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301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63 大小:75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后附反思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调查法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第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

体会统计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在统计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一人多次举手的情况,所以在统计数据之前,要确定好规则,每人只能举一次手。

是学生意识到统计的严谨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师: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

指名说一说。

师:

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哪种颜色的呢?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

(一)确定方案

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

 

同桌交流后汇报:

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3、怎样在班里调查。

师:

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

指名说一说

师:

同学们想的方式很多,哪种又快又简捷呢?

师:

在举手表示时应注意什么?

师:

在统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每人只能举一次。

(二)统计数据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教师边说边出示统计表:

现在把统计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数量

9

6

15

 8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主持:

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

确认后老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三)观察统计结果

师:

我们把统计的数据都填在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四)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全班共有(   )人。

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校服,选择(   )色合适。

全校选这个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

这个问题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

4、从这个表中,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五)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统计,确定了我们班最喜欢的颜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四、目标检测

师:

同学们,今天学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数量

9

6

15

 8

 

第2课时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感知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给定的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请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

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选好呢?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们可以举手表决。

(2)我不同意你的方法,这样有时会伤害到他们的,我认为用投票选举最好。

师:

对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好选票,我来收。

师:

同学们票是选完了,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们来统计选票数。

师:

怎么统计?

应注意什么?

师:

你的办法很好。

请看我这有3个同学统计的结果。

(课件示出书中第3页的记录结果)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

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

为什么?

师:

你说得很有道理。

你们都同意吗?

好下面大家把他们记录的数据整理好,填入教材第3页的表中。

师:

同学们看看表中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

师: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书上第3页)

 

师:

看来同学们都善于观察思考才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

你们表现得非常好!

下面我们继续完成下面各题。

三、巩固学习

1、完成第3页“做一做”(如下图)

师:

同学们应该怎样调查谁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呢?

师:

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全班答是。

(“全班答是”要删除)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

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

(做后订正)

2、完成书第4页的第3题。

(如下图)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指名学生台前来讲他的解答过程。

 

3、完成书第4页的第1题。

(如下图)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

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

(做后订正)

引导学生思考,空白格表示什么意思。

四、课尾梳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五、板书设计

第3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

(1)

一、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如下:

 

1、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水果

葡萄

苹果

菠萝

草莓

香蕉

火龙果

人数

 

 

 

 

 

 

2、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有(  )人。

3、喜欢吃(  )的人数与(  )的人数同样多。

4、明明的班级一共有(  )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二、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

(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

名称

看动画片

读课外书

打游戏机

去户外玩

人数

13

2

18

8

1、二

(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  )的人最多。

2、二

(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  )人。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三、下面是调查二

(2)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统计表

课外书

宠物小精灵

少儿百科全书

奥特曼

人数

 

 

 

2、喜欢(    )的学生人数最多,有(  )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  )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四、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玩具

变形金刚

美洋洋

柯南

赛车

喜洋洋

 

人数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2、我喜欢(  )玩具,喜欢这种玩具的有(  )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4、玩具厂要生产玩具,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建议玩具厂多生产哪种玩具,为什么?

第4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

(2)

一、体育课上,老师对二年三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了统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表后回答问题。

运动项目

跳绳

跑步

踢毽子

篮球

人数

9

14

6

10

1、喜欢(    )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   )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少。

2、喜欢跑步的比喜欢跳绳的多(    )人,

3、二年三班一共有(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并解答出来。

二、下面是二年一班同学喜欢春游的地方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地点

动物园

游乐场

科技馆

人数

12

20

8

1、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喜欢去(        )人数最少。

2、喜欢去动物园的比喜欢去游乐场的少(    )人。

3、如果让你组织这次春游活动,你想组织同学去什么地方春游?

为什么?

三、下面是二年二班同学阅读课上阅读图书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

阅读图书种类

童话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

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阅读人数

8

16

6

10

1、喜欢阅读(            )的人数最多,喜欢阅读(      )人数最少、

2、二年二班一共有(      )人。

3、学校图书室响购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四、胜利小学要举行阳光少年评选。

二年三班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评选,下面是同学们投票的情况。

李小红       张鹏

李小红        张鹏

李小红        张鹏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   名

李 小 红

张   鹏

票   数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学校阳光少年的评选。

2、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为什么?

3、投票当天有3名同学请假没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会改变投票结果吗?

为什么?

说说自己的理由。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第1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例1、例2(8-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6个圆片、18根小棒、10个小正方体等。

一、情境导入,认识平均分

1、师:

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春天)春天柳树醒了,桃花红了,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

(1)班的同学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馆。

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

(课件出示主题图),你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

(课件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

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

3、我们去看看光明小学二

(1)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我们的分法和他们分法一样?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分糖果图)这三种分法,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引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4、师: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5、完成“做一做”第1题。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在括号里画“√”。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汇报时要求学生要说清楚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

6、练习:

说一说。

课件3个3个地出示胡萝卜图,3个一份,一共5份。

出示问题一共有(  )个胡萝卜,每(  )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师:

一共有几个胡萝卜?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1个1个地数,可能3个3个地数,也可能用乘法口诀四四十六得到结果。

)是平均分吗?

