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8477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文化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文化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文化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文化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史.docx

《中国文化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史.docx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

1.中国

“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二如国境之内;三如中等之国;四如中央之国,等等。

这些“中国”,皆指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其近义词则有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等等。

2.文化

文化一般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一切活动成果或现象。

3.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排除人类社会与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主要指观念形态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复杂共同体,习惯上又称为“精神文化”,也称为“小文化”。

4.广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不同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包含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作“大文化”。

5.宗法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中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务的家法。

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

6.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是所谓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与文化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科,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史就是中国文化的发展运动轨迹。

7.宗法制度

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遵从共同的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次序以及宗族成员各种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8.地同域

地同域,是秦国“文化大一统”运动的制度之一。

废除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毁坏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境上和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军事要塞和各种阻碍,在全国修筑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打破地区壁垒;又通过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边境,传播中原文化,是为“地同域”。

9.行同伦

为统一全国的文化心理,推行严刑峻罚,“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以使“黔首改化,远迩同度”,是为“行同伦”。

10.谶纬

两汉之际,今文经学的空疏荒诞走至极端,发展出谶纬神学,神秘主义极一时之盛。

谶,即符谶、符命,是巫师、方士所造的隐语、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有图者称为图谶。

纬,相对于“经”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编集伪造的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如七经皆有纬书,称之“七纬”。

两汉之际,王莽、刘秀和农民起义军都曾利用谶纬。

11.玄学

所谓玄学,即玄虚之学,它是从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其哲学宗旨是“贵无”,认为“无”是宇宙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的本源,“无”产生万物,即“无中生有”,其政治主张是“无为”。

12.魏晋风度

所谓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期那些世家大族的名士们所表现出来的风度,具体而言,是指魏晋名士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于其他任何时期的言谈举止和内在心理精神。

它是这个时期的士大夫们内心空虚,精神压抑的产物,对后世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理学

所谓理学,又称为“道学”,是宋代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学为核心,经过儒、道、佛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完整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思想。

它在宋代形成,影响到以后的元明清三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正统思想理论。

二、简答题

1.简述“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现象,但二者所涵盖的历史内容又有差异:

“文化”的本质内涵是“自然的人化”,人通过有目的的劳作,将天造地设的自然加工为文化。

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或泛指对不开化的克服;或指超越蒙昧期和野蛮期的历史阶段。

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有三:

文字发明与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与使用、城市出现。

古中国的文化史长达百万年之久,而进入创制并使用文字和金属工具的文明时代约4000年左右。

2.简述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1)地理环境,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百态千姿的地域文化。

(2)经济土壤,在静待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育以前,中国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以商品经济为动力源的新的经济结构的开始形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更新了的土壤。

(3)社会结构,文化是一种人类现象,而人类只有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方能创造并发展文化。

人类社会组织的演变趋势,大约是由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进化。

(4)国际条件,由于中国文化在古代明显领先于周边地区,所以中国虽然广为吸收周边文化成果,但主要是中国文化施影响于周边。

3.简述中国文化的特质

(1)人文传统。

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

(2)伦理中心。

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不讲或少讲脱离伦常的智慧,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伦理成为出发点和归结点。

以至于中国文学突出强调“教化”功能,史学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教育以德育统驭智育,人生追求则以“贱利贵义”为价值取向,构成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系统。

(3)尊君重民。

“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4)中庸协和。

“极高明而道中庸”,“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显示出中国式智慧的特征。

(5)延绵坚韧。

中国文化是从农业宗法社会的土壤生长出来的伦理型文化。

农业社会提供了一种坚韧的传统力量,伦理型范式造成顽强的习惯定势,而先秦已经形成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精神,使中国文化的认同力和适应力双强。

4.简述文化的功能

(1)记录功能。

文化记录着人类活动的历程,文字出现后便承担起了记录的功能。

不但语言文字有这种记录功能,物质型的文化也有这种功能。

(2)认识功能。

人类通过对文化的认识,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思维方式,提高认知能力,从而更好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界。

(3)传播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种社会现象,将各种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从古代到现代,可以纵向横向传播。

