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662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docx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

论纳兰容若饮水词

试论纳兰容若的《饮水词》

——浅析“梦”意象

摘要: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31年生命历程一共创作了349首词作,刊印为《饮水词》和《侧帽集》。

《饮水词》整体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衰感顽艳却并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广为传唱,一时有“家家传唱饮水词”之说。

通读《饮水词》全书,词风唯美,令人深深的沉溺于纳兰容若所创造的种种意象中难以自拔。

这些意象有流动的水、初春的柳、孤独的飞雁,却独以纷繁复杂的各种“梦”意象,让人在那些缠绵悱恻,抑或是婉转千回的感情里流连忘返,与词人同乐,同纳兰共沾巾。

关键词:

纳兰容若《饮水词》“梦”意象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清代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为清代“词家三绝”。

纳兰容若一生短暂,只经历了三十一个春秋,生命就戛然而止,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在清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纳兰容若的令词成就斐然,词情真意切,显现着一种华贵的悲哀,一种优美的感伤,是继五代李煜、北宋晏几道以来的又一位卓越的词人。

王国维对他推崇备至,认为“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

1已。

”其词作被郑振铎称为“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纵观纳兰的词作,思想深沉,风格清新,抒情状物不落窠臼、别开生面。

纳兰容若短短的31年生命历程,一共创作了349首词作,刊印为《饮水词》和《侧帽集》。

特别是《饮水词》整体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衰感顽艳却并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广为传唱,一时有“家家传唱饮水词”之说。

通读《饮水词》,我们不仅被他唯美的词风所折服,更是深深的沉溺于纳兰容若所创造的种种意象中难以自拔。

这些意象有流动的水、初春的柳、孤独的飞雁,却独以纷繁复杂的各种“梦”意象独树一帜,让人在那些缠绵悱恻,抑或是婉转千回的感情里流连忘返,与词人同乐,同纳兰共沾巾。

1王国维:

《人间词话》,古吴轩出版社,2012年10月,32页

一、中国古诗词中的“梦”意象传统

梦,是人心理中潜意识活动的表现。

梦境是客观世界现实生活内容的非有序化、形象与变形的反映。

梦意象描写,是揭示人内心世界浓缩外界信息的独到的艺术手段。

毋须讳言,梦意象是零乱而庞杂的,但由于其共同地表现出含有诸多思想观念、情绪心态、民俗审美的因子与基素,集注了古人对神秘主义思想与艺术表现上的体验认识,也就值得我们从宏观角度予以史的清理,以看清一种心理现象是如何转化、凝结为文学意象及表现手法的。

梦意象之所以成为一种优秀的意象传统,除了她能给人一种神奇的美以外,还在于文学家运用“梦”意象有利于表达那些利用自然事物意象所无法表达的感情,让读者可以充分发挥想像,揣测词人的情怀,挖掘诗词的背景,拓展诗词在整个世俗社会中所起的功用。

梦,以其轻盈、朦胧、虚幻、如烟似雾的美,引发了多少文人雅士的喜爱,正是因为有了老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才有了流传千古的无为而治;也正是因为有了李清照“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才有了她蹉跎一生,婉约至极的词令之美;梦是一种意象语言,她能够激发艺术的灵感。

梦与诗歌是一对孪生姐妹,梦本身就含有诗性的成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诗人做梦、写梦、歌咏梦,梦成为古诗词中最可爱的精灵,也成为中国古诗词中经久不衰的高频率意象传统。

二、饮水词中的“梦”意象

要讨论纳兰容若在《饮水词》中所运用的“梦”意象,和通过这种梦意象所表达出来的词人情感,首先要对纳兰容若的生平以及他的感情经历做一下系统的梳理。

纳兰容若出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之讳,改名性德。

他天生富贵,衣食无忧。

精骑射,十七岁为诸生,十八岁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后晋身一等侍卫。

三十一岁风华正茂之时因伤寒与世长辞,生命如流星一般短暂而璀璨。

纳兰性德是多重矛盾的混合体:

身为满族人,却痴迷于汉文化;骨子里是个文人,从事的却是武将的行当;身份显贵,心却游离于繁华喧闹之外,视“勋名如糟粕、势力如尘埃”;他是地道的满族八旗子弟,结交的却都是一些年长的汉

