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9302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docx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

关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EVA)的探讨

[摘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济增加值,是一个涉及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资金集中配置下的经营策略、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经济资本配置等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

当前分支机构应当紧紧围绕上级行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评办法,以价值增值和资本节约为原则,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为平台,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和经济资本配置系数、配置限额为导向,确定经营策略。

具体包括:

逐步增强主动负债的能力;按价值增长、资本节约的方向经营信贷资产业务;努力降低内部无息资产占用和低效资金占用;探索建立健全所得税申报工作机制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济增加值;绩效考评;预算管理体系;业务经营策略

  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也称经济利润。

以EVA为核心的企业绩效考评方式自上世纪末在美国问世以后,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理论和实务界公认的、先进的企业管理工具。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的逐步完成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逐步完善,EVA也必将会逐渐成为衡量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真实经营成果的核心指标。

目前,国内管理较为先进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在引入EVA的理念和方法对其分支机构进行绩效考评方面有所作为。

以工商银行为例,以EVA为核心的财务资源配置方式和绩效考评办法已经确定将从2006年开始全面实行。

这种财务资源配置方式和绩效考评办法的推出,将要求工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经营理念、经营管理方式、业务发展策略和激励方式等诸多方面做出根本性调整。

以下笔者从二级分行角度作些分析研究,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EVA的由来

  

(一)EVA产生的背景

  进入上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条件、人们认知水平的变化和发展,一些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如每股收益、投资收益率等日益受到广泛批评。

在1957年前后,米勒和莫迪利亚尼共同发表了两篇文章,提出了所谓的“莫迪利亚尼一米勒理论”,后来被简称为“莫一米”(Mo-Mi)。

该理论的基本命题是:

在完全的资本市场中,一家公司的财务结构(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对其市场评价并无任何的影响。

1964年,乔尔·斯特恩从芝加哥商学院毕业后进人银行工作。

他通过大量的实际考察和不懈的思考探索,深切地感受到传统的账面利润方法在衡量公司市场价值方面的严重不足。

1991年,他在《价值探寻》一书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EVA的框架。

20世纪末,乔尔·斯特恩和贝内特·斯图尔特共同创建了思腾斯特咨询公司,专门从事EVA应用咨询,并将EVA注册为商标。

他们逐渐成为EVA管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主要推动者。

  

(二)EVA计算的一般方法

  从EVA产生的情况看,它与大多数其他度量指标不同之处在于:

EVA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包括资本在内的所有资金成本。

1993年9月,《财富》杂志系统地将思腾斯特公司开发出来的EVA表述出来,其定义是:

公司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减去其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人们批评的焦点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

一是财务指标受对外披露的限制过多;二是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资本成本;三是容易导致管理层行为短期化;四是存在盈余操纵的空间;五是财务人员通常不扣减因为使用内部收益而产生的成本,从而无法保障股东的权益能真正被关注,并获取合理的回报。

因此,20世纪中期以后,理论和实务界开发出一些基础性的“经济价值”指标,如剩余收入、内含报酬率等,这些都为EVA的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此理论,莫迪利亚尼曾经说:

我认为论文主要是在方法论上将财务结构选择与投资政策的研究方法做了全面性的改变,也就是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将厂商的负债加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予以最大化,而不是传统上强调却难以执行的利润最大化。

  目前,思腾斯特公司在全球设有13个分公司和4个代表处,并于2001年3月正式登陆中国,在中国开展业务。

思腾斯特财务咨询公司成立后,每年计算全美1000家上市公司的EVA,并在美国《财富》杂志刊登。

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作为理论上的计算公式,它反映出的是EVA的含义,这对理解EVA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如果在实际中具体操作,它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因此,必须对影响EVA的有关项目进行调整。

  在计算EVA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多的调整项目,由于公司的具体情况不同,调整项目也有所区别。

思腾斯特公司对《公认会计准则》(GAAP)提出的调整项目有160多项,但是,考虑到简单实用,一般做法是在保证相对准确的前提下,对一个公司只做利润和资本等重点项目中的5~15个细项进行调整。

