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767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docx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历史课程作过如下定位: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可见,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只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应该立足于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熏陶。

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扎实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感悟,把学科知识转化为科学认识,从而真正起到“读史明智”的作用。

每年高考结束,一线教师对试题的分析、评价铺天盖地,但可惜的是,大家对试题的评析,往往只立足于试题的本身,局限于试题的亮点与不足的评析,忽视了试题其他功能的挖掘。

实际上,挖掘试卷中所蕴含的学科素养的精髓,有助于我们教学立意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本文以20XX年浙江省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为例,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科素养,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

  关于历史学科素养的表述已有不少。

中国社科院吴伟教授在《历史学科与历史素养》一文中,对历史学科素养作过如下鉴定:

“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

”如果说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源泉,那么,学科能力就是依托,是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保证。

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科素养则属于深入到内心的一种修养、一种影响人们生活的行为。

借助这一行为,人们能够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习惯;能够养成科学地对待历史和运用历史的能力。

笔者认为,历史学科素养应该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求真。

获得信息和储存知识是一切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管人们对它的评价如何,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演绎、发展。

学习历史,首先应该精准地解读史实概念,正确地把握历史脉络,这样才能科学地分析历史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切忌随意性,尤其对各种戏说要注意鉴别。

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该尽量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体现历史味。

20XX年浙江文综卷第17题: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住地

  D.“门户开放”政策

  该题的解答,首先建立在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上。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近代中国的一种客观存在,它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因此,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能够知晓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史实,能够运用史学的基本术语把握史实是养成历史素养的一项最基本要求。

  

(2)求证:

爱因斯坦说过: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是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在历史的长河中,事件层出不穷,史实多如牛毛,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找出历史规律,总结出科学结论,就需要有求证的素养。

历史教学不是把历史事件进行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阐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挖掘出历史发展的基本内涵。

浙江文综卷第18题: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

创造了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的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中国近代报刊史》提供的是《时务报》发行量逐步上升这一历史事实,但这一历史事实反映了什么问题?

就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结论:

《时务报》不属于国人创办的最早报刊,B项可以排除;它宣传维新思想,肯定也不能归类为通俗性报刊;D项的表述也不够严谨,因此,《时务报》应该是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主阵地。

可见,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能收集史料并有效提取信息,形成基于史实科学探究历史的能力是积淀历史素养的基本保证。

  (3)求智: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意义在于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社会的能力。

历史虽然不可能重复,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有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

浙江文综卷第39题第

(2)问:

  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材料一、二(略),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点。

  该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历史必须考虑全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思考:

这一阶段西方的生产力大大提高;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理性与自由平等的思想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通过该题的解答能让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和加大对现实的关注。

可见,通过历史学习,以史为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理性的价值观;以史为范,深化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理念是历史素养的最终追求。

  二、20XX年浙江文综卷所呈现的历史素养

  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卷在命题上都力求体现“能力立意”的思路,在命题技巧上也日趋成熟,试题的形式也越来越灵活多变,如上海卷: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像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

  观取向

  这种类似PISA考试、选择题分项给分的试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0XX年的浙江文综卷则在历史素养的挖掘上有一定的突破。

  

(1)扎实的知识积淀

  历史思维的产生是建立在历史知识基础上的,如果我们不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影响我国达几千年之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很难对他作出“千古一帝”的评价。

这几年浙江卷遵循“回归教材”的命题思路,要求考生积淀扎实的历史知识。

如20XX年浙江卷第12题: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该题看似简单,但其中涉及许多基础的历史知识:

孔子是私学的开创者,这应该是一个定论;而要知道朱熹是否是通过私学培养人才,就需要考生了解宋代的书院。

我们知道朱熹经常在书院讲学,培养人才,如在岳麓书院讲学,而书院是宋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不是官学,也不是一般的私学,可以说是官学与私学的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朱熹创办书院,传播理学主张,多少带有私学的色彩。

而提到亚里士多德,则必须知道“吕克昂”学园的特点。

“吕克昂”学园是亚里士多德仿效老师柏拉图兴建的自己的讲习所,是一所典型的私立学校,大到投资,小到章程都由亚里士多德制定,亚里士多德在学园中讲授“中庸之道”。

如果能对这些知识烂熟于心,解答该题应该没有障碍。

但反过来笔者也有一疑问,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风气盛行,韩非就是荀况的私学里培养出来的。

但韩非本身有没有办过私学培养人才呢?

