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90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docx

千古奇才苏东坡冀中职业学院

千古奇才苏东坡

冀中职业学院赵瑞娟讲师

前言:

本讲稿是为冀中职业学院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的子课题《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求化人育人之效》研究所进行的讲座底稿。

本稿内容结合我院地处定州,毗邻定州文庙的地理位置及文化内涵,全面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苏轼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重点发掘了其为人、从政的崇高境界,启示人们学习苏轼的人生哲学。

冀中职业学院旁边的定州文庙里边,正对门口有两棵千年古槐,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有名的东坡槐。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棵古树一棵遒劲如“神龙”,一棵葱郁如“舞凤”,因此又名“龙凤双槐”。

那么,苏轼苏东坡何时种下这两棵古树的呢?

历史要追溯到九百年前(1093年),苏轼被贬到定州做知州,为纪念亡妻而种下了这两棵槐树。

从此与定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定州做了许多事情。

他在定州不仅种下了东坡槐,还建立了民兵组织,稳定了边防;发展生产,改善了民生;体恤民情,废除了苛捐杂税;创立定州秧歌,丰富了百姓的精神生活;还酿制了历史文化名酒——中山松醪酒,并配以赋文;留下了著名的雪浪石,赋予定州更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我们定州的荣幸。

今天我要讲的历史文化名人就是苏轼。

题目是《千古奇才苏东坡》。

说起苏轼,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我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很了解苏轼,理解苏轼。

比如,他文学艺术上的高深造诣;他人生经历的坎坷曲折;以及他荣辱不惊,超然达观的处世哲学。

今天,我想从以上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苏轼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喜欢。

一.千古大家绝千古——苏轼的艺术才情

清代诗人赵翼说得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而千年的等待,到宋代才等来苏轼这样一个千古奇才,千百年后似乎也无人能达到他的高度。

所以说他是“千古大家绝千古”。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宋词作为有宋一代的文学之胜,又有婉约豪放之分,而苏轼就是豪放词的创始人,也是代表词人。

词这种文体产生之初主要取材于闺中女性的日常生活,侬丽香艳,脂粉气很浓,所以有花间词一派;哪怕是宋代的婉约词,也不外是离愁别绪,情感纤弱。

所以当时的人称:

“词为小道”,不登大雅之堂,又称“诗余”。

苏轼却认为“诗词自是一家”,把词当作诗去写,不再拘泥于女性和情感,诗能写的词也能写,这就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为豪放词别开一番天地,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相传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曾问幕僚:

“我词如何柳七?

”幕士答道: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由此可见苏轼词作的豪放刚劲的特征。

当然,苏轼也写了一些婉约词,如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写的凄婉动人,催人泪下。

以上说的是词的创作,下面说诗的创作。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代文人都能写诗。

而且,唐诗诗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那宋代的苏轼的诗歌作品会有什么特色呢?

苏轼又是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他以议论为诗,赋予了宋诗的无穷理趣。

比较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可以看到:

同为游览庐山,李白看到的是庐山仙境一般美好的景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看到的却是一种深刻的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观照物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要客观的认识事物,须跳出其中。

这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还有一首《琴诗》:

(说美妙的琴声是如何产生的呢?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美妙的琴声产生于客观事物和主观人为的巧妙结合,任何事物亦是如此;主客观结合才能成功。

所以读苏轼的诗,我们得到的是更多的道理和启迪,联系我们的实际,我经常听到我们的许多毕业生在走上社会后,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

这就是上学时没有客观认识自己,只看到纪律是束缚,限制自由;老师的教导是唠叨,使耳朵生茧;只看到学习是负担,耽误自己上网聊天看电视……没有认识到心想事成,美梦成真是需要实际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所以,正身处其中的我们一定要以此为鉴。

在散文方面,苏轼和欧阳修并称“欧苏”,均位列“唐宋八大家”。

当我们在宋代文学的殿堂里徜徉,聆听了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人生失意后,我们能随苏轼的《赤壁赋》思接千古,情系一身: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虽然如此,苏轼并不消沉,他又高唱: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风,目遇之而成色。

”常言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与现实总是存在着不和谐。

那么,面对残酷的现实,缺憾的人生,我们如何解脱呢?