(4)教化功能。

指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哦那功能,在历史上,文化对人的教育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更重要的还在于社会教育上,也就是在于通过学校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

(5)凝聚功能。

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得到教化,从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而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集体意识,同时产生巨大的抗异力量。

5.原始宗教的内容有哪些

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几大类。

(1)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宗教最初萌动于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2)图腾崇拜。

对具体自然物的崇拜,后来抽象为图腾崇拜,即相信每个氏族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并将其视作族徽。

(3)生殖崇拜。

两性关系的原始本能和对生殖繁衍的渴望,又造成原始时期生殖崇拜盛行。

(4)祖先崇拜。

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由此产生灵魂和鬼神观念。

鬼神崇拜兴起,源于对血亲先辈的敬仰,并在鬼神崇拜的基础上又产生祖先崇拜。

6.上古时期的中国人是由哪三大部分组成

上古时代中华大地上生活着三个主要的部落族团:

一是华夏集团(又称河洛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以北部的黄帝和南部的炎帝为首;

二是东夷集团(又称海岱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下游及东部沿海地区,以蚩尤为首,另有少昊氏、高阳氏、有虞氏等;

三是苗蛮集团(又称江汉集团),主要活动在南方长江、汗水流域甚至更远的地区,以祝融为首。

7.文明起源的标志有哪些

(1)青铜器的使用。

中国青铜时代可能起始于距今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时期,该遗址中出土了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已具有简单的器物组合、花纹图案和铸造技巧。

(2)城市的出现。

西方有学者把5000人的规模和高筑城墙作为城市的标志,而从考古发掘看来,宫殿基址、陵墓、居住及手工业遗址等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因素。

(3)宗教性的礼仪中心。

祭祀活动在中国上古极频繁,因而祭祀中心的出现也极早,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中都有发现。

(4)文字的使用。

具有文字特性的刻绘符号的出现远比成型的甲骨文提前很多,甚至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8.周人的天命观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周人的天命观与夏商以来相比稍有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德”的强调。

周人将“德”与“孝”对称,对天命而言有德,对祖先而言有孝,这是周人政权合法性的重要理据。

此即《庄子·天下》所说的周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

二是对“民”即“人”的重视。

统治者通过战争、作城和耕作等社会活动,认识到人民是决定政权存亡的重要因素,天的意志也通过民意表达出来,“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所以统治者不仅要“顺乎天”,而且要“应乎人”,恤民和保民成为统治者的一般共识。

9.简述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的盛行,直接导致了家天下的延续。

(2)封国制度不断。

商代已实行分封,而周初实行大封建,使这一制度完备化。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各家族开始编修族谱,防止豪门中寒门混入。

(4)家国同构。

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的共同性。

族权和政权结合,族权在宣扬纲常礼教、执行礼法,维护宗法专制秩序方面,与国家政权目标一致;国家也以家族精神统驭臣民。

10.简述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背景

(1)政治因素。

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

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

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2)经济因素。

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3)科技因素。

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

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4)文化因素。

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5)学术自由因素。

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

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

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第一,经济上“富足”

第二,政治上形势的要求和文化开放的政策

第三,阶级状况复杂和私学的兴起

11.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形成什么新的品格

(1)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

孟轲放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表达了战国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心态。

(2)政治参与意识强烈。

春秋战国的士,虽然主张各异,却无不有着炽烈的政治参与愿望。

(3)道德自律严格。

春秋战国的士,当然有朝秦暮楚、寡廉鲜耻之徒,但更涌现出许多追求理想终生不渝的高人义士,这与当时正在兴起的道德自律有关。

中国古代知识人的诸多优秀品质,都在先秦文武士人质朴执著的人生追求中初得展现。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时代。

12.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1)肯认民的地位和作用。

“天道远,人道迩”,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从“顺天受命”转到“敬德保民”,再进而转向“为政以德”,所谓“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国将兴,听于民”。

(2)认识到君依赖民、民制约君的君民关系。

民足则国富,民逆则政亡,“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3)进而提出处理君民关系的理论构架。

