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docx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GuideforConstructionof
MineralResourcesPlanningDataba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七年十月
前言
为指导和规范各地按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进行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特编写本指南。
本指南对数据采集、整理、建库及检查等过程作出了规范性描述,并明确了提交成果的要求,是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指南在《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的基础上制订而成。
1范围与参考文件
1.1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
1.2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参考文件
1.2.1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发〔2000〕133号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国土资发〔2004〕208号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5〕119号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7〕38号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国土资发〔2007〕230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
国土资厅发〔2007〕139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1.2.2参考文件
GB/T9649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17695—1999地图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
GB958—1999区域地质图图例
GB6390—86地质图用色标准比例尺1:
500000—1:
1000000
DZ/T0159—951:
5000001:
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0191—19971:
25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0160—19951:
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DZ/T0157—951:
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2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主要工作流程见图1。
图1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图
2.1项目组织
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设计编写、项目设计审查、项目组织等。
2.2资料收集
根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以下简称为《成果要求》)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图件、表格和文字资料三类成果。
资料收集应在满足《成果要求》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收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为《标准》)涵盖的所有内容。
此外,各地也可按照其特殊性收集其它资料,资料类型上也可有遥感影像以及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3资料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就是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综合整理及筛选等。
在此步骤进行时,可将所有资料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大类。
空间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光栅图件,也可是纸质图件,同时也包含规划区及其它信息的坐标信息。
这些数据经过建库过程最终成为满足《标准》要求的空间数据库。
非空间数据主要是有关的表格、文件、有关规范和标准等。
2.4空间数据库建设
2.4.1GIS软件平台的选择
本指南中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适用的GIS软件平台为MapGIS6.6和ArcGIS9.3,其它版本功能有所不同,可按实际情况做调整。
2.4.2数学基础
大地坐标参照系选用1980西安坐标系。
2.4.3按《标准》要求建立分层文件
主要工作内容是按照《标准》进行数据挑选和生成,建立分层文件并标准化命名。
基础地理部分采用国家测绘局发布的1∶50万、1∶25万、1∶5万等空间数据作为基础,根据规划需要进行补充和删减;基础地质部分可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制作的1∶50万、1∶20万等地质图数据库进行适当简化。
其它相关图件可采用图形扫描矢量化,经过点线编辑、图面检查、图形校正、建立拓扑等过程完成;规划专题图层可由图形扫描矢量化等上述步骤进行输入,如果收集到有拐点坐标的规划资料,则必须使用GIS软件中的空间多边形及点位生成功能自动生成空间多边形及点位的矢量数据。
为确保数据精度,要求全部采用扫描矢量化,而不采用数字化仪矢量化。
图件扫描可采用彩色扫描,也可采用黑白扫描,彩色扫描必须在150DPI以上,而黑白扫描必须在300DPI以上。
扫描原图要尽可能使用新图。
扫描图件要进行精度检查。
某些图层例如地质工作程度,在同一图层中不同类型的分区在空间上会产生重叠。
为体现不同区域在客观现实上的独立完整性,本次建库工作保留空间数据中面状要素的重叠,同时在数据检查过程中,对此类图层的拓扑检查可忽略“多边形要素相互不能重叠”原则。
其它类似图层,根据情况可采用此处理方式,但必须在数据检查表中列出。
地层、岩体、断层等基础地质图层可直接引用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数据库数据,字段内容根据《标准》适当删减。