苏轼说让我们回归自然吧,欣赏这清风明月的意境,去净化我们的心灵。

这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精神胜利法,这是面对现实的一种独特方式,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不是人人能有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成为人的精神的慰藉和寄托。

所以,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会想到庄子,会想到苏轼。

在文学创作方面,天地古今齐集笔下,日月风流情满江河,胸中沟壑,笔底波澜,前人谓之“苏海”。

能象苏轼这样在诗词文方面都堪称大家,真可谓千古一绝。

而苏轼的才情远不止于此,因为文学和艺术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在书法方面,苏轼号称“宋代第一书法家”,和当时的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的书法有“三奇”:

一是用笔奇,他斜执笔,用侧锋,笔挟伟力豪气;二是原则奇,置“书贵瘦硬方通神”的古训于不顾,完全任性而为。

三是字型奇,用既肥且瘦的字型,吐露萧散风神。

苏轼曾开玩笑的批评黄庭坚的字像蛇,太瘦太长;黄庭坚也反击苏轼的字像压在石头底下的蛤蟆,又肥有扁。

但不管怎么说,苏轼的书法很有特色,很有个性,这与他一贯的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

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成为传世名作。

(非第一也非同小可,因为第一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二是颜真卿的《祭侄稿》,专业书法家。

在绘画方面,苏轼的创作原则是以诗写画,以画蕴诗。

从他的《题惠崇春江晚景》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暖水鸭先知。

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特点。

他也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画作品: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苏轼的画作就是在诗情画意之中把平生心志托付于古木竹石,与画竹名家文同文与可同为“湖州画派”的代表人物,留下的手迹《枯木怪石图》价值连城。

苏轼文学艺术方面的高深造指,卓然不群,使他在当时独领风骚: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甚至外国人(高丽,日本)都成为他的粉丝,使九世纪的后半叶成为文学艺术上的苏东坡时代,这不正是一个非文化巨人所不能及的独一无二的现象吗?

(童谣:

苏文生,吃菜羹,苏文熟,吃羊肉。

苏轼的才华又不仅仅是这些,他还通音律,精品茗,熟悉歧黄之术(还会看病),很会种庄稼,(未必人人能行,陶渊明,我们自己也一样)特别是种松树(有许多人向他请教,绿化环保第一人),甚至于天文地理、抗洪抢险乃至烹调、酿造、养生无不通晓。

所以我说,在中国的古代文人中,苏轼是一个全才,通才,更是一个千古难得的奇才。

(奇在艺术才情的全面卓越,奇在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奇在人生态度的超然达观。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人生历程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人生的风霜并不因为他的奇才俊秀就不降临到他身上。

相反,回首处却是无处不萧索,用苏轼的一句诗来概括,真可谓“一蓑烟雨任平生”。

1.少年读书

苏轼生于1037年,北宋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

苏轼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母亲程氏是当时大里氏木(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品德学识都很好。

苏轼的父亲苏洵,科举屡试不中,因此对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期望很高,要求很严。

严格到什么程度呢?

苏轼六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夜记梦诗,说自己梦见被父亲督促背诗,好象又回到少年一样。

父亲的严厉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这种严格的家庭教育,使苏轼能够专心读书,心无旁骛,为苏轼以后的一举成名奠定了基础,也为他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厚的学养。

2.名震京师

苏轼21岁参加科举考试,便一举高中,金榜题名。

传说当时的文坛领袖也是主考官欧阳修看了苏轼的文章,十分喜欢,还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呢,本来想取第一名的,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

而接下来的殿试,苏轼对答如流,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被赐予翰林学士。

宋仁宗私下里对皇后说:

“大宋何幸,得此奇才?

