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415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docx

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各校试卷可以领取了。

 

2013年高二下语文(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1、2题

本次统考背诵默写部分,抓住了重点。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有的句子学生根本不会写;有的虽然会背诵,但写错字;也有的是因为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导致错字。

具体分析如下:

1.同音异形,如“观流水兮潺湲”中,“湲”错写成“源”;“虎鼓瑟兮鸾回车”中,“鸾”错写成“峦”。

2.偏旁不同,如“奈何取之尽锱铢”中,将“锱铢”二字的“钅”字旁,误写成“王”字旁;“惟有幽人自来去”中,“惟”错写成“唯”。

3.音同形近,如“芙蓉泣露香兰笑”中,“芙蓉”错写成“夫容”;

4.背诵不准确,如“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有很多同学将句中的“而”或“也”弄丢了,或者是将句末的“也”误写成“矣”。

5.书写不工整,如“观流水兮潺湲”和“虎鼓瑟兮鸾回车”中的“兮”字,很多同学将兮上半部分的“八”误写为近似“人”。

第3题

本题比较简单,但还是有两题出错率较高,一是第

(2)小题,误将“王维”写成“孟浩然”;一是第(3)小题,误将“古文”写成“新古文”,或者根本就是乱写。

甚至有些同学,第(4)小题的“苏洵”写不出来。

第4题

本题四个加点词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答案进行评改,其实也是按照课下注释的标准。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有两题必须重视,一是第

(2)小题的“阳”,很多学生的答案不完整,只写释义“假装”,没有写“通‘佯’”;一是第(4)小题的“以”,很多同学把答案写成“于”,这个答案似乎可以,但其实“于”本身也是一个文言词汇。

以上两种情况也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教学点。

第14题

相对而言,第一小题的得分情况更差。

0分卷——

第1小题:

谁对你于是就去我而杀了呢?

谁说你遂去我面身亡!

你去世了我没有下葬。

就是因为你的离去我才战亡的!

谁将你带走我将灭了他。

第2小题:

轩凡四周遭受火灾,之所以没有烧完,是因为有神的保护。

项脊轩四周着火了,房子却没烧起来,一定是有神明的庇护。

轩遇到火烧4次,他都没烧死,应该有神灵在保佑。

轩凡四边都有着火,但轩凡却没有着火,一定有神明在保护着。

以上翻译对句子不理解,翻译时语意不通顺;对课文不熟悉,翻译完全是神马。

被动句没翻译出来尚可理解;把项脊轩当作一个人就不好让人接受了。

1分卷——

第1小题:

谁让你离开我而被杀了。

为何你离开我去死呢?

谁说的你突然离开我就去世了呢?

我没有想到你会突然离开我去死啊!

谁会说你会突然离开我去死的?

第2小题:

房屋但凡多次遭火灾,却没被烧毁,心有神灵在保护。

庭轩曾经四面起火,没有烧起来,原来这是有神灵在保护的原因。

轩凡四周着火了,房子却没有被烧掉,大约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这座屋子曾经四面起火,幸好没烧毁,大概是因为有神灵的庇佑。

项脊轩周围都发生过火灾,项脊轩却能够不被焼毁,一定是有神明的庇佑。

以上翻译的主要问题是关键词没有捕捉到,错别字多,被动句没翻译,语意不理解,把项脊轩当作一个人。

2分卷——

第1小题:

谁知道你会突然离开我而我又死去啊。

你怎么会突然就离开我而死去呢。

谁知道你会过早地离开我而死去了呢。

谁知道你离开我然后去世了。

谁叫突然你离开我而去世了。

以上翻译要么是明显地没把“遽”翻译出来,要么是三个字都翻译出来了,“谁叫你”这种表述又不妥,语意不够顺,再倒扣1分,得2分。

第2小题:

项脊轩四处遭火灾,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的保护。

书房共四次遭到火灾,得以不被烧坏,大盖是因为有神的庇佑吧。

以上第一句,被动句和“殆”有翻译出来,“凡”没有翻译,整个句意基本通顺,给2分。

第二句,前两个点都有翻译出来,但是“殆”翻译为“大盖”,把“概”写成“盖”,也是错的,所以给2分。

除了出现这个“盖”外,还有这个“慨”,均属错别字。

还有把“殆”翻译成“恐怕”。

再比如:

总共遭了四次火灾,得以不被烧尽,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它。

这座屋子曾四次起火,结果都没有被烧完,大概是有神明在保护。

3分卷——

第1小题:

谁能想到你突然离开我而去世了呢?

谁想你就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

谁能料到你就突然离开我去世了呢?

