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338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docx

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培训总结

培训总结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行业协会于7月10日,11日在成都红星饭店举办了“最新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手册及施工图、消防审查和水消防设计疑难问题解析“培训。

培训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赵世明和总后建筑设计研究院审图中心薛英超进行主讲。

给排水专业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两位专家都以自己在设计中的亲身经历和对行业标准的理解,对新老规范不同之处和容易误解之处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一些概念模糊,规范说明不到位的地方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判断。

提出自己的观点。

对大家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一、给排水部分:

1.排水部分

规范条文编号

摘录

修改内容

说明

4.1.3

新增

4.1.4

新增

4.2.6

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替代水封

因存水弯水封深度一般为50-100mm,且需经常排水才能形成水封。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机械密封件的市场,如磁密封、翻斗密封地漏。

但限于技术,现在仍严禁使用。

4.2.7A

新增

4.3.1

新增

4.3.2注

新增

4.3.3

建筑物内排水管道布置应符合要求:

扩大要求范围:

新增电气机房;

因鸟巢和水立方等特殊建筑,因此放宽,当排水管道必须穿过沉降缝、伸缩缝和变形缝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如金属软管、不锈钢伸缩节(塑料管时不用)、曲绕接头等。

4.3.3A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

其中卧室包括跃层卧室

4.3.4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生活饮用水池部位的上方

普通条文升至强制条文,内容无修改

4.3.6A

厨房间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

新增强制条文

4.3.8

下列情况下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应设置同层排水

新增同层排水设置条件

4.3.8A

住宅同层排水形式应根据卫生间空间、卫生器具布置,室外环境气温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种具体形式:

降揽;局部降揽;挂墙卫生器具(不能有地漏);垫高卫生间地板。

4.3.8B

同层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同层排水新增限制条件

4.3.12

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垂直距离新加要求,有3-5档,档次更细化。

层数>=20,仅设伸顶通气垂直距离放宽为3m

新增通气立管条件

注释不鼓励出户管管径放大

新增,底层排水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检查井的限制条件。

4.3.12A

当排水立管采用内螺旋管时,排水立管底部宜采用长弯变径接头,且排出管管径宜放大一号。

新增条文

4.3.18

室外排水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新增,4连接处的水流偏转角不得大于90°,当排水管管径小于等于300mm且跌落差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的限制。

4.4.5

取消宿舍、候车室

4.4.8

取消混凝土管

4.4.10

新增条文

4.4.11

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涉及排水能力,应按表4.4.11确定。

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所连接的横支管管径。

表中数据不是最大设计排水能力而是实验设计排水能力。

其中数据比原规范数据偏小,并新增专用通气管数据要求,如100管径的排水立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L/s)有原规范的9变为新规范的8.8。

原因解释,流量负荷40mm负压控制流量及流速,避免破坏水封。

详见规范201页,4.6.3-4.6.5及蓝皮讲义第六页图解释。

4.4.15

取消底层

4.5.1

排水管材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新增条文

4.5.2A

小区生活排水检查井应优先采用塑料排水检查井

新增条文,优势:

减小总图占地面积且美化路面

4.5.7

取消卫生间及其他(高级宾馆不要地漏)

4.5.8

新增条文

4.5.10

取消直通式地漏。

手术室设密闭地漏

4.5.10A

严禁采用钟罩(扣碗)式地漏

新增强制性条文

4.6.1A

当遇特殊情况,伸顶通气管无法伸出屋面时,可设置下列通气方式。

新增限制条件

4.6.2

下列情况下应设置通气立管或特殊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

2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公共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建筑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立管应设置通气立管。

说明:

将原规范“宜”设置通气立管改为“应”设置通气立管。

4.6.9A、B、C

新增条文与通水能力表格相结合。

4.7.3

新增条文

4.7.7

新增条文

4.8.2A

隔油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增条文

4.8.6

化粪池有效容积应为污水部分和污泥部分容积之和,并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新增化粪池计算公式、化粪池每人每日计算污泥量(L)等。