其中,利润项目中的细项调整包括:

会计各种准备项目调整、付息债务的利息支出调整、营业外收支调整和现金营业所得税调整;EVA资本项目中的细项调整包括:

无息流动负债调整、无报酬要求资产和非经营现金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EVA是以绝对值的形式表现的,决定其高低的影响除了主观努力以外,资本规模的多少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因此,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以EVA评判经营效益的同时,EVA的另一个表现形式--EVA效率,也应当是考评公司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

EVA效率是指单位资本所产生的超过资本单位成本的利润率,是资本回报率和资本成本率的差额,即EVA效率=EVA/资本。

  (三)EVA还是一种管理方式

  之所以说不应简单地将EVA理解为单一财务指标,除了以上计算过程中的复杂程度可以体现出来以外,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EVA管理带来了人们观念的改变。

EVA认为:

公认的损益表账面利润不能算是真正的利润,只有收回资金成本之后的EVA才是真正的公司利润。

如果EVA为负数,即使损益表上有盈利,也应当是亏损,也是在侵蚀股东的权益和财富。

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解释说:

我们称之为利润的东西,也就是企业为股东留下的金钱,通常根本不是利润。

只要有一家公司的利润低于资金成本,公司就是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公司仍要缴纳所得税,好像公司真的盈利一样。

相对于消耗来说,企业为国民经济的贡献太少,在创造财富之前,企业一直在消耗财富。

  其次,EVA是改善公司治理的重要选择之一。

典型意义上的EVA激励机制的建设思路是:

按照EVA增加值的一个协定比例来核算、管理经营者的奖金,即把EVA增加值的部分按不同比例回报给管理者和企业员工。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越多,自己获得的奖金就越多,这样对管理者和员工就有较好的激励作用。

由此可见,EVA管理的核心是EVA与管理层、员工的薪酬挂钩,这就在分配机制方面赋予了管理层、员工与股东一样的关心企业成功与失败的责任。

所以,EVA奖励计划的直接效应,就是使管理层、员工具有同股东一样的思维方式、主动创新精神和勤奋工作的动力这种动力在综合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综合合力使公司治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而且这种改善往往是一般的公司治理难以完成的。

  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EVA

  应当关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对EVA的综合考察,以及商业银行已经和将要进一步对其分支机构实施EVA进行考评,分支机构要取得在EVA绩效考评工作中的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目前的EVA绩效考评方式应当进一步完善

  其方向可能是在目前的商业银行EVA一般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将EVA计算公式中的风险拨备后的账面利润调整为税后利润,即真正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对其分支机构进行绩效考评;同时,为消除资本占用规模不同带来的各分支机构之间的EVA的不可比性,以及由于不可比性在绩效考评、资源配置过程中带来的偏差,可能还要逐步增加EVA效率等效率性指标予以补充。

  商业银行EVA一般计量方法是:

  EVA=税前净收益一经济资本的成本(经济资本占用额×股东回报率)

  其中,税前净收益是指拨备前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类风险拨备,即预期损失(属于所得税前)成本,也即所谓的风险调整后的账面利润。

  经济资本(economiccapital)是商业银行内部在各类风险评估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概念化的,配置至单项业务、资产或分支机构用于弥补非预期风险损失的资本。

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方面采用的是内部系数法,实际上也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标准法的延伸,它是在参考风险权重参考系数、监管资本转换系数和经营策略调整系数乘积的基础上得出分品种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再与评价期各资产(含表外业务)占用额相乘,得出有关资产的经济资本占用额。

  某品种经济资本分配系数=风险权重参考系数×监管资本转换系数×内部调节系数

  在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方面,目前国内则主要采取的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的基本指标法(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规定了三种,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

按照基本指标法的要求,该项计量值是银行前3年总收入的平均值乘以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0.15系数,就等于所需要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