为了防止“覆舟”,必须“取民有制”,“使民以时”,“使民如承大祭”,“视民如子”,实行“仁政”“王道”。

13.简述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统一的因素

(1)业已形成的统一市场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分工,促进商业繁荣

②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2)特殊的地理环境

(3)趋于一致的政治制度

(4)强烈的人民呼声

14.秦朝实行的“文化大一统”政策包含哪些方面

(1)书同文,秦始皇令李斯主持统一文字工作。

书同文,尤其是汉字的隶变,不仅使辽阔疆域内文化传播不再有文字隔阂,而且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统一、民族凝聚,功垂千秋。

(2)车同轨。

秦统一后,下令拆除障碍,以京师咸阳为中心,向东、南、北修三条驰道,宽50步,又统一全国车轨轨距为6尺,方便了从京师到各地的交通。

(3)度同制。

秦朝规定货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沿用商鞅所制量器和尺子,衡器略有变更,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要刻上诏书全文。

(4)行同伦。

为统一全国的文化心理,推行严刑峻罚,“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以使“黔首改化,远迩同度”,是为“行同伦”。

(5)地同域。

废除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制,打破地区壁垒,又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境,传播中原文化,是为“地同域”。

(6)修秦律。

在秦国原有刑法基础上,汲纳六国有关法律条文,制定秦律。

15.简述秦汉时期固守与外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秦汉帝国同时采取静态与动态、固守与外拓的两手政策。

固守的标志是修筑长城,外拓的标志是开辟丝绸之路。

(1)长城的修筑,可上溯至战国时代,各国修筑长城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第一类是“互防”长城;第二类是“御胡”长城。

秦灭六国后,一方面拆除互防长城,以利统一;另一方面加强御胡长城,防范匈奴南袭。

这条秦长城,在今见砖石垒砌的明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说明农耕游牧的边界线,在秦汉时代要较宋明以后靠北几百里。

(2)丝绸之路的开辟,首先归功于张骞的“凿空”西域,而卫青、霍去病等一批军事干才的西北用兵,也起了关键作用。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使者往来不绝,与西域各族的贸易日渐发展,汉朝修筑令居以西道路,形成通往中亚、西亚的两条商路,这便是“丝绸之路”除了穿越沙漠绿洲的路上丝绸之路之外,与之并存的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后者较前者起源更早、延续时间更长、通往的地区更广。

16.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1)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

今文经用汉隶抄写,古文经用六国古文书写。

(2)二者的学术取向不同。

今文经学的视角是政治的,古文经学的视角是历史的。

(3)二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

今文经学崇奉孔子,古文经学崇奉周公。

(4)二者学风不同。

今文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又往往流于空疏荒诞;古文经学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却常常失之繁琐。

17.道教的文化渊源是什么?

它是怎样形成的?

渊源有三:

(1)古代的鬼魂崇拜,道教将古代神灵系统中的部分天神、地祗、人鬼纳入崇拜对象;

(2)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被大量吸收,神仙方术演化成道教的修炼方术,方术士演化为道士;

(3)先秦两汉的道家学说,尤其是黄老之道,道教徒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道德经》为课诵的主要经典。

形成:

道教成为一个有教义、教主、经典、组织的人为宗教,时在东汉,主要有两支:

(1)在东方,顺帝年间,宫崇到洛阳投献《太平清领书》170卷,并称是他老师于吉“于曲阳泉上所得神书”,即此《太平经》,后来成为道教主要经典。

(2)在川蜀,大约也在东汉后期,张灵学道于蜀郡鹤鸣山,据《太平经》造作道书24篇,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参酌巴蜀少数民族的信仰,创立道教。

18.为什么“焚书坑儒”会演变成“独尊儒术”,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一,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

第二,“君权神授”的学说

第三,“三纲”、“五常”的伦理学说

19.魏晋风度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

第一,强烈的生命意识

第二,对事物的一往情深

第三,率性自然,旷达傲世

第四,反抗世俗

20.魏晋玄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1)正始时期。

玄学伏流于两汉,而其正式创始人则是曹魏正始年间的何晏与王弼。

何晏著《道德论》,王弼作《易注》、《老子注》,倡言“贵无”,认为“无”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作为具体事物的“有”,皆生于无。

