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076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文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文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文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文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文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文学教案.docx

《幼儿文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学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文学教案.docx

幼儿文学教案

 

《幼儿文学》教案

第一章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计划

本章共四节,计划安排4课时,学习这些基础知识,要注意把握知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

理解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心理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幼儿文学的特点及审美功能

教学方法与教具准备

1.教师讲解与学生领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幼儿文学概说

教学目的:

1.把握幼儿文学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2.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幼儿文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幼儿文学的本质特点

教法与教具准备:

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由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组成。

㈠幼儿文学:

以0—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也包括0—3岁的婴儿。

主要文体:

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㈡童年文学:

是以7—12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以学习为基本活动。

主要文体:

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㈢少年文学:

是以12—15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主要文体:

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㈠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幼儿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既然是文学,就要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㈡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不仅具有文学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个性,即“幼儿”属性。

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服务于幼儿,是成人作者适应幼儿的审美需求而创作或改编的。

三、我国幼儿文学发展概况:

1.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主要作家:

郑振铎、叶圣陶、黎锦晖。

主要刊物:

《世界儿童》、《小朋友》等。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十余年间,幼儿文学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首先,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作家群体。

其次,幼儿文学创作大面积丰收。

再次,幼儿文学理论建设、教学科研有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进入80年代以来,幼儿文学界的学术研讨活动、横向交流空前活跃。

四、总结:

本章主要认识“幼儿文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是学习幼儿文学的初步准备。

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到幼儿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情况。

幼儿文学的特点

 

教学目的:

1.把握幼儿文学的特征。

2.了解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为学的本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教法与教具准备:

1.讲谈结合的教学方法。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幼儿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本质特征是它的本体特征,幼儿文学作为审美对象又具有它的美学特征。

二、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

1.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成语的艺术”

口语的一大特征是转瞬即逝、不容思考。

幼儿文学的语言就要口语化,浅显、明快、具体、形象、上口。

2.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幼儿文学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自然知识,能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丰富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因此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3.幼儿文学是充满诗意的浪漫文学:

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

——严文井《泛论童话》

我以全部感情去写童话

——安徒生自传

4.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①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充满生机活泼的情趣,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

②幼儿文学具有很强的游戏性;

③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三、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情趣是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

其作为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使幼儿文学显示出迥异于其他文学的美学特征,即幼儿情趣的稚拙美、纯真美和荒诞美。

1.稚拙美是幼儿文学独有的美。

2.幼儿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因为不谙世事而真诚地对待一切事物。

3.荒诞美是幼儿的任意逻辑以及泛灵观念、人造观念、前因果观念在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幼儿文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目的:

1.了解和掌握我国幼儿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

2.了解目前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文学的创作发展中的重点作家与作品。

教法与教具准备:

1.讲读结合的教学方法。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世界幼儿文学的发展概况

印度的《五卷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最早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其中有很多动物故事,是适合幼儿欣赏的文学作品,可称得上是世界幼儿文学的鼻祖。

古代希腊寓言集《伊索寓言》,也可以说是幼儿文学的源头之一。

其中的很多篇章,至今仍流传于幼儿之中。

从现存资料看,7世纪一名叫阿尔丹的英国主教,他用拉丁文写了一本儿童诗集,是《圣经》的《七言故事》,从现存文献看,这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专为幼儿创作的文学读物。

从确切的幼儿文学的发展历史看,1697年法国学者贝洛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可谓具有里程碑性质。

其中《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等篇章,成了文学童话的经典之作。

世界幼儿文学进入19世纪之后,出现了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丹麦的安徒生,他一生写了168篇童话,其中有不少适合幼儿阅读。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卡洛·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是另一本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作品。

“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世界幼儿文学也在20世纪进入黄金时代,杰作不断出现。

二、中国幼儿文学的发展概况

中国幼儿文学也是蕴含在民间口头文学中逐步发展出来的。

儿歌和民间故事是最主要的两种幼儿文学体裁。

在中国最早出现具有童话特点的作品,应从神话中发掘。

记录在古代典籍中的神话,大多源于口头流传,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等。

随着神话的演变,陆续出现了许多带幻想成分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童话。

《日记故事》虽不是童话,却是我国古代专门为幼儿编写的一本带有插图的故事集,成书年代已不可考,现存最早刊本为明嘉靖年间刊本,内容均为启迪幼儿智慧的生活故事,如曹冲称象、灌水浮球、司马光砸缸等,是我国古代不可多得的一本幼儿文学读物。

现有据可查的《尧时康衢童谣》是保存在《列子·仲尼》中最古老的一首儿歌。

直到明代才出现第一本个人收集整理的儿歌集《演小儿语》。

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里程碑。

提倡儿童文学最力的周作人,也是最早重视收集儿歌并进行研究的人

除了收集、整理民间的儿童歌谣外,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兴起,作家创作儿歌童诗也蔚然成风。