实际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对其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额的确定,往往还分别在前3年总收人的权重安排(一般方法视前3年与报告期的关联程度设置)、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在全行全部经济资本总量中的比重安排(即总量调节系数),以及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水平评价(即内控评价系数)等方面做出适度调整,其计量方法是:

  某机构X年度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占用额=(前3年营业净收入×a+前2年营业净收入×b+前1年营业净收入×c)×O.15×总量调节系数×内控评价系数

  其中,a+b+c=1。

应当说,上述方法的使用是国内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工作中的一个突破性进步。

但是,据笔者观察,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风险调整后的账面利润不是税后利润,按照公司法、会计法、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有关要求和现行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风险调整后的账面利润不能作为公积金、公益金和股利分配的基数额,因而也就不能充分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二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因财务行为、工作责任等多种原因,在具体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过程中存在着非理性因素引起的收支调整问题,风险调整后的账面利润与国税部门确认的应纳所得税额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背离。

三是简单的对各分支机构的EVA排序,并以此作为贡献度大小的标志,由于未考虑到资本配置额度的因素,所以几乎没有真正的实际意义。

正是基于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加之从经济增加值最本源的意义角度考察,笔者认为,将EVA计算公式中的风险拨备后的利润调整为税后利润,以及增加EVA效率等效率性指标,可能是商业银行对其分支机构绩效考评的一个积极可行的选择。

调整后的EVA的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利润-经济资本成本

  =账面利润-所得税-经济资本成本

  =账面利润-应纳税所得额×0.33-经济资本成本

  其中,分支机构应纳税所得额在内部所得税申报管理机制未建立的情况下,应以所在地国税当局认可的数据为准。

  

(二)资金集中配置改革将增大分支机构提高经济增加值的难度

  首先,分支机构资金集中配置改革后的系统内往来净收入较改革前的差额管理方式大幅度下降,必然导致EVA的相对减少。

另外,目前国内大银行普遍存在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随着上级行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力度逐步加大,资金集中的内部转移价格有可能还要适度走低。

根据“利率缺口管理”的理论,这对系统内集中和配置资金呈“正缺口"的存差行来说,有可能在效益方面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其次,分支机构资金集中配置利率和对外资产负债业务法定利率综合影响着EVA。

这是因为实施资金集中配置改革以后,分支机构不可能再根据存差而自己选择上存期限。

系统内集中配置的资金反映在系统外则构成了资产负债表的所有项目。

因此,在分品种集中配置资金价格体系下,资产负债的结构将间接地影响着资金集中配置情况下分支机构的账面利润。

其具体影响形式是:

有利率产品(指存、贷款)可以通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与法定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直接体现出来;无利率产品(指资产负债表中应付款等内生负债和内部无息资产)则直接表现为净收人或净支出。

因此,分支机构在努力提高系统内往来净收人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与法定存、贷款利率体系之间的边际收益曲线,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再次,分支机构资金配置的内部资金价格和经济资本配置共同影响着分支机构的EVA。

从配置资金价格体系看,一般长期资产占用方面配置的利率较高,现阶段2年期的贷款资金配置利率已达2.85%,5年期的配置利率为2.97%,5年期以上的配置利率高达3.24%;从经济资本配置的导向分析,现阶段“内部系数法"的长期资产配置系数高于短期资产,不良贷款资产的配置系数高于正常资产,公司类贷款的配置系数高于个人类贷款。

也就是说,在资金配置利率影响着EVA的同时,经济资本的配置同样也在通过资本成本的形式对EVA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考虑资金配置影响EVA的同时,还必须兼顾经济资本的配置影响。

  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EVA的措施和途径

  当前分支机构应当紧紧围绕上级行以EVA为核心的绩效考评办法,以价值增值、资本节约为原则,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为平台,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和经济资本配置系数、配置限额为导向,不断提高存量和增量业务的运营效率,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分支机构的EVA。

  

(一)逐步建立以EVA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就是以EVA为核心、以货币等形式展示出来的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全部经营活动的各项目标及其资源配置的定量说明。

其内容主要包括:

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全面预算与公司法、公司章程三者共同构成了公司治理中最主要的三个“游戏规则"。