(2)西晋“竹林七贤”时期。

向秀和郭象注《庄子》,修正何晏、王弼的观点,主张“崇有独化”,即认为“有”是自然存在,并不在于“无”,因而名教不仅本之自然,而且名教即是自然,论证现存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合乎天道自然。

(3)东晋、南朝时期。

玄学转向探研佛理,玄佛合流,统治者和社会名流谈玄崇佛,而佛教各宗也大都以玄学语言解说佛经。

21.科举制度兴盛的条件有哪些?

(1)科举制度的经济前提是北魏始行的均田制在隋唐间得以推行。

(2)科举制度还反映了“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之利益,这是他们在北方政权中获取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

(3)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有利于考试的实施。

(4)隋唐时代的经学大统一为应考士人提供了必备的教科书,规定了法定的经以文本。

22.简述中国文化出现第三次转折的契机

唐中叶开始的第三次文化转折不同于前,它以“安史之乱”为界标,汉唐时代的雄浑气象逐渐转为精致内省的文化风格,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

(1)从土地制度角度看,“安史之乱”后,以人丁为本位的租庸调制在中央直属的京兆和各州府被其他形式的赋税制所取代。

(2)从商品经济角度看,隋唐能承袭魏晋南北朝“钱币兼用”的传统,到宋代,钱币已经排斥布帛,称为唯一的一般等价物。

(3)城市商业功能的扩张,使开市与闭市的“咚咚”的鼓声归于沉寂。

23.明代伊斯兰教发展的标志有哪些

(1)经堂教育的兴起。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阿拉伯语言写成的,而由于阿拉伯人和中国西北人民长期杂居在一起,气候带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几乎不会阿拉伯语言。

胡登洲提倡经堂教育,在清真寺内胜利大学、中学、小学、在“精而专”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传播阿拉伯经典,培养一大批翻译骨干,传播伊斯兰教的经典。

(2)教坊制的形成。

即以清真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而互不统属的地方性宗教组织,一座清真寺内拥有有一个教坊,这是有别于唐宋是的“藩坊”、“城坊”的。

(3)在西北地区的广泛传播。

15世纪末,吐蕃已基本伊斯化,维吾尔族和回族都信奉伊斯兰教。

24.伊斯兰教在乾隆以后得到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派林立,经济实力雄厚。

在西北地区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教派,分别是:

格府木、伊赫瓦里、苏非、西道至,且各派拥有的实力雄厚。

(2)管理形成由“三掌教制”转为“乡约制”。

“三掌教制”的三个领导者是伊玛目、赫蒂布、穆艾津,他们由地方官员派人担任,其职主要是监察。

政府由此剥夺了其自治的权力。

(3)经堂教育更加行省。

胡登洲在西北地区始办经堂教育,此时已传遍全国各地。

清初的经堂教育家是常志美,后期是马德新。

云南的经堂教育在马德新的主持下成为当时最为进步最具代表的经堂教育。

25.清道咸间经世实学的内蕴包括哪些方面

(1)讥切时政,诋排专制,倡言变法

(2)研讨漕运、海运、盐法、河工、农事等“大政”

(3)探究边疆史地以筹边防,“谈瀛海故实”以谋御外

(4)变一味考辨古史为“写当前的活的历史”

26.清代学风由“纯学术”走向“致用之学”的原因

(1)历经农民战争、民族战争的洗礼,深受王朝更迭、社会动荡震撼的士子精英,以匡济天下为己任,痛诋王学末流的空谈误国,力倡经世实学。

(2)殆至道光、咸丰年间,社会危机像火山喷发般发展出来,土地兼并的加剧,统治阶级的侈靡,吏治的败坏,阶级矛盾的激化,催迫着清王朝向乱世滑落。

(3)西方殖民者挟持坚船利炮、毒品鸦片大举入侵,更造成一种旷古未见的“变局”。

部分忧国忧民的士子惊觉起来,他们纷纷从古籍考证和玄学思辨中抬起头来,思索济世之道,便出现了由“纯学术”走向“致用之学”的学术转向。

27.处理文化关系的原则有哪些

(1)关于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现代文化是从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关于正确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

但是绝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关于正确处理文化普及与文化提高的关系。

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

三、论述题

1.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可以分作哪几种?

