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691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docx

黄河游览区概念性规划

第五章旅游开发区域重点项目概念性规划

项目3黄河悬河游览区

一、概述

1、区域位置

位于开封城区北10公里的柳园口黄河大堤两侧,景区呈东西长条形,长度10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本游览区隔河与千年古镇封丘县的陈桥驿相望,向东沿黄河大堤63公里是目前兰考东坝头黄河景区。

2、旅游开发状况

本游览区基本上是在现“柳园口黄河游览区”的基础上建立的。

柳园口游览区成立于1990年,由开封郊区河务局管理。

在柳园口上下2210米内进行绿化和景点建设,目前游览区内由开封黄河展览馆、儿童乐园等设施,主要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配套设施不全。

目前仅停留在初步原始开发阶段。

2003年12月,开发区郊区政府委托背景大学环境学院完成了《开封悬河生态风景区旅游规划》。

二、悬河的环境背景

1、“母亲河”现象

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她在华夏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黄河冲积平原,特别是开封及周围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夏商两代有很长时期里,也是以开封周围地区为政治中心。

本游览区所在的河段是黄河悬河的典型地段,也是黄河典型的险工地段,包括黄河大坝内外的内滩区和淤区。

本区平均气温14.4℃,年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多年平均风速约3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

动植物据有关记载和1997年实地调查。

对于黄河,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喇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无数小湖的沼泽。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省、自治区,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四周高山终年积雪。

出星宿海后进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玛多,绕过积石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长一千九百多公里,河道曲折。

上游段自贵德至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长一千五百多公里。

黄河在甘肃境内,穿过不少大峡谷,汇集许多支流。

中游段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长一千一百多公里。

河水折向南流,纵贯黄土高原,夹带着大量泥沙,汹涌而下,到了壶口,地势陡落,形成壶口瀑布,接着穿过龙门峡流到潼关,河道变宽,因汇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

河水到潼关为华山所阻,折向东流,过三门峡到盂洛,便进入平原地区。

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下游段自孟津到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长八百七十多公里,由于泥沙于积,水流缓慢,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黄河流域大部分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的高含沙量和大输沙量。

到了下游河道输能力减弱而发生淤积,巨量的泥沙和洪水使其下游河道成强烈堆积性河流,具有善淤、善决、善迁的特性。

黄河流经的开封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为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开封地区属于其中的华北坳陷盆地,新生代以来,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地壳升降活动更加频繁、剧烈,华北坳陷持续下沉,开封一带下沉幅度更大,坳陷盆地中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沉积层。

仅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厚度即有400米左右,它们主要是由灰黄色和黄灰色中细砂、粉砂及棕黄色亚粘土,亚砂土等黄河洪积冲积物质组成。

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组成部分。

开封黄河段乃黄河下游,自西向东在开封市境北流过,开封境内河流长88公里(大堤长25.77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490立方米/秒,平均含沙量为27.3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2.5亿吨。

早在宋代以前,黄河距开封尚较远,自金朝明昌年间黄河南徒,始流经开封,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其河道宽阔,水势滞缓,河道纵比降为1/6000左右,一般流速为2.5—3米/秒。

黄河与中华民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开封的兴衰也密切相关,已经形成为一种特有的黄河文化,内容包括黄河河道变迁和黄河灾害、治黄思想与工程措施、治理黄河的人物、对黄河的祭祀活动等。

2、悬河形势与悬河景观

黄河河水携带大量泥沙逐年沉降,使河床不断淤积填高,成为著名的“悬河”景观。

悬河是一种河床比两岸地势高的河流,又称“地上河”。

由于黄河的特殊性质,长期以来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下游河道的悬河景观。

这一景观构成了黄河下游沿线特别是开封地区特有的旅游环境。

了解悬河的形成和演变,需要对黄河在经过开封地区时的河道变迁进行分析。

据任美锷1研究,自第四纪以来,黄河下游地区一直处于地面下沉和泥沙堆积环境之中。

第四纪沉物厚达120—150米,最厚可达400—600米。

下游两岸冲积平原是洪水经常泛滥和决口改道,由泥沙长期堆积而成。

据统计,自公前602年起至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河道决、溢改道达1500多次。

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据许炯心研究2,这1500多次改道中,较大的有二三十次,大致可为下列7个时期:

大致始于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4世纪(战国中期)以前,当时黄河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

这一时期的黄河下游因堤防未筑,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

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初年(西汉末年)两岸开始筑堤,水流主泓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患严重,文献记载的就有10次较大规模的决溢改道。

