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9033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docx

初三历史600名竞赛OK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历史竞赛试题

命题人:

李少峰审题人:

郭云瑶时间:

50分钟满分:

100分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

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卷Ⅰ

1.“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曾经风靡西方的名言,这句名言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的觉醒

C.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D.海外探险与扩张

2.“哥伦布前后进行了四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或者香料、丝绸。

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

”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珠宝

B.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才航行到美洲

C.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D.掠夺财富是哥伦布航行的直接驱动力

3.某场革命被认为是“一切革命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

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

A.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描述       B.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夸张追忆

C.对法国大革命的高度赞誉与肯定       D.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准确观察

4.“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农奴制改革

5.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

“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右图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A.平等B.自由

C.人权D.博爱

6.“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资产阶级视为天赋人权并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

A.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C.保护私有财产           D.反对君主专制

7.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8.《大国崛起》中解说词中写道:

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以下的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通过三角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9.林肯在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

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这种策略变化表明他这此期间的最高宗旨是()A.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B.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 

C.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妥协  

D.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10.男士穿西服、女士打阳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这种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

()

A.废藩制县B.殖产兴业C.求知识于世界D.文明开化

11.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

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与这些变革不相关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D.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2.将“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资产阶级革命C.社会主义运动D.改革与革命

1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

“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阐述“两个学说”的是()A.《神曲》《哈姆雷特》

B.《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C.《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

D.《1787年宪法》《民法典》

14.如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着变化,其决定因素是()                

A.新航路地开辟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大机器生产的开始采用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5.现在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主要得益于科技不断发展。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人类进入火车时代奠定了基础

B.19世纪传入中国的汽船是以电作动力的交通工具

C.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为汽车的问世做出了贡献

D.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飞机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支持

16.《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7.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腾飞的最根本的相似条件是()

A.拥有大量资源和资金B.拥有雄厚资金和市场

C.开拓市场和资源D.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表现是()

A.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B.德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

C.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与对峙D.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资本向全球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亚洲非地区的控制

B.列强减少了对亚非地区资本和商品的输出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激化了亚非国家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D.亚非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自主意识增强

21.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

就当时的历史而言,这个“西方”是指     ()

A.美洲   B.欧洲    C.德国   D.英国

22.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23.巴黎和会上,英国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争霸世界,又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并主宰欧洲    

B.充分利用法美矛盾,为自己谋取利益

C.维护欧洲安全,既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也反对美国介入欧洲事务

D.维护其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以便三国共同主宰世界

24.列宁说: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

”材料强调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C.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27.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28.下表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中的哪一特点()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情况表

工厂倒闭

工业生产下降

失业人数

13万家

70﹪

1700万

A.持续时间比较长B.破坏性特别大

C.波及范围特别广D.对工业影响最大

29.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

“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

”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B.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C.计划经济的时代D.市场经济的时代

30.罗斯福说: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

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号

……………………………………密……………………………………封…………………………………线…………………………………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历史竞赛试题

卷I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

一、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卷II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大国的盛衰是世界历史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风云际会的世界政坛成就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强国时代。

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一段段值得回味的不朽的传奇。

材料一荷兰的商业和金融帝国相对衰落之后,英国取而代之。

1820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50%,即使是在1870年美德工业起飞初期,仍占据32%的份额,为美、德、法三国之和。

材料二1870年-1913年的43年中,美国工业增长8.1倍,德国为4.6倍,法国为1.9倍,英国更是低到了1.3倍。

英国在19世纪90年代工业产量被美国超过,一战前被德国超过。

到了一战之前,世界工业国家产值排位已经变成美、德、英、法。

材料三美、德两国的崛起,首先,得益于吸收外国资本。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工业化初期资本稀缺的问题;另外,美、德两国积极投资新兴的电气汽车钢铁等新型高科技产业。

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是,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伦敦的街道仍然采用煤气灯;而在美德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早已普及了电气。

材料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从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

这不是偶然现象,如今在美国商务部大门口上还刻有林肯的名言:

“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

”美国人是世界上第一次把专利保护写入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探究英国能够取代荷兰成为一代世界霸主的原因?

(4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870年前后世界工业格局有何变化?

(4分)

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推动世界工业格局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6分)

4、上述材料和问题反映了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发展趋势?

(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材料一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吸收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有益于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材料三“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只有当农民能够用他的剩余产品兑换城市制造的衣服和用具等物品时,他们才肯生产超出自己生活所必需的农产品。

 

材料四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招聘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

国家利用该计划专门吸收身强力壮而又失业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水土保持、道路建筑等工作。

到美国参战前,200多万青年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等基础设施。

工人每月工资中绝大部分寄回家以作家用,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

这一笔钱经过工人以不同渠道的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

(1)材料一中的“弱点”指什么?

(2分)为此,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了怎样的改革?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突出特点和最终目的。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有何创新之处?

(2分)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新政的这项措施,对美国度过危机起到了哪些帮助?

(4分)并从中概括新政有何特点?

(2分)

 

 

 

(5)上述国家的改革,给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