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教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617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虞美人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虞美人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虞美人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虞美人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虞美人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虞美人教案1.docx

《虞美人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虞美人教案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虞美人教案1.docx

虞美人教案1

虞美人教案

【必备】虞美人教案4篇

虞美人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把握词中意象的特征,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能力目标

  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3、情感目标

  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思路:

  整首词的学习以“读”、“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特征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好的深入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把握词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品味鉴赏:

  1、读诗悟情(是什么):

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朗读语调

  概括全文的情感

  2、追寻愁因:

(为什么)了解李煜

  3、愁情表达:

(怎么样/方法技巧)

  1)品味意象

  2)赏析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小结:

  二、联想比较:

  1)都是东流水,试比较《虞美人》的结句与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

  2)都是末路王侯,同是绝命词,《垓下歌》与《虞美人》的风格有何不同

  三、“愁”句集锦: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4、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

  四、迁移运用:

  1、仿照例子,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2、片段练习:

以“李煜,我想对你说”为题

  附页:

  一、关于李煜:

  1李煜能诗文、善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柔靡。

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写艳主的窠臼。

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李煜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所以本词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

  二、关于词的知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可分为上下两段,叫“片”或“阙”

  3、词牌名:

虞美人:

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

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

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

“虞美人”因以逐渐成为词牌名

  三、前人评价:

  1、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

”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2、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

"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

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

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

  3、王国维《人间词话》: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四、相关连接:

  1)垓下歌

  力拨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2)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虞美人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基本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体会作者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3.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通过分析内容体会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代的词是为演唱而作的歌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古代,欣赏一首优美的古词。

播放李煜《独上西楼》――邓丽君演唱。

我们已知道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个流派。

这首词属于哪个词派?

(婉约)知道谁写的吗?

(李煜)下面,让我们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作品《虞美人》。

(板书)

  二、介绍作者

  请同学们发言介绍李煜的生平,然后教师补充。

  明确:

李煜,南唐最后一个国君,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他有双重身份,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

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

他治国无方,却多才多艺,工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较高造诣,词的成就最突出。

  三、写作背景

  975年,宋军破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虽被封作违命侯,实则沦为阶下囚。

978年的7月7日,是李煜的生日,他作了一首词命乐伎寓所演唱,宋太宗得知后极为震怒,赐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就是《虞美人》。

  四、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请一位男生和女生分别朗诵,让学生比较评价。

  2.教师范读诗歌。

  3.找出韵脚和重读词。

  (注意把握词人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明确:

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重读――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4.根据诗歌内容,用一个字来概括词人的内心世界。

  明确:

愁。

  5.提问:

哪些词体现了词人的故国情感?

  明确:

春花,秋月,往事,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春水。

  五、品析鉴赏,感受艺术

  学生齐读上片

  1.思考:

“春花秋月”是美景,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致,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明确:

春花最美,秋月最亮,然而,如此美景在李煜那里却丝毫也唤不起欣赏的兴趣。

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的生活无尽的延续,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2.思考: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明确:

昨夜的东风预示着又一个春天来了,举头仰望明月,不由思恋起故国。

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故国已不在,皇帝的身份已不在了,正所谓“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回首故国,只有伤痛和悲哀。

  3.小试身手:

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情景散文。

  学生齐读下片

  4.思考:

“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明确:

“雕栏玉砌”是作者过去生活的象征,词人用猜测的语气,含有国破家亡,江山变色之意。

反映作者悔恨、追思、悲愤的心理活动。

可以说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5.思考: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名句,你是否同意

  这种观点?

这句话好在哪里?

  明确:

同意。

运用比喻,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

这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

  6.拓展:

化抽象为形象的诗句有哪些?

  明确: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词充满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

李煜,如果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如此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能打动人们的心灵。

正如法国作家缪塞说:

“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七、课堂活动

  请多才多艺的同学演唱《虞美人》。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李煜,我想对你说。

虞美人教案篇3

  教学目的

  感受李煜词中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鉴赏李煜词的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理解李煜词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以诵读与欣赏为主,课件融合朗读、音乐、歌曲、图片,构成优美的课堂情境。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背诵《相见欢》(2分钟)

  读:

让学生谈对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后听配乐朗读,是否合自己对词的欣赏,发表看法.(8分钟)

  欣赏:

歌曲

  跟唱(10分钟)

  积累:

训练学生美读并背诵

  (5分钟)

  鉴赏:

让学生选句欣赏

  以我认为这句美(或不美),在于(10分钟)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实虚结合,看到眼前景物,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美好的时光匆匆而去,作者开篇奠定悲凉的基调,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作者登楼遥望,东风吹面,月明之夜,故国何在?

两字不堪心中悲痛不言而喻,令人伤怀涕泣。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故国的景物依然还在吧,然而已是物是人非,不能不让人悲上心头,愁肠寸断,唏嘘不已。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句为千古名句,以浩荡东流的长江比愁之深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以愁字点睛,反照全词,亡国之恨达到高潮。

  拓展阅读:

选择喜欢的一首词,理解并积累(5分钟)

  《浪淘沙》

  《相见欢》

  《乌夜啼》

  迁移训练(5分钟)

  古诗词中写月的语句:

  写出蕴含愁绪的诗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自由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李白)

  引申练习:

用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这种手法写愁的名句再举几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试问闲愁几许,梅子黄时雨。

虞美人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本词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就这种感情作出恰当的评价。

  2.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3.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设想

  1.本文是自读课文,但是,却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所学的第一首词作。

较之以初中所学的三首词(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西江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除了在背诵和把握全词的思想感情外,重点应放在通过语言来品味词中情景的况味,进一步分析词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等,从而引发学生对词章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潜心涵咏的诵读习惯。

  2.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

可以以诵读为主线,结合评议,抓住词义要旨,分组讨论意境构成及艺术特点。

争取当堂成诵。

  3.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补充。

另外,可以引入他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进行延伸阅读。

  4.自制多媒体课件,渲染教学的情感氛围,梳理知识要点。

  5.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历史故事。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我要求大家在听读的过程中,能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

我也相信大家都是出色的摄影师,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下面,让我们开始――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请问,他是谁?

  明确: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

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的不幸命运。

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二、读

  1.学习课文先从诵读开始。

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在听读过程中,要注意比较,然后评析谁朗读得更好。

  2.评价朗读。

  提示:

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整体:

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局部:

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月――明――中――

  向――东――流――

  3.学生朗读,试背。

  4.再请学生配乐朗读。

  5.教师示范,加入朗读比赛。

  6.评议师生朗读优劣,齐读。

  三、议

  1.问:

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明确:

愁)

  2.那么,根据这首词,再结合李煜的生平,看看李煜到底有哪些愁。

  明确: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愁”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那些层层叠叠、排山倒海、接踵而来的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

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

那么,问问大家,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明确:

  ①意境的创设上: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

春花秋月图、小楼东风图、故国月明图等。

  实写:

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

人非(人生无常)

  ②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

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

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

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③对比

  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

  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的对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载不动许多愁”。

  ④发问

  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

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

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四、小结

  这首词前六句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自然与人生之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如此循环往复,一唱三叹,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难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