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964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学年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将姓名、班级、考号与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2.客观题的作答:

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3.主观题的作答:

必须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此区域外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是中国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制度。

书院这个名词成为私人讲学的代表,是从朱熹开始的,但是用书院来称呼私人创办的学校则起自唐代。

从唐末到20世纪初年,书院教育持续了1000多年。

一个制度能维持这么久,那么它的贡献也就可想而知了。

“私人讲学”这四个字其实是一个很现代的名词。

因为在传统中国,公私的分别并不像现代这么清楚。

唐末社会崩溃,世家大族早已陵夷,中央政令不行,原有的庙学教育也跟着衰落不振,于是便有了私人创办家族学校之举。

其实私人教学,至少源始于孔子,但以家族之力来创办学校,招收学生,延聘师儒,却是以前少有的事。

从传统教育的立场来说,私人兴学不外是在官学崩溃的时候,模仿其体制和规模,继续其功用,并没有取代官学的意思或目的。

这样的私人教育当然缺乏现代人“公”“私”分明的特点。

但是在发扬儒家的“为己之学”或宋明理想的思想方面,书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讲学的风气以及制度化当然要归功于书院,宋明理学或儒学的种种风尚及学派往往依附书院而发扬光大。

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十分光辉的发展。

西洋中古学术的发展往往依附于大学,迨文艺复兴,则“学院”兴起,日渐取代大学。

而到了启蒙时代,沙龙更成了新思想的温床。

可见学术的发达往往和思想家荟萃的场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言之,书院是宋明以来儒学发达的制度上的保姆。

政府对于书院所扮演的角色当然是很清楚的,因此有数次毁灭书院的纪录。

也因此作为辅助官学教育的书院得以发展出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它继续不断更新,创造新思潮,影响政治及社会。

我们对东林书院和它所代表的实践精神的神往,无非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正是传统中国读书人的独立理想。

唯其独立而有尊严,唯其尊严而能赓续中国的人文传统。

书院在各地发展的过程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不断地和地方既有文化特色产生交流。

中国有学术地理,可说是自宋代而开始。

先此当然有学术与地方文化结合的现象,但中国疆土自元以来,扩张得特别快,再加上外族入主中国,所以在整合各种文化和民族传统的过程里,教育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

总之,书院教育舍弃在中国幅员扩张的过程时,追求政治上的齐一性,而选择文化上的包容性。

从宋元以来,替中国维持它作为一个政治单位命脉的实在是这种文化上的弹性和教育、思想上的包容性。

书院至少在充分官学化以前是这种文化命脉的主要机构。

(摘编自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制度如果能维持长久,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贡献,持续了1000多年的书院教育,其贡献也一定不会小。

B.私人创办家族学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会、政治等影响外,还跟教育自身的衰落不振有一定的关系。

C.在传统中国,公私分别并不清楚,私人教学,至少起始于孔子,但用书院来称呼私人创办的学校却是唐代以前少有的事。

D.书院作为中国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在发扬宋明理学或儒学的种种风尚及学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书院也是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荟萃的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宋明以来儒家学术的发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B.西方中古学术的发展历程,不同于中国的形式,而是从大学到“学院”,到了启蒙时代,很多新思想则来自于沙龙。

C.辅助官学教育的书院,创造新思潮,影响政治及社会,这种角色有时不被政府所接纳,因而也会招来官方打压。

D.学术与地方文化结合的现象早在宋代以前就出现,从宋代开始,学术地理得以继续保持,这有力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整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院机构和书院制度,不是自古就有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私人教学的现象则远比书院机构出现得早。

B.中国古代的私人教育,缺乏现代人公私分明的特点,在体制、规模和功用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官学色彩。

C.作为官学教育的辅助,书院慢慢发展出特立独行的性格,能代表传统中国读书人的独立思想,能赓续中国的人文传统。

D.在舍弃中国幅员扩张的过程时,书院教育依然追求政治上的齐一性,并选择文化上的包容性,成为中国文化命脉的主要机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

鲍勃·迪伦:

迷人之谜

柏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

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

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

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

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

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

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

他说:

“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

”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

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

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

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

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

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

“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

”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

“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

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

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

”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做《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

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

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

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

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

“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

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1996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

“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

2000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

莎士比亚。

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

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

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2016年10月15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而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

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

“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

“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

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

这种挑战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B.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C.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D.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到了圆融体现。

5.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6.鲍勃·迪伦几次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路向暖

于艳丽

父亲坐在轮椅上:

他垂着头,看不到脸,花白稀疏的头发掩盖不住头皮,一道勒痕从他低垂的后颈处显露出来,红紫色的於血让人触目惊心。

她“啊”地一声站起来,埋头工作的同事抬起头莫名其妙地望了一眼,复又低下头去了。

每个人都有忙不完.的事,谁有工夫关心她的情绪呢?

