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0386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docx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

高三

2010-01-0411:

34

 

 

 

吉林省通化市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回收太空垃圾

美俄卫星碰撞事故再次提醒人类,随着太空越来越拥挤,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很明显,比卫星和探测器数量增长更快的是大大小小的太空垃圾,这些垃圾已经严重威胁到未来的太空安全。

太空垃圾又叫太空碎片,是人类在航天活动中遗弃在空间的废弃物。

太空垃圾中体积较大、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已退役的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它们在碰撞后产生的碎块。

此外,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也会产生太空垃圾。

火箭的第一和第二级分离较早,通常能进入大气层焚毁,第三级以上的部分,包括完成任务的火箭箭体、卫星本体等,却将长期逗留在太空。

此外,早期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时产生并被扔到太空中的垃圾,以及太空行走时不慎遗落在太空的螺母、工具等物品,也都是太空垃圾中的一部分。

至今,地球周围已漂浮着超过15万块大小超过1厘米的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的组成表明,几乎人类的每次太空活动,都不可避免会带来更多的垃圾。

太空垃圾数量的快速增多,让运行中的卫星等航天器的正常工作受到威胁,碎片相互碰撞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又产生了更多的碎片导致恶性循环。

科学家们预测,随着太空垃圾持续增加,到2050年,类似美俄卫星碰撞的情况将从“史无前例”变成“日益频繁”。

不过想要对付太空垃圾,却不那么容易。

从长远来看,太空垃圾真正的解决办法就是回收或及时将它们推到更高的太空轨道。

但回收太空垃圾的成本过高,并可能导致更多的碰撞反而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

因此,各国还是以“防”为主来尽量减少太空垃圾,其中主要分为“钝化”、“系留”和“转移”等方法。

“钝化”就是消除能使火箭或航天器在轨道上发生爆炸的根源。

在星箭分离之后,火箭上增设的排放系统将操作“三放光”的程序,即把储箱里的液体放光,把气瓶里的气体放光,把电池里的能量放光。

这样,除非与别的航天器相撞,火箭自身不会爆炸。

“系留”是指将航天器在发射和工作中产生的抛弃物系留在航天器上。

“转移”是指在航天器寿命结束前,利用剩余燃料将它推到一条专用于“埋葬”寿终航天器的“坟墓轨道”,防止它们影响和干扰正常工作的航天器。

不过预防只能尽量使太空垃圾增加的速度放慢,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于是有的科学家提出了使用“太空吸尘器”的设想,让它在太空飞行时清除那些小型的太空碎片。

但这需要它具备识别迎面而来的是正常工作的航天器还是太空碎片的功能,这又会导致“太空吸尘器”的构造太复杂,成本也太高。

总之,想要在已有约6000个各种航天器的太空处理掉那些太空垃圾,真是难上加难。

(选自《环球时报》第1868期,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空垃圾是指已退役的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它们在碰撞后产生的碎块。

B.火箭增设的“三放光”排放系统,可以使火箭在星箭分离后,火箭自身不会自行爆炸。

C.太空中存在着的可用于“埋葬”寿终航天器的“坟墓轨道”,有利于减少太空垃圾。

D.不断改进结构复杂、成本高的“太空吸尘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太空垃圾的问题。

2.下列不属于发生碰撞事故原因的一项是 (3分)                   (    )

A.卫星和探测器的增长速度小于太空垃圾的增长速度。

B.太空越来越拥挤,太空垃圾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多。

C.已有太空碎片相互碰撞产生更多碎片导致恶性循环。

D.回收太空垃圾成本过高,并可能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将太空垃圾推到更高的太空轨道与回收太空垃圾相比,不仅成本低,而且易于操作。

B.同时使用“钝化”、“系留”和“转移”三种方法,能使太空垃圾的回收变得容易。

C.漂浮在地球身边大小不超过1厘米的太空垃圾,同样会对卫星等航天器构成威胁。

D.人类的太空活动会带来更多的垃圾,解决太空垃圾问题要靠减少甚至终止太空活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

幼颖异。

力学慕古,康熙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三年,耿精忠反,郑锦据泉州,光地奉亲匿山谷间,锦与精忠并遣人招之,力拒。