每几个一份?

平均分成了几份?

(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屏幕说,弄清楚“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

7、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完成后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二、自主探索,掌握平均分方法

1、谈话引出例2。

师:

我们刚刚帮助二

(1)班的同学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块。

他们还准备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

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组讨论,分一分。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

(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

(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4)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

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2、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1)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

(把10盒酸奶分成份,每份的酸奶盒数同样多)

 ②操作:

用10个正方体代替酸奶,动手分一分。

教师注意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

把10盒酸奶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有5盒酸奶。

④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橘子的方法。

⑤教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

(2)同学们分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

教师先说一个例子,然后指定学生说。

(如:

把18个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有3个;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颗…… )

三、运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完成教材11页练习二第一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做法和想法。

(说清楚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3)全班汇报交流,重点甄别第2和第3种分法,同样是“平均分”,为什么第3种分法不对,引导学生区分“每份”“几份”的概念。

(第1种分法,突出是4份,但没有平均分;第3题是平均分,但只是分给2个小朋友——份数、每份没分清)。

 2、练习二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独立画在书上,集体订正。

(3)课件演示验证。

 3、练习二第3题。

(1)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

(2)集体订正时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3)课件演示验证。

4、联系生活实际:

列举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识(在此,学生会引出许多有趣的话题)。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要注意什么?

  

第2课时包含分

教学内容

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包含分的表象,经历包含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包含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

学习包含分之后,学生容易混淆“等分”与“包含分”,教师应注重加强两种分情况的对比,找到隐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包含分”

师: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

瞧,动物王国要开春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分东西呢。

  出示课件:

苹果,桃子

师:

哇!

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打算分给谁?

怎样分呢?

我们一起瞧一瞧。

课件出示:

猴子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分桃子

二、动手操作,感受“包含分”的含义

  

(一)分果冻

1、提出问题

师:

猴子妈妈想怎样分这些桃子呢?

课件出示问题:

8个桃子,每2个分给一只小猴,可以分给(  )只小猴呢?

学生活动:

留有片刻学生独立思考

2、动手操作

师:

你能帮助猴妈妈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吗?

并把你的想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给同桌听。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1)学生活动:

小老师板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全班互动。

(2)教师点拨,理解含义。

师:

刚才小老师在分小棒时,同学们都看到了他一共要分多少根?

(一共要分8根)小老师又是怎么分的?

(两根两根地分)结果怎样?

(分给了4只小猴)这样两个两个地分,数一数8里面分了()个2?

(8里面有4个2)

教师总结:

也就是把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4分;还可以说8里面有4个2。

(多指几名学生说一说)

(二)分苹果

师:

大象伯伯也准备了12个苹果分给运动员,它想请同学们猜一猜:

它是把12个苹果每(   )个一份,分给了(    )名运动员。

学生活动:

动手操作,汇报交流,得出多种答案。

  三、加强对比,理解“包含分”的意义

(一)延续分苹果的情景,师:

大象伯伯是这样分的。

课件出示:

12个苹果平均分给4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分(   )个?

学生汇报

(二)比较:

与刚才的分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互动评价

教师小结:

虽然采取的分的方法不同,但得到的结果每份同样多,也是平均分。

三、 联系生活,应用提升

  

(一)找一找生活中包含分的例子

  

(二)练习二第5、6题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

 师:

六一艺术节,我们班要选16个同学参加朗诵。

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

想一想每(  )个站一排,可以站(  )排。

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

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探讨。

四、目标检测设计 

  小小梳理之星: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

第3课时除法算式

教学内容

第13页例4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一)谈话引入

师: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

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

“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师:

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

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师:

“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

学生活动

师:

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

(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

师:

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得出:

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

师:

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师: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二)介绍除号

师:

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 “-”、“×”,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师:

除号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介绍除号的由来。

师:

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

“÷”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介绍除法算式

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师:

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师:

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引导得出:

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

师:

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学生读。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师:

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师:

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师:

除号表示什么?

(四)在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四、深化练习

(一)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

1、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2、动手连一连并写出除法算式。

3、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二)分一分,填一填(做一做第2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3、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4、还有什么事也能用10÷2=5表示呢?

(三)读出下列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0÷2=5; 18÷6=3; 16÷8=2; 15÷3=5。

   

(四)练习三的1-3题。

五、目标检测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第4课时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14页例5、14页做一做、练习三4、5、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即认识被除数、除数和商。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境明标

(一)复习导入

分小圆片:

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师: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

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

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