4.9.12

“应”改为“宜”

4.9.34

间距增大

4.9.36AB

新增条文

2.雨水部分

规范条文编号

摘录

修改内容

说明

4.9.2注

当采用天沟集水且沟檐溢水会流入室内时,设计暴雨强度应乘以1.5的系数

新增条文

4.9.5

新增下沉式广场、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设计重现期5-50年

广场与建筑一体或与建筑入口一体时,广场地面与建筑地面相平,中间无30cm踏步,会导致雨水会倒灌,重现期取20-30年。

广场为小区造型或独立与建筑物没有关系,重现期取5年。

广场地面与建筑地面相平,中间有30cm踏步,重现期取10年。

4.9.16

雨水斗的设计排水负荷应根据各种雨水斗的特性,并结合屋面排水条件等情况设计确定,可按表4.9.16选用。

新增雨水斗表格。

重力流雨水斗泄流量由原规范12改为10,相比原规范表中数据均偏低。

87雨水斗少进气多进雨水;

重力流雨水斗多进气多进雨水;

4.9.22

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立管的最大设计泄流量,应按表4.9.22确定

新规范泄流量数据相比原规范数据偏小

如DN100的铸铁管的最大泄流量由19改为11.77,现在改为9.5

说明:

4.9.16和4.9.22中数据当为87斗重力系统时,为设计泄水能力而不是最大泄水能力。

表中数据当为压力流系统时,为最大泄水能力。

二、消防部分:

1、首先根据《消防法》,明确建设项目消防审查、验收的程序为:

在项目施工前,有消防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项目建成后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对项目进行联合检查;后聘请有资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验收报告;最后由当地消防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

2、培训会还对规范中的条文要求作了相应解释。

对于规范中的有关强条、法规和要点方面,设计必须无条件满足,否则审查不能通过。

对于其他条文,如果设计不能严格执行,应有充分的依据。

3关于消防设计说明、消防水源、室外消火栓:

在许多单位报审的水消防设计图纸中,有的建筑本身有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及外线,对消防水源交代比较完整。

但还有许多建筑只有单体建筑的室内消防设计图纸及说明,而没有室外消防系统及相应的消防水源、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消防外线等设计图纸和说明,这在一般工程中占绝大多数。

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l)甲方只委托了本单体建筑设计,未委托进行消防水源及消防外线设计;

(2)甲方将给排水外线及消防水池、泵房等另行委托给了其它单位设计;(3)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及消防外线系统等已建设完毕,本房号利用己有的消防设施,所以不另设计室外消防供水;(4)本房号建在小区大院内,外线及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等由大院统一考虑,本房号不单独设计;(5)消防水池、消防泵房、环网外线等随其它房号另行设计,本房号不设计;(6)市政管网水压水量及市政消火栓能够满足室内、外消防需要,本房号不需要另行设计室外消防供水系统等等。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设计人员不设计这部分内容,图纸上也就没有室外水消防系统及消防水源的有关说明。

就设计方面来说,这属情有可原.但从消防审查、消防验收及消防实战的角度看,设计上只有室内消防系统(图纸上表示到出外墙3米),而说明中不交代室外消防水源如何解决、消防水量、消防水压如何保证,消防管线应从何处接通、以及有关消防参数,这样的水消防设计图纸不完善。

因为,单体建筑的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完全可能只施工到出外墙3米处就算竣工了。

而以后的外线可能迟迟无人连接,或未连接到应该连接的消防管线上。

这就将造成万一有火情发生,消防系统无水可用,或水压水量很小,根本不能满足消防需要的情况发生。

应该,在设计中把所有消防系统交代清楚。

4、关于充实水柱的保护范围:

根据【高规】的规定,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设计中在室内消火栓的布置方面,有些同行认为只要图纸上的任何部位,都在两个消火栓充实水柱的保护半径之内即可。