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他们的父亲苏洵,也以文名世,父子三人自此名震京师,并称“三苏”,且并列“唐宋八大家”。

3.反对变法

1069年,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我们学历史都知道,变法是有其历史进步意义的。

同时,不可否认,一些具体的变法措施也有不利于民甚至有害于民的地方。

苏轼从民生民情的实际出发,他主张变革现实,但要循序渐进,反对王安石的那种激进的变革方式。

这就使得当时的激进派说他保守,保守派说他激进,对他都很不满。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毛晋《东坡败笔》记载说:

“一次苏轼退朝回来,酒足饭饱,摸着肚子,问侍女们说:

‘你们说一说,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一个侍女抢着回答说:

‘都是文章’,苏轼听了摇头,不以为然。

又有一人说:

‘都是机敏智慧’。

苏轼又摇头。

这时候苏轼最喜欢的一个侍女名叫朝云的,不慌不忙的说道:

‘学士你一肚皮装的都是不合时宜!

’苏轼听了捧腹大笑。

可以说,苏轼一声的起起落落,更多的是被一贬再贬,都是因为这“不合时宜”,被激进派和保守派不断迫害的结果。

面对朝廷中派系的激烈纷争,苏轼要求出任地方官。

因为在苏轼看来,与其淹没于无谓的权势之争,不如去惠政于民,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

从1072——1085年,长达13年的时间,苏轼都在地方官任上。

但是,只要是小人当道,好人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苏轼虽远离朝廷,但灾难却仍如影随形。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从徐州迁知湖州(今浙江吴兴)。

湖州虽为鱼米之乡,但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连年闹饥荒和传染病,死人很多。

在苏轼看来,这种民不聊生的状况,一方面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但同时也是“拙政”(统治不力)造成的。

这里有自责,也有对变法的不满。

所以,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反映民生疾苦,不满时政的诗作。

一些政敌就借机说苏轼“讥讽朝廷”,甚至肆意曲解,诬陷诽谤。

其中,《王复秀才新居双桧二首》之二: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这是一首对桧树的赞歌,苏轼是想以歌颂桧树来说明自己有如桧树一般挺拔向上,傲岸不屈的品格。

御史台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却说苏轼有不敬之心,有诬上的嫌疑,是大逆不道。

神宗皇帝本来就欣赏苏轼的才华,不愿追究,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神宗只好命令把苏轼拘捕入京审讯。

结果怎么样呢?

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苏轼在狱中时,是长子苏迈每天送衣送饭,父子俩暗中约定,平常只送菜和肉,万一听到坏消息,就送鱼来。

一天,苏迈随身带的银两用完了,他出京借钱,便托朋友为父亲送饭。

朋友不知道他们的暗约,送了几条苏轼爱吃的熏鱼。

苏轼一见,以为事态恶化,难逃一死,就写信给弟弟苏撤托付后事,说自己一家十几口都要靠弟弟抚养照料,说来生仍愿和他做兄弟;还感激皇恩,说这次获罪全怪自己。

后来,这封信到了皇帝手中,神宗大受感动。

又加上一些老臣上书求情,说苏轼是“天下奇才”(张方平),“安有盛世而杀奇才乎?

”(王安石)神宗皇帝本来赏识苏轼的才华,又好名而畏议论,便结案:

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即湖北的最高军事长官),其他人也受到了牵连处罚。

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其实就是文字狱,御史台又称乌台。

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又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4、政事艰难

当然,苏轼也并非总是倒霉,也有时来运转,飞黄腾达的时候。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哲宗(赵煦)继位,由高太后摄政。

高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开始起用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在政见上反对王安石的人。

苏轼当然也包括在内。

在苏轼被召回京师的八个月时间里,官位升了三回,由七品芝麻官跳到了三品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知制诰”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最高职位,下一步往往就是拜相了。