族落拓文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仕途顺畅,却壮志难酬,孤独失意,受尽了命运的捉弄。

纳兰的爱情道路更是崎岖不平,自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表妹被选入宫中,自此再无相见之期。

等他终于能够放开心伤,取得娇妻,却奈何妻子因难产撒手西去;其红颜知己也因为满汉身份的差异,两人也不能长相厮守。

纳兰短暂的一生,几乎都在为情所苦。

而所有这些造就了词人的多情情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红尘的颠倒、人世的沧桑,还有他内心那些不为人知的痛楚。

时至今日我们细细读来,仍可以看到那一幅幅画面:

纳兰手捧黄菊思念亡妻,染病床榻,对月独吟无奈的流年似水。

作为一个深爱词人的后生,多么的心疼,当时的词人是何等的孤寂,尊贵身份背后掩盖的是人生的传奇曲折,情爱的婉转凄美,诗词的缠绵悱恻。

如今的岁月里,我们只能浸染着这份华贵的悲哀,细细品味,每一句都动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

这一切在纳兰容若眼里应该只能用多样的梦来抒发,去感怀。

纵观纳兰的《饮水词》,全书涉及到知己、婚姻、仕途、情殇等多个方面,而其中涉及到梦意象的词篇有30余首,足以可见纳兰容若对于“梦”意象的偏爱。

从词牌方面考究,纳兰容若似乎比较钟爱《浣溪沙》、《采桑子》、《鹧鸪天》、《临江仙》等,《如梦令》《梦江南》这种直接使用“梦”字面的词牌也就几首,但词牌不含“梦”意象,通篇却与“梦”意象息息相关,这也是纳兰容若高明之处,于独辟蹊径处见真知,方能显大家风范。

三、从具体词篇解读纳兰容若《饮水词》的“梦”意象纳兰容若可谓是一位文武全才,除了他的词学成就以外,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

皇帝御前侍卫,并且深得康熙喜爱。

《饮水词》中就有这么一首比较硬朗的词。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到别多时。

————《浣溪沙?

古北口》这首词写的是词人扈驾远行的事情,是纳兰词中为数不多的塞北词之一。

上阙写此次出行的经过,重点写景。

首句交代了远行的前后时间,春天就已经出发

了,炎炎夏日还没有到来,在这杨柳依依的时节,踏上了远行之路。

秋天回来了,那大雁依旧南飞。

这春秋之间,所受之苦,谁人可知,所以才有“客中谁与换春衣”,道出一片心酸。

我们的词人毕竟是婉约的词家,即使写硬朗的边塞诗,也断不会有辛弃疾那般的豪迈,我们从这首词的上阕就略见一斑,也正是因为有了这般愁绪的铺垫才可能有下阕的幽梦,才有可能发挥梦意象的万般神奇。

下阙侧重于抒情,通过落照、游丝把心中苦闷之情喷薄而出,隐隐约约在梦境中追逐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这看似不符合逻辑,不符合现实的梦境,却正是词人所运用梦意象所起到的奇妙效果。

这是作者对自己常年忙于侍卫职责,在消磨青春

时光的扈从出巡中难得自由的感慨。

当然也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只能通过自然之景消磨时光。

其实通过这首词和其他的几首北塞词可以发现纳兰性情中的多愁善感,令他常徘徊在苦闷中,可以说纳兰不是一个称职的侍卫,这我想纳兰是自知的,所以他才会在题材应该硬朗的边塞词中运用飘渺的、虚幻的梦意象,也许只有如此才能委婉的表达自己心中的不快,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再来看这首《如梦令》:

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如梦令》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一句无限风光惊绝。

