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770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docx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

计时定量实施方案

一、目的

调动生产线各岗位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责任心。

二、适应范围

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涉及装配、五金与注塑。

三、定义

标准工时:

完成工序作业或单个产品所需的作业和宽放时间总和。

宽放时间:

作业以外其他所必需的时间,如换线、设备/模治具调整、备料、交货、喝水、疲劳调整、上厕所等所耗费的时间。

标准产能:

将单位时间除以标准工时即得标准产能。

A、标准产能在以工序为单位作业时,表现为单位时间与工序标准工时的结合体,如TLM2068剥线标准工时为46秒,那么单位时间的标准产能为:

1小时(3600秒)/46秒=78PCS;B、标准产能在以流水线为单位作业时,表现为单位时间与流水线瓶颈工时的结合体(即生产线平衡效益);C、标准产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标准产能、正常标准产能与巅峰标准产能,通常所说的标准产能指正常标准产能。

四、职责

4.1PIE:

负责标准工时与产能测量、制定及调整;流水线作业时工序的拆解与合并;对产线生产工艺优化。

4.2拉、组长:

负责核对,达成标准产能;记录每小时/日生产报表,及时协调作业员,平衡工站与工站节拍。

4.3生产主管:

负责对标准产能评估、监督执行;对产线不定期的优化。

五、细则

5.1标准产能与生产计划制定

5.1.1PIE根据每款机型制造流程图工位排序及SOP操作方法,测量每个工站标准工时,形成工时表。

针对流水作业线,实施工序拆分与合并,定义瓶颈工序,合理安排人员,制定标准产能(平衡效益产能)。

5.1.2计划部参考PIE制定工时表及标准产能,确定每条生产线或工序天标准产能,按天标准产能安排车间生产计划。

5.1.3生产部评估标准产能并按生产计划进行排产(考虑瓶颈设备安排的合理性),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生产投入总人数需除开物料员、拉--组长(未计算在标准产能内)。

5.2标准工时与标准产能的修改

5.2.1标准工时不能随意更改,必须经生产、计划、PIE部门人员共同确认,且经过实际验证方可修正。

5.2.2生产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技术变更对生产作业有明显影响时,PIE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给予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针对生产部门提出的标准工时有异议,PIE可酌情重新测试。

5.2.3当生产因机器、设备、刀具、夹治具发生异常,生产部提供报告、照片、记录项等依据提供给计划部,计划部可以调整该次(时段)作业的定额。

5.2.4一种机型连续超产两天且每天超产时间超过1.5个小时或连续两天低于标准产能20%时,计划部/生产部以《联络单》形式提出异常,中心副总批准后交PIE重新测算标准工时,原则上当批次标准工时不作调整,计划部依据修改后的标准工时修改标准产能。

5.2.5针对修改后的标准工时或标准产能,须实施更新,并将相关资料转行政人事中心。

5.3计时定量考勤的计算方法

5.3.1当天计时定量完成者,按该机型或该几种机型的标准产能来计算加班工时(若是因公司订单状况需加班的情况下,加班费另计);

5.3.2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当天的标准产能,延长上班时间来完成规定标准产能(延长上班时间不作考勤记录),或者按标准产能来计算,未完成计时定量部分扣出上班工时。

5.3.3每天生产产量将以《生产日报表》与《考勤日报表》进行记录,于次日9:

30前送到生产文员处,生产文员汇总后交车间主管审核,计划部核准,无误后交行政人事中心统计,原则上当日报表次日下班前一定要送到行政人事中心处。

5.3.4行政人事中心不定时抽查车间加班情况,并依据考勤系统对纸档《生产日报表》与《考勤日报表》实施考勤核对,对超额完成或延迟完成任务者,在考勤系统内修改成定量上班时间。

5.4计时定量实施

生产计时定量分5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每批次每种机型数量在1000PCS以上并且是成熟机型才实施计时定量。

此阶段是摸索阶段,是为了积累经验及为计时定量数据统计系统建立打基础,所以必须选择稳定成熟产品,且订单有一定的量,能够持续生产1-2天,方便观察计时定量过程中有什么变数及异常,此阶段周期在1个月左右;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选择有计时定量过的一条拉线实施计时定量(建议选择BYD拉线),为什么要选择流水线定量而不选择工序定量呢?

