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按揭养老留遗患花甲老人众叛亲离发人深思.docx
《反按揭养老留遗患花甲老人众叛亲离发人深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按揭养老留遗患花甲老人众叛亲离发人深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按揭养老留遗患花甲老人众叛亲离发人深思
“反按揭养老”留遗患,花甲老人众叛亲离发人深思
2018年春节长假,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66岁的老人潘志成却在养老院里黯然神伤。
养老院的老人要么被儿女接回去过节了,要么有人来探望,唯有他无人看望。
两个儿子除了依照协议把生活费打到他账上,一次都没来看过他。
他非常孤独,也很伤心,他想不明白,自己当年前卫的养老选择,明明是一心为孩子着想,却为何引发了两代人之间的误解与决裂。
他想知道,他真的做错了吗?
旅游激发生活热情,欲用前卫方式来养老
潘志成出生于1952年,是西安市一名普通退休工人。
40岁那年妻子因病去世后,由于两个儿子正上高中,潘志成一门心思挣钱养家,顾不上自己,没有再婚。
几年前,随着小儿子结婚搬走,他成了独居老人,孤单寂寞也由此开启。
潘志成住的房子虽然只有70多平方米,但因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感觉屋子里空荡荡的。
他的一生除了上班就是忙着做家务照顾孩子,没什么特长和爱好。
为了抵御寂寞,他想了很多办法,从早到晚开着电视,常常是电视开着他睡着了,而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他又毫无睡意,更感觉长夜漫漫,有一种被弃之荒野的孤单。
后来他开始背字典,背了一半又觉得索然无味停下了。
有人给他介绍老伴,他见过几个以后觉得没什么意思,也随即作罢。
日子孤独又无聊,潘志成的情绪日渐消沉。
这年国庆节后,大儿子给他报了去海南的夕阳红旅游团,费用低,不赶时间,景点人又少,而且参团的大都是老年人,随团还有医生。
大概是日子过得太无聊,原本习惯了节俭,并多次推脱旅游的潘志成欣然接受了儿子的好意。
这次旅游给潘志成的内心带来巨大震动,他这才发现,原来与他一样独居的老人,居然过着跟他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朝气蓬勃。
不用操心日常琐事,每天把自己收拾清爽后和一群老伙计在海边看风景,在沙滩上漫步,天南地北地聊天,吃吃美食,他的心境渐渐明朗起来。
“终日沉着脸,行将就木的一脸死相”――这是旅游快结束时,已经成为朋友的老张对他的评价。
虽然是开玩笑,但也是实情,潘志成笑着默认了。
确实,那就是之前的他,以后,他不会这样了。
潘志成和老张等几个聊得来的老人互留了电话,从他们身上,他知道独居并不可怕,只要想办法,依然可以让生命滋润丰满。
回西安不久,老张打来电话:
“你不是对洋县的菜豆腐念念不忘吗?
走,我们几个去一趟!
”洋县离西安4个小时的车程,当年潘志成和妻子曾去过那里,吃过那里的特色小吃菜豆腐,两人都很喜欢,一直念念不忘。
于是,在老张组织下,四个老人坐大巴车去洋县小住了一晚。
潘志成感慨万端地说:
“就为了这么一口吃的,大老远地从西安跑来,以前打死我都不干。
现在看来你们才是会生活的人,我真的是太无聊太没情趣了。
”
就这样,在这群老伙伴的陪伴下,潘志成渐渐恢复了生活的激情,爱上了旅游。
更让儿子们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学会了手机上网做旅游功课,学会了网上订票订酒店。
那两年,潘志成和老友们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心越走越野,开始把目光瞄向国外。
可他的退休金并不高,而且大部分积蓄也在旅游中花掉了,他又不愿跟孩子张口,一时有些作难。
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反按揭养老”,一种前卫的养老模式。
反按揭养老成众矢之的,无助老父悲愤放弃
所?
^“反按揭养老”,是指有独立房产的老人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仍可在家居住,且机构根据具体情况每月返给老人一笔固定的养老金直到老人去世。
这种养老模式在国外已经很流行,但国内才刚刚开始试点。
潘志成开始查资料,找专业人士咨询。
经过各方面权衡,他最终认为这种养老模式很适合自己,既让他有生之年的生活能够宽松些,实现他出国旅行的愿望,又不会给孩子们增加负担。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两个儿子。
没想到,两个儿子听罢都没有发表意见便走了。
过了几天,两个儿子一起来看潘志成,显然,这一次他们是有备而来。
大儿子说,他咨询了反按揭养老的事情,在国内是个新事物,实际操作起来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房价走势未知,以当下的情况来看,房屋是升值保值的资产,若房屋升值,那么增值的部分如何合理分配是一个问题。
住宅土地拥有70年产权,若土地年限到期,反按揭如何进行也是一个问题。
而且,还牵涉到老人的身体状况评估,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每月返还养老金将持续到老人去世,若老人长命百岁,自然很划算,但如果老人没几年就去世了,岂不吃了大亏?