此刻正是中午,一天中最暖的时候,明媚的阳光从窗户外铺展到室内,她用手摸索了一下脸,恍惚中做了一个梦!

她觉得有必要请假回老家一趟,这个打算已经有了好久了。

从去年的秋天开始,她知道父亲的中风更严重了之后,就打算回去。

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了,一个任务套着一个任务,她没有办法停下来。

无论如何必须回去一趟了。

这几天,网络里、电视上,轮番轰炸似地播报一个关于保姆弑杀老年雇主的新闻,这让她时不时地做噩梦。

伺候父亲的保姆是自己在中介找到的,五十岁左右,圆脸,有一双与年纪不大相符的清澈的眼睛。

她就是看中了她那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凭她在社会上多年历练的经验,那笑不是逢迎的、卑微的,而是从心底里生长出来的善良结成的笑。

把一个失语的瘫痪在床的老人交给有着这样善意笑容的人,她觉得自己是能够放心的。

可现在,她对自己的判断有了怀疑。

电视上那个老女人看起来多憨厚,多无辜,如果不是证据确凿,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样的一个人竟然会像掐死一只蚊子一样,害人!

终于还是请了假,头也不回地挤进了火车站。

她坐在候车室,心神不宁地盯着候车大厅门口那个圆形挂钟上的时针和分针等车。

母亲去世后,父亲得了脑中风,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言语,自己又没有能力将他带在身边,只好在老家雇了一个保姆,伺候他的饮食起居。

最近两年,新换了工作,压力大,而她似乎也有意识地逃避着那个有亲人却没有温暖的家,直到最近看到那则保姆出事的新闻,她才慌乱起来。

她想,应该回去看看了,如果父亲出事了,那冥冥中她也成了杀人者的同谋。

回乡的路曲折漫长,火车爬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越过一道河又一道河,可终点似乎遥遥无期,对面一个回乡的小孩问:

妈妈,火车爬得这么慢,为什么不站起来跑呢?

她在众人的惊叹中,哑然失笑。

小时候,她也问过父母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但是父母亲无一例外地慈祥地笑她,抚摸她的头,甚至给她一个奖赏性的拥抱,让她觉得问一些没头没脑的问题虽然没有答案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下了车,神思还在恍惚。

有两年多没回来,站前的大楼在新广告牌衬托下,似乎更显破旧,一辆黄色的出租车恰当地停在她的身边。

司机师傅按响喇叭,这让她竟然有了手足无措的感觉,就像偶遇一个曾经十分熟悉却又被自己疏远的朋友。

车上,她试探性地提起保姆杀人的案子,司机师傅打着哈哈说,现在这世道,什么稀奇事都有。

前段日子,这里一个老人死在家里,十几天才被发现,等打开家门,发现人已经臭了。

她的胃抽搐了一下,嘴里涌出一股酸水,想吐,却又忍住了。

她用一只手扶着头,转脸看向窗外,马路边的老柳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没了,路边被水泥和花砖铺出了停车场,她想起那几棵老柳树,想起曾经在春天的时候,它们早早地把春天的消息捎给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她拖着行李,走进小区,心脏跟着行李箱的碌碌声,快节奏地跳着。

一个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迎面走了过去,一只毛毛狗跟在母女俩的身后摇晃着尾巴。

隔着几十米远,她看到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

一个圆脸的老妇人在和旁边的人攀谈,老人坐在轮椅上,春天的阳光照着他黧黑又有几分红润的脸,他正看着前方,想必从视线里发现了令他惊喜的事物。

他的眼神瞬间明亮了起来,嘴角有一丝微笑慢慢地鲜活,慢慢地鲜活,最后连她都觉得那微笑已经如这三春暖阳一样铺展开,让她的世界也跟着温暖鲜活了起来。

(选自《羊城晚报》2016年4月10日)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梦境是对现实的曲折反映。

小说开篇对女主人公的一段梦境描写,用意在于表现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对远在家乡的父亲安危的牵挂。

B.女主人公午睡做噩梦,惊心处“啊”的一声站起来,同事望了一眼又埋头工作,可见她所在的城市人情冷漠。

C.小说中关于保姆的外貌描写,暗示这位保姆真诚、善良,表明女主人公的选择是正确的,也为后文老人被照顾安好做了铺垫。

D.女主人公没有能力将父亲带在身边,近两年又新换了工作,压力大,任务多,才一直没办法挤出时间回去看父亲。

8.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对待生病的父亲,她在情感上出现了哪些变化?

