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docx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
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
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
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
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
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
”第二次完成的读《被讨厌的勇气》并且把目前能够理解到的问题点总结出来,我对阿德勒又理解了一点点,也还差亿点点~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心灵和身体虽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共同体感觉”:
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
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
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是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
——“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的范围?
——最小的共同体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体是无限大。
当人际关系遇到瓶颈时可以不用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小到你我,大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获取到共同体的感觉。
“横向关系”是什么?
——“虽不同但平等”。
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就是横向关系。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表扬或者批评他人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对存在本身的感谢”是什么?
——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零起点出发。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优越情结的产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骗。
接受事实存在,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改变,才是自我接纳。
为什么在社交关系中应采用信赖而非信用?
——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无前置条件。
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从目的来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别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
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何理解:
“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
——“幸福即贡献感”,能够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需要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什么是“甘于平凡的勇气”?
——平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无能。
普通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甘于平凡的勇气即不会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
“生活给了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
感谢本书,让我获得了解脱和治愈自己的方法。
本书基于阿德勒的理论体系,帮我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是来自过去。
当哲人平静地说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时,我的思绪有瞬间的凝固,然后瞬间豁然开朗。
是的,是瞬间原谅了某些人和事,瞬间释怀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经,瞬间觉得自己离幸福很近,瞬间——放下。
我认为我不是个执念很重的人,虽然“过去”——直白的说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我的选择我的判断,但当我终于有勇气执起他的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感受到他带给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时,其实我已经将所谓的过去深埋心底,虽然仍旧不能释怀,但我试着遗忘——既然我不能改变血亲的事实,那我只要做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种义务。
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实我还是有偏执的一面存在,虽然我对自己说我会遗忘,但每当亲人夸赞成年后的我对父母如何孝顺时,我却沉醉在每每父母那愧疚和抱歉的眼神中不能自拔,我一边鄙弃着自己的“恶毒”心思,一边享受着那种“报复“的快感,痛并快乐着……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继而认识了阿德勒,如果说正面管教让我不再纠结那些所谓的伤害,让我理解那只是他们不懂爱我的方式,那么透过《被讨厌的勇气》所呈现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让我更加释然和解脱——过去的好与不好已然成为过去,它已影响了我那么多年,为什么我还要让它继续?
放下过往其实是放过自己,当我有勇气走入婚姻并将我的女儿带到这个世界,那些过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经的不释怀也不过就是一段不开心的经历——仅此而已。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
在没参加读书会之前我觉得在人际关系这个层面我没什么可纠结的,因为我狭义地定义了“人际关系”。
感谢19班的Lisa,这个学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维和逻辑的缜密呈现给了我对“人际关系”更全面的认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顺了自己的问题。
她总结的人际关系包含三大矛盾:
比较、竞争及权力之争。
从前,当我烦恼体重直线上升、考试考不好、与父母意见不一时,我不认为这些烦恼________于人际关系,但现在当我仔细且深入地探想这些烦恼问题的目的时:
在意体重源于比较,考试是为了竞争,而执着于对错则是对权力的争夺,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说法,其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人际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要得到别人的认同。
即,人的烦恼在于离不开群体,却不知道该如何合适的、把自己放置在群体中并让自己成为有贡献感的人。
接着,“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打开了一扇改变我命运的大门。
原来——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的人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与我无关的人生,别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与我无关。
如果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即,在“我”的课题中做好决策者和承担者,在“他人”的课题中做好旁观者或援助者,忘掉别人的标准,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经足够圆满了。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
我常说“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将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
可其实,人生中只有现在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与其纠结过去或忧虑未来,不如在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
就像书中所说: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
曾公曾说: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活好了当下,就活好了一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4
哲人和青年相遇了,俩人对人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既有故事又有道理。
青年是和我们一样有各种烦恼事的青年,我们跟着谈话的节奏,反思对照自己的种种。
1.原因决定论到目的论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是过去决定的,我们也习惯依赖于原因论。
很多人埋怨父母埋怨过去,于是容忍自己安于现状。
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2.人际关系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3.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对于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在他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不妄加干涉。
4.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批评和表扬都是居高临下的状态,都是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是上下级不平等的关系。
而鼓励和帮助,则是平等的横向的人际交往。
5.接纳自我,甘于平凡
人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
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普通并不等同于无能。
6.活在当下
如果把人生当成爬山,不是只有到达山顶才有意义。
爬山的过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意义。
如果沉溺于已经逝去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却不能着眼于可以努力的当下,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团队老大说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老大又看过了,还和我说有电视剧,但是和书不太一样。
出去好奇我也去看了眼电视剧。
对于剧中开头年轻女士毫不客气地买走小女孩极度想要的最后一个草莓蛋糕的行为我很不理解,甚至生出了“这个人怎么这么没道德和一个小孩抢东西”这样的想法。
现在终于理解了这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勇敢地说“Yes!
”而面对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大胆说“No!
”,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并不存在谁应该因为年龄差距、社会地位等原因而让着谁,这才是“人生而平等”的真正奥义。
而我自己正是因为缺乏“被讨厌的勇气”才会出现有人和我借了钱长时间不还,而我担心提醒对方还钱这个动作会影响到我们的关系而迟迟不说,导致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又没有的情况发生。
实际上大胆的说出来自己需要用钱了,请他把欠的钱还一下,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关系,反而不会因为自己不说而产生这样那样的猜忌,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因为猜忌而慢慢疏远。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们需要并且一定要学会的一项技能。
这本书通过对话的方式让生涩难懂的心理哲学变得通俗易懂。
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6
1:
对于原因论,更能贴合的是阿德勒的目的论。
原因只是事情的起发点,而不是确认结果的结论,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其过程都在于你想变成什么样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能做到自己赋予结果的勇气)
对于目的论,我也有疑惑。
例如:
我不喜欢这个人,因为她经常随意拿别人东西,这是原因论的角度,按目的论来说,是我一开始对她这个人已经下定啦不喜欢,所以我才会找到这个事来讨厌她?