1、目前的标准工时没有得到印证,直接对工序实施定量,结果会面临标准工时不准时造成的PIE标准权威性下降,最终使得员工对计时定量的不信任;2、直接对工序定量时,数据统计量会很大,目前的数据统计系统还不完善,无法精确的统计好所有数据,这样会造成所有核对工作无法展开。

特别是考勤部分,如果做得不好,最终也会造成员工对计时定量的不信任。

流水线原则上实施全面计时定量,实际上可以对某些特殊工位区别对待(如测试工位),此阶段一定要将数据统计系统形成模式,将工时测试及标准产能的计算精确到偏差在10%左右。

此阶段周期在3-5个月左右;

第三阶段、数据统计系统全面建立的同时,标准产能与标准工时也有了一定的精确度,这时候就可以实施全部流水线定量了。

全面流水线计时定量的目的是为了稳定与固化数据统计系统,进一步提升标准工时的精确度与全面覆盖性,为后续的工序计时定量作铺垫。

此阶段周期在1-3个月左右;

第四阶段、装配车间各工序计时定量。

装配车间各工序计时定量的目的是为了累积工序计时定量的经验,为生产部计时定量做好前期准备。

此阶段建议仅对杆子拉及线拉各工序实施计时定量,周期在2-3个月左右;

第五阶段、前期四个阶段的实施时间在10个月周期左右,这时候PIE的标准工时与标准产能已经全面完成,经验也得到了一定的累积,精确度也得到了验证,这时候实施生产部全面计时定量就渠成水到,为后期的绩效管理作坚实后盾。

5.5计时定量保障(数据统计系统建立)

5.5.1计时定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提高效益的前提是员工有积极性,而员工有积极性的根源是他们的努力会得到回报,在短期内能看到明显的利益。

如果数据统计系统无法建立,也就预示着员工的劳动所得无法通过工资的表现获得实施衡量(计时定量的最终表现形式本质上就是通过工资的表现获得实施衡量),这样的模式最后会导致计时定量的失败。

5.5.2各部门分工及提交数据管控报表

1计划部经理每月25号提交(生产月计划)、每月28号提交(人力产能负荷分析报表)

2计划部每周一发出(生产周计划)、每周五发出(更新生产周计划)、(月计划欠料表)、每天下午4点半前发出(生产日计划)

采购部收到(月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欠料表)及结合采购

本部门的(采购订单材料交付表)、(外协订单材料交付表)、确保周计划物料提前三天到厂、此为采购的红线指标

3每周一上午计划部发出上周(来料及时率)统计报表、采购部在当天下午下班前在(来料及时率报表)上提交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此为红线指标(此邮件为全厂发出邮件)

4每月底计划部发出生产部各科(补料金额统计报表)内容包括:

补料部门、补料原因、责任部门/人、补料金额

5每周一上午品质部IQC发出(来料合格率报表),品质部SQE主导采购参与、在(来料合格率报表上)提交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此为红线指标(此邮件为全厂发出邮件)

6每周一上午品质部IPQC发出生产部各科各组(制程不良率统计报表)主要内容包括:

组别、CP号、生产数量、不良数量、不

良率!

品质部OQC发出各组(返工批次数量统计表)

7技术部PIE科在3月11号前完成如下工作:

A标准IE工时的定义B标准工时宽放的定义及方法C换线损失工时的定义及类型D生产平衡损失率/生产效率的定义、计算公式、目标值的确定,平衡损失率及生产平衡效率可在产线数据统计一个月后确定!

8装配科按(制造流程图)排工序、按SOP标准作业,装配科按三

大组别每日提交(岗位标准及实际产能对比表)此表主要内容包

括:

成品CP号、工序名称、所用设备工具、标准工时、标准产能

实际产能、标准人数、实际人数、流程图或SOP遗漏工序,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交PIE主管处、一份生产文员先自行留底!

9生产各管理人员每日早会及工作中加大力度对员工的宣传、对

定时订量抵触、闹情绪、造谣的员工一律剔除!

各基层中层管理

人员在定时订量推行工作中拖后腿者、一律予以调离岗位甚至降

职处理!

10PIE科由主管负责、对装配提交的(岗位标准及实际产能对比表)

进行分析:

生产自身熟练度的原因、工时的原因、工艺的原因等!

