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812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复习提纲.docx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学说

第二节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的目的

一、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增强识别各种新闻思潮和理论是非的能力

三、推进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建设

第三节学习方法

一、研读论著,掌握精神实质

二、实事求是评价借鉴,在分析比较中掌握

三、理论联系实际

描述性研究、先导性研究。

第二章创立背景条件

早期空想主义——精神交往必要性

法国空想主义——报刊活动、舆论宣传观点

三大空想主义者——主张经验

第一节形成时代背景

一、经济政治社会

封建经济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力勃兴,专制制度腐朽和资产阶级反抗活动加剧。

德国是当时社会主义运动中心。

二、文化背景家庭教育

第二节理论承传——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新闻传播观

一、精神交往

进行信息传播,加强国际交往必要性。

在人际关系中民主平等。

采取行之有效宣传策略。

二、法国空想主义者

以理性学说论证平等和民主。

探索新闻传播原则。

使报刊成为无产阶级舆论工具。

三、三大空想主义者

高度重视舆论作用。

强调报刊调节社会关系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

揭露资产阶级报刊和出版自由口号的虚伪。

第三节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哲学基础

○分析基本方法

从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当做决定其余一切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基本社会结构框架)

第一节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考察人类社会交往必要性

人类社会作为物质存在物,必须以空间上诸多个体共同活动和时间上诸多个体连续活动为条件。

人类个体精神交往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直接的生产过程和经济利益关系,但不会脱离物质活动和经济利益。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

要为人实现自由精神交往提供保障。

强调思想自由对精神交往的意义。

第二节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传播本质

在社会实践中同外在的客观世界打交道,人脑和器官同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才产生意识。

承认外部世界及其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有明确目的和动机的社会行为,是人认识外部世界和反映外部世界的意识活动。

离开外部世界和实践,就失去了反映客体和报道依据。

传播者意识活动及其产物新闻作品,使物质状态的客体变成了精神状态的观念成果。

实践为意识提供现实的对象内容和主体。

传播者生产作品,也为作品培养受众,同时也为新闻生产培养工作者自身,体现意识活动能动性。

○新闻传播者发挥反映和推动历史进程

要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要求社会创造良好传播环境。

第三节对立统一法则制约新闻传播机制

传受者传播接受的各种信息都是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事物和矛盾侧面的披露,是双方对矛盾及其侧面的把握和性质的认定。

○坚持辩证法

1.从事物发展变化观察事物,把握运动走向,动态考察和把握利弊得失。

2.对立统一法则要求全面观察事物,从相互关系的具体发展来全面估计这种关系。

3.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

第四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定新闻事业性质

新闻传播事业是一种上层建筑,不是政治的上层建筑即国家机器,而是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形式。

第五节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决定人民是新闻事业的动力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根据群众需要向他们提供适用的新闻作品和其他思想资料。

第四章马恩的新闻论著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形成

马恩的新闻观点和思想散落在各类著作——非专门家

民主报刊思想——工人报刊思想——党的报刊思想

《莱茵报》——《新莱茵报》——《社会民主党人报》

第一节《莱茵报》时期

没有超过民主主义文化范畴,是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一、自由报刊论述

自由报刊的本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刚毅、理性、道德的本质。

具有公民头脑和市民胸怀。

○社会状况

19C30s,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政治斗争开始高涨,被禁止理解的事物已经不能用明白的言语来表达了。

争取出版自由成为当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最必要最迫切的第一步。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马克思运用(资产阶级启蒙的)理性,揭露新法令的虚伪反动,进而对普鲁士整个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无情剖析。

笔调:

批判“严肃和谦逊”,真理探究者要直奔真理。

倾向:

追求倾向的法律取消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是借口倾向剥夺人的思想写作自由。

功能:

新法令禁止侮辱和毁坏名誉,剥夺了报刊批评监督权利。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

强调出版自由在政治民主权利中的地位作用,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因而也就是出版的类的本质。

书报检查制度是政府垄断的批评,反对人类成熟的工具,党派争夺私利的武器。

要用新闻出版法取代书报检查法。

法律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的,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是对新闻出版自由法律上的认可。

(※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律自由和人民自由的概念)

