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1205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

《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7《有的人》教案设计.docx

27《有的人》教案设计

27*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有的人》是一首非常经典的现代诗歌,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所作的。

诗歌不仅高度赞扬了鲁迅的精神,而且教育意义深刻,号召人们要做有思想、有价值的人。

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在不同层次的朗读中,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深刻内涵及作者的创作初衷,最后在充满激情的对比朗读中,领悟诗人精巧独到的写作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表达,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多向思维,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诗歌的语言朴实,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教学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中体验愉快的阅读之旅。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聆听诗歌朗诵录音,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的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脉络,同时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诗句的深刻含义,在交流探究中激活思维,感悟诗歌主题,了解诗人的创作初衷,领悟诗歌的写作特色,从而受到思想的启迪与艺术的熏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学生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完成“学生预习卡设计”。

2.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

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学习过有关鲁迅的文章,大家还记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那震撼人心的场面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表述课文内容。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病逝,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地来为他送行,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洁白的旗帜,上面绣着三个醒目的大字——民族魂。

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诗人臧克家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与怀念之情,写下了这首诗——《有的人》。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今天就让我们随诗人臧克家走近这位文学巨人,再次感悟鲁迅先生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简介诗人臧克家。

(1)课件出示诗人臧克家简介,学生自读了解。

(2)小组内交流补充自己查阅的作者资料。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在学习诗歌前,先了解诗人臧克家,有助于学生带着庄重严肃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读中入境,整体感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配乐播放朗诵录音,学生看书倾听。

要求学生:

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教师再次播放朗诵录音,指导学生小声随着朗读,感受朗读的节奏。

3.学生自由读诗歌,借助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字词,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

4.指名反复进行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教师及时地给予恰当的鼓励或表扬。

5.小结:

读出了诗的味道!

我相信你们已经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的节奏上,还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

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6.生默读体会:

对比品读,读出诗的味道。

理解内容,体验情感。

7.全班交流初读诗歌后的收获与感受。

预设:

师:

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生:

我是从题目进行思考的。

“有的人”,在文中有两种不同的意思:

一是指反动统治者;二是指鲁迅先生。

作者用“有的人”为题,应该含有两种意图:

一个是颂扬,一个是批判。

颂扬的是像鲁迅先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批判的是压迫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者。

师:

你想得很全面。

老师喜欢像你这样会思考的孩子!

生:

我觉得这首诗歌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1小节为第一部分,统领全文;第2~4小节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两种不同的人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第5~7小节为第三部分,写劳动人民对这两种不同的人的态度。

师:

你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课文的结构,这种读书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生:

我觉得第三部分就是对第二部分的回答,是对第二部分的更深一层的议论和情感抒发。

师:

你说得对!

生:

我认为作者通篇运用的都是对比的写法。

以两种不同的人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来衬托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的伟大。

师:

说得好!

作者运用对比写法,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意图。

你能从作者的写法入手来读课文,很会学习!

…………

8.引读:

诗人臧克家站在人民的立场,从人民的意愿出发,讴歌了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也辛辣地嘲讽了残忍无情的反动统治者。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在充满激情的朗读中,赏析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

首先引导学生听朗诵录音,可以帮助学生在认真倾听中掌握读诗的节奏;然后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朗读指导,学生对诗歌的韵味领悟得会更快;最后引导学生畅谈初读诗歌的收获与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三、浓情品读,自主赏析

1.教师出示课件:

自读导航。

(1)学生自由读,理解诗句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

(3)学生自主赏析诗歌内涵,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赏析诗歌内容。

诗歌中写了哪两种人?

(1)课件出示第1小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在有感情地朗读中赏析诗歌。

预设:

师:

我们可以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反复推敲,探究其深意。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1:

(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这一小节是诗歌的中心,主要写了两种不同的人:

一种是反动统治者,另一种是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生2: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一句中的“活”指身体活着;而第二句中的“活”是指精神活着。

生3:

作者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在第1小节中,就明确地提出了诗歌将要表达的两个对立面:

一个是反动统治者,另一个是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师:

很好!

同学们都有自己读书和思考的方法,继续努力!

…………

师:

怎样能读好第1小节?