第2小题:

项脊共轩四次遭遇火灾,却不被烧毁,大概是因为有神明在暗中保佑它。

项脊轩总共遭遇四次大火,都没有被烧掉,或许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轩总共四次经历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的护佑吧。

项脊轩总共遭受了四场火灾,能够不被焚毁的原因,大概是有神明在保护着它吧。

以上翻译大意准确,几个关键点,均能较好翻译出来。

直译和意译是文言文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

建议强调对学生的直译的训练。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就一词一句(个别失去意义的文言虚词除外),而且词句的顺序也不变动。

注意“一对一”的翻译。

对于那些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词句,才需要根据其大意进行灵活地变通处理。

此次翻译测试,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的直译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不致于漏掉得分点。

第16题

本题满分5分,学生得分情况普通欠佳,平均得分率不到2.5。

这道题主要存在情况:

学生对涅赫柳朵夫的几次探监不熟悉,甚至是混淆;其二是,答题技巧不足,懂这是两个问题,把两个问题混在一起回答。

第三是,不善于分点回答问题,踩分点不准确。

最后,把简要叙述,当作具体描述。

0分卷:

涅赫柳朵夫去监狱是为了让马斯若娃到医院工作。

原因是:

第二次探监时,涅赫柳朵夫提出与她结婚,而且还被斥责,而且马斯若娃似乎因为是妓女而感到自豪,所以他极其讨厌马斯若娃。

分析:

这是第二次探监的情况,不是这次探监的情形,答不到点上。

得0分。

1分卷:

涅赫柳朵夫听说马斯若娃在医院和医生“吊膀子”,认为她还是死性不该,还是一个妓女,喜欢卖弄风情,就极其讨厌她。

分析:

目的没有回答。

原因只答出第一点。

所以给1分。

2分卷:

原因:

找马斯若娃。

目的:

涅赫柳朵夫听说马斯若娃在医院勾引医生,被医院开除赶回去,所以极其讨厌她。

分析:

目的回答得空泛,没内容。

不得分。

原因回答出第一点和第二点,所以这道题给2分。

3分卷:

目的:

要告诉马斯若娃,她的上诉被驳回了。

原因:

涅赫柳朵夫去看望马斯若娃时,在走廊上听一个护士说马斯若娃又在医院乱搞,和一个医生“吊膀子”,被送回监狱了。

涅赫柳朵夫很生气,觉得他做的一切都不值得了,所以极其讨厌她。

分析:

目的,答对了一点。

原因,答对了两点。

“涅赫柳朵夫信以为真,误会了她。

”这点未能答出。

又比如:

目的:

要把上诉被驳回的消息告诉马斯若娃。

原因:

马斯若娃被调回医院做看护,受女医师的奉命去取药,走到了走廊的尽头,碰到了一个医生,她要摆脱医生的纠缠,于是把他推开,他撞到了一个柜子,柜子上的药瓶都掉下来了,她红了脸跑了出去,另一个医生碰到了,以为马斯若娃去勾引医生。

涅赫柳朵夫,以为是真,误会了她。

所以讨厌她。

分析:

目的答了一点,原因答第一点和第三点。

其中马斯若娃被误会的情节写得过于详细。

但也不扣分。

所以这道题得3分。

4分卷:

目的:

告诉马斯若娃一个坏消息,她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他要陪她一起去。

原因:

有人告诉马斯若娃在医院和医生调情,于是被送回了监狱,为此涅赫柳朵夫十分气恼,认为她压根没有改变自己,依旧喜欢卖弄风情。

其实,马斯若娃是被冤枉的。

分析:

目的,回答了一点。

原因,三点都基本回答了。

所以给4分。

从2012年起福建《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表述更清晰、明确,删去了识记部分的“经典细节和精彩对白”,统称“故事情节”。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片段概括式的复习方法。

具体做法就是要求学生用简要的文字概括原著故事或某一特定章节,也可以是一个重要事件或一个精彩细节。

答题时注意要点的完整性。

比如说“简述《复活》中马斯洛娃被审判的人命案的情节”这一类题目就可以用来作为很好的训练材料。

除了片断概括的方法之外,情节续讲、典故解释、列举说明、问题简答等形式都是很好的训练方法。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有进入了文学名著的那个世界他才可能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印象,这显然不太可能通过单纯的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

第18、20、21题

本组评卷分值:

9分,学生平均得分:

3.81分,得分率42.3%。

这两题考的是课内诗歌赏析,总体看,得分情况不够好,全都答卷13257份,各分数段得分情况如下:

得分

9分

8分

7分

6分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0分

人数

37

221

1112

3988

5329

5121

4132

3691

2094

1252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主要问题有:

1.对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错误。

诗歌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第20题要求学生填写《苏幕遮(周邦彦)》中联系上下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

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上片最后一句“一一风荷举”中的“风荷”。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

词人的家乡在钱塘,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评卷中,学生答“风荷、荷、荷花、芙蓉”的都可以得分,但答成“风荷举”或“芙蓉浦”的就不能得分,因为这不是诗词中的“客观物象”。

更有考生没有读懂课文,答成“水、洞庭湖、故乡、轻舟、小楫轻舟、乐观”,还有考生出现漏做现象。

2.对诗歌表现手法的作用的理解不准确。

第18题要求学生简析《拟行路难(鲍照)》中“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设题意在引导学生诵读这首诗,在诵读中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

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

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

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参考答案:

这句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由感情的克制到情感的奔涌;(2分)把下句的情感推向高潮,为抒发诗人悲愤、无奈之情做铺垫。

(2分)

学生答题,往往脱离这个反问句泛泛而谈诗人情感的变化,或只写反问句的表达作用,而没有严格审题:

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得分不高。

学生答题举例如下:

(1)诗开头诗人揭示对人因遭受门弟(第)贵贱决定的不满,而后转为失望与愤概(慨)。

“心非木石岂无感”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麻木无奈,是诗人情感的最高潮,针对下一句“吞声踯躅不敢言”做情感上的奠基。

(4分)

(2)“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个反问句是诗人在前两句看似平静的情感叙述后一个大的转折,表达了作者对人的遭受门第贵贱决定的不平现实的强烈不满,是作者在情感变化过程中的高潮,使情感由相对平静到激情强烈。

(4分)

(3)人的遭遇受门第贵贱决定,这让诗人感到十分不公平,却又无可奈何,想到人各有命,但自己屡遭不平,壮志难以实现,人心不是木石也会有感觉,笔锋一转,将诗人情感达到高潮。

想要控诉却又无能为力的痛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是诗人感情的转折点,将感情达到高潮。

(4分)

(4)1、作者认为人心不是木石,不是没有感受的。

2、一开始作者悲叹人生有命,为自己的身世而愤愤不平,独自借酒消愁,接着作者发出了这个反问。

但当作者正要喊出心中的不平时,身处的时代又不得不让他“吞声踯躅不敢言”。

3、这个反问句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紧密联系着作者的情感变化。

(3分)

(5)前文表现了作者对门弟(第)贵贱现实的不满,并宽慰自己不能作(坐)以待毙。

“心非木石岂无感”的反问,在文中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更加体现了作者对门弟(第)决定贵贱的无奈之感。

(2分,两个错别字)

(6)“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个反问句体现了诗人激愤不满的心情。

由之前的稳定平稳的感情变为愤慨,揭示了诗人不满因门第决定出身贵贱的命运和现实,起了转折的作用。

(2分)

(7)这个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文作者的心境可以说是矿旷达的,又自我排遣的意味,二自此句起,诗文情感转向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悲凄无奈。

(1分)

(8)“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一句诗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对人的命是由门第贵贱决定这一事实感到不公,表达出诗人的愤怒、不满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1分)

(9)递进作用,诗人情感由借酒浇愁的愁(惆)怅之意转而对门阀制度的愤懑之意,抨击门第等级制度,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何(可)奈何。

(1分,两个错别字)

(10)烘托的作用。

心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怎么会没有感觉呢?

诗的首联和颈联写出人各有命,不能行时叹息坐时愁,诗人从乐观的情怀演变因门第决定贵贱的不平现实感到悲愤。

表达出诗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沉郁之情。

(0分)

3.鉴赏诗词揣摩语言的表达作用不到位。

第21题要求学生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苏幕遮(周邦彦)》“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句中的“举”字。

并且提示说王国维认为这个“举”字“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设题意图:

本题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这两句诗不事雕琢,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

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第二,这两句词炼字的功夫了得!

