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204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docx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

篇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

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

操作要领:

  1)按下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

  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

  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注意: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操作要领:

  1)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

  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2)读数:

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

  上的示数。

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度尺上的示数。

  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

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

操作要领:

  1)时基线位置的调节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

  移旋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

  2)清晰度的调节适当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时基线越细越好(亮度不能太亮,

  一般能看清楚即可)。

  3)示波器的显示方式示波器主要有单踪和双踪两种显示方式,属单踪显示的有

  “Y1”、“Y2”、“Y1+Y2”,作单踪显示时,可选择“Y1”或“Y2”其中一个按钮

  按下。

属双踪显示的有“交替”和“断续”,作双踪显示时,为了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同时显示两个波形,采用“交替”显示方式,当被观察信号频率很低时(几十赫兹以下),可采用“断续”显示方式。

  4)波形的稳定为了显示稳定的波形,应注意示波器面板上控制按钮的位置:

a)

  “扫描速率”(t/div)开关------根据被观察信号的周期而定(一般信号频率低时,开关应向左旋。

反之向右旋)。

b)“触发源选择”开关------选内触发。

c)“内触发源选择”开关------应根据示波器的显示方式来定,当显示方式为单踪时,应选择相应通道(如使用Y1通道应选择Y1内触发源)的内触发源开关按下。

当显示方式为双踪时,可适当选择三个内触发源中的一个开关按下。

d)“触发方式”开关------常置于“自动”位置。

当波形稳定情况较差时,再置于“高频”或“常态”位置,此时必须要调节电平旋钮来稳定波形。

  5)在测量波形的幅值和周期时,应分别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和扫描速率“微

  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针旋到底)。

  三、实验设备

  1、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示波器内的校准信号

  用机内校准信号(方波:

f=1KHzVP—P=1V)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输入并调出校准信号波形

  ①校准信号输出端通过专用电缆与Y1(或Y2)输入通道接通,根据实验原理中有关示波器的描述,正确设置和调节示波器各控制按钮、有关旋钮,将校准信号波形显示在荧光屏上。

  ②分别将触发方式开关置“高频”和“常态”位置,然后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

2)校准“校准信号”幅度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信号幅度,记入表1—1中。

  3)校准“校准信号”频率

  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准信号周期,记入表1—1中。

  2.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令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分别为500Hz、1KHz、5KHz,1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调节示波器扫速开关和Y轴灵敏度开关,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周期及峰峰值,计算信号频率及有效值,记入表1—2中。

  3.交流电压、直流电压及电阻的测量

  1)打开模拟电路实验箱的箱盖,熟悉实验箱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将万用表水平放置,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在标尺的起点上,如果偏移了,可调节

  “机械调零”,使它回到标尺的起点上。

测量时注意量程选择应尽可能接近于被测之量,但不能小于被测之量。

测电阻时每换一次量程,必须要重新电气调零。

3)用交流电压档测量实验箱上的交流电源电压6V、10V、14V;用直流电压档测量实

  验箱上的直流电源电压±5V、±12V;用电阻档测量实验箱上的10Ω、1KΩ、10KΩ、100KΩ电阻器,将测量结果记入自拟表格中。

  五、实验报告

  1.画出各仪器的接线图。

答:

各仪器的接线图如下:

  或

  2.列表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

  表1—1的实验数据与标准值完全相同,表1—2的实验数据中与示波器测得的有效值(1.03V)与毫伏表的数据(1V)略有出入(相对误差3%)。

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1)视觉误差

(2)仪表误差

  3.问答题:

  1)某实验需要一个f=1KHz、ui=10mv的正弦波信号,请写出操作步骤。

  答:

操作步骤:

  ①将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黑夹子与黑夹子相接,红夹子与红夹子相接。

在开机前先将交流毫伏表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接通电源开关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②按下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形输出开关,选择频率范围1K开关按下,然后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1KHz即可。

  ③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交流毫伏表量程选择“30mV”档,读数从“0~3”标尺上读取。

  2)为了仪器设备的安全,在使用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

①在使用信号发生器时,应该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②在使用交流毫伏表时,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3)要稳定不同输入通道的波形时,应如何设置内触发源选择开关?

  4)一次实验中,有位同学用一台正常的示波器去观察一个电子电路的输出波形,当他把线路及电源都接通后,在示波器屏幕上没有波形显示,请问可能是什么原因,应

  该如何操作才能调出波形来?

篇二: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掌握其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3、掌握几种典型信号的幅值,有效值和周期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在实验中,各种电子仪器要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通常如图1-1所示。

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连接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的连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连接线用普通导线。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基本参数的测量,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使用方法如下:

  

(1)寻找扫描光迹

  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

  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方式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一~二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

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转到底并听到关的声音。

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X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转到底并听到关的声音,同时将“X轴扩展”旋钮保持逆时针的最左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与“扫速”开关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计算得出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通常用作电子电路中的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严禁短路。

根据需要,信号发生器可以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UP-P)。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mV)级到伏(V)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3.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用来为电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电压,其负极通常作为电路的共地端,使用时注意接线方式,严禁出现电源的短路情况。

  4.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可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选择合适的量程。

  5.频率计

  数字频率计的作用是测量实验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测量频率(周期)以及记录次数等在实验中常配合信号发生器使用,可在显示屏上直接读数。

  三、实验内容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

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①校准“校正信号”幅度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记入表1-1。

  表1-1

  注:

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的标准值填表。

②校准“校正信号”频率

  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

③测量“校正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调节“Y轴灵敏度”开关及微调旋钮,并移动波形,使方波波形在垂直方向上正好占据中心轴上,且上、下对称,便于阅读。

通过扫速开关逐级提高扫描速度,使波形在X轴方向扩展到出现细部特征(必要时可以利用“扫速扩展”开关将波形再扩展10倍),并同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从显示屏上读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记入表1-1。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改变示波器“扫速”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

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记入表1。

  表1“校正信号”参数的标准

  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1)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

  Y1、Y2均不加输入信号,输入耦合方式置“GND”,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0.5s/div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5μS/div挡),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交替”和“断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基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

  

(2)用双踪模式显示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①按图1-2连接实验电路,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调至频率为1KHz,幅值为2V的

  正弦波,经RC移相网络获得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两路信号ui和uR,分别加到双踪示波器的Y1和Y2输入端。

  为便于稳定波形,比较两波形相位差,应使内触发信号取自被设定作为测量基准的一路信号。

  图1-2两波形间相位差测量电路

  ②把显示方式开关置“交替”挡位,将Y1和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挡位,调节Y1、Y2的Y轴移位旋钮,使两条扫描基线重合。

  ③将Y1、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AC”挡位,调节触发电平、扫速开关及Y1、Y2灵敏度开关位置,使在荧屏上显示出易于观察的两个相位不同的正弦波形ui及uR,根据两波形在水平方向

  X(div)差距X,及信号周期XT,则可求得两波形相位差。

θ?

?

3600XT(div)式中:

XT——一周期所占格数

  X——两波形在X轴方向差距格数

  记录两波形相位差于表1-3。

  表1-3

  为读数方便,可适当调节扫速开关及微调旋钮,使波形一周期占整数格。

  四、实验仪器

  1函数信号发生器SPF05A一台2摸拟双踪示波器AT7328一台3交流毫伏表一台4电路分析仪一台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2.问题讨论

  

(1)如何操纵示波器有关旋钮,从示波器显示屏上观察到稳定、清晰的波形?

  

(2)用双踪显示波形,并要求比较相位时,为在显示屏上得到稳定波形,应怎样选择下列开关的位置?

  ①显示方式选择(Y1;Y2;Y1+Y2;交替;断续)②触发方式(常态;自动)③触发源选择(内;外)

  ④内触发源选择(Y1、Y2、交替)

  3.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哪几种输出波形?

它的输出端能否短接,如用屏蔽线作为输出引线,则屏蔽层一端应该接在哪个接线柱上?

  4.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波电压还是非正弦波电压?

它的表头指示值是被测信号的什么数值?

它是否可以用来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

  六、预习要求

  1.阅读实验附录中有关示波器部分内容。

  2.已知C=0.01μf、R=10K,计算图1-2RC移相网络的阻抗角θ。

篇三: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掌握万用表的使用及用万用表粗测晶体三极管、三极管的质量的好坏及管脚的判断。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函数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

  3、万用表4、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三、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

  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

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测信号的波形不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这样的现象仍属于稳定显示。

  5)、适当调节“扫描速率”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使屏幕上显示一~二个周期的被测信号波形。

在测量幅值时,应注意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在测量周期时,应注意将“X轴扫速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且听到关的声音。

还要注意“扩展”旋钮的位置。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v/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div或cm)与“扫速”开关指示值(t/div)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

2、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P-P。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函数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3、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四、实验内容

  一)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及测试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

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t/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a、校准“校正信号”幅度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记入表1-1。

  表1-1

  注:

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

  b、校准“校正信号”频率

  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

c、测量“校正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调节“y轴灵敏度”开关及微调旋钮,并移动波形,使方波波形在垂直方向上正好占据中心轴上,且上、下对称,便于阅读。

通过扫速开关逐级提高扫描速度,使波形在X?

轴方向扩展(必要时可以利用“扫速扩展”开关将波形再扩展10倍),并同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从显示屏上清楚的读出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记入表1-1。

2、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参数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100KHz,有效值均为1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改变示波器“扫速”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

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记入表1-2。

  表1-2

  3、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1)观察双踪显示波形“交替”与“断续”两种显示方式的特点

  Y1、Y2均不加输入信号,输入耦合方式置“GND”,扫速开关置扫速较低挡位(如0.5s/div挡)和扫速较高挡位(如5μs/div挡),把显示方式开关分别置“交替”和“断续”位置,观察两条扫描基线的显示特点,记录之。

  2)用双踪显示测量两波形间相位差

  ①按图1-2连接实验电路,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调至频率为1KHz,幅值为2V的正弦波,经RC移相网络获得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两路信号ui和uR,分别加到双踪示波器的Y1和Y2输入端。

为便于稳定波形,比较两波形相位差,应使内触发信号取自被设定作为测量基准的一路信号。

  图1-2两波形间相位差测量电路

  ②把显示方式开关置“交替”挡位,将Y1和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挡位,调节Y1、Y2的()

  ③将Y1、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AC”挡位,调节触发电平、扫速开关及Y1、Y2灵敏度开关位置,使在荧屏上显示出易于观察的两个相位不同的正弦波形ui及uR,如图1-3所示。

根据两波形在水平方向差距X,及信号周期XT,则可求得两波形相位差。

  图1-3双踪示波器显示两相位不同的正弦波

  ?

?

  X(div)

  ?

3600

  XT(div)

  式中:

XT——一周期所占格数;X——两波形在X轴方向差距格数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