○自由报刊的人民性

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

新闻出版最主要的自由就在于不要成为一种行业。

自由报刊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时也制造社会舆论。

○自由报刊思想概括

1.自由报刊的人类精神自由表现的产物。

2.有自由报道的权利,对社会事件发表意见的义务。

3.与书报检查制度不相容。

4.具有舆论监督和社会批判功能。

5.不是挣钱的行业。

6.执行独立办报方针,报刊领导撰稿人。

7.出于绝对自由需要,文章不署名。

二、关于人民报刊的论述

社会动因:

德国封建专制政权实行思想禁锢,剥夺人民言论出版自由。

直接动因:

《莱茵报》就《莱比锡总汇报》被查封事件与当局冲突。

人民报刊的提出是马恩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接受他类本质思想的结果。

《莱茵报》期间马恩心中的公民已经不是个人而是作为理智的力量、作为合理观点的体现者出现。

○马恩人民报刊思想

1.内容:

着重报道本国事件。

2.性质:

成为人民喉舌。

3.社会使命:

对统治者不偏不倚评价批评,对人民来说是教科书。

4.报刊存在发展的动力:

人民的依赖。

5.发行:

以方便群众为宗旨。

6.历史:

历史个性。

○人民报刊自由发展条件

1.外部毫不阻碍独立自主——必须进行艰苦斗争取得。

2.内部各向一面各成一行。

三、《莱茵报》时期新闻思想评价

是马恩早期新闻思想。

唯心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唯物主义+共产主义

承上启下,开拓前进的特点。

1.顺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步潮流,吸取其他思想家成果,体现民众政治解放和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愿望,正确规定的自由/人民报刊使命、作用、特点。

2.提出自由报刊人民性。

3.勾勒马恩新闻思想基本范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4.唯心主义色彩,缺乏完全知识结构。

第二节《新莱茵报》时期

一、《德法年鉴》

一二期发表的马恩文章标志他们已经完成了唯心到唯物、革命民主到共产的转变。

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德国民主派报刊任务:

从各个方面证明民主制必要性。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二、《新莱茵报》

副标题“民主派机关报”,是策略上的考虑。

灵魂/贯穿始终的红线——无产阶级革命立场

革命失败后马恩的任务:

总结革命经验,制定新策略;为新战斗培养干部。

三、马恩工人报刊思想

1.性质任务

①工人运动中心:

工人运动作为新型上层建筑,最主要的任务是团结教育工人群众,揭露反动当局,破坏现存政治制度基础。

向读者提供真实全面生活图景,以了解局势把握事件过程。

如实报道敌我友情况,纵观、掌握全局,在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改造旧世界思想武器:

干预运动,成为思想喉舌——革命高潮时是冲锋号角,被镇压时为被压迫者辩护。

2.编辑方针

①坚持无产阶级立场:

工人报刊是无产阶级舆论武器,有明确阶级性。

②立足于事实报道事实:

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

③采取灵活策略:

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结合。

(eg.人民迫切要求推翻普鲁士政权而非消灭资本主义→自称民主派机关报,又保持共产主义者在民主运动中的独立性)

④组织工人共同办报

3.加强工人报刊工作者队伍建设:

修养、文风、编辑部制度。

4.新闻出版自由观念:

所为政治口号提出是近代科学推动社会发展的结果。

是由资产阶级提出、为资产阶级经济政治利益服务、并对整个人类精神发展起杠杆作用。

四、《新莱茵报》时期新闻思想评价

以工人报刊为实践主体,以工人报刊思想为主要内容。

此时马恩共产主义世界观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已问世,是创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自由观和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观把自由/人民报刊思想提升到新高度。

工人报刊思想是民主报刊思想发展的结果。

克服了《莱》时期把自由看成人类理性体现的唯心主义,指出新闻出版自由和不同意见的自由斗争就允许在出版中进行阶级斗争。

报刊阶级倾向性。

第三节《社会民主党人》时期

一、党报思想提出

《新莱茵报》是工人报刊也是党报,但当时德国面临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民主派机关报面目出现,不是完全的党报。

○马恩党报思想形成

每个社会主义报刊都是第一国际中心,党的中心。

工人阶级有觉悟的组织迅速发展证明是定期报刊数量增加。

每张党报出版意味着党向前迈进。

二、《社会民主党人报》和马恩论著

党报高举什么旗帜,坚持什么路线、执行什么方针、决定党报性质和组织坚定性。

工人要解放自己,通过工人运动自我提升。

三、党报思想

1.党报性质:

工人政党力量的象征和标志,党的武器、阵地。

2.党报使命

①阐述党的纲领:

注意斗争条件变化,了解群众看法,讲究斗争策略和宣传技巧。

②监督党的领导:

公正坦率,不违背党的道德、纲领和策略,不让敌人得以“窥视内幕”,区分个别领导人错误和党的错误。

③用科学原理武装工人:

确保理论科学性,实事求是联系实际,重视杂志优势。

3.党报业务思想:

依靠工人,工人掌握钱,满足读者需求。

4.工作者素质修养:

政治立场、道德品质、业务能力。

四、《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思想评价

1.马恩建党学说和党报实践结合的产物,是战胜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报刊活动结晶。

2.经各国党报实践检验,是正确科学的,有无限生命力。

3.有普遍指导意义,与世长存。

第四节马恩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探索

一、信息传递——人类精神交往重要形式

为了进行生产,人类会发生一定联系和关系,在这样的联系和社会关系内才有与自然的联系,才会有生产。

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从物质生存需要出发并受其制约。

二、报刊是主体反映客体的产物

新闻报道是一种意识,是主观反映客观,主体反映客体的意识活动产物。

报道者主体与报道对象客体——新闻报道经过记者精神活动使物质状态的客体变成精神状态的文化成果。

(eg.摩泽尔地区农民对报纸的需求论证记者对摩泽尔河谷地区农民报道的真实可靠——自由报刊必要性是摩泽尔河沿岸贫困状况特性中产生,需要报刊为其呐喊)——从新闻生产角度

读者主体与报刊客体——把报刊信息视为客体/对象,要为读者主体服务。

三、客观性、真实性、倾向性

1.客观性

新闻反映客观事实,是对事实的客观叙述。

要公正向读者提供事实。

2.真实性

真实性是客观性提出的要求,叙述要实事求是。

完整揭示全部事实——分工逐步弄清事实。

历史的真实——相反意见进行争论,矛盾进行交锋,从正反方面互为佐证,经过多方验证的真实。

理论的真实——结论来自事实,理论以事实为依据。

3.倾向性

报道者自身倾向性。

报刊工作不仅要维护最低限度最起码的一般公正,还要表现出工作者本身立场和看法。

1是必要的,记者难以避免的新闻的属性。

2以事实客观性和新闻真实性为依归,不是任意附加的。

3新闻的生命是客观和真实——准确的事实和实事求是叙述方法。

四、舆论及舆论载体

报刊同舆论不可分。

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声。

具有客观公正的特性。

向公众披露尽量多的感兴趣的秘密是舆论工作者和报刊的义务。

报刊的责任——代表、反映、表达舆论。

由于外界不自由,报刊难以忠实反映和表达舆论。

报刊要制造社会舆论。

五、报刊的分工和有机运动

报刊自然分工:

读者不同需求兴趣决定报刊种类的不同存在、繁衍、发展。

记者分工:

报道事实的记者、作为历史学家的记者、经济学家的记者

编辑部分工。

报刊在有机运动中把不足和缺陷变回成长营养剂和防腐剂。

反对外力暴力干扰有机运动。

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对报刊有机运动的意义:

主观能动性发挥。

第五章列宁新闻论著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

经济落后,政治反动。

建党——夺权——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节建党时期的新闻论著

一、《火星报》和列宁新闻论述

1900.12.24创办于境外。

对粉碎俄国工人运动中的“经济派”思潮,联合分散的社会主义民主小组,组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起决定性作用。

把重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用马克思主义统一全俄工人运动作为政治活动目标,其唯一手段是创建全俄政治性机关报。

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终于意义和如何在报纸上正确宣传。

不用思想武装,工人阶级可能甚至达不到自发性。

该时期运动特点——运动的分散状态,即所谓的手工业性质。

没有报纸就不能系统进行有坚定原则的和全面的宣传鼓动。

报纸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

二、建党时期列宁新闻思想

1.建党着手点——办报

①通过党报宣传鼓动批判机会主义,清除“经济派”影响,从思想上团结统一党。

②通过党报制定统一党纲和党章,通过党报工作者自下而上和广泛周密联系可以把党集中起来组织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

③通过办报实际步骤使宣传鼓动内容更加广泛深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党更有战斗力。

④通过办报对工人群众进行持久有效的政治训练,为建党打下阶级基础。

⑤通过办报来建党,甚至通过报纸组织工人运动和破坏政权的方式是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主要方式。