其时北决多形成汊道,曾出现过的有屯氏河、张甲河、鸣犊河等,起过一定的分洪作用。

而东南决口则往往夺泗淮入海,豫东、淮北平原灾害尤为严重。

如公元前132年河水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口,向东南夺泗、淮入海,洪水泛滥16郡境,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成灾20余年。

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

虽然也有决溢,但因为当时采取了一些治河措施,如返耕还牧,疏浚河道,修筑堤防和水门,开辟新的入海道分洪、排沙等,使河道趋于稳定,没有酿成大规模改道。

此后经近上千年的堆积,至唐末(公元10世纪)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渐淤高,至12世纪20年代(北宋末),决口事件又多了起来,开始进入变迁紊乱的时代。

1128年-16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王朝于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

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河。

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自太行山东麓至黄淮平原的西端的整个华北平原上扫射了一周。

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

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

到1855年(清咸丰五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

到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基本形成。

此后下游河道中自武陟至铜瓦厢一段,因决口后口门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上游河道冲刷下切,滩槽高差增加,洪水时一般均不上滩,故河道较稳定。

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堤内原有串沟和堤河交错,一遇洪水,便顶冲大堤,形成险工。

1913-1935年决口多集中在本段,故有“豆腐腰”之称。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黄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

直到1947年才又回复现在的故道。

黄河为多泥沙河流,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

但河道内泥沙不断淤积,河床抬高渐成地上悬河。

一旦堤防决口,洪水更是居高临下,势不可挡,水冲刷及淹没更甚,甚至改道而行。

自公元前4世纪两岸开始筑堤以来,洪水自由泛滥虽受到约束,但河道淤积更趋严重。

河道淤积的主要因为:

一是河槽宽浅,水流挟沙能力低所形成的沿程淤积;二是口淤积、延伸,侵蚀基准面抬高所形成的溯源淤积。

自1855—1982年的127年内,黄河花园口至利津河段,淤积厚度平均达7.64米,即河床平均每年淤高约7厘米。

特别是建国以来,实行了宽河固堤、蓄泄兼施的治河方针、黄河大堤历经三次加固加高2—6米,虽未发生洪水溢决,但河道淤积更有所加剧,统计证明,1855—1954年间年平均淤厚6厘米,1954—1959年加快为8.3厘米。

1965—1982年增加到9.6厘米。

河床在逐年抬高,床底与背河地面高差平均为3.75米,最大达10.72米。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洪水漫滩流量一般在5000立方米/秒,在2003年7月、8月间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中,黄河河段漫滩流量已不足3000立方米/秒,个别河段在流量不足2000立方米/秒的情况下,又发生了新的漫滩。

如此严重的泥沙淤积加上近年来降水减少、工农业用水增加,黄河下游水沙条件发生变化,同时滩区群众修建的生产堤,人为缩窄了行洪河道,致使泥沙常年淤积主河槽,便在悬河上又造成了“二级悬河”。

目前“二级悬河”的河段已经从开封市附近的夹河滩水文站一直延伸到入海口,最严重的80多公里河段主河槽已经高出滩地4米多。

柳园口黄河水面已高出两岸的地面3-5米。

经开封黄河河务局的实地测量,柳园口黄河段的河床底部,比龙亭公园内地地面高11.49米。

 

2、开封地下“城摞城”

悬河的形势容易造成黄河决溢。

决溢直接的结果是对近在咫尺的开封城市带来了危害。

开封著名的“城摞城”现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这一现象被多年来考古研究工作所证实。

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开封龙亭区潘家湖清理淤泥过程中,发现了宋代皇宫和周王府的遗迹,后经十余年的努力,相继发掘还对宋代州桥、御街、金明池,明代周王府等古建筑遗址和汴河、蔡河等古水系遗迹。

特别对旧城区的城墙和城门遗址进行了详细的探查,初步弄清楚了宋东京外城、内城、皇城的结构,

1981年开封龙亭鄱阳湖湖下的明周王府遗址发掘现场

  

 史学家研究证实,开封作为城市在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是战国时代魏都大梁城。

当时因为开封地区距黄河、济水不远,水网密布,魏惠王迁都道这里建大梁城,不久就组织了大批人力在附近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鸿沟。

后来秦国为统一六国与魏国在大梁城下展开激战,秦兵就经黄河引鸿沟水灌大梁,繁盛一时的大梁城化为废墟。

关于“城摞城”现象有二个说法,一个说法是“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是说开封古城从大梁城以来就一直被淹没。

