并列等关系,并通过分析找出被判断对象“这”与所填词语间的同一性,这就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但从整体答卷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很薄弱,许多考生所写内容是“这是什么”,而不是“这也是什么”,“也”字的缺失,看似一个审题的问题,其实也是思辨能力缺失的问题。

三、教学建议

1.阅读积累是基础工程。

“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量,语文素养才能上去,光靠做题,是上不去的,相反会破坏感觉与兴趣。

现在语文教学几乎完全指向高考,是很枯燥、很累人的,很多学生中学毕业了,除了课本与教辅,没有读过几本书,阅读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

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

其实,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

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

”(温儒敏语)

名句名篇的积累——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名句名篇默写,重点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汉字的规范书写。

规定的13篇默写,是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定,十分注意两种版本的公平性。

我省背诵规定的篇目是偏少的,宁夏64篇,广东60篇,大家都认为要适当增加一些篇目。

背诵内容要长期规划,不能稿考前“即背即考即忘”,除了课标规定的篇目之外,教材中要求背诵的也要认认真真的背诵。

短诗应当整篇背诵。

今年默写这道题预估0.92,送分题,实测0.75,送分没有送到家。

学生的背书功欠缺。

文学名著的积累——

三年来坚持文学名著的考查,起了非常好的教学导向作用,“语

文学习的第一要务是读书”。

(巢宗祺语)读书的目的是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读书破八部,下笔如有仙”。

“语文高考要让多读书的学生受益”。

(章熊语)受益是多方面的,就考试而言,语感强对现代文、古诗文的感悟力、鉴赏力也强,语言表述力也强,对写作文也是有帮助。

不能用做练习来代替阅读,练习册是没用的,所有练习册上出现的题目题型,高考命题时都会回避的。

应该挑选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认真读一读。

要保护学生对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文化经典的积累——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为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要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概括和评价。

注重学习《论语》《孟子》中那些至今仍然要活力的智慧精华。

不要做琐碎的语言分析,要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2.“应用、审美、探究”要和谐发展。

应用能力——

汉字书写规范工整。

默写部分考生因书写不规范扣分,如“砺、矗”,“落”字,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

答案两处有“落”字,一错就扣2分。

今年考试中心对我省试卷的评价中,要求我们“作文评分要严格执行《考试大纲》‘每个错别字扣1分’的规定”。

(上不封顶)

语言表达准确通顺。

把一句话说清楚,把一段话写通顺。

考卷上除了客观题之外,就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操作。

今年的“下定义”,“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要用一句话(单句)作答。

“阐述题”答案:

从祭奠方式的改变,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变革。

我赞同在网上祭奠这种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想法也随着改变。

燃烧物的变化,表现出社会的一种奢侈浪费的风气且污染环境,而在网上祭奠,不仅能表达哀思,且环保,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这位考生的词汇还是蛮丰富的,缺的就是准确和通顺。

端正作文文风。

要扭转当前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片面追求语言华丽、铺排事例、内容空洞、缺乏真情、缺乏个性、缺乏见解等主要弊病,提倡朴实、真诚、思辨、创新的文风,强调真情实感,言之有物,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

“朴拙文”作文竞赛——写出朴拙美。

审美能力——

大学老师反映现在高中毕业生缺乏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缺乏对美的感受力。

因为中学阅读教学重肢解分析,轻整体感悟;鉴赏教学重套用概念说法,轻具体赏析品味;评分重标准答案,忽视个性化的解读,导致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偏弱。

课标要求“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对文本价值的理解”。

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既能有“直觉”又会“细读”。

近年试题多有这种取向。

【例1】(上海2009)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

(22分)

《春声和春深》

(1)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2)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⒎第⑴、⑵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

(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

(2分)(具体分析,拒绝套话: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冰雪特点。

【例2】(浙江2009)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魔盒》

1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3分)

似乎①:

(显示人物的情态。

似乎②:

(表示对魔盒作用的肯定。

似乎③:

(反映“我”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突出品味语言,扭转语文味缺失现象)

 

探究能力——

课标在阅读方面要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

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是不能在考场里探究的,考场里的探究就是对文本的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

探究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文本要能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发现长处,有所感悟。

【例题1】(2009海南宁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孕妇和牛(铁凝)

(4)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

“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例题2】(2009辽宁卷)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遗璞(贾平凹)

 (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遣璞,并用它去修水渠。

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分)

评分: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