生:

第一句:

轻蔑地、鄙夷地读……厌恶地、痛恨地读……

第二句:

庄重地、惋惜地读……肯定地、赞颂地读……

(2)师生共同赏析第二部分诗歌。

(第2~4小节)

①边读边思考,指名反复朗读诗歌第2小节。

②小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

(“骑”字你怎样理解?

你能模仿一下反动派的丑陋形象吗?

“俯”字是什么意思?

“给人民当牛马”又怎样理解?

③全班交流自己的感悟。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3小节。

⑤课件出示:

阅读解析,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完成习题,教师随机指导补充。

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4小节。

⑦教师出示课件:

阅读联想。

全班交流,完成思考题。

预设:

师:

将你感触深的诗句读给同学们听,再谈谈自己的见解。

生1:

(读第2小节)诗人的一个“骑”字,深刻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凶暴、自私的形象。

我想:

当他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时候,他们是可悲、可耻的!

“伟大”一词充满了对反动派强烈的嘲讽意味。

生2: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的“俯”字与“骑”字完全相对。

能够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为人民服务、不计回报的人,是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就是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是值得所有人敬佩的人。

生3: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人,纯粹是痴心妄想!

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注定了他们是没有好下场的!

生4: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中的“野草”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师:

好!

请同学们来了解一下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出示课件)

生1:

我想,诗人在这里提到的“野草”的含义不仅仅指鲁迅先生,还指千千万万个和鲁迅先生一样的有着野草精神的人!

生2: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是指卑鄙无耻、自私贪婪的反动统治者,我想对他们说:

“你们猖狂不了多久了,你们早晚会被人民的正义击垮!

你们的下场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生3:

我想对“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说:

“你们的精神太伟大了!

即使你们的肉体不在了,你们的高尚灵魂也会永远在这个世界上闪耀,你们的灵魂永远犹如一座晶莹的丰碑,值得人们敬仰!

…………

(3)指名读第二部分,评议:

他读出了什么感觉?

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

(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

(4)过渡:

对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人民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下场吧!

(5)赏析交流诗歌第三部分。

(第5~7小节)

①学生齐读诗歌第5~7小节。

②教师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探究:

你觉得第5小节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摔垮”一词是什么意思?

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

读完这节诗歌,你有什么感受?

③全班交流自己的感悟。

④浓情赏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6小节。

⑤师生共同探究课件中的思考题。

(“烂”字在诗歌中是什么意思?

这个字写出了什么?

你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句诗?

⑥学生齐读诗歌第6小节。

⑦指导多次朗读诗歌第7小节。

⑧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诗歌主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交流。

(“下场”是指谁怎么了?

探究“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的深刻内涵。

⑨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三部分。

预设:

师:

请同学们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再畅谈自己对诗歌的感悟与理解。

A.探讨:

为什么“恨”?

什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头上”?

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生:

(朗读第5小节)我觉得“摔垮”这个词用得好,在诗中,这个词指推翻反动统治。

一个“摔”字,写得多么有力!

这个字集结了所有劳动人民对反动派的仇恨;而“垮”字也写出了反动派必然的可悲下场。

这节诗读起来特别痛快!

B.读一读:

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神态。

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C.师生合作读。

师: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啊,我多伟大!

生: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师:

你们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值得表扬。

生1:

“人民永远记住他”说明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心甘情愿地给人民当牛马、为人民服务的人。

生2:

(激情朗读第6小节)我觉得把名字刻入石头,想流芳百世的人,其实早已臭名昭著。

诗人的一个“烂”字用得太好了,它真切地写出了反动派的恶贯满盈,无耻至极及人民对反动派的痛恨。

师:

你理解得非常深刻。

生3:

(有感情地朗读第6小节)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即便不幸被反动派陷害,但春天来了,还会像野草一样重新萌发生命,装点无边的大地!

师:

你已经学会了深入文本去思考,而且想象力丰富,用词准确,值得大家学习!

生4:

(激情朗读第7小节)我觉得这一小节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概括。

压迫人民的反动派,最终落得应有的下场;而人民永远崇敬并怀念着的是像鲁迅先生那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而这正是诗人臧克家想借助诗歌表达的主题——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

师:

好!