但是苏轼的飞黄腾达,自然引起了一些政敌及小人的嫉妒;更因为苏轼的耿直,反对司马光废除有利于民的免役法,使司马光也嫌苏轼碍手碍脚,准备把他赶出朝廷。

鉴于这种形势,苏轼连连上书要求出任地方官。

哲宗元佑四年(1089),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再次出知杭州。

他来到杭州,兴修水利,疏通运河;整治西湖,修建苏堤;还疏通了钱塘江,为杭州人民造福不浅。

时至今日,杭州成世界驰名的旅游城市,其中也应该包含苏轼的历史贡献。

在此还有一个“东坡肉”的典故:

据传,百姓为了感谢苏轼整治西湖,曾抬猪担酒给他拜年,苏轼因此收下了许多猪肉。

他就叫人把猪肉切成小方块,烧的红酥酥的,分给参加整饬西湖的民工们,于是大家就把这个菜叫做“东坡肉”。

杭州有饭馆仿制这种“东坡肉”出卖,赚了大钱。

别的饭馆也争相仿效,结果,“东坡肉”就成了杭州的一道名菜。

再后来,三年之中,苏轼升迁相继,直至高太后去世。

5、诗人之死

元佑八年(1093)九月,十八岁的哲宗开始亲政,激进派得势,苏轼被贬定州。

六个月后,苏轼又被贬英州,甚至被贬广州惠州,海南瞻州。

元符三年(1100),哲宗去世,神宗皇后摄政。

元祐大臣全部遇赦,苏轼内迁廉州(广西合浦),苏轼回到内地,决定定居常州。

但在去常州的途中,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享年66岁。

苏轼死后,很多士大夫为他写了祭文,以示哀悼。

李方叔的一段祭文很有代表性: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识与不识,谁不()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

”(宋代朱牟《曲洧旧闻》)

苏轼死了,但他的事业和声名却永远光照人间!

三、也无风雨也无情——苏轼的人生态度

面对朝廷的党派之争,个人的身世沉浮,苏轼从来都是泰然处之,荣辱不惊,超然自得。

借用苏轼的诗句来概括就是:

“也无风雨也无情。

在乌台诗案苏轼被捕之时,他的妻子哭得死去活来,苏轼却很镇静,反而对妻子讲起故事来。

他说宋真宗的时候有一位隐者叫杨朴,很能做诗。

真宗皇帝召见他,问他会不会作诗,杨朴说不能。

皇帝知道他是故意隐藏自己的才华,不愿从政。

就又问他:

“朋友们送行的时候有没有人写诗给你?

”杨朴说:

“没有,只有老妻为我写了一首:

且休落拓贪酒杯,更莫猖狂爱吟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皇帝听后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

现在苏轼也因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了,看到妻子哭得这样伤心,就风趣的说:

“你难道不能像杨朴的妻子那样,作一首诗为我送行吗?

”这句话把王氏也逗乐了。

这则故事见于《东坡笔记》,是真有其事还是一时杜撰,无从查考,却可以看出苏轼面对生死的超然达观。

苏轼被贬黄州后,作为犯官俸禄低微。

为了养家糊口,苏轼亲自垦荒种地,有如农夫一般。

“东坡居士”的名号即由此而来。

这在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来说,亲自耕种且能自给自足都是难能可贵的。

就是在这种生活都很艰难的境况之中,苏轼创作出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传颂千古的名作。

我就经常感叹,为什么越是环境艰难,创作越是丰富,成就越是高超。

难道只是不平则鸣,发愤著书?