潘志成听罢火了:
“你是在咒我早死吗?
我怎么就不能长命百岁?
”大儿子辩解道:
“我们当然希望你健康长寿,但什么事都有个万一啊!
”潘志成说:
“说白了,你们就是嫌我没把这套房子留给你们!
”之后他忍住怒火,缓和了语气,“你们应该知道,我做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我也多方面咨询过,我能做出决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希望你们看在我一个人把你们辛苦拉扯大的分儿上,别干涉我的生活了。
”小儿子说:
“我们之前一直很支持你享受生活啊,你心情不好时,大哥还掏钱请你去旅游。
可你的这个决定实在太离谱了。
”被儿子如此数落,潘志成很不高兴,说:
“这是我的房子,我的家,你们没资格指手画脚!
”两个儿子灰溜溜地走了。
潘志成一个人在家发了半天呆,想起了自己的几个朋友。
其中一个朋友老张,退休前是某局副局长,经济条件好;另一个朋友老夏,虽然退休金跟他差不多,但人家儿子有出息,在美国,每月给老爸的汇款比退休金都准时。
唯有他,自己没本事,没有积攒丰厚的养老资本,也没有特别有出息的儿子,他就是“未富先老”的典型。
或许,自己对生活要求太高了,他这样的人还奢望过云游四海的生活,确实是痴人说梦!
现在他已经去过很多地方,这是以前他不敢想象的,他应该知足了。
想到此,潘志成打算跟儿子们妥协,回到以前父慈子孝的和谐状态。
第二天,潘志成的手机频频响起,电话都是亲戚们打来的,劝他放弃反按揭养老这种“荒唐念头”。
原来,是两个儿子跟几位至亲打了小报告,亲戚们纷纷劝说潘志成:
“你不年轻了,还能折腾几年?
将来不能走不能动时,还不得指望儿子床前尽孝?
虽说孝敬父母是子女的本分,但你也不能什么都不给孩子留吧?
”还有人说:
“我们要按自己的条件来,退休金花光喝光,不存钱不贴补儿子也就行了,再大动干戈折腾房子,不是老糊涂了嘛……”甚至连儿子的岳父都打来电话,劝说中带着不满和挖苦。
潘志成越听越生气,原本想妥协的他,犯了倔:
“我用自己的房子养老,你们凭什么说三道四!
”他决定,不妥协了!
2015年12月初,潘志成找到幸福人寿保险公司,根据业务员的建议,选择了一款非参与型住房反按揭保险产品――“幸福房来宝”,并提交了相关材料,委托对方帮他办理投保。
两个儿子听说后难以接受,一起找到潘志成,大儿子说:
“现在那么多子女啃老,我们却尽量不麻烦你,甚至不让你帮忙带孩子,让你好好享受生活,可你却自私到为了自己享受,连房子都不留给我们,你也太过分了!
”小儿子更加激愤:
“如果你一意孤行,将来别指望我为你养老送终!
”潘志成满心疑惑:
儿子居然如此赤裸裸地不留情面,不念一点亲情,难道真是自己做错了?
思前想后,他终究还是不想众叛亲离,老来成为孤家寡人。
三天后,他前往保险公司取回了相关资料,终止了委托。
反按揭养老留遗患,花甲老人晚景凄凉
2016年6月的一天,潘志成半夜的时候突然感觉胃部疼痛。
之前他的胃也疼过,医生建议他做胃镜,但他一直拖着没有做。
可这次实在太疼了,做热敷也无法缓解,他有种不祥之感。
终于熬到天亮,他先给小儿子打电话,希望儿子能陪他去医院检查。
可小儿子没等他把话说完,就不耐烦地说:
“那你就去医院查一下,医院离家也不远,我有事忙着呢!
”潘志成无奈地挂断了电话。
要不要给大儿子打电话?
他沉吟良久难以抉择。
说实话,自从他决定反按揭养老之后,两个儿子对他明显疏远了,他担心再次被拒绝。
可是,做胃镜确实让他很恐惧,儿子若能陪着他,也能给他壮壮胆。
于是,潘志成硬着头皮拨通了大儿子的电话。
大儿子的态度比小儿子好些:
“你先去医院查一下,晚上我去看你。
”看来陪同去医院是不可能了,但至少大儿子表现出了关心,潘志成还是很欣慰。
随后,潘志成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家二甲医院,医生检查后还是建议他做胃镜。
潘志成喝了麻药后坐在长椅上排队等候,想象着那条粗粗的管子从喉咙里插进去,他有些恐惧。
如果妻子在世,一定会陪着他。
想起妻子,他伤感起来。
恰在这时,轮到他做胃镜了。
听到护士喊他的名字,他顿时紧张得脸色苍白,赴刑场一般满脸泪痕地进了检查室……
噩梦般的检查结束后,他拿着检查结果来看医生。
医生仔细看过检查结果,问他:
“家人来了吗?
