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495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九鼎”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的

A.有较高的收藏价值B.是祭祀的重要礼器

C.是君主专制的象征D.是统治权力的象征

2.古代曾有北方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物资,经皇帝裁决后,发兵前线。

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A.唐代进击突厥的战争B.宋代抗击金军进犯

C.明朝与满洲后金的战争D.清朝平定蒙古葛尔丹叛乱

3.在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宗族组织机能完整——族人间经济相互依赖;族长代表本族可率众参加战争;若族人违反规范,则在宗庙聚集族众施以处罚。

这种兼具政治、经济与军事共同体形态的宗族组织可能出现在

A.西周B.秦汉C.隋唐D.明清

4.《千秋兴亡——秦朝》一书中提到:

“秦始皇试图将赢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

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000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

”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A.世袭制B.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D.皇帝制

5.两位士族出身的文人,文人甲虽然看到战乱使其家族前途未卜,但他深信自己的子弟想要做官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文人乙对家族的前途同样感到渺茫,但他所处的时代,他几乎不可能为子孙的仕途提供庇护。

请问,甲、乙两位文人最有可能分属于哪一朝代?

A.秦朝、唐朝B.汉朝、唐朝C.魏晋、宋朝D.元朝、清朝

6.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体制已经有所认识。

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7.某书中指出: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这说明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变化在于

A.多样化、产业化B.城市化、福利化

C.工业化、专业化D.民主化、法制化

8.马克思曾指出: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B.英国的大炮摧毁了清朝统治,为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条件

C.英国的侵略加速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洪秀全建立的拜上帝教深受英国影响

9.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这说明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10.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1.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的历史时刻。

下列有

关该油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油画是反映开国大典的第一手材料

B.画中的历史内容部分来自于现实生活

C.油画的史料价值高于相关的文献记载

D.该油画是了解开国大典的最真实纪录

12.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与苏联的建交

B.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了中国的外交原则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13.流行词语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下面能反映“文革历史”的一组词语是

A.“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经济困难

B.走资派、全面夺权、红卫兵、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C.身份证、包产到户、私营企业、股份制

D.互联网、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房地产

14.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

A.美国接受了中国的一国两制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

C.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消除

D.美国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

15.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国家”。

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有可能是

A.“一国两制”的实行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实践

18.梭伦说: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最能体现梭伦这一思想的改革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组建由抽签产生的陪审法庭

C.实行财产等级制度D.大力发展工商业经济

19.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

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十二铜表法》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十二铜表法》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20.钱乘旦在《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中认为: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

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以下能说明英国的这种“渐进”民主道路的史实有

①颁布《权利法案》 ②制定《王位继承法》 ③完善责任内阁制 ④进行议会改革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政体与城邦(或疆域)大小存在矛盾,认为城邦不能太大。

美国建国初期也曾为此苦恼,美国最终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代议制和联邦制B.确立民主原则

C.实行总统制共和制D.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22.某教科书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题,叙述美国建国时期的制度创新。

在人类政治文明长河中,美国1787年宪法的创新之处首推

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全体官员由选举产生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D.白人享有全部选举权

23.19世纪70年代,梯也尔说:

“共和制存在着,他是国家的合法政体。

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

”这表明

A.梯也尔是巴黎公社政权的保护者

B.实行共和政体是当时法国的必然选择

C.共和派已经取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D.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24.下表是1950——1971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两项经济发展指标,这些数据可以说明

类别

美国

英国

法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

3.8%

5.4%

5.4%

5.4%

12.4%

工业劳动年平均增长率

3.2%

4.3%

4.3%

4.4%

8.8%

A.日本成为世界政治超级大国

B.西欧和日本各国的政治实力远远超过美国

C.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D.政治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25.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步入一体化快车道,他们“在这辽阔的领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真正感到‘我在这里很自由自在,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公民’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其中不准确的是

A.欧洲各国组成一个国家

B.具有主权让渡性

C.体现超国家权力

D.成员国权力共享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某校高三班组织进行了关于“中西方政治文明对比”的研究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0分)

图1秦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2公民大会碑刻

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员、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陪审员

表决方式

审判

制度

判决

罪名

陪审员

审判人员

产生方式

40万

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

惑青年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4分)

简要归纳两种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

(2)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指出图1与图2分别属于何种历史材料?

(2分)

其历史信息各有什么特点?

(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2分)

材料三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

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四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

(4)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有哪些基本特点。

(2分)

(5)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体现出怎样不同的法律观念?

(2分)

这种观念对后世有何影响?

(2分)

材料五“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树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

根据议会条件,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随后和妻子玛丽一同登上英国王位。

《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著《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六中国以……千年的君主国体,一旦改为民主,在世界新趋势则顺,在世界旧观念则逆。

况以一二人为之,则因逆而更难。

而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

——张謇《追悼孙中山的演说》

(6)根据材料五、六,指出英国“光荣革命”与中国辛亥革命所取得的共同成果是什么(2分)

两者所建立的政体制度有何不同?

(2分)

分别的结局如何?

(2分)

(7)在中英的这两次革命中,都出现了革命力量与保守力量之间的“妥协”现象,为何结局截然相反,试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4分)

34.外交是智者的艺术,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结合材料一,试举一例体现近代中国外交状况的史实。

(1分)

为改变这一状况,新中国在建国初期实施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政策和方针?

(4分)

起到怎样的作用?

(1分)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

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分)

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漫画图1分别反映了中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2分)

再结合漫画图2说明了西方国家在对待中国的心态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分)

(4)你认为图2反映出的西方对中国的看法符合事实吗?

试结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史实加以说明。

(3分)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