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450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x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题浙江省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014-2015学年宁波效实中学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意在揭示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

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

2、“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B、汉代C、秦代D、民国

3、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B、中央集权制C、文官体制D、监察体制

4、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

“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

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

大民族主义者何?

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

”其大民族主义观念在当时的主要价值是

A、协调民族矛盾,缓和社会局势B、突破传统“天下观”,否定专制

C、凝聚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D、追赶世界潮流,推动改良变革

5、宋庆龄说:

“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6、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7、建国以前,中国共产党内曾多次出现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

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下列属于右倾错误的表现有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8、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新”的主要表现是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9、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

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共承认和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B、中共放弃了在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C、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共加紧和国民党全面合作

D、中共这一政策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10、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记录1945年的形势时写道:

“蒋介石的权力只限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

”“假如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因此我必须采取异乎寻常的步骤。

”这可以用来说明:

①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②国民政府正全力挑起内战

③美国准备推行“扶蒋反共”政策④中共是抗日战争后期的中流砥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

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是中国共产党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④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以下哪些政策是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发生根本转变以后实施的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中国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推进新型区域合作④与美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13、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1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指出:

“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

”材料表明罗马法

A、巩固罗马的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是私有制社会法律的总结,推动法学研究

C、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D、为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1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C、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17、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18、约翰·麦克李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

“社会主义理论的成败,判断标准是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

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个世界甚不相同。

”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该相互借鉴

19、俄国历史学家阿纳托利·科什金认为:

“伦贝尔图夫(波兰)战俘营奇袭事件使俄罗斯产生了沉重的“美英阴谋论”倾向,他相信西方国家已经不需要苏联的合作,而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彻底推翻了前任总统罗斯福对苏的友好路线,东西方之间的不信任和相互猜忌越来越深,最终在1948年西柏林危机中爆发出来,将整个世界卷入冷战漩涡中。

”这段材料能说明:

①“冷战”起源与波兰有关②丘吉尔“铁幕演说”解开冷战序幕

③当时苏美领袖出现信任危机④西柏林危机将整个世界卷入冷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只要我们大家都能消除对德国工业统治的恐惧心理,对于欧洲联合的最大障碍也就消除了。

唯一的办法是,把德国工业从战败国被歧视的地位解脱,把法国的工业与德国的工业都放在同一起点上。

”此观点导致了

A、欧共体的成立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C、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21、“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海禁”政策②重农抑商③盐铁官营④夜市出现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2、19世纪中后期有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有读诸经、习洋语洋操、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

下列表述最能体现该校课程设置思想的是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C、“求其体而遗其用”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23、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GDP结构即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的百分比

(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1890

1913

1933

种植业、渔业、林业

68.5

67.0

64.0

手工业

7.7

7.7

7.4

现代制造业

0.1

0.6

2.5

采矿业

0.2

0.3

0.8

电力

0.0

0.0

0.5

现代运输和商业

5.1

4.6

4.0

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①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②现代产业有所发展

③重工业整体发展缓慢④官僚资本始终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4、对下面两幅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A、两图都反映了新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图二反映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图一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形成D、图二反映了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5、按照时间先后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①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浦东开发开放

③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

26、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27、《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

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横渡太平洋远航至马六甲附近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28、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

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

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

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29、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这个变迁过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①发端于新航路开辟②始终依靠殖民扩张

③受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④呈现由多极化到单极化的趋势

A、②④B、③C、①②④D、①③

30、下表是中国和欧洲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对该表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

中国

整个欧洲

1750年

32.8%

29.8%

1830年

23.2%

34.2%

①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其制造业的发展

②双方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不同导致了比例变化

③中国局限于手工生产是其制造业落后的原因

④说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小于欧洲主要国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31题22分,32题18分,33题15分,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

“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

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

材料三莫克·维卡在信中还说: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材料四《南京条约》并没有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

欧洲人感到很失望,因为通商口岸的开放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那么大的贸易扩张。

他们认为,补救的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

曼彻斯特商会声称:

“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中国遭受的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日本的手下。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分)

(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这句话的真实含意。

(3分)

(4)综合一、二、三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2分)

(5)请概括材料四中曼彻斯特商会的看法,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看法的认识。

(4分)

(6)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晚期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是什么?

(3分)试从军事、经济、社会政治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是怎样对上述“屈辱和灾难”进行“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

(8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

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

“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

……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材料三从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至五四运动前夕(即新文化运动前期),妇女解放思潮经过辛亥革命后几年的沉寂,在新文化志士们的大力倡导下,又重新活跃起来,呈现出日渐高涨的新景象。

这一可喜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妇女问题作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提上了历史日程;一批知识女性积极参加妇女问题的大讨论;舆论宣传上已形成了以《新青年》为中心的宣传阵地。

这一局面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

——陈文联《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

材料四伍尔夫说:

“说来也真奇怪,还要感谢两场战争,一场是把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从客厅里解放出来的克里米亚战争,另一场是大约六十年后的欧洲战争,它为一般妇女敞开了大门,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这些社会弊端正在逐渐得到改进。

请回答:

(1)基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注意史论结合)(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这一局面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

(6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一般妇女敞开大门”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时间、名称)?

这场战争怎样解放了妇女?

(4分)

33、(15分)“比较”是确定事物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

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明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于成汤”。

意思是说:

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四

材料五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材料六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

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

(1分)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4分)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2分)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3分)

(5)从西方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1分)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C

B

D

C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C

D

D

B

C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A

D

C

A

D

B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31题22分,32题18分,33题15分,共55分)

31、(22分)

(1)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是不道德的。

(2分)

(2)战争的责任是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道德观念而放弃利益是不明智的。

(2分)

(3)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2分)

(4)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

(2分)

(5)①看法:

《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并没有达到对华贸易扩张预期的目的;

补救办法是让中国口岸开得更多些。

(2分)

②认识:

原因:

没有达到对华贸易扩张预想的目的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

让中国口岸开得更多些这个补救办法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后果:

但这是英国侵略者的立场,将进一步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完整。

(2分)

(6)主要指:

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

(共4分)

①军事方面:

19C60S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

创办军事工业、近代海军以抵御外辱。

(1分)

②经济方面:

洋务运动中创办民用工业以抵御西方殖民者的经济侵略;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2分)

③政治方面: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义和团运动(人民自下而上暴力反抗);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3分)

32、(18分)

(1)认识:

共8分

①论点A:

民国初年妇女权利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2分)

论据:

妇女享有受教育等公民权利,倡导男女平等(女权);

妇女学习谋生技能,谋求经济独立;

培养妇女参政的素养和能力。

(3分)

②论点B:

守旧势力依然强大,体现了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

(2分)

论据:

汤化龙反对“开放女子之界限”。

(1分)

(2)原因:

共6分

①经济角度看,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自然经济解体,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②政治角度看,民国建立,推翻专制制度,采取移风易俗的措施;

③思想角度看,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写出3点即可,每点2分)

(3)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2分)

因为大批男子应征入伍,导致大批女子进入了生产部门,活动领域扩大,社会作用随之增强,因此分享了从前为男性垄断的各种权利,陆续取得普选权。

(2分)

33、(15分)

(1)中国的选举指自统治者为统治需要自上而下选拔有利于维护统治的各级官员;西方的选举是自下而上选拔能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意的各级执政者;(4分)

(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1分)

不同:

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

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

(4分)

(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做主、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人民主权。

(2分)

(4)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3分)

(5)认识: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民主具有多元化。

(任一点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