请同学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把你的痛恨、蔑视、讽刺,以及你的歌颂、敬佩、赞美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

(6)小结:

诗人臧克家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铸就了不平凡的诗篇。

诗中那有力的字句,久久地回荡在我们的耳畔!

更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做人的真谛——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3.引导学生对比朗读,赏析诗歌的写作方法。

(1)指名朗读第2小节和第5小节、第3小节和第6小节、第4小节和第7小节,引导学生在内容上进行对比。

(生对读)

师:

你们读得真好!

注意诗句中描写的不同人物,根据他们的行为来选择不同的语气!

预设: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诗歌的第2小节和第5小节、第3小节和第6小节、第4小节和第7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我发现这些小节之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每一处对比都是先写反动派,后写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我想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的伟大精神。

师:

好!

不但这些小节之间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而且诗中的每一个小节也都是采用了这种写法。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每一个小节,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对比,第2、3、4小节对比的是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第5、6、7小节对比的是两种人的不同结果;其实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生:

我认为诗人采用这种对比写法,非常轻松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那就是高度赞扬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

…………

(2)学生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分别读诗歌第3小节和第6小节、第4小节和第7小节,教师及时地给予恰当的表扬与鼓励。

(3)教师和学生对比朗读整篇诗歌,共同感悟诗歌所高度赞扬的鲁迅精神。

(4)这首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让我们带着对鲁迅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变序后的诗。

(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

他还活着。

(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

(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生)

4.过渡:

鲁迅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中国因有了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而更加团结、强大!

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设计意图:

“自读导航”是对学生自主阅读的一种方法上的引领。

先让学生明确读好诗歌、理解诗歌是关键。

然后教师借助课件中的思考题,在品词析句、体会写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挖掘诗歌的深刻内涵。

在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与侃侃而谈的自主感悟中,帮助学生走近鲁迅先生,领悟鲁迅精神。

四、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1.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以“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

感悟鲁迅精神:

这首诗只是在赞扬鲁迅一个人吗?

(不是。

是在赞美那些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的人,以小见大。

)在我们的记忆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和鲁迅先生一样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教师随机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说一说还有哪些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物事迹。

(1)周恩来总理——为了人民的事业忘我地工作。

(2)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

(3)民警李国林——在儿子呼救声中含泪救30名学生。

…………

2.总结:

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永远是最可敬的人!

鲁迅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3.指导练笔:

同学们都把这首诗种在心中了,真好!

接下来就是让它慢慢开花了,下面,我们先让它开出最小的一朵。

这朵花就是试着写出我们自己的《有的人》。

预设:

师:

怎么写呢?

我给一点提醒:

(1)可以想想身边的大人或同学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小组内可以思考交流。

(2)想想是什么样的行为说明他有这样的优点和缺点。

(3)不同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

师: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创作,看看哪一个小组更有智慧。

各小组选择一个写字快的同学执笔。

生:

有的人

有的人健全,

却很残疾;

有的人残疾,

却很健全。

有的人,

长有双腿却坐在家里等吃等喝;

有的人,

拄着双拐还在赛场上拼搏。

只在家里等吃等喝的人,

永远不能自立;

在赛场上拼搏的人,

我们永远记住他。

师:

我们不做身体健全却精神残疾的人。

同学们写的真好!

你们的诗是所有我看过的诗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

我相信,很多人就从这节课开始叩响了诗歌的大门。

走进诗歌,你们会变得更美丽!

期望你们爱上诗歌!

期望你们当中能够诞生杰出的诗人。

我提议,现在让我们为自己鼓掌,祝愿我们梦想成真!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活中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的事例,目的是引导学生将“鲁迅精神”向生活中延伸,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做人的真谛——做有价值的人!

仿写诗歌,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全诗所颂扬和批判的行为跨越时空和今天的生活对接,轻轻地在学生心中画出一道是非对错的分界线。

从作者的创作初衷出发,这个教学环节更是对诗歌主题的一个更好地诠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把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作为教学重点。

例如,在初读诗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环节,教师尊重学生的初读感受,给学生自由交流思想的机会,因为教师相信:

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会诞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2.引领学生更多地了解作者。

每一篇新课教学之后,教师都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一篇文字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这样不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的脉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本课教学中,教师精设作业,引导学生搜集并阅读诗人臧克家的更多作品,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