因而消火栓间距按消火栓的直线保护半径,以消火栓处为圆心画半圆进行布置。

而在消防实战中,因为建筑隔墙、门窗洞口等因素的影响,消防龙带很少能完全走直线,达不到图纸上的保护半径距离。

因而应该根据建筑平面情况,按龙带的实际行走路线进行布置。

另外,还要考虑建筑室内高度因素,确保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空间的任何部位,而不仅仅是平面图纸上的保护半径。

举例:

比如有栋长条型的临街板楼,从平面图纸上看,每个部位都在两个消火栓的保护半径范围之内。

但仔细审图,其低层临街面有对外使用的临街商店,而不临街面有对院内住户使用的楼梯间、值班室等房间,内外部分是不完全相通的,在一侧布置的消火栓与另一边平面距离虽然很近,但实际上另一侧无法使用。

因而应两边都布置消火栓,或特别注明采用两面开门的消火栓箱。

这样设计,会使建筑室内消火栓数量略有增加,但水消防设计是为了实际灭火需要,应当一切从实战出发,来满足消防规范的有关规定。

5、关于室内消火栓的布置间距:

有的消火栓布置间距超过了35米(通常龙带长25米,充实水柱长度10米),尤其是在建筑物的端头部位,不能达到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的要求。

设计上采用了双阀双出口消火栓箱,认为这样设计,一个栓箱两股水柱,可以符合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的要求。

其实,除了规范规定的特殊情况之外,在通常情况下,双阀双口消火栓箱也只能按一股水柱计算,这在老的《建规》和新的[建规GB50016-2006]第8.4.3条及其条文说明中都己作了明确的解释。

那么,在什么样的特殊情况下,双阀双口消火栓箱能按两股水柱计算呢?

这就是《高规》7.4.2条所规定的:

住宅建筑的以下情况,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

(l)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

(2)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米的塔式住宅。

除了符合规范中上述限定条件的住宅建筑,其它需设消火栓的各种建筑,双阀双口消火栓只能按一股水柱计算。

设计时应于注意。

此外,对于一些建筑面积有限的空间内,消火栓间距最小距离的问题,规范上没有说明,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存在。

根据各个与会人员的沟通江苏省为5米,北京为7米。

可以作为参考作用。

6、双立管、双阀双出口消火栓能否按两股水柱计算?

审图中发现,有的高层公共建筑(还有的是不符合上述限定条件的住宅建筑),消火栓布置间距超过了35米,设计采用了双阀双出口消火栓箱,在消火栓箱处设了两根消防立管,两个消火栓阀分别从两根消防立管接出。

有的设计人员认为这样设计,(一根消防立管万一故障,还有另一根消防立管可以供水,不考虑两根立管同时故障),可以按两股水柱计算。

实际上,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

这样在一个消火栓箱中的两个消火栓阀分别从两根消防立管接出的作法,只是提高了双阀双口消火栓的可靠程度。

对于只能使用、也必须使用双阀双口消火栓箱的住宅建筑(符合上述限定条件的住宅建筑),自然提高了保证消防用水的可靠程度。

但并不能把此种理解推广到公共建筑或一切建筑中,更不能以为在公共建筑中这样做,一个消火栓就也就可以按两股水柱计算。

因为要求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的理论,是考虑到火灾时,大火就在某一消火栓箱附近燃烧,此处消火栓箱根本无法靠近,不论它的栓箱里装几个消火栓都无法使用,只能依靠相邻部位的另一个消火栓提供消防水柱救援。

因此,公共建筑中的消火栓箱不论装几个消火栓,都只能按一股水柱计算。

这在老《建规》第8.6.2条和新建规(GB50016-2006)第8.4.3条及其各自的条文说明中,以及建设部设计院主编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一给水排水》分册P164页,都已作了明确的解释,但部分设计人员仍有模糊认识。

7、消火栓箱形式及薄型消火栓箱的选用:

目前市场上和国家标准图图册上,消火栓箱的厚薄尺寸有普通型和薄型两种,普通型的厚度是240毫米,这是与前些年建筑内墙墙体厚度多为240毫米相匹配的。

但近若干年来,建筑上己不允许使用普通粘土砖,建筑内墙厚度240毫米的己很少,多在180毫米、160毫米或者更薄。

设计上如果不考虑墙体厚度,仍采用普通240毫米厚的消火栓箱,则很多情况下,会在墙体上鼓出一个包,这个包不论鼓在墙体的哪一边都不好,既影响美观,又影响交通。

若要求建筑专业把它包起来,则需要增加造价,还需占用一定建筑面积。

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室内墙体厚度情况,尽量采用160厚或180厚的薄型消火栓箱。

这对于设计来说也很简单,只是选用一个标准图图号的问题。

虽然消防规范中对此没有明确要求,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确是一个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8、关于自喷系统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处的排水问题:

自动喷水消防系统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25毫米的试水阀。

这些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在水消防系统的验收工作和日常的定期防火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中,都需要进行放水试验,以检验自喷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它的日常使用率是相对较高的。

而目前的许多工程图纸,只表示了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未表示放水试验时所需的排水设施,图纸上试水阀排水管只留个头,地面处既无污水池,附近也无排水管。

这样将造成自喷消防系统无法检查试验。

因试水管试水时流量和水压都较大,会造成满地淌水的情况。

2005年新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6.5.1条黑体字强条规定:

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应便于操作,且应有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

该条是最新修改的强制条文,工程设计必须执行。

在实际工程中,有些建筑的最不利点喷头处,离卫生间或其它用水房间较远,确实没有排水条件。

此种情况下,可将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的排水管通过吊顶内或建筑顶板下引至就近的污水池、排水泵坑处,也可为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专门设一根排水立管及相应的污水池。

图纸上应注明:

喷淋管网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距地面高度尺寸应便于操作(通常2~2.1米),其排水管应一律引至就近的污水池处,做法参见045206-76。

许多设计因没有注明此阀门距地高度,施工时有的施工单位就依据过期的91SB华北标准图集有关详图,将试水阀和压力表都装在吊顶内,而建筑吊顶上又没有留操作检查口,以致根本就无法进行检查和操作,更谈不上便于操作。

还有的设计将试水阀排水管引到建筑外墙外,留个头;有的设计人员说:

试水也不常进行,真要试水时,临时拉个橡胶软管,拉到附近的窗户以外不就行啦、等等这些认识和作法都是不对的。

试水阀应便于操作,试水阀处应有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

这是规范的黑体字强条规定,必须坚决执行。

从消防验收和防火安全检查的实践来看,试水管经常使用。

而且,即使排水管处有个地漏,试水时也普遍发生排水不及,以致水花飞溅、水流遍地的情况。

因此,喷淋试水管最好引至污水池处,或在地漏处有个排水坑。

此外,在各层消防平面图上,还应当用指引线和文字注明末端试水装置或试水阀的平面位置。

9、自动喷淋管道上的阀门,何处须加锁定阀位的锁具?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6.2.7条规定:

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应采用信号阀。

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

该条是新修订的强制性条文,工程设计当然应该坚决执行,图纸上应当有所交代或表示。

但有的设计人员对该条不理解,提出疑问:

既然己经规定:

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应采用信号阀。

为什么又说:

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

呢?

规范的条文解释中对此也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从我们目前消防审查来看,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地下人防车库中,喷淋管道难免需要穿过人防的防护墙和防护隔断墙,根据人防规范的有关规定,管道穿人防防护墙的内侧和防护隔断墙的两侧,需要设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铜芯闸阀。

这些阀门当然不能都采用信号阀,因此,就有了:

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

之要求。

对于该强条规定,在自动喷水的消防设计说明中,或在有关的消防平面图上予以注明即可。

10、倒流防止器的设置及注意事项

常见存在的问题:

按照规范要求,有些该设的部位未设。

而不该设的部位却设了。

常见应该设的部位:

1、当室内消防(消火栓、自动喷淋)管网是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时,在消防管网的入口管上;2、从城市市政给水管上直接吸水的水泵,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吸水管上;3、锅炉房、换热站等设备机房内,直接向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压力水雄、水处理站、商用的电热水机组、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补水的市政给水补水管上【不含家用小型姗气热水器】;4、游泳池、游乐池、按摩池、水景他、循环冷却水池、消防水池、等非生活饮用水水池的市政给水补水管上(当补水管口与滋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补水管径的2.5倍,相对位置标高有可能产生虹吸回流污染时。

不可能产生虹吸倒流的地下室低位水池不在此例);5、屋面太阳能设备的市政给水补水管上;6、垃圾站、动物养殖场、的冲洗管道、或动物饮水管道的起端;7、为工业生产、工艺设备等有可能连接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的生产用水预留的市政给水管上。

11、建筑灭火器的配备的有关问题

图纸中表示也可,说明中注明也可。

图纸中表示,应注意每层不能缺漏。

高层建筑地下室高低压变配电室、电控间、等特殊部位注意应加设推车式气体灭火器。

灭火器通常宜直接放置于消火栓箱内下部,又省地方又可靠又好找。

否则,常常造成现场实际不设.(说明中予以说明,并注明作法参见标准图册的一个图号即可)。

地下车库建筑灭火器配置注意问题:

类别不同:

普通地面建筑火灾类别通常为A类(固体火灾),而地下车库应为B类(液体或可溶固体);危险级别不同,地下车库应为中危险级;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不同,B、C类中危险级场所最大保护距离为12米,除了每个消火栓处设置以外,对于达不到最大保护距离的部位,还应加设灭火器箱组。

【强条】。

12、消防泵试水管的连接位置

每台消防泵均应设消防泵试水管。

【建规GB50016-2006第8.6.5条】强条。

试水管应设在出水阀门与止回阀之间。

如设在出水阀门之后。

无法起到消防泵试水的作用。

13、自动喷水消防系统常见问题

系统设计参数漏注或选用不正确:

危险等级、喷水强度、作用面积、设计流量[喷规5.0.1条]。

当喷淋管线上的阀门(穿人防防护墙处的防护阀门或管线上的其它控制阀门)不采用信号阀时,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

[喷规6.2.7条]。

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试水阀,试水阀应便于操作,且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

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及安装尺寸详细要求。

(喷规7.1.3条,强条共4小条)管材:

内外壁热镀锌钢管。

(喷规8.0.2条)强条。

自动喷水管网和水流指示器应按防火分区及楼层布置。

(喷规10.2.3条)不设高位消防水箱的建筑,其自动喷水消防系统应设气压供水设备(喷规10.3.2条)强条。

系统应设水泵接合器。

其数量应按系统的设计流量确定。

[喷规10.4.1条]。

局部应用系统有关强条:

适用范围:

局部设置,室内净空高度不超过8米。

且保护区域总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平米,快速响应喷头;喷水强度;持续喷水时间。

喷头的选型、布置、作用面积;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注意设置范围扩大。

14、水消防系统设计图纸常见问题

有消防泵加压的临时高压系统,不论是本楼有消防泵还是利用别处的消防泵,应注明栓箱内设启泵按钮。

(高规7.4.6.7强条)。

启泵按钮应设在消火栓箱之内,如不在箱内,应注明设启泵按钮保护措施。

(高规7.4.6.7强条)。

应设消防自救卷盘的建筑、未设梢防自救卷盘。

180及以下厚度墙体内暗装的消火栓箱,仍选用240厚普通消火栓箱.应使用薄型消火栓箱,选用及注明标准图图号即可。

灭火器最好直接放置在梢火栓箱内下部,注明并选用一个标准图册的图号即可。

因灭火器箱占地方,影响交通,实际工程消防验收中常常漏设。

图中表示,因数量较多,常常可能漏画。

本楼不设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而利用原有消防设施和设备,说明中未说明本楼消防水源如何保证?

原有消防设施和设备能否满足本楼要求?

消防管线从何处接通?

消火栓启泵按钮控制线路应接至何处?

等等。

 

公用工程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