2.报纸工作的纲——全俄政治报

①要集中进行经常性的鼓动工作。

②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全俄的报纸。

③最迫切需要出版全俄政治性报纸。

3.党报三作用——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

4.党报编辑工作原则

①按马克思主义方针办报

②直接展开同志般的论战。

③从理论上阐明事件。

第二节夺权时期的新闻论著

一、新闻论述

多数派要创办的是反映、推动、指导全俄运动的机关报而不是小组报纸。

强调国内外沟通重要性

1905全俄罢工后,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论述出版自由《怎样保证立宪会议的成功(关于出版自由)》

报纸私人广告业务由国家垄断。

征用印刷所和纸张。

二、新闻思想

1.党报事业的党性原则

①“党的出版物”和“党的文学家”:

反对创办不接受党领导监督的报刊,一切党的报刊及其工作者都必须接受党领导监督,同时要赋予其充分批评自由和讨论党的决议的权利。

批评自由,行动一致。

②宣传鼓动的策略原则。

③宣传马克思主义:

解释党的历史策略,说明无产阶级统一的绝对必要性。

④党的出版物多元化。

⑤区分通俗和庸俗:

用简易的推论例子来说明深刻的思想学说。

⑥合法报刊和秘密报刊。

2.论资产阶级报刊和出版自由

1资产阶级报刊是“卖身的文丐”。

2资产阶级出版自由是富人和资本的自由。

3.党报业务工作指导思想

1摒弃作者写,读者读的资产阶级报纸习惯。

2依靠工人捐款办好工人报纸。

3建立战斗的编辑部。

第三节建设时期的新闻论著

一、论述

《论我们报纸的性质》全面论述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报刊作为阶级实行专政的机关报的性质与功能。

二、新闻思想

1.报刊——经济教育工具

1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2少发知识分子的空泛议论,多刊登生产建设的实际材料。

3少报道领导人活动,多一些群众活动和劳动组织内部的公开报道。

4设立黑榜,揭露错误。

5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建设新生活的热情。

2.报刊组织生产宣传的方法

1出版两种——指导性报纸和群众性通俗报纸。

2不要把法令当做生产宣传的形式,注重实际材料传播。

3广泛吸收专家参加生产宣传,切实改进文风。

4倡导利用生产宣传推动经济建设的风气。

3.社会主义出版自由政策

①没有绝对的自由和纯粹的民主:

出版自由就是使报刊摆脱资本的控制,让人民享有使用相当数量的纸张和印刷劳动的同等权利。

②封闭资产阶级报纸,剥夺敌人复辟旧世界的思想武器。

③剥夺资本家印刷所纸张,也就剥夺了其出版自由。

4战胜资产阶级:

对广告实行国家垄断。

5从政治和物质上保障工农群众享有出版自由。

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业务指导思想

1常宣传鼓动必须有真正共产主义性质。

2社会主义报刊具有宣传、鼓动、组织的社会功能。

3公开报道原则。

4讲真话原则。

第四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

一、系统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

要自觉把自己看作党的总肌理的一部分,把举办党的出版物事业看作党总事业的一部分。

识别党性/非党性——党纲、党的策略决议和党章、国际社会民主党经验。

二、构建党报领导体制

单一中央委员会中心的原则和党的中央委员会监督中央机关报的体制。

三、对党内民主建设中报刊机制初步总结

开展公开论战和争论。

重视在公众舆论中的强大功能。

讨论自由,行动一致。

党内少数派尊重保护。

四、社会主义建设中报刊性质功能

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

重视失误和教训。

接受群众监督批评。

 

第六章毛泽东新闻论著及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

20c20s——40s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实践中又发展。

第一节思想启蒙和早期新闻思想

○早期报刊思想

1.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创办政治报纸。

2.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宣传对象。

3.揭示报刊阶级性。

第二节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

一、1938前的党报理论

1924.1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国民党中宣部代理部长。

创办国民党机关刊物《政治周报》。

他亲自创办和主编的最后一个刊物。

1929《时事简报》

1930《反对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要求一切要经过调查研究。

1931《红色中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长征后改《新中华报》。

1931《红星报》。

二、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

延安《解放日报》创办及出版、以其改版为代表的根据地党报建设有力推动了毛泽东党报理论形成。

1939八路军政治部《八路军军政杂志》。

1939党内刊物《共产党人》。

1940月刊《中国工人》。

1940通俗小报《边区群众报》。

1941《关于出版解放日报和改进新华社工作的通知》,集中宣传工具和统一宣传口径,扩大中央直接领导的宣传媒介影响。

1941.5.16,延安,根据地出版的第一张每日发行大型中共中央报。

1942.4.1《解放日报》改版

1943《解放日报》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针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新闻观在延安新闻界的反映。