“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

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

“举”字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参考答案:

“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随风颤动,写出了荷花的动态美;(2分),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1分)

学生答题,往往简单地思考这个“举”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拟人手法的最多),再说这个手法有什么作用。

在鉴赏时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词的语言表现力,不能紧扣作品进行赏析。

学生答题举例如下:

(1)“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举”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在清澈的水面,一棵棵荷搞搞挺立的画面,也写出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气节。

(3分)

(2)1、举是指荷叶一片片挺拔站立于水面之上。

2、这句话写了清澈的水面上,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的景象。

3、“举”字写出了荷叶的层次感,使画面富有层次,更加生动形象,“举”字也传神地点出荷叶的神韵,体现其“亭亭净植”之美。

(3分)

(3)“举”字将荷的挺拔、直立向上的姿态传神地描绘出来,同时也体现了荷那种积极向上、顽强不屈的品质和朝气磅礴的气势,让人觉得很精神,使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3分)

(4)“举”是形容某物被支撑高举的意思,用在这里体现了风吹过之后,荷叶像是被举起似的挺立了起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景象,富有画面感。

(2分)

(5)水面上浮着圆圆的荷叶,荷柄一枝一枝支撑着荷叶具有参差的错落的空间感。

“举”字形象生动地把荷叶被荷柄支撑的境(镜)头描写淋漓尽致,使满塘荷有力的美尽显生机勃勃的生命之力。

(2分)

(6)“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的是荷花的形态,更是写出了荷花的神态。

这个举字用拟人得(的)手法将荷花形象化了,显得更为生动。

(1分)

(7)举指在微风下荷叶向上托起,这里运用了细节描写,体现出他乡美景。

作者借此思念家乡,通过写家乡的渔郎,抒发出浓浓思乡情。

(1分)

(8)“举”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荷的神蕴(韵),雨过天晴,雨珠落于荷叶上,极具灵性,拟人地写出荷的风华,同时也写出词人欢快自愉(娱)的心情。

(1分,两个错别字)

(9)“举”字写出了荷茎直的特点,荷花挺拔的姿态呈现在眼前,也暗示了荷花这一意象高洁的特点,表达作者高尚的情操。

(1分)

(10)“举”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荷花这一意象。

一个“举”字使荷花显得更加的灵动,使画面感增强。

(0分)

4.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

如不引起重视,这将成为同学们明年高考的硬伤!

第26题

执行评分标准: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一处1分,共3分。

因为题目未限定断几处,若多断一两处,未影响意思表达的,不扣分;影响意思表达的要倒扣1分。

答题情况分析:

1.忽视整体,主观臆“断”。

不少考生不是在通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断句,缺乏对上下文语境的整体把握,因而对句意理解不准确,把“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误断为“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2.不明白断句要“断”的是“句”,不是词语。

加上题目未限定断几处,断五六处的现象不少。

考生答题示例:

0分示例: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1分示例: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2分示例: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

教学建议: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它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掌握文言词语与句式,还要求考生熟知古代文化知识,更要求考生能充分读懂文章内容和表现技巧。

虽然近年高考福建语文卷中没有断句题型,但在文言文备考中适当进行断句训练,对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要引导学生在通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境断句;还要让学生明白,断句要“断”的是“句”,不是“词”和“短语”。

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强化古文“句型”、“句法”的教学。

第28题

多数考生能答出霜花“姿态万千”和“通人心(解人意)”的特点。

失分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不明白何为特点,如答“满窗盛开”;②照搬原文,缺乏概括,如答“随着太阳的升起,霜花会慢慢消失,而在太阳落山后又重谱新篇”;③要点重复,如答了“姿态万千”的特点后,又答“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

考生答题示例(画线处为得分点)

0分答案示例:

特点是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

这样写可以很形象地写出霜花的样子。

1分答案示例:

例1:

①满窗盛开;②姿态万千;③浪漫、孤独。

例2:

①霜花是孤独的;②霜花的形态万千;③霜花的颜色丰富,晶莹剔透。

2分答案示例:

例1:

①霜花姿态万千;②霜花有孤独的脚印,也有离人的眼泪;③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④霜花很懂得主人的心思。

例2:

①霜花姿态万千,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没有相同的;②随着太阳的升起,霜花会慢慢消失,而在太阳落山后又重谱新篇;③很懂人心思,让人从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

例3:

①霜花由像芭蕉树的形状、少女、树变成野花、老妪、灯笼,表现霜花形态各异;②霜花由柠檬色变成橘红再变回白色,表现霜花颜色变幻莫测;③霜花让人回忆往事与故人,表现霜花懂人心思。

3分答案示例:

①富有生命力,在看似冻僵世界中绽放;②姿态万千,花朵树木、动物、人,甚至生活用品、日月星辰都可以从霜花中显现;③霜花懂得主人心思,让主人回想过去。

第29题

评卷补充细则:

若紧扣“霜花”这个意象,分析“冷色调中,有着融融的暖意”这句话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

本题要求从主题意蕴的角度谈对“冷色调中,有着融融的暖意”这句评论的理解。

失分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不明题意,答非所问。

题目要求从主题意蕴的角度分析,可不少考生谈的却是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②对文本理解肤浅。