我觉得也不合理!
按这样推断,那我为什么不喜欢她呢?
2:
人往往很多时候容易被太多的虚幻主义的思想理论而填满认知(这个结论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一节得结论啦,我写本上啦,但是内容想不起来了)
3:
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治疗而已……
4:
在选择生活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边想要改变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5:
自卑时主观性自己给自己下的结论,自卑有一定程度得促使激励自己
过度得自卑是自卑情节,过度得自我意识,反而回束缚自己!
6相信分为信用(为抵押的相信)和信赖(对人得信赖)
7:
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纳,好与不好我都接受,而不是到达什么地步!
他者信赖,对别人的信赖也是自我接纳,他者贡献,都是相互存在主义的
8:
人生是点组成的,而不是一条线。
人生的每一个刹那间得此时此刻,不是过去不是未来…
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在于你的赋予!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7
很少有这么一本书,看的时候想极力否认“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我不信”,但鼓起勇气看完后,又会觉得他好像是对的。
他把行为撕碎,露出人内在的心理需要,赤裸裸血淋淋,你才发现自己也被骗了。
而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带你一步步认识自己,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有3个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贯穿了全书
01、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对过去的看法才决定你的人生。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比如:
你在咖啡厅看书,服务员把咖啡洒在你新买的衣服上,你忍不住发火吼起来了。
按常理说,是因为服务员的行为引起了你的愤怒情绪,没毛病吧【原因论】。
但阿德勒认为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了愤怒情绪【目的论】。
思路是这样的:
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服务员,进而让对方认真听你的话,为了这个目的,你捏造了愤怒的情绪。
即便你不大声斥责,服务员可能也会道歉给你擦擦,你也预料到接下来的行为,但为了快点同时引起对方的重视,你选择了愤怒这种方式。
“怎么可能,那会哪有时间,怎么可能思考选择”。
确实,情绪肯定不是思考得来的,但它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如果这时候你喜欢的人/领导突然出现了,你还会愤怒的大吼大叫吗?
不一定了吧!
也就是说那一刻的愤怒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原因其实是目的,是为了逃避或呈现更深层需求而伪装出来的挡箭牌。
正视痛苦和恐惧,心理学上有一种疗法叫“延迟暴露”,反复回忆过去的经历,时间长了会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改变赋予它们的意义。
然而人们常常下决定“不改变”,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现状找理由。
很多人想做的事一直没做,实际上是想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失败的现实,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想一想,多少人都是这样的!
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现状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02、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聚焦于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而且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
首先,聊聊自卑感,也就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我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对周围人抱有竞争意识,凡竞争必有输赢,那就势必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结/优越情节。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或无法祝贺亲朋好友取得的成就(有也无可厚非)。
这是因为站在了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真心祝福。
把自己从竞争比较的怪圈中解放出来,正视自己的价值和成长。
然后,人生三大课题:
交友、工作和爱!
最后,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怎么分辨?
只需考虑“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不要害怕被讨厌,有人不喜欢你,并不是你的课题。
同时,也不要过多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父母为孩子做决定。
03、过好当下,是生活的真谛!
(1)自我意识过剩,反而会束缚自己。
一味在意“别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
担心自己出糗,担心说错话,担心别人怎么看我,都属于自我意识过剩。
怎么调整呢?
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有3个方面: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
诚实的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这个容易和自我肯定混淆,简单来说,自我肯定是对60分的自己说“这次运气不好,我一定能拿100”,自我接纳是“诚实接收60分的自己,并思考如何接近100”,不必悲观,关注可以改变的就行。
他者信赖:
在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相信)。
这点很难,需要熟练掌握课题分离。
他者贡献:
为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即“我对他人有用”。
(2)甘于平凡的勇气
人具有“优越性追求”的普遍欲望,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就像登山,总想着到达山顶,但没能到达山顶呢?
该怎么办?
这是对人生一种“线”的理解,阿德勒建议我们把人生理解为“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在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所有的人生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人生很简单,要认真但不深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
阿德勒给了我们“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建议,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阅读这本书,就是不断推翻认知并重新思考的过程,书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能真正理解并受用还需要多年的实践!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8
最近看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内容是在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用目的论来分析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
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接下来,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以下的行为。
1、最近在家里闲来无事,终于有时间可以做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比如学习、健身、看书等等。
想好了就要开始行动了!
刚打开书突然发现有个事情需要现在处理一下,处理完了就开始学习,刚忙完发现自己了,不能亏待自己要吃点好吃的,在吃东西的时候得看个剧刷个视频啊饿,光吃东西太无聊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每天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学习。
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
不是。
我是因为不想学习,所以制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订了今天要学习的计划,但是因为课程时间太长、老师讲课太无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学也没有时间学习。
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每次学习时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为都是逃避学习的做法,不是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学习,而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了这些事情。
2、性格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和人交往。
之前的想法:
因为内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
目的论:
因为在人际沟通、交通方面有障碍,害怕和人说话,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现出来内向借此来逃避和人交际。
3、以前的好朋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再联系了,有时候也很想去联系,但是每次都会想到之前以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至于不能甚至不敢去联系。
之前的想法:
因为过去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应该联系,保持现状即可。
目的论:
因为不想或者不敢联系,所以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事情,来加深自己的这个念头。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
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所做的很多逃避现实的事情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立足当下看未来才是王道!
注: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9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
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
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
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
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
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
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
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
"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
"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
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
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
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
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
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__,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
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
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
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
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
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
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
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
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自卑________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
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
归属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