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384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 新疆.docx

秋部编初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习题新疆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使用火的人类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

3.历史是过去人类所发生的事件。

请你根据这一说法,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历史()

A.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

B.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

C.1949年10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2050年,中国综合实力世界前三名

4.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

5.关于人类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人类是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

C.“人文之祖”黄帝创造了人类D.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

6.北京房山周口店文化广场作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的重要展示地点,将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选周口店作为文化广场之一吗?

(  )

A.周口店地处郊区,环境优美

B.周口店有北京人遗址,能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

C.北京市区太拥挤,为了缓解市内交通和住宿压力

D.为了展现北京古老的民俗风情

7.2017年3月8日至5月1日,“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在贵州遵义市博物馆举行。

从发掘的遗址来看,北京人已经

A.学会制衣B.学会挖井C.学会用火D.学会制作耒耜

8.《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水稻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9.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辽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0.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主要吃鱼。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或者他们走到很远的地方与别人年交换的。

二、填空题

11.填空题

1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_______石器,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______石器

2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_______式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着______式的房子

3夏朝建立与公元前______世纪,西周建立于公元前_____世纪

4商朝的建立者是,建都

5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为相进行改革,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____进行变法

6晋楚之争中,在泌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

7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8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攻破,称为。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10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__________的局面

1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12.观察右侧《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填写下图:

河流②⑥

原始人遗址①③④⑤

13.填空题:

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人类是,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远古人类是。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两种粮食作物分别是和。

3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是。

黑陶是山东文化的象征。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5春秋时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文公通过(战役)成为中原霸主。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朝。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7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同时期盛行的“”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年。

西汉的都城是。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_______;公元前207年________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10秦始皇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后,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___,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14.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5.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三、判断题

16.判断题(判断下列的论述对错,对的选“A.”错的选“B.”)

北京人已学会人工取火。

17.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

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镰刀。

他一个人走到了河边,河边有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许多果子,他又用镰刀割水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管火种,要是火堆熄灭了,他们可能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在活动的场景中,同学们都非常高兴的在烧烤食物。

()

19.下图是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图,七年级某班同学据此想象图完成了一份家庭作业:

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其中有5处错误,请你指出来,并简单说明理由

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某一天,当黎明降临北京西南龙骨山的时候,北京人便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一大早,我们的主人公小毛,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佩戴着用海蚶壳和小石珠做成的装饰品,走出小木屋,和其他同伴一起采集果实和狩猎。

傍晚,他用人工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烧烤食物。

错误1:

______;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

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3:

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4:

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5:

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漫长的历史中,先民用智慧和勤劳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经考古鉴定,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改正:

(2)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半地穴式圆形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改正:

(3)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打败蚩尤后,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华夏族。

改正:

四、连线题

21.约170万年前北京人建立夏朝

约70万至20万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约7千年前炎帝、黄帝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约四五千年前禹种植水稻

约公元前2070年元谋人在涿鹿大败蚩尤

22.元谋人北京周口店洞穴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约一百七十万年

山顶洞人长江流域约三万年

河姆渡原始居民云南省元谋县约五六千年

半坡原始居民黄河流域约七千年

23.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积很厚,最后处有6米。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它生活在哪一流域?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5.实践•创新•传承

(设计路线)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简介

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了6件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还有数10万件石器及大量用火灰烬。

②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

整体布局严谨,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营造。

③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大葆台汉墓出土大量铁器,最具代表的是“渔”字铁斧。

铁斧的一面有凸起的“渔”字,这是渔阳郡铁官作坊的标记。

这一发现是西汉盐铁官营的重要证据。

④房山云居寺

云居寺东北角小塔建于唐开元年间。

塔外两尊力士雕像威武刚健,塔内东壁雕的是形体丰满的侍女,西壁雕的是高鼻深目、丰髭重须的胡人。

这些雕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⑤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修建于辽代。

塔身浮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纹饰,形象生动,不仅是辽代雕塑艺术精品,也体现了契丹人对佛教的崇尚。

金定都于中都后,又对其进行了修缮。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在横线内划“正确”;违背了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内划“〇”。

①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得知北京人开始使用火。

②故宫博物院是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型宫殿群。

③通过参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得知西汉时期实行盐铁官营。

④唐玄宗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⑤天宁寺塔修建于辽代,塔身浮雕有金刚力士、菩萨等纹饰,体现了对基督教的重视。