(PIE针对的是岗位产能状况与工时对错、工艺的分析,整条拉

的生产效率达成状况是生产主管主导分析)、分析完后、装配及

PIE把(岗位标准及实际产能对比表)复印一份交生产中心文员

具体操作如下:

PIE主管带一位工程师(跟线分析、统计)、梳理顺序为:

BYD组—电子拉—装配C拉—杆子拉—线拉!

梳理后的工时表必须由装配主管、结构/电子、PIE同时签字方生效!

每周

梳理完成的工时为()份

5.6计时定量质量控制

计时定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益,因为要提升效益往往会忽视品质,所以计时定量过程中的品质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TLN015计件后的重大客户投诉及处罚就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为避免员工因品质问题对计时定量丧失信心,品质主要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有所改变:

1、首件确认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定量完成的前提是符合品质要求,如果在生产前不做好品质确认,定量的结果就会出现品质分歧,在产品完成后确定品质,无疑是对计时定量的阻力,所以首件确认就变得特别重要。

定量拉线QC人员一定要在生产前作好首件确认,并且要确保首件是对整个产品全方位的衡量,这样当品质问题发生时,责任的归属才会很清晰;

2、过程巡查的加严性与覆盖性。

因为是定量,作业人员难免会将作业的着重点放在完成数量上,对产品的质量会不自觉的忽视,所以要发挥基层拉组干部与IPQC的巡查职能。

在正常巡查的基础上,需要作加严检验,并且巡查的项目不能够局限于特殊工位,必须是对整个制程与所有产成品及半产品的查验。

3、成品检验的周期性与针对性。

员工的完成结果既然需要通过品质是否合格来确定,定量产出的结果就需要进行及时衡量,所有QA人员需要在线上了解情况或通过IPQC人员来了解情况,并分期分批的对产成品实施检验,不能被动的等待送检才开始检验。

同时为确保检验的效益,除正常抽样外,对产线发生的品质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加严检查。

5.7计时定量物料的保障

既然采取计时定量,那么定量过程中就必须确保上线物料的品质是合格的,数量是满足的,交期是准时的,计划是合理的。

为保证上述四要素的有效达成,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计划时必须认真核对在库物料,确保齐套物料才安排上线;

2、计划上线物料,采购人员要提前一天就追踪物料回厂,不允许线等物料的现象发生;

3、所有品质不合格的物料挑选,不可以在线上挑选,必须挑选好后再安排上线;

4、为保证物料数量满足定量生产,仓管、车间物料员及拉组长必须仔细核对物料品名、数量,交接过程完成后签字确认,有问题由最后签字方承担所有问题责任。

5.8奖惩

拉线员工采用计时定量的同时,为确保配套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人员也需要明订奖惩:

1、拉长:

月定量任务完成超额拉线的拉长,核算下辖员工平均超工时的金额,在此基础上以1.5倍奖金实施奖励;月定量任务完成延迟拉线的拉长,核算下辖员工平均延缓工时的金额,在此基础上以0.5倍实施处罚。

2、为确保PIE人员标准工时与标准产能核算的准确性与人员责任心,每月标准工时及标准产能修订超过5次者,计一般过失,超过10次者,计严重过失,依员工手册实施处罚,超过15次者,降级处理;

3、因物料延迟造成定量拉线产出受影响的采购人员与PMC人员,接收如下处理:

每月因物料延迟造成定量拉线产出受影响超过3次者,计一般过失,超过5次者,计严重过失,依员工手册实施处罚,超过10次者,降级处理;

4、计划人员不负责任造成定量拉线产出受影响接收如下处理:

每月因计划失误造成定量拉线产出受影响超过3次者,计一般过失,超过5次者,计严重过失,依员工手册实施处罚,超过10次者,降级处理;

5、品质人员误判造成定量拉线产出受影响接收如下处理:

每月因首件误判造成定量拉线产出受影响超过3次者,计严重过失,依员工手册实施处罚,超过5次者,降为员工处理。

每月因巡查未发现问题造成QA退货超过3次者,计严重过失,依员工手册实施处罚,超过5次者,降为员工处理;

6、定量报表错误者,无论是基层拉组长还是其他文职人员接收如下处理:

每月报表错误超过3次者,计严重过失,依员工手册实施处罚,超过5次者,降为员工处理。

因报表错误造成公司损失者,按损失20%承担过失损失。

5.9本方案未尽事项按公司现行管理制度执行,运行期间,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方案进行合理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