作家热心为幼儿创作儿歌的风气,成为中国幼儿文学史上一种优良传统,一直延伸到新中国建国之后。

从五四运动开始,在中国幼儿文学史上另一种重要体裁——童话,也在新文学作家的参与下,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叶圣陶

在历史上,中国除木偶戏外,几乎没有儿童戏剧,更没有幼儿戏剧。

五四以后,儿童歌舞剧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登上舞台。

黎锦辉

在五四时期的幼儿文苑中,还出现了图画故事这一奇葩。

郑振铎

进入新时期的中国幼儿文学,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

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幼儿文学的创作,包括儿歌、幼儿诗、童话、幼儿故事、幼儿图画故事、幼儿戏剧等各种体裁,都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思想和艺术的上乘之作。

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二,是涌现出一支相对稳定的创作队伍。

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三,是幼儿文学理论探索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走向成熟的标志之四,是幼儿读物出版的兴旺发达。

 

幼儿文学的创作和改编

教学目的:

幼儿文学创编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创编幼儿文学

教法、教具准备:

1.讲练、思考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幼儿文学作者的修养:

发自内心地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文学事业;

具有丰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

熟悉社会生活、邻里生活、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具有厚实的生活积累。

除以上三点外,幼儿文学作者还须有以下几个方面特殊的艺术修养:

1.审美感受能力:

客观现实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常能显示出一种区别于成人文学的特殊的审美意义。

2.情感:

生活并非始终都是甜蜜的,让幼儿在审美过程中适度感受一些生命的苦涩是必要而有益的,但不应毫无节制,而应以不损害幼儿文学欢快明朗的整体色调为原则。

3.传达技巧:

幼儿文学创作者须掌握传达技巧,即具有足够的传达他对客观世界审美感受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1.题材:

要广泛多样,且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同时还要不断创新。

2.主题:

幼儿文学的主题要单一、浅显、鲜明、健康,主题要先行,同时又要防止“主题先行”。

3.情节:

一定要符合幼儿理解的水平;同时要单纯、生动,最后还要紧凑、完整。

4.结构:

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就是条理清楚。

5.形象:

文学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反映生活,故其形象必须是具体生动的,使听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6.语言:

语言是文学作品全部内容赖以显现的载体。

故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具有浅显性、音乐性、形象性、动作性和情感性。

三、幼儿文学的改编:

改编也是一种创作。

一般要求是:

“吃透两头,生发中间”。

即谨慎选择原作,把握原作精髓,合乎情理地扩展情节和细节,把成人化的语言改变成幼儿文学的语言等。

 

 

第二章儿歌

教学目的:

使学生最大程度地了解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儿歌的特征和特殊艺术形式

教法、教具准备:

1.讲练、思考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4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儿歌概况:

1.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

儿歌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主要的流传方式是口耳相授的代代相传。

2.儿歌的主要功能:

①陶冶性情:

听赏念唱音韵和谐的儿歌是幼儿的天然需要。

②开启心智:

③训练语言:

念唱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丰富词汇,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儿歌的特征:

1.篇幅短小,内容单纯。

2.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3.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4.闪烁着天机活泼的幼儿情趣。

总之,儿歌的动听的韵律、浅显的语言、风趣的内容、口语化的风格,充满孩童纯真的感情和丰富奇妙的想象,表现孩子眼中的现实世界和心中的幻想世界。

三、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1.分类:

儿歌按不同的标准可作如下分类:

来源:

民间流传、作家创作。

内容:

生活儿歌、知识儿歌。

结构格式:

三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节奏:

二拍、三拍、四拍、杂拍等。

年龄:

母歌、儿戏。

2.常见的几种特殊艺术形式:

①摇篮曲:

催眠曲,摇篮歌,古称抚儿歌。

②数数歌:

培养幼儿识数能力的儿歌。

③问答歌:

问答调、对歌。

④连锁调:

连珠体、连句或衔尾式。

⑤谜语歌:

以歌谣形式作谜面的谜语。

⑥绕口令:

拗口令、急口令。

⑦颠倒歌:

错了歌、古怪歌或滑稽歌。

⑧字头歌:

是一种每句末尾的字词完全相同的儿歌。

常见的有“子”字歌、“头”字歌和“儿”字歌等。

四、给学生布置儿歌诵读练习。

第三章幼儿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幼儿诗。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诗的特征和分类

教法、教具准备:

1.讲练、思考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4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幼儿诗概况:

1.概念:

幼儿诗是适合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2.幼儿诗和儿歌的不同之处:

节奏、韵律:

语言:

题材:

表现手法: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幼儿诗:

①我国历来有诗教的传统。

②洋溢着真情美感的幼儿诗,是幼儿精神的营养品。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二、幼儿诗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