我们可能不再认同屈原投江,认为他“迂”,不在认同陶渊明的归隐,但是,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他们当时的处境,他们会有怎样的心情,我们就知道,文学作品确实是诗人平生心志的体现,而非一时的气话,因为在苏轼看来,如果能以达观的态度看待人生,那么,人生旅途中的悲欢离合,穷达贵贱,乃是一种必然,一种经历,一种心情,有了这种认识,人才能清醒的正是现实,坚强的面对现实中的苦难,而不会让苦难的阴影来笼罩自己。

宋哲宗绍圣四年(1079),苏轼被贬广州惠州。

但他仍写诗: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虽然年老多病,睡在小阁楼上,自己却不以为忧,甚至还有几分悠然自得。

不是不知道苦,而是不以个人得失为怀。

结果,苏轼的政敌革新派的章惇听说之后,说“苏子瞻尚尔快活耶”,复贬海南詹州。

(这就是君子和小人,小人永远打不败君子。

因为海明威说过: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那时的南海非现在的南海,是旅游胜地,詹州乃蛮荒之地。

苏轼曾这样描述他的处境: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

几乎什么都没有,他给朋友写信说,他们父子“相对如两苦行僧”,曾以菜羹,芋头,苍耳为食。

即使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苏轼的精神生活并不贫乏,反而更加丰富。

苏轼在詹州做了三件事,

第一,读陶渊明的诗。

此时的苏轼更加喜好陶渊明的诗,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一观点成为对陶诗的千古定论。

现在文学史一重要观点。

通过读陶渊明的诗,他又发现自己的所谓的“缺点”和追求:

苏轼说他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性格刚直不知变通才能浅薄,和世道有很多违逆的地方)。

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

第二,著书立说,完成了《易传》、《书传》、《论语说》,自认为“此生不虚度”,“其他何足道”?

可见苏轼的人生追求,重在精神文化,而不在于物质名利。

第三,鼓励后学。

苏轼虽屡遭政敌迫害,但许多学子仍不顾风险,不远千里求学于苏轼。

苏轼启发教育了一大批后进,对当地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所以,苏轼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正是在一次次的被贬官的过程中,苏轼做出了经世济民的政绩,达到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巅峰。

还是这是诗人的不幸,也是诗坛的大幸。

而且,更为难得的是苏轼从不因此悲观失落,甚至被贬海南,九死一生之时。

他在渡海北还,途中作诗: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真是想出天外,匪夷所思,非常人所能及。

所以,我常想,当我们遇到一些挫折,我们想一想苏轼,我们所谓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生活的磨难应该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所以,处于顺境,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更好的发展自己;处于逆境,也不要自卑自弃,而要迎难而上,决不放弃。

哪怕是面对死亡,苏轼也有不同常人的达观和坚定。

临终前,他对三个儿子说:

“吾生不恶,死必不坠,汝等勿哭泣以达化。

”维琳长老劝他“想想来生吧。

”苏轼却说:

“西天也许存在,不过没法去那儿。

”维琳长老说:

“此刻一定要试试看,要有信心。

”苏轼说:

“试就不对了”。

这就是他最后的话,苏轼就这样坦然的离开了人世。

综上所述,总结苏轼的人生哲学是:

1)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他深刻的儒家思想,一生的仕途生涯是其实现经世济民思想的重要过程。

2)坎坷的仕途生涯又令苏轼的思想充满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这在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一词中有突出地体现。

既向往“琼楼玉宇“的纯洁又嫌其寒冷,“高处不胜寒”;既憎恶现实社会的恶浊又留恋人世的温暖,只能以月下起舞胜境,千里婵娟为祝愿。

3)侵染释、道的思想又领苏轼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他是在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来的不幸,把儒家君子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物我两忘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

4)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是其人生观的最终表现形式。

人品道德构成苏轼声名的骨干,风格文章构成苏轼的骨肉。

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

苏轼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将永远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学词典中而永垂不朽!

在他身后的一千年的今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势力,商业炒作,虚华浮躁的时代,我们深深地眷恋这位旷世奇才,怀念他的风格文章,人品道德。

在这里,我真的希望大家去了解苏轼,认识苏轼。

记住这个出生在四川蛾眉山的千古奇才吧!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我爱苏轼,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