十四年,密疏言:

“闽疆褊小,自二贼割据,诛求敲扑,民力已尽,贼势亦穷。

南来大兵宜急攻,不可假以岁月,恐生他变。

方今精忠悉力于仙霞、杉关,郑锦并命于漳、潮之界,惟汀州小路与赣州接壤,贼所置守御不过千百疲卒。

窃闻大失南来,皆于贼兵多处鏖战,而不知出奇以捣其虚,此计之失也。

宜因贼防之疏,选精兵万人或五六千人,诈为入广,由赣达汀,为程七八日耳。

二贼闻急趋救,非月余不至,则我军入闽久矣。

贼方悉兵外拒,内地空虚,大军果从汀州小路横贯其腹,则三路之贼不战自溃。

伏乞密敕领兵官侦谍虚实,随机进取。

”置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因内阁学士富鸿基上之。

上得疏动容,嘉其忠。

十六年,复

泉州,光地谒拉哈达于漳州。

拉哈达疏称光地“矢志为国,颠沛不渝,宜予褒扬”,命优叙,擢侍读学士。

十七年,同安贼蔡寅结众万余,以白巾为号,掠安溪。

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绝其粮道,贼解去。

未几,锦遣其将刘国轩陷海澄、漳平诸县,断万安、江东二桥,南北援绝。

光地遣使赴拉哈达军告急,值江水涨,道阻,乃导军自漳平、安溪小道入。

光地从父日火呈①,率乡勇度石珠岭,芟荆棘,架浮桥以济。

又使弟光垤、光垠以乡兵千度白鸽岭,迎巡抚昊兴祚军于永春。

师次泉州,击破国轩,窜入海。

拉哈达上其功,再予优叙,迁翰林学士。

光地上疏推功将帅,辞新命,不允。

十九年,光地至京师,授内阁学士。

入对,言:

“郑锦已死,子克姨幼弱,部下争权,宜急取之。

”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

上用其言,卒平台湾。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四十九》)

[注]①火呈,音未详,人名用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不可假以岁月            假:

给予。

B.宜因贼防之疏             因:

趁着。

C.伏乞密敕领兵官侦谍虚实   谍:

侦察。

D.乃导军自漳平、安溪小道入 乃:

仅仅。

5.从全文看,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表明李光地“矢志为国”的一组是(3分)  (    )

①十四年,密疏言                      ②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

③又使弟光垤、光垠以乡兵千度白鸽岭    ④光地上疏推功将帅

⑤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            ⑥上用其言,卒平台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耿精忠和郑锦曾经一起派人招抚李光地,后来得知汀州有危险后又一起发兵援助汀州,说明二人的立场是一致的。

B.李光地在密疏中提出了对反贼宜采取急攻的建议,根据是闽地本身狭小,再经反贼劫掠后民力已尽,反贼的实力也已相应削弱。

C.郑锦的部将刘国轩攻陷海澄等县后,李光地陷入险境,后来他的叔父李日火呈率领乡勇赶来救助,可见李家对朝廷的忠诚。

D.在与蔡寅的交锋中,李光地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采取了断绝敌人粮道的方法,迫使敌人撤退,这体现了他的作战才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窃闻大兵南来,皆于贼兵多处鏖战,而不知出奇以捣其虚,此计之失也。

(6分)

译文:

  

(2)置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因内阁学士富鸿基上之。

(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式

故国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

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注]汤式,生卒年不详,宁波(今属浙江)人。

元末曾补本县吏,后落魄江湖问。

明成祖朱棣时曾为文学侍从。

8、最能集中体现这首元曲情感的是哪个词?