新闻的本源,新闻如何能真实。

博古《党报记者要注意些什么问题》,阐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总结解放日报经验。

○1948.4.2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标志毛泽东以党报理论为核心的毛泽东新闻思想最终形成。

强调党报力量,全党办报方针的意义,工作者要向群众学习。

全面论述党报工作性质和作用,党报同党委、群众的关系,党报工作的群众路线,党报工作者素质修养,无产阶级党报作风风格。

○毛泽东新闻思想

1.唯物主义本源观——新闻的性质是由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决定的,事实决定新闻的性质而不是性质对于客观事实或新闻有决定作用。

2.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党的喉舌,组织教育群众的武器。

3.党的新闻事业特性——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

4.全党办报方针——加强党的领导和群众工作。

5.党的新闻作风——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6.党的新闻事业三个关系——与党委、群众、实际工作。

7.党的新闻工作业务指导思想——政治第一。

8.文风和风格——战斗的风格。

9.新闻工作者修养——忠诚党的事业,尊重人民利益,工作认真。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演变

一、49—57的新决策

1.利用报刊开展批评。

2.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

3.制定规范新闻批评的规定:

开(展批评),好(正确的批评),管(起事情)。

4.向苏联新闻界学习

○1956《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

1.扩大报道范围。

2.开展自由讨论。

3.改进文风。

三、反右斗争前后毛的新闻观点

文章文件应该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第四节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及晚年失误

一、毛泽东新闻思想

1.报纸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

2.报纸作用——迅速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4.舆论一律又不一律:

反动分子只能规规矩矩(一律),人民内部出版自由(不一律)。

5.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

提倡典型报道,文章不装腔作势吓唬人,文章“短软”,通俗一些。

6.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

写短文,学习人民群众语言,尖锐泼辣鲜明。

7.政治家办报:

思想革命化。

二、评价

○优点

揭示了新闻事业同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开创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局面。

强调政治家办报原则,报刊工作者应又红又专,坚持实事求是,善于调查研究的无产阶级战士——对工作者素质修养提出规范要求。

培育民族特色文体文风,走民族化群众化道路。

○问题

片面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

没有全面认识阐述新闻事业社会功能。

没能充分发挥传媒社会监督功能。

没能严格按照唯物辩证法指导与管理新闻宣传工作。

 

第七章中共其他领导人(上)

第一节刘少奇

1.报纸存在很大危险性:

负面和正面影响

2.要根据群众实际考察政策。

3.新华社还是当老百姓的好:

放弃国家通讯社身份,成为民间通讯社。

4.让人民知道世界上有骂我们的人:

新闻报道要客观同时要有坚定人民立场和阶级立场,考虑利害关系。

第二节周恩来

1.广播宣传要坚持实事求是。

2.对外宣传要内外有别。

3.记者尤其驻外记者多做调查研究工作。

4.反对在新闻稿中使用刺激性用语。

第三节邓小平

一、经典论著

1950《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道》,强调新闻工作重要性必要性。

1956《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道》,论述民主监督。

避免大民主(大规模风潮闹事),执行小民主(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二、思想内容

1.新闻宣传工作地位:

国家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2.新闻宣传工作作用:

宣传马列主义,引导舆论,为改革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实施舆论监督。

3.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原则:

党性,实事求是,社会效益最高,讲大局。

4.作风文风:

理论实际结合,联系群众,自我批评。

5.新闻宣传队伍建设:

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增强政治、业务修养和实际工作锻炼,虚心学习。

三、评价

1.从党和国家大局考察新闻传媒的社会作用

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报纸成为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

衡量新闻产品价值取向——社会效益最高

舆论监督——社会民主法制

改善对外宣传——创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2.多做少说,沟通开发,引导新闻改革深化。

3.独到论述:

新闻宣传是思想政治展现重要部门。

第八章中共其他领导人(下)

第一节江泽民

一、经典论述

○《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

1.新闻工作地位作用:

党、政府、人民喉舌。

2.新闻工作基本方针:

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

3.新闻工作党性:

政治上同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