请简要分析。

(5分)

 

9.小说中间为什么要写在回乡的火车上女主人公看到一个小孩向妈妈提问题这个情节?

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9分)

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

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

景祐元年,礼院奏用冬至日册后,沔奏:

“丧未祥禫而行嘉礼,非制也。

”李安世上书指切朝政,被劾。

沔奏:

“加罪安世,恐杜天下言者,请勿治。

”黜知衡山县。

道上书言时事,再贬永州监酒。

所在皆著能迹。

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

沔上书言:

“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

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

”居两月,迁礼部郎中,知庆州。

元昊死,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

沔曰:

“乘危伐丧,非中国体。

”三司所给特支,物恶而估高,军士有语,优人因戏及之,命斩之徇。

明日,给特支,士无敢欢者。

迁枢密直学士、知成都府,未至,以母丧罢。

服除,为陕西都转运使。

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

对曰:

“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

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

”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曰:

“南事诚如沔所料。

”英宗即位,迁户部。

帝与执政议守边者,难其人,欧阳修奏:

“孙沔向守环庆,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最著。

今虽七十,心力不衰,中间曾以罪废,然宜弃瑕忘过。

”遂又以为观文殿学士、知庆州,徙延州,道卒。

沔居官以才力闻,强直少所惮,然喜宴游女色,故中间坐废。

                                             (节选自《宋史·孙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B.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C.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D.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根据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的第一、二、三名依次叫做状元、榜眼、探花。

B.社稷,我国古代称谷神为社,土神称为稷,粮食和土地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故而人们也用社稷代指国家。

C.礼部,古代官署,掌管祭祀、典礼、外宾接待等事务,科举取士、学校事务也归礼部管辖。

礼部的最高长官是礼部尚书。

D.服除,意思是脱掉丧服,即守丧期满。

根据传统孝道观念,官员遭逢父母去世,一般都要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沔为官正直,敢于直言上谏。

他曾上奏反对在举丧期间册封皇后,并为李安世上书说情,请求赦免,结果李安世还是被贬为衡山县知县。

B.孙沔恪守道义,不乘敌军之危。

西夏国君元昊死去,这本是攻打西夏的良机,可是孙沔认为,在敌国举办国丧期间发动战争是不合大国风范的。

C.孙沔睿智清醒,善于审时度势。

他上书指出吕夷简主动申请罢相的真实意图;任秦州长官时又提醒皇帝岭南一带敌人气焰正盛,战局危急。

D.孙沔政绩突出,办事能力很强。

他所管辖治理的地方都能够有很好的政绩;在他七十高龄的时候,欧阳修还向皇帝推荐了孙沔出任边境守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孙沔向守环庆,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最著。

(2)沔居官以才力闻,强直少所惮,然喜宴游女色,故中间坐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①【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15.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现在患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父母觉得这是“过度诊断”,医生只是在危言耸听,也许孩子只是太好动,让他们多运动就好了,菲尔普斯就是个例子。

②在办公楼施工现场,满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顺利完工,工人们两班轮换,不停施工。

③研究表明,WIFI发射器的辐射极小,且随距离不断减弱,一米外的辐射值就已微不足道。

不过,还是建议将发射器放置在离床头1米范围之外,不用时尽量关闭电源。

④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而中国的肥胖现状更是严霜烈日。

世卫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我国现有近9000万肥胖者,这一数字已超越美国居世界首位。

⑤影片《湄公河行动》取材于当时惊天动地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故事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其中,一场警察扮成商人与毒枭之间过招的戏码看得人惊心动魄。

⑥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崭露头角的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可谓是慧眼识珠。

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设计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谈到文学作品影视化时,周大新表示,作家把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应该持支持的态度,但是绝不能为改编而写作,更不能只是粗制滥造一些大家看完就忘记了的作品。

B.受台风“海马”影响,粤、闽、赣3省部分地区受灾。

据统计,广东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近18万公顷,大约有170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56间,直接经济损失35.11亿元。

C.10月23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十送红军》等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

D.主办方表示,本届冬博会将免费开放,观众只要在网上注册就可以免费进入,体验式的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从而提升冰雪项目的普及,助力北京冬奥会。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演员的“天价片酬”问题并非第一次引发社会的讨论。

  ① 在制作成本一定的背景下,  ②  演员片酬过高,就势必挤压其他环节的成本,  ③  将影响整个作品的艺术质量。

大牌明星的加入,  ④  有利于吸引眼球,演员获得片酬多少,  ⑤  主要是靠市场调节来完成,  ⑥  当“天价片酬”现象引发由行业内外的争议,对其合理性进行审视就必不可少。

A.

如果

最终

虽然

B.

假如

必定

不仅

C.

如果

并且

虽说

如果

D.

只要

确实

可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