笔者查证了一些资料,也未能得出所以。

虽然秦朝“严禁私学”,估计也同韩非的法治思想有点关系,但由于教材中根本没有提及韩非是否开私学这一内容,这对学生来讲有点勉为其难。

再如第38题第

(1)问: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阅读材料一(表格,略),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特点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其关系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这些结论是材料一中没有呈现的,考查的就是学科的基础知识。

只要在把握前面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阅读材料一,考生就能明确江南经济的变化:

商品经济发达、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等。

  

(2)科学的实证意识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客观存在,我们不可能亲身去感受和复原,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它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书本的学习、史料的分析、印证和合理的推论上,这种分析、推论都必须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

20XX年浙江文综卷有不少试题重点考查了实证意识。

  首先,实证意识体现为一种思维的引领。

第13题: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据

  实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确实的知识,因为只有确实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知识。

司马迁的《史记》被冠以正史之名,它的记载是否一定就是确实的知识呢?

知识怎样才能得到证实呢?

我们知道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为了撰写《史记》,司马迁游历了名山大川,收集了许多一线的资料,但并不能由此认定司马迁的《史记》中的记载就无可挑剔,书中也有一些道听途说的地方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论证。

同时,历史研究强调“孤证不立”,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应该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定论。

  其次,实证意识立足于史料的解读。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借助史料,通过合理的分析推论,得出观点,这是历史素养的又一基本体现。

第20题:

  “尽管罗马法在妇女继承财产上作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

……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

”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我们知道,古代罗马妇女的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她们还不属于公民的范畴。

解读这则史料就必须运用这一所学知识进行推论:

在古罗马时代要做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平等是不可能的,男女平等只是近代以后才逐步实现;自然法虽然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但在当时它只不过是一些法律精神,并没有真正地贯彻到法律条文中;公民法明显不可能包括当时的妇女。

又如第19题:

  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

(图略)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

  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史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能狭隘地只理,解为文字资料。

票据、证章以及书信等这些都属于史料的范畴,史料的作用在于能够佐证书中的历史结论。

该题先交代了时间1945年7月7日,学生如果能细心挖掘纪念章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抗战纪念八周年、冀鲁豫第六军分区,答案为B使非常清楚的。

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学生确立实证的意识,培养历史的感悟,这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3)合理的辨析能力

  分析历史问题,强调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引下,运用历史思维,按照历史规律进行阐释,笔者认为这种阐释就是辨析能力——科学地分析历史、正确地对待历史和运用历史的能力。

辨析能力是历史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辨析能力,就不可能厘清历史的脉络、提升思维的深度、增长历史的智慧。

20XX年浙江卷第38题第二、三问就比较突出地呈现了辨析能力。

  材料二:

1840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以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本人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

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变化分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变化分开”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该题选取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对外关系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答第二问,关键在于对诗句的解读。

虽然高中同学要得出农产品商品化这个结论比较困难,但基本信息还是清晰可见的。

第(3)问对辨析能力的要求更高。

首先,题中的观点就比较辩证——“把侵略和侵略带来的变化分开”,实际上这已经交代了答题的思路:

侵略肯定给旧中国带来灾难;但侵略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客观上的变化,这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其次,试题还要求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里则需要史实的支撑。

同学们可从两个层面来解答:

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也带来了一些变化:

原有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新的经济成分兴起如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创办等,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提起辨析能力,笔者还想谈谈对20XX年浙江文综卷第22题的看法: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

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和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我们知道,概括是需要极强的辨析能力作支撑的。

20世纪是个多难的世纪,也是充满希望的世纪,要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样一个充满内涵世纪的历史,其难度可想而知。

试题的A选项未能揭示两极格局这样一个几乎纵跨半个世纪的内容,明显不完整;选项B帝国主义战争不能涵盖两次大战,因为二战具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选项D没有体现革命与改革的这一主题,概括不够完整,答案应该是C。

但该题从辨析的角度来判断,还是不够严谨。

既然是有争议的概括,C项的争议就一定比其他选项少吗?

