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1772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docx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原稿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题。

   2、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

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

(出示课件)

 ——这是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这是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

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

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二、作者介绍

(师:

注意外国作家的国籍,自己在书中作好批注。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三、作品背景:

《伟大的悲剧》是选自茨威格《夺取南极的斗争》的传记。

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想象力而写成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斯科特海军上校日记。

(出示幻灯片)

1月27日,星期六

上午我们是在暴风雪肆虐的雪沟里穿行。

该死的雪拱起一道道的波浪,看上去就像是一片起伏汹涌的大海。

威尔逊和我穿着滑雪板在前边开路,其余人前行。

寻找路径是一件艰巨异常的工作……我们的睡袋湿了,尽管湿得不算太快,但的的确确是在越来越湿。

我们渐渐感到越来越饿,如果再吃些东西,尤其是午饭再多吃一点,那将会很有好处。

要想尽快赶到下一个补给站,我们就得稍微走快一些。

下一个补给站离我们不到60公里,我们还有整整一星期的粮食。

但是不到补给站,就别指望真正地饱餐一顿。

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然而,这段路程又无比艰辛……

(师:

这些同学们做一个了解,记住他是杰出的中篇小说家即可。

四、阅读课文,让学生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理清故事情节。

师: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根据事件划分课文结构。

(1)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说,学生互相补充。

(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层,理清故事情节:

到达极点

(1)——接受任务(2—3)——埃文斯、奥茨相继死去(4—10)——最后时刻(11—16)

(2)师:

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归纳一下本文的主旨。

(指名学生说)

 师:

概括文章主旨,既要从文章中找依据,又要有自己的归纳概括。

(出示幻灯片)斯科特一行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早已捷足先登。

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师:

对照幻灯片,对自己总结的课文主题进行修改。

五、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师:

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后,教师指名学生答出。

最后明确:

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等。

师:

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

2、让学生思考、讨论:

题目中所说的“伟大”体现在何处?

请学生自主归纳出“伟大”的含义:

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

六、细节品评

师:

由于本文比较长,对于同学们来说,对于关键句子的把握会有一定难度。

下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下本文的视频片段,同学们边看边思考:

文中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自主寻找最难忘的细节,并说出理由)。

师:

条件如此恶劣,斯科特一行仍然坚持他们的信念,你从中总结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将具体描写他们的句子勾画出来,用精炼的词语概括一下人物的特点。

1、四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学生如果说得不全面,教师可进行适当点拨:

让学生在课文中做好批准,结合自己的体会,想好之后大家作交流。

学生可能找到的几处:

① 历尽艰辛达到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出示幻灯片)英国人普通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

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

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②“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真正热烈追求的”。

体现出斯科特一行人具有诚信、高洁的高贵品质。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一行“为他人作证”体现出他们具有诚实守信、高洁的品质;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科考,体现出他们勇于探索、勇于追求、敢于搏斗的精神。

③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然坚持科考,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④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遭到了队员的拒绝……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

“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需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奥茨:

顾全大局、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⑤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

劳伦斯?

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没有人去和他握别”,是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因感情崩溃而会阻止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

大家都清楚奥茨独自走向雪地会遭遇什么,但是奥茨的存在无疑会拖累队伍。

这体现出斯科特一行强烈的团队精神、顾全大局的意识,和奥茨对自己荣誉的珍视。

⑥斯科特海军上校及其冷静地将日志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⑦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

“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在他的信中丝毫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坚毅。

斯科特在临死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家人,他在临死之前饱蘸感情写下遗书,既表现了他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又体现了他对妻子深深的爱。

斯科特:

坚毅勇敢、顽强不屈、无私爱心

设计语:

师:

(此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句子):

对个别句子要通过读准语气、语调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传达出自己的体会。

阅读要用心灵去读。

师:

还有没有补充?

师:

你同意他的说法么?

(采用同学互评、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样测评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

师:

同学们各抒己见,都说得有理有据,这非常好。

此外,老师还找到了几处(对于如果学生没有找到的细节),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心得。

师:

本文还写到了哪些人物?

有什么作用?

(埃文斯、威尔逊博士虽着墨较少,却从侧面烘托了科考队员不畏艰难、坚毅执着的优秀品质)。

 

第二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

师:

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如:

哥伦布、张骞、徐霞客、杨利伟,还有我们讲到的阿蒙森、斯科特等(相机出示图片)。

探险如此危险,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呢?

(探险的意义何在)

明确:

认识自然、挑战自我,追逐梦想,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和启迪。

二、联系上下文,揣摩语意

师:

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63页,看看课后练习,哪些是你们不会的,会了的我就不讲了。

著名学者陈寅恪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时候曾说过:

“对于教学,会了的我不讲,讲过的我不讲。

”即讲学生不会的,教给你们新的东西。

师:

同学们齐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语气、语调,边阅读边思考课后的1-3小题。

1、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参考: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之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转,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参考: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

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变现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也是他自己所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

他不接受不行吗?

(前面讲到了后面就不讲)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参考: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虚无缥缈,无法实现的。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三、合作探究

师: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一个人虽然在不同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高尚。

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

这句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这是作者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可靠队员的赞美。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完全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的震撼和启迪。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时候,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或者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