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621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7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 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docx

版江苏省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20世纪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进入现代以来,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对破坏力极强的经济危机日益无能为力,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机制,二战后得到了更为灵活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

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某些局部利益,但根本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却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苏联则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道路上留下了经验教训。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自由放任——经济大危机

1.表现:

政府基本不干预经济,企业和国家间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影响

(1)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和科技的发展,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加快了西方对外殖民扩张,导致东西方世界贫富差距加大;到帝国主义阶段后,不适应性日益明显。

二、由自由放任向政府干预的过渡——胡佛的有限干预

1.措施:

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政策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

“干预”经济的措施主要有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鼓励企业投资,提高关税,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企业、农场、各州发放贷款),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2.影响:

没能缓解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三、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罗斯福新政

1.措施

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农业生产;实行以工代赈、社会救济;等等。

2.影响

(1)使资本主义世界逐渐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威胁,进入政府干预经济时代。

(2)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胡佛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和结果

(1)措施

①对内经济政策

扶助大企业。

从1929年11月起,胡佛政府通过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方法,给资本家以财政援助。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把35亿美元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帮助资本家渡过难关。

通过新关税法。

1930年6月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关税。

新关税法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农产品市场,实际上,它保护了美国垄断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利益,使他们免受外国进口产品的竞争。

在农业方面,胡佛政府还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减少“过剩”农产品,缓和农业危机。

再有一项就是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向农场主贷款。

②对外经济政策

胡佛政府采取措施保证美国投资安全,并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使美国的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

③社会维稳政策

一方面胡佛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通过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扩大就业,维护社会安定。

另一方面,由于胡佛政府和美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美国法西斯势力从胡佛到罗斯福执政期间都始终未能得逞,这为美国经济的复兴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2)结果:

胡佛以上反危机措施,使美国的经济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有效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但是,胡佛由于未能采取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等政策,使反危机措施不能明显奏效,但这恰恰给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

2.罗斯福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新政和外交新政

(1)政治体制新政

①措施:

积极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

②作用:

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

(2)外交新政

①措施:

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作用:

美国与苏联建交,既有抵制德、日、意法西斯的考虑,又有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考虑。

美国对拉美地区实行“睦邻外交”,既有防止法西斯势力渗入和影响拉美的目的,又有更好控制拉美地区这一重要的原料供应、商品输出和投资市场的目的。

美国介入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全速开动军事工业和相关民用工业,既可达到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目的,又可达到彻底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目的。

3.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政治机制上:

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新政也使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

(2)经济机制上:

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社会保障机制上: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20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真题典例】

1.命题点: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2018·高考全国卷Ⅲ,T34)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满分秘籍]

扣题眼:

紧扣题干材料三个行业工人的周工资都在下降,反映出劳资矛盾加剧,理解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

析错点:

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中订立的;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变化无关。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2015·高考全国卷Ⅰ,T34)该规定出自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满分秘籍]

扣题眼:

紧扣题干材料“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可知,该规定出自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

析错点:

《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

胡佛政府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大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胡佛迫于舆论压力,在农业、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如部分收购农产品,发放信任贷款,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等,其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

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

这表明胡佛政府(  )

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应对危机的措施效果明显

D.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解析:

选B。

胡佛采取的措施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这说明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限,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选B项,A项错误;材料“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说明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均对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不满,体现了胡佛反危机的措施未产生明显效果,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胡佛政府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未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排除D项。

2.(命题点:

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特点)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职后,敦促国会出台了一系列紧急立法,就社会经济中的紧急情况制定对策。

在美国经济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任何原则、规矩都不得不向美国政府的紧急应对危机权力让步,联邦最高法院也不例外。

这表明(  )

A.政府实行专制B.三权分立失效 

C.总统权力扩大D.国民经济崩溃

解析:

选C。

在经济危机下总统的权力扩大,与材料中“在美国经济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任何原则、规矩都不得不向美国政府的紧急应对危机权力让步,联邦最高法院也不例外”相符,故选C项;罗斯福新政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应用,并非专制,排除A项;材料“国会出台了一系列紧急立法”“联邦最高法院”表明仍然实行三权分立,排除B项;“经济形势危急的情况”不等于经济崩溃,排除D项。

 苏联经济政策与模式的形成

一、政府干预排斥市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表现: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义务劳动。

(2)影响:

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引起人民不满,引发新的政治、经济危机。

2.“斯大林模式”

(1)表现:

实行单一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影响:

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压制了地方、企业和人民的积极性,忽视市场经济规律,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

二、政府干预下的有限市场——新经济政策

1.表现: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实行工资制。

2.影响:

实践上,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理论上,实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找到了一条使苏俄(联)正确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政策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农业集体化

工业

全部国有化

解除部分国有化,部分恢复私人企业

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计划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共存