人尚留在“星影摇摇欲坠”的壮美凄清中未及回神,“归梦隔狼河”的现实残酷已逼近眼前。

帐外响彻的白狼河的涛声将人本就难圆的乡梦击得粉碎。

奇怪的是,这阕被王国维称之为为豪壮的《如梦令》让我最先联想起的并非“黄昏饮马傍郊河”的箫壮,而是李易安“绿肥红瘦”的清廖。

也许容若本身透露的意象就是如此。

古时交通不便,古人缺乏远行的能力,因此离别是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

一路上关山隔阻,离自己的温暖小屋越来越远,一路上昼行夜停风餐露宿,前途却茫茫无尽,不晓得哪天才能到目的地,也可能随时被不可预期的困难和危险击倒。

在种种焦虑和不安中意识到自身在天地面前如斯渺小。

这种惶惑不是现在坐着飞机和火车,就可以满世界溜达的人想象的。

归梦隔狼河,却被河声搅碎的痛苦,

在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值一提。

何必做梦呢,直接视频或者电话就好了,多少话也说得尽,不必可怜巴巴寄望于梦中还家

这就是纳兰梦意象的神奇之处,看似不着边际,看似另有他路,却只能运用梦

才能牵扯出词人复杂的情感,才能告知世人,词人的忧郁,纳兰的无可奈何。

到如今我们无从而知,纳兰是不是真的做过这场难圆的归梦,抑或是心绪所引。

一句“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字字朴实,但是让人读来怅然若失,那种美好的梦醒来被现实猛烈撞击的心碎感就犹如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也只有纳兰容若可有这种驾驭诗词的力量,不仅裹挟着自己的愁绪,也撩拨着百年后的我们。

我自己比较喜欢《清平乐》这一词牌,《饮水词》就有这么一阕,他是这样写的: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清平乐》

《清平乐》是一首很常见的词牌名,许多人都用这个词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词佳作。

纳兰写的这首词是一首触景伤情之作:

在这惨淡的深秋之时,一切都变得凄凄切切,无限悲凉。

那梦里的砧杵捣衣声还没有停下来,又传来蟋蟀嘈杂的悲鸣声。

你曾居住的楼空空荡荡,弦索抛残,晓风残月,无不是惨淡凄绝,如今一起涌入眼帘,触动无限清愁。

词人在梦中听到捣衣的声音,声声慢慢,似有似无,悠远似乎有就在耳旁。

捣衣的声音还没有停下,耳畔就又传来了蟋蟀的叫声,夜半时分,听起来让人内心都揪了起来。

重阳深夜,午夜梦回,确实如此凄惶的情景。

纳兰又是从梦中醒来,梦中之境与现实的截然不同,怎能不加重词人悲凉的心怀。

梦中也许是死去的妻子,也许是逝去的老友。

但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纳兰的心里定是无比的酸涩,他沾一沾衣袖,抹去双眼的朦胧。

男儿有泪不轻弹,如此多愁善感的词人,眼泪也会是他的词作的一部分。

不管怎样,这首词纳兰的确成功的把梦象融合进无限凄凉之中。

上片梦醒时分,顿觉离人不再,倍感伤心。

下片醒来之后自然是被无限忧伤搅的无法入眠。

如果把纳兰容若的《饮水词》比作一片森林,那么这些词中的梦意象就是繁花一树。

纳兰的梦纷扰了俗世,也同样惊艳了整个满清词坛。

纳兰在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三百年后,他依然在感动着如今的世人。

四、《饮水词》“梦”意象与其他词家“梦”意象之比较清朝以前,中国的文学史上,特别是那些在文学的长河中有过辉煌成就的诗词大家们,成功运用“梦”意象阐释作品的很多很多。

无论是婉约的,还是浪漫的,抑或是写实的。

诸如婉约派的李清照,豪放如杜甫。

下面对李清照、陆游两位杰出文学家的梦意象与《饮水词》中的梦意象做一对比。

(一)与李清照女性特有的梦之比较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

“后四学士”之一。

母亲王氏,乃宰相王洪辰孙女。

虽然李清照也算是官宦家庭,但是与纳兰容若的家庭背景确实远不能比的,大家都知道纳兰的父亲是明珠,是康熙帝时最有权势之人,可谓是皇帝之下,众人之上。

再就是李清照独特的女性视角决定了,任凭纳兰再细腻的感情也是与李清照的女性“梦”意象大有不同。

李清照自幼才华出众,18岁嫁给东武太学生赵明诚,这一时期的李清照是最快乐的。

我们从《好事近》一词中就可略见一斑。

风定落花深〜簾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好事近》上片写词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闺中孤寂的幽怨,春末时节,窗外风已停止,先是看到无情的风所摧残的花瓣,飘零大地,堆满帘外,叫人分外怜惜。