基础地理要素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具体原则可参照《1:
5000001:
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
2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
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1:
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注记层应以与规划实施和空间定位有关的注记为主,如XX矿产调查评价区、XX矿业经济区以及长江、黄河等一级河流和重要交通干线名称、主要油气管线名称等,可根据不同比例尺以及图面综合负担情况进行取舍,不必将图上所有标注都放入注记层。
2.4.4属性的输入
根据图面内容,按照《标准》规定采集。
属性录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在MapGIS或ArcGIS等GIS软件直接建立属性字段并录入属性值;
(2)在Access建立空间数据属性表库,然后根据关键字段进行挂接。
所有的属性值在录入过程中,输入法必须在半角状态。
对于《标准》中“约束条件”项中规定的“M(必填)”项,特别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标准》中基础地理信息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公路按其行政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其专用公路、其他公路等,分别给定相应的要素分类代码。
公路属性用公路行政等级和公路技术等级来表达。
高速公路没有特定的要素分类代码,要素分类代码按照其相应的公路行政等级来填写,公路技术等级代码为“0”,特此说明。
勘查规划分区、开采规划分区等存在一个分区内有多个目标矿种的情况,《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子表,主要填在主表中,其他相关信息填入子表内。
在整理规划分区子表属性表的时候,特别要保证关键关联字段的完整性、准确性。
部分属性项的填写内容在《标准》中已经进行代码化,在填写的过程中应参照《标准》中的“属性值代码表”。
2.4.5格式转换
本次建库的提交成果中涉及三种格式的空间数据库:
MapGIS格式、ArcGISPersonalGeodatabase(以下简称为Geodatabase)格式及ArcGISShapefile(以下简称为Shape)格式。
如果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是在MapGIS平台上进行,则最终成果需向ArcGIS成果转换,同时需要提交MapGIS成果;如果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在ArcGIS平台上进行,成果只需要提交ArcGIS成果。
本指南对MapGIS与ArcGIS数据相互转换的一般过程做简单说明。
Geodatabase和Shape格式则是同一ArcGIS平台下的不同格式数据,其转换过程则不再详细叙述。
1.若是在MapGIS平台下建设的数据库,数据需要向ArcGIS格式进行转换。
转换工作流程见图2。
图2MapGIS格式转换ArcGIS格式流程图
(1)MapGIS格式的图层建立完成后,在转换之前需要对MapGIS数据进行质量检查,通过后方可向ArcGIS格式转换。
质量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微小图元检查,各地可根据图件比例尺的大小选择合理的参数进行筛选,删除面积过小的面状图元和过短的线段。
②线、面图层的拓扑关系检查,利用MapGIS软件中的“拓扑错误检查”进行检查并修改。
③单一线段不得超过500个节点,由于MapGIS未提供直接的检查工具,可利用“文件转换”中的“500点自动打断”功能直接对线文件进行处理。
④MapGIS成果图层文件中不得含有“已删除图元”。
在MapGIS绘图过程中,由于某些功能的需要,文件在删除图元时只是标记需要删除的图元使之不显示,未将图元物理删除,此时需要将这些“已删除图元”彻底删除。
在“输入编辑”功能模块的“设置”—“参数设置”中将“数据压缩存盘”选项打勾,然后将图层文件以单文件形式打开进行保存,即可删除“已删除图元”。
(2)由于MapGIS数据不能直接转换为Geodatabase数据,需要利用MapGIS的图形转换工具将MapGIS数据转换为Shape格式作为过渡数据。
在完成MapGIS图层的质量检查后,利用“文件转换”功能模块将MapGIS文件输出为Shape格式。
由于Shape格式自身不含有拓扑关系等信息,无法进行拓扑错误等检查来保证数据质量,此过程产生的Shape格式只作为文件转换的过渡文件,利用ArcGISArcCatalog的导入导出功能可将Shape数据转换为Geodatabase数据。
(3)由Shape数据形成Geodatabase数据后进行数据质量检查,主要为拓扑关系检查。
采用的方法是打开ArcCatalog,在要素集中新建拓扑图层,根据各图层的逻辑关系和图层内的拓扑关系,选择合理的拓扑规则,经检校生成拓扑图层。
再在ArcMap中加载拓扑图层查看有无错误信息。
面状图层应选择的拓扑规则为“MustNotOverlap”与“MustNotHaveGaps”,线状图层应选择的拓扑规则为“MustNotOverlap”与“MustNotSelf-Intersect”。
同时参照MapGIS成果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
通过检查后,形成Geodatabase格式的提交成果,并可向Shape格式转换,形成Shape格式的提交成果。
2.若是在ArcGIS平台下建设的数据库,数据不需要向MapGIS格式进行转换。
建议在使用ArcGIS平台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录入的过程中直接选择Geodatabase格式,在完成空间图层建立和属性录入后,进行数据质量检查。
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微小图元检查及拓扑错误检查等,检查方法和规则同样参照“MapGIS格式转换ArcGIS格式”章节内容。
检查修改后形成Geodatabase格式提交成果,再利用ArcGISArcCatalog的导出功能转换成Shape格式的提交成果。
2.5非空间数据库建设
非空间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的建设,一部分为规划文档,另一部分为规划表格。
2.5.1规划文档的建立
根据《成果要求》,编写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及规划研究报告等文档。
2.5.2规划表格的建立
规划表格的主要内容为《成果要求》需要提交的18张附表。