鉴于最大程度地提高EVA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综合经营管理技能,因此,应当逐步建立健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以此作为提高EVA的平台和管理工具。

  虽然目前分支机构已经在开展预算的编制工作,但至少普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在编制内容方面,资本预算,包括经济资本的配置及限额管理、EVA目标、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目标预算,以及实现预算目标的措施在分支机构的预算管理中明显缺位;二是在控制方面,预算期内的定期(按月或按季度)分支机构的网点,客户经理,支行和分部门、分产品的逐级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和汇总,以及合理差异预算调整、不合理差异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三是在评价方面,预算执行结果与激励机制之间关联度不高。

因此,当前分支机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主要途径是:

  1.逐步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

预算年度以EVA为核心的各项业务经营目标分部门、分产品、分机构网点的业务经营预算;成本费用、控制措施、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预算;经济资本配置、经济资本限额管理等资本管理策略方面的预算。

  2.确立编制预算规则。

一是必须在分支机构决策层制定的方针、规划、业绩价值评价基准等指引下进行;二是规定上年度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必须完成下年度的全面经营预算编制工作。

  3.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

一是在控制方法上,以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预算项目进度、数量等方法进行管理;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责任中心必须及时检查、跟踪监测预算的执行情况,形成预算差异分布报告,并按季(或月)交上级管理部门,由预算管理部门汇总,上报分支机构决策层。

  4.预算的评价和激励。

一是对各预算单位、部门执行者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二是及时对由不可抗力造成的例外事项的影响进行差异调整;三是对预算执行的有关责任中心执行预算情况进行相应的激励。

  

(二)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和经济资本配置系数、配置限额为导向,确定业务经营策略

  在内部资金集中配置价格和资本配置、资本限额控制的指引下,本着EVA最优的原则,对各项存量和增量资产负债业务进行调整和选择。

  1.按照存款业务的收益曲线提示,调整存款业务存量和增量结构。

分支机构的各项存款(包括其他方面的负债、所以者权益)业务在资金集中配置改革以后,按期限以不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向一级分行集中。

这样在内部资金集中利率和法定存款利率之间就形成了不同的利差,从而得出存款业务收入曲线。

存款业务收入曲线表明:

存款的期限越长,收益越低。

活期存款的收益率最高,达1.17个百分点,为5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0.15个百分点的7.8倍,1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的2.79倍。

因此,在当前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导向下,加大活期存款占比是增加分支机构EVA的重要选择。

  2.遵循资本节约、价值增值的要求,调整资产业务结构。

以一般意义上的信贷资产为例,一方面,信贷资产可以带来利息收人;另一方面,在集中配置的情况下信贷资产要付出筹资成本和资本成本(为便于分析,暂不考虑信用成本、费用成本和机会成本)。

根据不同信贷资产法定利率收入与其当前相对应的筹资成本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可以看出,在信用成本、费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就提高EVA而言,个人类贷款相对盈利空间较大,其直接原因就是资本配置系数较低。

  (三)当前分支机构提高EVA可供选择的具体措施

  1.逐步增强主动负债的能力,由传统的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转变。

鉴于目前内、外部经营环境的限制,逐步增强主动负债能力的途径可以从几个方面做出选择:

一是依据存款和集中资金的收益曲线导向,主动改负债经营为经营负债,负债业务的重点放在短期存款上,内部的有关激励机制应实行有区别的方式,改变不分期限、不管成本的负债经营行为和与其相对应的费用等财务资源配置方式。

二是对低端客户(包括没有效益的同业存放)负债业务,应当探索有偿服务的形式,以逐步改变“免费午餐”甚至“亏本经营”式的负债经营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对一些客户明显以利息收入、预期保障为目的的长期存款,可通过为其提供低风险、收益又相对较高的投资渠道的同时,带来银行一定的手续费收人。

  2.以配置利率、资本配置系数和法定贷款利率之间的收入曲线为导向,逐步向价值增长、资本节约的方向经营信贷资产业务。

当前的重点:

一是针对个人类贷款风险分散、资本配置和内部资金配置价格相对较低、收益较高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快个人类贷款业务的发展。

二是采取得力措施,加快票据贴现贷款业务的发展。

现阶段票据贴现贷款的配置资金价格和资本配置系数都比较低,票据贴现业务也有一定的市场,必要时可能要引入一定的非资源配置性措施,才能加快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

三是对一些期限较长、资本和资金配置价格

  较高的信贷资产业务,应逐步提高议价和定价能力。

鉴于现阶段利率市场化的现状,营销部门应以成本加总法或收益成本综合法作为贷款定价的边际机会成本为参照,在可能的上浮区间内尽可能地向上浮动。

四是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控制工作。

据笔者测算,新增关注类贷款和次级、可疑、呆账贷款将会严重地侵蚀分支机构的EVA。

其中,增加关注类贷款的EVA影响率(主要是专项拨备成本、筹资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3项)为6.13%(即每增加100元的关注类贷款,EVA就相应减少6.13元),增加次级、可疑、呆账类贷款的EVA影响率分别为30.15%、55.15%和105.15%。

因此,防止和控制好信贷资产劣变,实际上就是在增加EVA。

  3.努力降低内部无息资产占用水平。

内部无息资产占用配置的资金直接表现为系统内往来、费用、税收等净支出和经济资本的净增加。

据对某二级分行集中配置系统投产后的首次14天结息情况分析,该行长期财务资金配置(即固定资产净值)的利息支出9万元,短期其他资金配置(其他应收款等项目)的利息支出2.68万元。

适度的固定资产、其他应收款占用是维持业务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但过高的占用就会直接影响到该行的账面利润和经济增加值。

以固定资产为例,据初步测算:

按目前该行8574万元的固定资产净值结构,每年折旧、房地产使用税、配置资金成本和正常的修理费用等支出约需953万元,每年的经济资本配置额约为686万元,经济资本成本约为110万元(按16%的资本回报率测算)。

计算结果表明:

该行使用的857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是以每年1036万元营业成本,即12%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率)和1149万元的经济增加值损失(即13.4%的经济增加值影响率)为代价的(见表1)。

目前,分支机构降低内部无息资产占用的主要途径:

一是对各类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梳理,闲置的应尽快予以处置;二是新增固定资产时,应进行必要的投人产出分析;三是能租入使用的尽量采取租入使用的方式;四是进一步加大各类应收款项、库存现金的考核力度。

  4.在保障支付的前提下,尽量压缩低效资金占用。

低效资金占用主要表现为短期资金业务配置中的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和总行清算户的资金占用,目前的超额备付金利率为0.99%,系统内配置资金利率为1.17%,利率倒挂18个基点;总行清算户存款利率为1.17%,配置资金利率为1.17%,利率持平。

因此,尽量压缩低效资金占用,对改善资金集中配置改革后的边际收入、账面利润和经济增加值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压缩低效资金占用的途径:

一是建立健全跨行资金汇人汇出信息报送制度;二是对各核算网点的超额备付金存款实行参考备付率控制制度;三是在信息报送和参考备付率控制方面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四是密切关注网上银行系统户资金动态和跨行支付清算、系统内清算的实时情况,在保证支付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总行清算户资金占用水平,以减少配置支出,增加边际收入。

  5.探索建立健全所得税申报工作机制。

根据目前分支机构所得税申报过程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非理性(因政策规定不熟悉、担心就地补缴所得税等原因而人为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申报行为,应探索建立所得税申报工作机制,以防止EVA的不必要流失和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

其途径:

一是所得税申报人员应尽量相对固定,以保持此项工作和对有关政策规定了解的连续性;二是积极开展所得税申报知识的业务培训,通过提高人员素质,依法合规地申报和合理避税;三是将所得税申报工作纳人财务检查的内容,并在所得税申报工作方面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四是可以探索外聘税务师协助所得税申报工作,也可以探索以税务师事务所代理的形式进行所得税申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