另外一个说法是据专家考证,在北宋以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离开封数百里。

黄河虽然不断决溢泛滥,但对开封并无直接影响。

黄河真正开始威胁开封的安全,是在金代黄河向南大改道以后。

此后的1000多年间,黄河决口300多次,其中大水进城的就有7次。

历史记载,1305年黄河决口后,曾经将开封城淹没迨尽。

1642年为退李自成农民军,明军掘黄河堤,“城从内皆巨浸,所见者钟鼓两楼、群藩殿脊、相国寺顶、周邸子城而已。

”高大的开封城墙几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儿墙。

大水过后,37万人仅存2万余人。

 因为黄河的泥沙覆盖,开封的几个古城才免遭更多的兵火风沙摧残而较完整地保存在地下。

黄河决溢、改道留下的痕迹,更直接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没于地面下:

开封地面最下面埋藏着魏国都城大梁城,在今地面下10余米深。

向上依次是距地面约10米深处的唐代汴州城、距地面约8米深处的北宋东京城、约6米深处的金代汴京城、约5-6米深处的明代开封城和约3米深处的清代开封城。

由于黄河频繁决溢和改道,不仅使开封城多次被淹没,还导致环境变化。

历史上许多湖泊被淤积而消失,开封城也成为如同锅底一样四周高中间低的低地,城内出现了若干面积很大的湖泊。

城内的湖泊,当在明末1642年黄河被人为决口使开风遭到严重水灾后逐渐形成的。

黄河的决口泛滥,严重淤积了流经开封的几条运河。

由于淤积,有的运河失去了航运的功能。

 

这一“城摞城”的现象,就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久、埋藏城市的历史地位之高、人文类型与自然类型之丰富,在国内是仅有的,在国外也未曾见到。

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的“城摞城”与其密切关联的黄河“地上悬河”,两种现象都可称为世界奇迹的景观,这无疑是开封旅游的一个极其耀眼的财富。

3、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上千年来,对开封黄河治理的历史名人很多,在明代的《汴京遗迹志》中记载,禹王台禹庙“两庑分祀历代治水有功者共29人”。

后来又陆续增至38人,这些名人的牌位如今都安置在古吹台上的水德祠中。

西汉时贾让提出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不与水争地;中策是筑石堤、设水门,门下开渠;下策是筑堤防洪,加高培厚。

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篇治黄文献。

  元代的贾鲁提出疏、浚、塞并举的治黄策略,并创造沉船堵口法,流经开封市的贾鲁河,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明代的潘季驯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期间,四任总理河道,前后达27年。

他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策略,对改善和发展治黄技术,取得积极成果。

  明代的于谦在治黄防灾方面,功德显著。

他加固堤防,每2.5公里设一亭长,专督治黄事宜。

正统五年(1440年)曾亲临险工地段,指挥抗洪,并把皇帝赐予的蟒袍抛入河中堵水,以示战胜洪水的决心。

正统十一年(1446年),他命人铸造镇河铁犀,置于安远门(北门)外的护城堤上,并亲自撰写铭文“镇厥堤防,波涛永息。

安若泰山,固若磐石。

  清代的林则徐1841年夏,黄河在开封城北张家湾决口,开封城很快被洪水包围,城门全部关闭,形势危急,朝廷特派军机大臣王鼎前往河南督办河防工程。

王鼎深知林有丰富的治河经验,便向皇上极力推荐。

此时林则徐正在赴伊犁途中。

半途折回到了开封。

他在开封治黄工地半年有余,日夜操劳,精心组织,终于堵住了决口,为治黄立了大功。

至今,林则徐率众修筑的那段堤防,人们还亲切地称它为“林公堤”。

  1952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对山东、河南、平原三省境内的黄河决口泛滥最多、危害最大的河段,进行了现场视察。

10月30日到柳园口视察“悬河”时,提出要把大堤大坝修牢固。

三、旅游资源类型

1、主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陈述

(1)沙地与滩地

有柳园口沙地、柳园口高漫滩。

柳园口沙地位于大堤以南、大辛庄和柳园村之间的高滩上。

高漫滩可作为季节农田施用。

(2)观光游憩河段

有黑岗口黄河河段、明代黄河古道。

黄河河段景象壮观,有宽阔的河面和大片的滩地。

(3)沼泽与湿地

有汴北沼原、黑池湿地、柳池湿地3处,其中汴北草原位于游览区东部黄河大堤以内滩地上,面积65万平方米,属于浅水沼泽。

黑池和柳池位于大堤以南,是引黄入汴的二座沉沙池,水面广阔,芦苇丛生。

冬季水禽有54种,分属6目10科23属,其中留候鸟41种,旅鸟3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有白鹭、黑鹤、丹顶鹤、大鸨等珍稀野生动物。