附表数据一方面是《成果要求》需要提交文档成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附表数据如矿业经济指标表等在规划管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附表数据的过程一方面通过收集资料整理录入;另一方面,部分资料在空间数据库建设阶段作为属性内容已录入空间数据图层,此时可以直接导出稍做整理便可为附表数据库利用,不必重复录入。
另外,为了进一步满足规划业务的需求,在《成果要求》要求提交的附表基础上,《标准》中增加了矿业经济指标表、开采总量调控指标表、新建矿山“三率”规划指标表及新建矿山准入条件指标表4个指标表,其内容的填写需要收集、整理、录入,从总体规划文本中查找摘录,最终形成Access数据库。
针对调查评价分区、开采规划区、勘查规划区等存在一个分区内有多个目标矿种的情况,涉及到规划分区内容的规划附表也采用了增加主要目标矿种或次要矿产子表的方法,在整理这些子表属性表的时候,特别要保证关键关联字段的完整性、准确性。
所有的属性值在录入过程中输入法必须在半角状态。
对于《标准》中“约束条件”项中规定的“M(必填)”项,特别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部分属性项的填写内容在《标准》中已经进行代码化,在填写的过程中注意要参照《标准》中的“属性值代码表”。
2.6数据库内容的扩展
空间数据的属性结构和规划附表数据结构应严格按照《标准》定义。
如根据本行政区规划成果的具体情况,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中需要增加图层、属性表、属性表字段、规划附表、自编代码或调整数据项长度等内容的,增加的数据项应放在表的最后,同时,需要在数据整理记录表和元数据文件中对增加的内容作详细的描述,包括内容、类型、结构、大小、数据说明等,并将上述内容及时反馈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有关人员。
2.7元数据数据库建设
在空间数据库和表格、文档数据库完成后,即开始填写《元数据信息采集表》(详细内容见附件1),填写示例见《标准》附录A(资料性附录)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元数据示例,完成检查和修改后在Access数据库中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元数据属性表,按照《元数据信息采集表》的内容进行属性录入。
同样,元数据属性表建立录入内容后,要参照《元数据信息采集表》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完成检查修改后形成元数据数据库。
2.8规划图件的制作
规划成果图件主要有7张,分别是《矿产资源分布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规划分区图》、《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分区图》、《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理要素地形编绘要求根据《1:
5000001:
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
2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
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1:
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图式图例根据各比例的地形图图式图例。
基础地理要素的用色可根据图面情况进行淡化,以突出规划专题要素。
基础地质要素主要根据《区域地质图图例》《地质图用色标准比例尺1:
500000—1:
1000000》要求进行绘制,地层、岩体图层只需建立面状图元,不需要进行填色。
图式图例参照附录3《矿产资源规划图式图例及使用说明》要求。
各规划成果图件要合理处理图层上下叠加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1.总体保证点、线、面的叠加关系,点在上、线在中、面在下。
2.各规划图件中几个大类的叠加关系由下至上依次为:
基础地理要素、基础地质要素、矿产资源现状要素、矿产资源规划要素。
规划成果图件内容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见《成果要求》,部分内容用点、线、面无法完全表达,需要在图面上增加表格来详细说明。
表格在图面上的摆放不能压盖图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兼顾整体图面的美观。
3数据质量监控
3.1质量监控体系
数据库建设要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制度。
3.1.1自互检
建立完整的自互检表,每个作业人员的建库工作都要进行100%的自检,并将自检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
在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其他作业人员进行60%以上的互检,并将互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完整的记录下来。
3.1.2抽检
数据库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抽取30%进行检查,并确保检查内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
3.1.3阶段性检查
对建库的每个阶段性成果要进行严格检查把关,如图件扫描矢量化后的图元检查和属性录入后的图元、属性一致性检查等。
3.2数据质量监控
3.2.1图面质量检查
图面检查主要是对分图层绘制的规划附图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改完善,直至准确无误。
3.2.2空间数据质量检查
1.规划图层数据的检查:
检查重点:
拓扑关系、坐标位置。
检查方法:
利用GIS软件的拓扑检查功能进行。
2.规划图层属性数据内容的检查:
所有属性表的命名、属性结构都必须对照《标准》进行检查。
代码型数据项、可以标准化或具唯一性和具有逻辑关系的数据项,以及各属性项和总属性项的填报率等,采用程序计算机自动检查,检查率100%,检查后给出各项指标的检查报告;说明性字段内容对照成果规划附表按20%比例进行抽查,图元与属性的对应关系应正确。
检查重点:
①数据文件完整性,属性项不能为空。
②数据文件命名:
属性表的命名、属性结构应对照《标准》进行检查。
③数据文件存储格式: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④数据文件内容:
根据规划成果附表内容,依据关键字段的对应关系,对图元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各属性表内应填写代码的字段,是否按《标准》正确填写。