”他说:
“就我自己。
”医生听罢显然有些犹豫,潘志成的心里咯噔一下,强打精神说:
“我是空巢老人,有啥事你就直说,我有心理准备。
”医生说:
“情况不太好,有肿瘤,先交1万元押金办理住院吧!
”潘志成怔了一会儿,喃喃道:
“我的胃疼也不是一两天了,你就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
”医生说:
“胃癌手术的存活率还是很高的,你要好吃好喝,别把病情看得太重。
”潘志成一听是胃癌,心里不禁一沉,但他拿不出1万块钱,只好拖着沉重的脚步回了家。
环顾空荡荡的房间,他再次泪流满面,心中充满绝望。
作为60多岁的老人,潘志成不是没设想过自己的终了,他只希望命运能给自己一个痛快,猝死最好,自己不受罪,也不缠磨儿子。
想不到,命运没能如他所愿,偏偏让他得了倍受煎熬的胃癌,尤其是在他和儿子们的关系失和之后。
但生死关头,孩子们不会不管自己的。
潘志成仍竭力往好的方面想,并立即给大儿子打了电话,说检查结果不太好。
晚上,大儿子夫妻俩和小儿子夫妻俩都来了,潘成志很欣慰,认为孩子们还是很重视自己的。
他跟两个儿子讲了自己的病情和交押金住院的事,希望儿子能伸出援手。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儿子说他现在经济困难,孩子每年两万元的幼儿园费用都快承担不起了。
小儿子说话更不客气: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
^,整出癌症了吧?
”潘志成气得直哆嗦,半天说不出话来。
大儿子建议他卖房筹集医疗费:
“既然你有卖房享受的新理念,那也应该有卖房救命的思想准备吧?
”大儿媳也说:
“爸,不是我们不孝顺您,您看我们情况好的时候也掏过钱让您旅游。
现在我们确实有困难。
”潘志成明白了,两个儿子都对他“爱莫能助”。
他黯然道:
“既然如此,那你们走吧!
”可儿子儿媳都没有动,他火了:
“你们都滚,我潘志成没有儿子!
”
儿子建议卖房治病,潘志成认为是故意嘲讽他之前反按揭养老的决定。
好吧,既然命不久矣,那我就豁出去,为自己活一回!
一咬牙,潘志成再次做出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
放弃治疗,卖掉房子前往欧洲旅游。
很快,潘志成就把唯一的一套房子卖掉了,然后用卖房款来了一次欧洲游。
游完欧洲,回来后潘志成租了短租房,休整一段时间后又出发了,这次的目的地是东南亚。
俩儿子都说他疯了,亲戚们也对他的行为瞠目结舌。
潘志成不为所动,写好了遗嘱随身带着,每次旅行都是自豪与悲壮交织――自豪的是他这辈子终于潇洒了一回;悲壮的是,他也许会客死他乡,甚至无人收尸。
然而一年过去,潘志成身上的钱几乎花光了,他却毫无人之将死的迹象。
2017年10月,潘志成前往西安市肿瘤医院检查,竟意外得知自己胃里只是长了个良性肿瘤,根本不是癌症。
潘志成顿时傻了眼:
房卖了,钱花光了,他居然还有那么多年要活!
随后的几天,潘志成连连失眠,不得不为将来做长远打算。
他退休金不高,手上又没有积蓄,如果想长期租房,一般一次要交半年房租,基本生活就会捉襟见肘;假如去养老院,不用租房子,但最便宜的养老院一个月也要两千多元,他的退休金根本不够。
他想到了儿子,自己的身体还不错,能给儿子做做家务带带孩子,也有个落脚之处。
可当他腆着老脸求儿子时,俩儿子不但都不接纳他,还毫不留情地对他一顿讥讽。
走投无路,2017年10月底,潘志成把两个儿子告到了法院,要求他们赡养自己。
两个儿子却指责他自私自利,肆意妄为,不为孩子着想,枉为人父。
最终,经法官调解,父子双方达成协议:
俩儿子按月支付赡养费,他撤回起诉。
有了儿子的接济,潘志成住进了西安市北郊的一家养老院。
2018年春节,潘志成已经在养老院住了两个多月,俩儿子除了依照协议按时把生活费打到他的账上,一次都没来看过他。
他孤独又伤心,想不明白自己当年前卫的养老选择,明明是一心为儿子们减负着想,却为何导致父子反目,亲情无存?
他想知道,他真的做错了吗?
编后:
“反按揭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模式,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从2015年开始在我国试行,几年间却只有寥寥几百人参与。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有违中国传统理念,即房屋产权转移,老人无法给子女留下家产,因而遭到子女普遍反对。
就潘老先生的经历,网上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但大家普遍认为,在如何养老的问题上,作为父母最好能与子女充分沟通,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而不是固执己见,互不相让。
毕竟,亲情远比房产、金钱更珍贵。
〔编辑:
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