如答“表现出作者喜爱冬天、喜爱霜花的情感”。

③脱离文本,无视题目限定,任意发挥。

如:

万物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肯定,也没有绝对的否定。

这一刻也许是如此,下一刻就不同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辩证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每个角落。

考生答题示例(画线处为得分点)

0分答案示例

例1:

霜是冰冷的,可是作者热爱霜雪。

于是,采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霜雪过后的场景和霜雪融化,作者对它的依依不舍。

例2:

在零下三十七八度的冬天,十分冷寂,而窗外的霜花却给人带来了惊喜,带来了喜悦,让整个冬天变得不那么凄清。

1分答案示例

例1:

通过描写霜花来怀念逝去的亲人,用霜花的冷来写亲人们给作者的暖。

例2:

作者描写的对象是霜花,是在寒冬中的产物,自然给人一种冷感。

然而霜花是冷气所开的“花”,花总预示着春天来了的暖意。

再加上作者动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来描写霜花,使霜花被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温暖之意。

2分答案示例

例1:

在这个寒冷季节,万物寂静,霜花本是极寒环境下的产物,但是,霜花在人们的窗上描绘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有人、日月星辰、飞鸟走兽等。

在霜花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给人以浓浓的暖意。

例2:

文章虽一直在描写只有在寒冷冬天才会出现的霜花,但又透过霜花,表达一种暖意。

霜花虽是冰凉的,但它带给人以温暖、温馨甚至是幸福的感觉,在冰冷的现实世界中,传递温暖。

3分答案示例

例1:

霜花是冬天的景色,因而在人们看来是“冷色调”,但在作者眼里,霜花使作者看到已故的亲人,霜花是作者与已故亲人沟通的媒介,霜花是传递暖意的使者,将已故亲人的心思传给作者,用温柔回馈作者在冷酷现实中失去的,使作者领受福气,倍感温暖,表达出作者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霜花的喜爱之情,所以有浓浓的暖意。

例2:

这篇文章给人以正能量,促使人们积极向上。

霜花的外表在常人看来是冰冷的,但是它可以与作者心灵相通,在窗上勾勒出作者所梦想的东西,温暖了作者的心。

作者认为窗花不是虚幻的,是有生命的,文章饱含作者对人世间美好感情的追求,渴望人世间可以多一点爱,而他把这种感情通过霜花表现出来。

4分答案示例

例1:

寒冬中的霜花,本是凄冷寒骨,充满孤独之意。

作者在寒夜里描述的霜花却摒弃了本身的冷色调倾向,姿态万千,充满生命力与希望。

作者借霜花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思念,借霜花看到远方亲人的祝福,温暖之感涌上心头,在寒夜里看到了希望。

例2:

作者并没有因为冬夜的寒冷忽视自然界中的美。

作者利用霜花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透过姿态万千的美丽霜花,开始新的憧憬;而作者在现实中失去的,又通过霜花温暖地回馈,与其心灵沟通。

“寒夜生花”,指的是在冷酷的现实中,依旧满怀憧憬,世界将会回馈给你温暖的世界。

例3:

文章写寒冷的霜花,本身便带有冷色调的含义,霜花短暂的灿烂也的确让人悲伤,然而作者在文中表现了霜花姿态万千之美,并把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寄托于霜花之上,表达出人间的温暖。

文章的线索是冷色调的,而主旨爱、思念、美好的向往却是温暖的。

教学建议:

要让学生明白,所有的技巧在苍白僵化的思维面前都是虚弱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

应细心踏实地解读语言材料,仔细深入地理解试题材料和题干的有关信息,把握文章的脉络、主旨。

在完成试题之余,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试题文本在语言、思想等方面的借鉴价值。

如此,能起到丰富学生的语言、思想积累的功效,对阅读与写作均有裨益。

第30题(写作)

一、材料解读及思路提示

1、整体把握材料

材料由两句名言警句组成,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补充。

两句话都是从反面陈说一种人生态度,供考生反思批驳。

材料对写作立意及方向提示比较明显,审题难度不大,给考生自我阐释和解读空间较小。

材料明显提示的信息是主宰人生,抗争宿命,以坚强的意志完成对自我生命的个性化塑造,主宰自我命运。

题目中有“对上述名人名言,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

”的信息,意即要结合材料中的两句话,从整体把握材料的基本内涵,不可偏废其一(如泛泛而论“主宰人生”或直接就“意志力”立论),更不可断章取义(如撇开“对生命的主宰”等关键信息而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