请阐释其具体含意,(5分)

 

 

 

9、简要赏析曲中“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四题任选三题)(6分)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

                                                         (韦应物《滁州西涧》)

(2)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红巾翠袖,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4)                  ,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两兄弟

林语堂

熙宁四年(1072)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

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淮阳)充任教授,澹泊自甘。

陈州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

   子由高大,丰满的圆脸,两颊附近的松肉很多,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停。

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

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

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就犹如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和威廉·詹姆斯(WlliamJames)。

由各自的才气上看,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学性的论文。

可是威廉·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味的心理学和哲学教科书,而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

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

苏东坡的一个短处就是老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

当时不是什么好年月,子由对哥哥太了解。

一天,二人正在讨论国家情势,子由对哥哥说:

“空闲不见得是坏事,一日空闲长似两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办法。

”哥哥却回答道:

“可是我就是闲不住。

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

  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澹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

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想,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

我们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

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

“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

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

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

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

人在世界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

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无力必要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

佩服苏东坡的人和批评苏东坡的人,就常说到他这种至大至刚之气。

孟子在自己本身觉察到有此力量,这种力量着辅以正义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孟子的一个弟子问: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回答道:

“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道与义,无是,馁也。

行有不嫌于心,则馁矣。

  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遭遇到道德的矛盾,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

在苏东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时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往往他宁愿保持他的英雄本色。

所以他内心中的冲突总不会太大的。

他那伟大的天才不断自由流露而一发不可抑制。

正是:

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苏东坡与其弟弟子由及家人共度中秋。

这次中秋值得记忆,他后来一直思念不置,也是随后六年中唯一的一次中秋。

临别时,二人难分难舍,子由决定送兄长至颖河下游八十里外的颖州(今阜阳),到颖州在欧阳修相伴之下,又一同过了半个多月。

但是终须分手。

在苏东坡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颖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彻夜未眠。

那天夜里,苏东坡写了两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飞蓬”一词正足以象征苏东坡的一生,因为从现在起,他就成为政治风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就不会再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度过三年以上的时光。

                                    (节选自林语堂英文版《苏东坡传》,张振玉译)

11.选出下列对文章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这句话形象地突出了苏东坡好辩、喜欢不顾后果发议论的特点。

B.“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中的“幻想状”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苏东坡天真的一面。

C.“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一句中的“这”指亨利·詹姆斯的心理推理小说为世界文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D.最后一段的画线句运用否定句式,将词语叠用,同时“一个地方”和“三年以上的时光”对举,表达了对苏东坡命运的深切同情。

 

 

12.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                                (    )

A.文章采用“点——面”相映的手法,既概括地介绍了两兄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在具体的事件中再现了人物形象。

B.文章第一段巧妙地借情况介绍将两兄弟性格进行了对比,这样不仅突出了两人的不同性格,更为下文作了铺垫。

C.作者认为苏东坡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历史的背景下客观写出了苏东坡形象地丰富性。

D.苏东坡之所以“生如飞蓬”,主要缘于他“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的性格。

 

13.两兄弟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你认为两兄弟分别像文中提到的哪一位西方作家?

为什么?

(9分)

                                   

  

 

1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两兄弟各有什么样的评价?

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苏东坡性格中“闲不住”的特性的?

(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

A.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B.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长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钱学森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不仅是每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和借鉴的,而且更值得今天每一个人学习,毕竟像钱学森这样的人不多。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

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

因为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之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

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

18请读下面的一副对联,看它所描绘的是哪一位历史名人,写出其姓名并简要地说说理由。

(5分)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富;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历史名人:

(      )

简析理由:

 

 19.某中学成立了一个文学社,拟创办一个社刊,取名为《流年》,请你将青春、文学等内容同刊名联系起来,写几句抒情的刊首语。

字数不超过40字。

(4分)

20.仿照示例,从竹子、彩虹、落叶、橡皮、压路机五种物象中任选一种,写出意思褒贬相对的两句话,使之有哲理,有意蕴。

(4分)

[例]牛褒扬:

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

       批评:

过分的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继体育彩票发行之后,国内又发行了福利彩票。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后还将发行教育彩票。

彩票将成为一种产业(博彩业)。

对于彩票,彩民们自有不同的感受和心态:

“休闲”的玩出了乐趣,想发财的买上了“瘾”……

(2)根据媒体报道,校园彩民令人忧。

有的中学生,幻想一夜成为富翁,沉溺“彩经”而无心学习。

一位中学生这样向同伴描述中500万元大奖后的情景:

先买车,再配一台电脑。

记者问他:

“中奖后还看书吗?

”他回答说:

“有了500万元,还读什么书啊!

