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7919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考点知识表格归纳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列强的侵略

抗争

对中国的影响

总体特点

失败原因

英美大量鸦片输入

林则徐虎门销烟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严重危害了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1)从开放的通商口岸看,由东南沿海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并逐步深入到内地。

(2)从侵略的国家看,侵略国家逐步增多

(3)从侵略的权益来看范围不断扩大

(4)从影响来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主观上,中国落后:

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军事装备等

(2)客观上,列强先进:

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军事装备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沙俄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沙俄的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英俄侵略新疆地区

左宗棠收复新疆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黄海大战邓世昌率舰冲向敌舰

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激起台湾人民开展反割台斗争,使变法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英、俄等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三大条约

三大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赔款

赔款2100万元

赔偿白银2亿两

赔偿白银4.5亿两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开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其它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破坏中国内政主权

总体影响

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步步加深

三、洋务派创办的主要企业简表

 

类别

口号

代表企业

创办人

军事工业

自强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曾国藩、李鸿章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曾国藩

福州船政局(最齐全)

左宗棠

民用工业

求富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

张之洞

四、中国近代前期的近代化探索

主角

事件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特点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没有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由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文化;近代化的实现与民族独立密切相连;近代化贯穿着两大主题:

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曲折发展过程)

维新变法运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近代化的起点)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革命。

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充分发动群众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民主化)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五、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时间

主要革命活动

1894年11月

在美国檀香山建立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1905年

发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年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1924年

推动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六、国共关系的演变

时间

特点

原因

影响两党关系的主要原因

1924~1927年

首次合作

“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3)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1927~1937年

十年对峙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37~1946年

再次合作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46~1949年

再次对抗

美蒋勾结发动内战

1949~今

由对抗到握手

祖国统一的需要;中共的努力;国民党的政治需要

七、中日关系的发展

时期

特点

主要事件

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

日本无理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

发动甲午战争,割占台湾地区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制造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州国

使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推动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揭开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现代

由敌对到和平交往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建设。

中日关系走上正常化,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

八、解放战争的进程

阶段

重大事件

影响

中共取胜的原因

国民党全面进攻

1946年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标志全国性的内战从此开始

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并的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国民党重点进攻

人民解放军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还粉碎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使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东风的序幕

主力决战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渡江作战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的覆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