⑤专题注记名称应对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图进行检查。
3.2.3规划附表数据质量检查
检查重点:
①与图层属性表有对应关系的附表,检查两者内容的一致性;
②其它附表对照纸介质的规划附表进行逐项检查,矿业经济指标表等对照纸介质规划文本进行检查。
3.2.4规划资料文档检查
检查重点:
提交文本齐全程度,内容有无错字、漏字。
3.2.5元数据的检查
检查重点:
元数据属性表结构是否正确,对照《元数据采集表》检查属性项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3.3数据质检软件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上提供了《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库质检软件》(以下简称为《质检软件》)可下载使用。
在人、机交互式数据质量检查均通过后,应使用《质检软件》对数据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错误逐条进行修改,对于缺失字段内容的,如因为规划本身无该部分内容,则需针对每一条警告或错误信息一一加以说明,检查结果和说明应形成文档附在工作报告中。
没有经过《质检软件》检查的或未附上检查结果和错误说明的,汇交数据将不予以通过。
4提交成果
4.1成果提交的内容与格式
(1)空间数据:
①ArcGIS平台下建库:
提交ArcGISShapefile或ArcGISPersonalGeodatabase格式数据(以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系数据,大地坐标参照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
②MapGIS平台下建库:
提交ArcGISShapefile或ArcGISPersonalGeodatabase格式数据,同时提交MapGIS格式的成果数据(以度为单位的地理坐标系数据,大地坐标参照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
(2)规划文档:
包括总体规划文本、编制说明、规划研究报告以及其它文档资料(Word格式)。
(3)规划附表:
ACCESS数据库文件及EXCEL表格文件。
(4)元数据:
元数据采集表(Word格式)及元数据数据库(Access格式)。
(5)规划附图成果图文件:
①ArcGIS平台:
提交(*.MXD)文件和样式文件;
②MapGIS平台:
含工程(*.MPJ)、图层和系统库文件。
(6)其它文件:
包括建库工作报告、电子文件说明、质量检查记录表等。
(7)自编代码字典:
需标明所属数据项名称。
提交成果的目录形式见表1,其中[]中内容为目录名。
表1提交成果目录形式表
一级
二级目录文件名及内容
三级目录及文件名约定及内容
内容
目录名
内容或目录名
文件名
[X
X
X
X
X
X
省
级
矿
产
资
源
规
划
数
据
库]
规划成果图
[成果图]
MapGIS平台或ArcGIS平台下的成果图件,包含系统库符号库等
与发布的规划图文件保持一致,无需做任何改动
MapGIS空间数据库
[MapGIS]
MapGIS格式的空间数据库
按《标准》要求
ArcGIS空间数据库
[ArcGIS]
[Geodatabase]
[Shape]
规划文档
[文本]
规划文本(Word格式)
编制说明(Word格式)
规划研究报告(Word格式)
其它文档资料(Word格式)
规划附表
[附表]
ACCESS格式
按《标准》要求
[成果附表]
EXCEL格式的规划成果附表
与发布的规划附表文件保持一致,无需做任何改动
元数据
[元数据]
元数据采集表(Word格式)
按《标准》要求
元数据数据库(Access格式)
其它文档
[其它文档]
建库工作报告、电子文件说明、质量检查记录表等(Word格式)
自定义
自编代码字典
[字典]
自定义内容(Word格式)
自定义
4.2成果提交形式
在最终数据提交时必须在《电子文件说明》中注明空间数据图层的组合方式。
图层内容包括《标准》中要求的图层和自定义的图层,要注意图层的上下叠加关系。
汇交数据文件按表1进行物理存储,存储介质为光盘。
在提交成果之前,要进行全面查杀毒,确保数据安全。
5需注意的其它问题
《标准》中的规划编制时间字段、引用资料时间字段已修改为Char(4)而非日期型,拐点坐标、备注等字段已从Text改为Char(254)类型。
矿区(床)规模表中,增加4-小小矿、5-零星矿两代码。
应全面理解《标准》中主表和子表的相互关系,子表内容不能缺失。
矿业经济指标表等表的内容需要从总体规划文本中查找摘录,不能空缺。
附录1元数据采集表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
数据集名称
填表人
单位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
E-mail
填表时间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
(一)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
(二)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三)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四)
矿产资源规划元数据信息采集表(七)
附录2矿产资源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记录表
省市(县)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成果数据检查记录
检查内容
检查分项
检查结果
处理意见
一、成果提交
形式检查
一、成果提交
形式检查
一、成果提交
形式检查
数据文件命名及目录存放检查
成果内容目录存放是否符合指南?
()
文件命名是否符合标准?
()
数据完整性检查
数据完整性检查
1.图层完整性检查
自定义图层:
2.规划图层子表属性表完整性检查
说明:
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子表数量可能为多个,可酌情处理。
3.规划附表及元数据完整性检查
自定义附表
4.规划文本完整性检查
数据文件存储格式检查
是否符合指南要求?
()
二、图形数据内容检查
二、图形数据内容检查
投影方式与坐标系统检查
是否符合标准?
()
拓扑关系检查
拓扑关系是否正确?
()
说明:
部分图层在进行拓扑检查时没有加载“多边形要素相互不能重叠”这一拓扑规则,请注明图层名称。
几何精度检查
套合精度是否准确?
()
三、属性表内容检查
三、属性表内容检查
三、属性表内容检查
三、属性表内容检
图形属性表
图形属性表
结构完整性
字段是否缺失?
()
结构正确性
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是否符合标准?
()
字段内容完整性
字段内容是否为空?
()
字段内容正确性
是否符合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