分别有何特点?

春秋战国间巍然成风的有以下几种地域文化:

(1)齐鲁文化

周初吕尚(姜太公)封齐侯,领泰山以北地区,都于营丘;周公长子伯禽封鲁侯,领泰山以南地区,都于曲阜。

故“齐鲁”约指今山东省。

齐鲁文化由其文化和鲁文化构成。

齐、鲁两国毗邻,共同“股肱周室,以夹辅先王”。

两国公室间长期通婚,都以华夏文化正宗承绪者自居,注意保存典籍,重视教化。

齐文化和鲁文化又各有特色。

鲁文化依本周礼,质朴务实,尊重传统,所谓“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

邹鲁一带成为原始儒学的温床,儒家学派“有教无类”的传《诗》授礼,又使得邹鲁洙泗成为宗周以后礼乐文化的承续所在,至庄子时代,“邹鲁之士”与“搢绅先生”一样,成为能明“《诗》《书》《礼》《乐》”的少数人之一,甚至到秦汉时期这一地区还保持着弦歌户通的遗风。

齐文化地处边缘,与“东夷”杂居,又“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所以在依循周礼同时又多有变通,呈现华丽活泼、开放创新的风格,稷下学宫开设100余年,儒、道、墨、法、名、兵、阴阳、纵横诸家荟萃一堂,诸子间辩难争鸣、传播思想,其开放、宏阔的文化氛围为他国少见,先秦文献谈到齐文化时多冠以“大”、“泱泱”、“未可量”等字句。

(2)三晋文化

西周初,成王灭唐,封弟弟叔虞于此,为唐公。

唐后改称晋。

三晋是法家文化的策源地,春秋时,“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这是文献所载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典。

三晋表里三河,风俗质实俭约,有唐虞遗风,而慷慨毅武奇节之士多出其间,燕赵偏北,更是民风强悍,任侠好气,“多慷慨悲歌之士“,豫让、聂政、侯嬴、朱亥、荆轲、高渐离等义士侠客及其可歌可泣的故事,历来千古传颂。

“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三晋位处要冲,又是角逐智勇之地,故顺时言变,鼓舌游说的谋臣策士便应运而生。

(3)秦文化

秦地以今陕西关中、汉中为核心,东起函谷关,西达陇中。

西周覆亡,秦襄公救周有功,平王始封诸侯。

秦国缺乏严格的宗法制度,“亲亲”“尊尊”意识淡薄,公室强大、私族卑弱,社会结构较山东六国简明,故儒家文化难以立足,励精图治的法家学说却在此找到实施的最佳环境。

秦国虽地处西陲,文化积淀不厚,但民风劲拔,勇于进去。

后进之秦,遂迎头赶上,终于创造扫六合、一天下的伟业。

秦文化不以文学优游、哲理创建见长,却以功利追求、法纪严明、实绩恢弘著称。

(4)楚文化

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位处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组成华夏文化雄浑壮阔的北支;楚文化则以长江中游为核心地带,造就华夏文化幽丽清奇的南支。

除了崇凤、拜火、尚东、尊左、尚赤等特点外,楚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信巫鬼,重淫祀”。

楚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长于幻想玄思。

在哲学上,以“虚无”为取向,“其言洸洋自恣”的老庄道家便发祥于此。

在文学上艺术上,与楚地山川绮丽,民族混杂,信鬼好巫,文明与蒙昧交织的氛围相表里,又孕育了浪漫主义风格,一如意趣幽远、想象奇特、章法变幻的庄子散文;二如屈原、宋玉创造的骚体诗歌——楚辞,楚辞的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

晚周地域文化,富于特色的还有吴越文化、巴蜀滇文化、燕文化等,它们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楚文化共同构成纷繁多姿的华夏文化。

岁月沧桑,时代变更,但域分造成的文化多样性,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