因此,这“伤春时节”引起词人无限的伤感,无限的悲悼,让人“长记”而难忘。

下片写闺怨,风的停息,使闺中闺外一片静谧,独自忍受着长夜的寂寞与无奈,深埋在心底的愁怨就会一丝丝地翻搅上来,依旧魂梦哀愁。

醒来之时,听到窗外凄厉的“啼鴂”声,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感。

整首词都是在写李清照作为一名少女迷惘困惑的青春之梦,虽也惆怅,但是没有纳兰词中那种交待愁绪所带给我们的压抑感。

我们读纳兰词总感觉那种忧郁苦闷是无法排解的,而李清照的小愁绪是可以冲出闺阁就迎刃而解。

我们看一首纳兰的词。

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群衩绿〜犹裹泪绡

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夜凉月惺忪。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临江仙》

秋海棠又名断肠花、相思花。

当年也曾是纳兰的相思花吧。

开头的十三个字,孤寂清廖的意味,如秀云出岫,咕嘟嘟从脚边涌起,转眼间遮蔽了书案。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旧欢如梦,自然肠断,如此的情愁如何排解,又怎能排解。

这就是纳兰的梦与李清照的梦不同的地方。

走不出,挥不去,荡漾在读者的心底,想象着在塞上秋风中那个黯然神伤的纳兰。

李清照与纳兰的梦意象不能说孰好孰坏,这只是两个人的身世背景、感情经历、男女有别所造成的罢了。

(二)与陆游家国情思的梦意象之比较

陆游的记梦诗历来都是研究的焦点之一,但实际上,陆游的诗歌中,梦往往超越了生理行为,而成为一个隐蔽的喻体,它象征着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梦幻世

界,这与纳兰的《饮水词》中的梦有很大不同,纳兰运用更多的是真实的梦,因伤情而梦。

比如下面这首《浪淘沙》:

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

疏帘犹是隔年垂。

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

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

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

————《浪淘沙》

纳兰的这首词虽然写的不是自己,但也是现实中非常真切的梦,极富浪漫色彩,全词曲折跌宕,凄迷动人。

通过少妇在闺中的无聊举动和室外的景象,写出了一派伤春伤情的形象。

“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

”结束全篇也让人体会到思而不得的痛苦之深。

这梦是如此的真实,纳兰是懂得相思之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最是相思无奈何,纳兰明白世间的一切相思皆是苦中带甜。

而陆游的梦却是截然不同的。

陆游的梦大多与自己的仕途不顺,报国无望有关,比如“老死山林初不憾,梦游河渭独难忘。

”;与入蜀后,思乡念归有关,如“依然锦城梦,忘却在南州。

”;与人生如梦,美人迟暮有关,比如“戌陇旧游真一梦,渡辽奇事付他年。

”与梦游仙、梦归、对自由人格的追求有关,比如“俗念绝知无起处,梦为孤鹤过青城。

”,

陆游的诗词中衬托在梦意象周围的元素还是相当多的,这与陆游跌宕的一生有重大的关系。

因为纳兰短暂的一生,还有他较为顺利、富贵的生活,《饮水词》中的梦意象相对于陆游而言并不是那么的丰富与开阔,也就不难理解了。

五、结语

一生挣扎于富贵与自由、家族与爱情之间的纳兰容若,留给后人的除了无尽的哀叹与惋惜之外,还有这部宝贵的《饮水词》。

可是人们在争相诵读纳兰词的时候,容若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心事究竟又有几人懂得,字字惊艳,句句惊心,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也孤独至极。

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他的词作里。

纳兰做着自己的梦已经逝去,可他的《饮水词》就像是一场永不苏醒的美梦陪伴着古人、今人和未来永久的存在下去。

参考文献

【1】祝颖.中国古典文学中梦意象的文化蕴含解悟•辽宁教育学院院报〜

2003.3

第3期

【2】唐启翠.陆游诗歌梦意象研究.海南师范学院学,2005年第2期【3】侯智芳.论李清照词中的梦意象.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年第23卷第1

【4】聂小晴泉凌波闫晗.纳兰容若词传〜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年10月第

1

【5】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年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