区内以野生植物为主,有25科68种。

本区属于生物多样性河流湿地生态区域。

(4)水利工程

柳园古渡口,柳园口原是过黄河到封丘县三坝头的渡口,距离约5公里。

历史上过渡使用木帆船,曾经使用了500年。

1995年采改用机动船。

1989年开封黄河公路大桥建成后,渡口作用基本消失。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曾经在这里视察黄河。

此处是悬河典型险工地段,有黑岗口险工、柳园口险工工程、黄河42号坝等处。

42号坝是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时到过的地方。

2、旅游资源评价

(1)量质评价

共有11中旅游资源基本类型16处单体:

沙丘地(柳园口沙地)、岸滩(柳园口高漫滩)、观光游憩河段(黑岗口黄河河段)、古河道河段(明代黄河古道)、沼泽与湿地(黑池湿地、柳池湿地、汴北沼原)、历史事件发生地(苍颉造字台遗址)、建设工程与生产地(黑岗口险工、柳园口险工工程)、墓(苍颉墓)、港口渡口与码头(柳园古渡口)、堤坝段落(黄河42号坝、黄河大堤柳园口段、林工堤)、提水设施(黑岗口引黄闸)。

本游览区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占全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3.53%,属于中等规模。

(2)品质评价

本游览区有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10处:

黑池湿地、柳池湿地、柳园湿地、黑岗口黄河河段、黑岗口引黄闸黄河42号坝、黄河大堤柳园口段、林工堤、柳园古渡口、柳园口险工工程,占游览区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66.7%。

比例较高。

从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上看,优良级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沼泽与湿地、水利工程、观光游憩河段上。

3、旅游资源基本性质和特征

(1)悬河景象是由众多旅游资源实体组成的特有资源

悬河是黄河下游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游览区黄河悬河河段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这里是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豆腐腰”典型河段,原始生态现对脆弱,人工加筑河堤,使地上河高出两岸地面的高度加大。

悬河景象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旅游资源构成的,有观光游憩河段、沼泽与湿地、历史事件发生地、建设工程与生产地、堤坝段落等。

(2)河道提供的原生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

黑港口到柳园口的黄河河道东西长约5公里,干流水面宽阔,成为理想的观光游憩河段。

在主泓线两侧的大片高河漫滩,地势平缓,是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分,这里存活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成为天然野生生物园。

反映黄河下游的河道演化、水系特征、湿地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水患及其治理途径等内容的旅游资源,为深层次旅游开发提供了许多科学信息。

(3)水利工程类旅游资源留下了人类与灾害抗争的印痕

几千年来,人类为治理黄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本游览区的历史事件发生地、建设工程与生产地、堤坝段落、提水设施等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品质优良,分布集中,反映出了人与自然抗争的历史和成就,是现实人地关系的生动教材,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历史人物的活动更加丰富了旅游资源内涵。

四、旅游开发策划

1、基本思路

(1)设想架构

本游览区是在现有黄河游览区的基础上建立的,有如下重要调整:

将一般游览地改变成为以悬河景观为核心的主题公园,担负原始生态保育、科技观光、黄河文化体验、短期度假等旅游任务。

发挥“悬河”独特旅游资源优势,对黄河这一自然与文化载体,在本游览区旅游开发中,作正面理解。

贯彻开封旅游开发的主体理念之一的“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兴衰”的思路。

这一理念演化成旅游开发形象为“黄河泛流与古城兴衰同行,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共生”,在设计项目中尽量体现。

(2)依据与支撑

黄河流经开封地区,特别是对于黄河傍古城通过,被认为是一种机遇。

对于旅游开发来讲,黄河为开封增加了亮色,也被人认同。

但有人以为提到黄河历史上决溢对开封地区带来的危害,似乎是说开封的旅游安全得不到保证,担心游客的心理承受能力。

本规划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黄河作为母亲河,不但因其历史的悠远、景观的壮丽,她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见证了中华民族中华五千年来的沧桑变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产。

因此在黄河的干流路径上,没有哪段河流不被视为当地的财富而被重视。

即使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看从高原上走来,奔流5464公里归入大海的黄河,沿途至少有几十个著名旅游地都是依靠黄河的风采得到飞扬,被外界认同的。