这些概括是否一定涵盖了20世纪的典型特征呢?

对高中学生来说这样的概括要求是否偏高呢?

在现行教材缺乏历史系统性的前提下,学生能作出这样的概括吗?

这些的问题都需要从辨析的高度来把握。

  (4)良好的迁移习惯

  历史是一条长河,每朵浪花之间都有其紧密的联系。

历史事件之间充满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关系,需要用对立统一和矛盾转换的思路来分析思考,这就需要有迁移的习惯。

  首先,迁移强调的是知识的联系。

我们知道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许多事件只有综合比对,才能形成深刻的认识。

我们分析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背景与意义,就应该迁移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农本商末”的思想,并能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这才是对历史的尊重。

20XX年浙江文综卷第39题第(3)问:

  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

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该题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三个历史事件合理整合,让学生知道这三个事件在人性启蒙、神权解放和政体变革方面的作用,起点应该不高。

当然,该题如能作进一步的深化,分析这一历史阶段的阶段特征,让学生明确这三个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生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其次,迁移体现的是适当的拓展。

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更应该通过历史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史学常识,并把他们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如20XX年浙江文综卷第14题: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图略)。

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看了这幅世系略图,学生应该明确这是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而且稍有历史常识的学生也知道,这与禅让制无关。

但该图是否体现了世官制?

世官制又是怎么一回事?

(教材中对世官制没有明确解释),这对学生的文字解读能力和课外拓展能力是一个考验。

  再次,迁移表达的是理性的思考。

知识的迁移不光是知识的堆积,而是通过知识的迁移生发出对现实、对社会的思考,体现出一种理性的态度,这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20XX年浙江卷第39题第三问:

  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中西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了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

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你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只列观点,不讲理由不得分)

  该题选择了明清时期世界转型这一时间节点,要求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史学界的三大观点,思路较开放,形式较新颖。

估计同学们会选取第三种观点来回答,因为这个观点比较全面。

时代潮流已变,但中国占主导地位仍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尤其是这种保守的观念,造成统治者盲目自大、愚昧无知,中国丧失了领先的优势,逐步落后于西方。

而西方经过一系列的变革,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机器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如此鲜明的对比,答案一目了然。

但解答该题时要注意:

1750年前后中国,落后的是制度和观念,经济上还处于康乾盛世的末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全方位落后。

正是因为鸦片战争的打击,中国才越来越成为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通过这样的理性思考,能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素养更加深厚。

  当然,20XX年的浙江文综卷也有一些瑕疵,除了上文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外,如21题:

  “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

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该题的考查,明显过细,对许多学过历史但没有看过教材的成年人来说,似乎也很难正确得出结论,有让学生读死书的嫌疑。

第23题: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

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

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加深了。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该题的题干不够典型,与选项间的关联度不密切,逻辑亦不严谨。

当然,20XX年的浙江文综卷总体感觉还是在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历史素养是一种较高的心理品质,“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即发现和捕捉问题敏捷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历史知识的准备性与连贯性,即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准确地加以调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概括性和独特性等连续的思维品质,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不是停留在表面,以比较宽泛的历史视野,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和规律,并利用已掌握的史实和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

”要养成这样高的心理品质,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必须靠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渗透、在考题中呈现、在日常中积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历史感悟,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之所在。

  【作者简介】朱可,男,1963年生,浙江永康人,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历史教研员,中学特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及文科综合考试研究。

  【责任编辑:

全骜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