(深入研究)

(2)阅读历史文化遗产简介,仿照示例,概括历史文化遗产反映的时代特征。

(成果运用)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同学们的参与,请你提出一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动建议。

(要求:

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五、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他们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中“北京人的遗址”出土的一件文物并说明北京人的生产(或生活)状况

27.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1)观察下图《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A.图中的河流②是黄河,⑥长江

B.图中的原始人遗址⑦半坡人遗址

C.图中看出原始人类分布特点是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地区。

(2)观察下图《战国形势图》,结合所学,请把①、②、③、④诸侯国名填在横线上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根据《战国形势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秦朝,实现了“四海一”。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三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

(2)结合材料二,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一是   人居住的房子,此房屋样式被称为,居住着此样式房屋的原始人类已经掌握种植的技术。

②图二是   人居住的房子,此房屋样式被称为,居住着此样式房屋的原始人类已经掌握种植的技术。

③造成图一和图二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工具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D.自然环境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和图二的房屋结构分别有哪些优点?

29.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

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

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地点。

(2)概括材料,指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3)请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30.重回远古生活现场本学期班里组织了主题为“远古人类生活”的历史展览,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布展。

材料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这组文物图片提供的线索,请填写出A、B、C三处遗址的名称。

A____B___C____

材料二

猪纹陶钵骨耜半地穴式房屋遗址出土的稻粒

(2)材料二是小明同学搜集的反映远古居民生产、生活的图片。

请你仿照范例,选择除范例外的任意两件文物,完成你的考证。

(范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3)我国流传着许多关于史前时期的神话与传说,其中,炎帝和黄帝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众多发明。

你如何看待传说和历史的关系?

请在“思考与沉淀”板块写下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元谋人的相关史实。

根据课本知识,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省元谋县。

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选择答案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3.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

学生注意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选择不是历史的。

根据题意:

“历史是过去人类所发生的事件。

”也就是发生在过去的都是历史,选择不是发生在过去得。

答案D发生在2050年,还没有过去属于将来。

所以选择答案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4.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

属于黄河流域。

A项北京人还未过上农耕生活;C项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D项大汶口人生活时间晚于半坡人。

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D项符合题意;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人类是由女娲抟土创造而来都是神话传说;“人文之祖”黄帝和炎帝部落联合,形成了华夏族。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6.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所以周口店作为文化广场是由于周口店有北京人遗址,能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故选B;

7.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

8.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出土10万多件石器,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选项①③符合题意;而选项②会种植水稻,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不符合题意;选项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项②④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③符合题意,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的。

因此从生活地域划分来看,元谋人生活在长江流域。

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顶东穴里,故AC表述不合题意;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或者他们走到很远的地方与别人年交换的,故D符合题意;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并不能说明山顶洞人主要吃鱼,故B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二、填空题

11.打制磨制

2干栏半地穴

32111

4汤亳

5管仲商鞅

6楚庄王

7司母戊鼎

8连横合纵

9商朝

10百家争鸣

11孔子庄子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

解析:

打制磨制

2干栏半地穴

32111

4汤亳

5管仲商鞅

6楚庄王

7司母戊鼎

8连横合纵

9商朝

10百家争鸣

11孔子庄子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北京人生活在拘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能够使用工具了,还会使用天然火,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他们生活在石器世代。

山顶洞人大约18000年以前,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区别了,他们不仅懂得打制石器,而且还懂得钻孔技术。

还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

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烧制黑陶饲养家育过定居生活、挖井饮水.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烧制红陶饲养家育,纺麻织布、缝制衣服住半地穴式房子,有了原始技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雨量充沛,适合水稻种植,长江流域气候丝润,因此他们住着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北方天气寒冷,不适合水稻生长,只能种粟,他们居住半地穴式房屋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夏朝建立与公元前21世纪,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7-8],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

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从西周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族逐步形成,成为汉族的前身。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朝的建立者是汤,建都亳。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春秋时期的管仲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于前361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

对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晋楚之争中,在泌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楚庄王;楚庄王是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攻破,称为连横。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

连横合纵的实质就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他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近现代欧洲所奉行的“大陆均势”有着相似之处。

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秦国和齐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即为随从强国进攻其他弱国。

就是秦国或齐国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其他的一些弱国。

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