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眼中的彩票现象。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标题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一1.C

2.D.

.3.C.

二4.D乃,于是。

 5.B④是谦虚辞让⑥是上采纳他的意见的结果6.A“闻急趋救”只是李光地在密疏中对耿精忠和邓锦用兵的推测。

 7.私下听说大军南来时,都在敌人多的地方激战,却不知道出动奇兵来进攻敌人的空虚之处,这是计策的失误。

(译出“窃”﹑“鏖战”﹑“以”﹑“捣”的意思,“虚”形容词用如名词,“此计之失也”是判断句。

“南来”也可译为“从南面来”。

共六分)

8.把密信放在蜡丸中,派人从小路赶到京城,通过内阁学士富鸿基呈上了密信。

(“蜡丸”前省略介词“于”,“间道”名词作状语,介词“因”意思是“通过”,“上之”意思是“呈上了密信”。

共四分)

8.“愁”,(2分)此曲写夜泊思乡

(1),抒发流离飘泊

(1)的失意怅惘(愁苦也可)

(1)之情。

9.这三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格

(1),句式整齐,节奏鲜明

(1),由近及远的写出了黑夜中传来的种种声音

(1)。

以动衬精

(1),渲染了作者此时长夜难眠的孤寂

(1),深化了作者漂泊的慨叹

(1)(愁苦﹑愁思亦可)。

10.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1.C

12.B

13.①外貌、性格、文学才华。

(3分)②东坡像威廉,子由像亨利。

(2分)③相对而言,东坡没有把他的全部才气倾注到文学创作上,而更多地关注时事;(2分)子由虽然才华不敌东坡,但是他专注于一类文章而成大家。

(2分)

14.①子由沉稳实际,恬淡沉静,才华不及东坡;(3分)东坡开朗天真,直言无隐,才华出众。

(3分)②作者高度肯定了东坡“闲不住”性格,认为那是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2)

15.D【辨析】A项中“安步当车”意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而句子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这里用“安步当车”显然违背了文句的原意,不合语境。

B项中“莘莘学子”的“莘莘”有“众多”的意思,“学子”指学生,因此“莘莘学子”也就有众多学生的意思。

现在,在“莘莘学子”前用“一位”来修饰,显然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C项中“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

正确项D中,“不孚众望”的“孚”有“使人信服”的意思,“不孚众望”就是“不使人们信服”

16.B【辨析】A应为“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的”方法。

C句歧义,是对“林业局长带头偷运木料”气愤,还是对“护林员揭发”气愤,没有交待清楚。

D不仅值得今天每一个人学习,而且更是每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毕竟像钱学森这样的人不多。

17B.(②④具有因果关系。

①句中含有“比较”之意,所以,应放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之后。

“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是“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的前提,所以,正确顺序是:

②④③①)

18.包拯。

(2分)他严格执法,铁面无私,敢于摧折权贵,为民伸冤。

包拯在后世被广为称颂,民间誉为包青天,并编有许多颂扬其事迹的文艺作品。

(2分)

19.示例:

(1)流年似水,青春如歌,让我们带着青春和梦想一路欢歌!

(2)似水流年,在岁月的长河里,流淌的不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流淌着我们不灭的文学梦。

(内容扣住“流年”“青春”“文学”等给2分;语言抒情色彩浓郁,符合字数要求给2分)

20.示例:

橡皮褒扬:

每次发现别人的错误,都用自己的身躯去更正。

(2分)批评:

过分地计较他人的过失,终究消磨了自己的生命。

(2分)

译文:

 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

年幼时聪明奇特。

他努力学习,仰慕古人,康熙九年成为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担任编修。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叛,郑锦占据泉州,李光地侍奉双亲藏在山谷中,郑锦与耿精忠一起派人招抚他,他极力抗拒。

康熙十四年,他秘密上疏道:

“闽地地界狭小,自从二贼割据后,他们就用残酷的手段盘剥百姓,百姓的人力和物力已经用尽,反贼的势头也已经陷入困境。

南来的大军应该急攻,不能给敌人时间,否则恐怕会出现其他变故。

现在耿精忠正在全力对付仙霞、杉关,郑锦也在漳、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