开封段的黄河地处平原,河水曾经无羁得以散漫无边,至今仍保持了她的雄伟风貌。

但她带来的泥沙有使她不断淤高,人工束缚终成悬河。

悬河不只显示在开封,但开封的悬河是公认高差最大、险工最典型、发生人文事件最丰富的河段,这一对游客的吸引优势,正是开封开封旅游的现实和潜在优势的垄断资源,是旅游开发所必须具备的要件。

另外。

目前谈开封被埋藏的七层古城,也不能忽略现实的黄河。

灾害,也是一种资源,是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普及、乡土教育所关注的生动教材,同时也是现代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

因此,本规划提出开封旅游开发形象为“黄河泛流与古城兴衰同行,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共生”,这一提法,实际上已经得到视界宽阔的学术专家的支持,他们在提及开封地区的黄河以及与之关联的开封古城时,这样表述:

“正因为黄河的泥沙‘大被’,东京城等才得以免遭更多的兵火风沙摧残而较完整地保存给今人一份丰厚文化遗产。

不少专家学者感叹:

毁也黄河,功也黄河。

”(开封丘刚)。

“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时出现在一座城市。

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经的上百座大中小城市里,像开封这样与黄河关系如此密切的城市恐怕并不多见。

” 

  “由于黄河多泥沙的独特水文特性,黄河流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邑遭受了与开封城同样的命运,但开封是七朝古都,像它这样叠压得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西安朱士光)。

  “城摞城现象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河在中国古代沿黄城市的兴起、发展、衰亡,以及对中华民族的繁衍、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影响力,都生动、具体地浓缩在了“城摞城”中。

从另外的意义上说,“城摞城”对于研究黄河的泛滥、泥沙的淤积和灾变现象等等,都提供了大量材料。

”(开封丘刚)。

  “城市的叠压其实就是文明的叠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开封城几度被深埋,但开封人民始终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重建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他表示,文物部门已着手进行“城摞城”保护和展示方案,以启迪子孙后代,热爱黄河母亲,热爱祖国,不断创造新文明。

”(郑州常俭传)。

  “6座开封城像塔样层层叠压,特别是从唐代到现在的2000多年间,这座城市的中轴线没有变化,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向上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开封程民生) 。

2、目标

建设一处开放型大体量的综合旅游地,其性质与特点:

全面反映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演化历史、人类与黄河水患的千年抗争过程、治河成就的旅游地。

高科技含量的生态型旅游地。

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朴素村舍田园。

高等级的国家级旅游地。

3、旅游地功能

观光、度假与休闲。

生态科普教育与科研教学实习

黄河治理历史与治河技术展示。

母亲河崇拜。

4、风格与特色

(1)保持平易朴素的田园风格

本游览区为游客提供一种朴素而清新的意境有很好的基础。

为保持和发展这一优势,应注意以下一些内容:

本游览区基本地域是大坝以内的黄河滩地和大坝以外的背河洼地及周围的村庄,一般不作大的变动。

保留现有河道水系、高滩、湿地的格局。

为了园林建设而需要动迁的土地,新开挖的水道、池塘,也要尽量保持朴素自然的风格,与原生景观协调一致。

新建道路、建筑小品、旅游标识,要在风格、体量、色彩、材质上追求平易、淡雅的氛围。

(2)进行生态旅游示范的基地

本游览区按生态园的建设要求,将建筑物、服务设施、生态环境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一处整体结构和谐,管理素质较高的生存环境空间。

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各类建筑与设施应注入生态内容或考虑生态包装,如要求乡间度假别墅最大程度实现生态化;园内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尽量使用天然材料。

制订生态旅游管理计划并监督执行。

制订培养生态旅游者计划;

规范本游览区内的生态标识,对游览区、项目的介绍牌和导游标识牌,要突出其中的生态内容;提倡与部署生态自助方式旅游,坚持天然和生态食品供应。

最大规模地使用再生资源;

加强对本游览区生态环境监测。

(3)认识黄河知识和悬河历史的知识载体

鉴于本游览区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它有条件成为游客获得相关知识的一处重要源地。

这些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黄河形成演化历史、演化过程;

悬河形成机制与形成过程、悬河环境下的地表类型。

黄河决溢对环境的社会的影响;

水利工程类型、作用。

(4)强化现代科技展示演示手段

尽量引进最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本游览区内各功能区域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上,使其中的休憩、娱乐、康疗、观赏等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生动、有趣,于平易的旅游行为中增长知识。

这方面的技术种类很多,目前有可能被本游览区采用的如:

展示演示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虚拟手法表示悬河演化主题。

乡间度假别墅居室中的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