单一的公有制

作用和实践结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前期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使苏联经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

2.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

(1)认识

①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

③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所有制形式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

④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

⑤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

新经济政策遇到的最大障碍主要还是主观上的。

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①新经济政策与布尔什维克传统意识形态的矛盾

与新经济政策相违忤的最重要的特征,恰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思想意识,这可以说是布尔什维克传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表征。

②新经济政策产生的混合经济与布尔什维克政治体制的矛盾

转向新经济政策之前,苏俄的政治体制是在国内战争中形成的高度集权的靠行政命令的体制。

转入新经济政策以后,行政命令体制并未改变;实行新经济政策,需要遵循价值规律、市场规则,需要灵活对待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但一味集权,一味按行政命令办事,一味偏袒国有企业,就必然与新经济政策发生矛盾与冲突。

③新经济政策所开辟的现代化方向,同俄国传统村社、传统文化观念的矛盾

村社的存在,在价值观念和制度层面同布尔什维克政权发生尖锐矛盾,这是一个整合新旧价值观的巨大的复杂问题。

但素质低下的苏联党政军干部队伍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策略,难以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

如此,放弃新经济政策,采取急攻近取的直线进攻,取消村社,推行集体农庄,就势不可免。

④工业化方针引发危机,直接导致新经济政策被抛弃

1925—1926年以来,苏联工业化建设明显提速,对粮食、原料需求激增,超过了苏联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强调,必须对农业进行全面组织和改造,以达到工业建设要求。

斯大林认为富农和其他敌对势力的破坏导致粮食收购危机,把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看作是推行资本主义,只有建立集体农庄,才是走向社会主义。

1929年,大规模集体化运动开始。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内容:

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

(3)过程

①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1929年下半年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

③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3%。

(4)成就:

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

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

(5)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弊端

①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国家无法为集体农庄提供必需的农业机械和财政支持。

②当时,多数农民不愿加入集体农庄,农业全盘集体化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

③农业全盘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

 苏联模式

【真题典例】

1.命题点:

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原因

(2016·高考江苏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

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满分秘籍]

扣题眼:

紧扣材料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接下来的几年里”,出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

从生产关系方面寻找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

析错点:

“缺少机械操作员”不可能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正在进行集体化”与“一五”计划“接下来的几年里”时间不符,集体化已完成;“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的说法不对,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2016·高考全国卷Ⅱ,T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满分秘籍]

扣题眼:

紧扣材料中1928年以后四年间苏联的变化,找出吸引美国人的原因。

析错点:

“经济危机”基本未对苏联造成破坏;“保证”与史实不符;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排斥“公有制”。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

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

“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

B.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

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解析:

选D。

由材料“1919年”可知,这时苏俄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因此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

人们背着口袋往城市运粮,莫斯科居民所需粮食的2/3是这些人解决的,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故选D项。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命题点: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苏联(俄)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

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

这种认识(  )

A.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C.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

选B。

根据材料“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可知,集中一切有限资源搞重点建设,便于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种认识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故选B项;根据材料“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可知,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排除A项;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适应苏联当时基本国情,排除C项;材料“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说明这种认识与新经济政策的精神不同,排除D项。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二战后苏联改革——对市场调节的再次尝试

1.表现:

赫鲁晓夫改革中下放权力、承认“物质利益原则”等;勃列日涅夫改革中推行新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等。

2.影响:

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导致改革最终失败。

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突破政府干预,但缺乏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最终失败。

二、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的调整——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

1.内容

(1)20世纪晚期: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如出售国企,减少财政支出、福利补贴)。

(2)21世纪初,美国金融危机后,再次加强国家干预。

2.影响

(1)西方各国逐渐走出经济危机阴影,资本主义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出现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局面;缓和了阶级矛盾。

(2)未能根除经济危机。

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项目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真题典例】

1.命题点:

赫鲁晓夫改革

(2018·高考江苏卷)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满分秘籍]

扣题眼:

从1957年判定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撤销7个全联盟部,将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意在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析错点:

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材料未反映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也未涉及所有制的问题。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

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弊端

(2019·高考全国卷Ⅱ,T35)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

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1.45亿

1.15亿

3.9亿

3.35亿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满分秘籍]

扣题眼:

观察表格信息,从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理解认识当时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根源。

析错点:

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197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没有改变。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

二战后苏联农业改革的影响)下表反映了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

灌溉土地面积(万公顷)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民月工资(卢布)

1965

980

883

53

1975

1660

1228

120

苏联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

A.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

B.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

C.美苏争霸中实际超越美国

D.农业集体化起到促进作用

解析:

选B。

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了,故A项错误;经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农民和集体农庄获得了一定自主权,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故出现表格中现象,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苏联农业和农民问题,“美苏争霸中实际超越美国”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故D项错误。

2.(命题点: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