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544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

【内容标准】

1.能认读1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

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

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准备。

【教学课时】1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拿出一份礼物——一封小明的信,谈话: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爸爸妈妈告诉我,在学校里,我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他们还说,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听了这些我可高兴了,非常想学数学,你们想学习数学吗?

好了,今天我先带你们到我们学校看一看吧。

(师出示课本第2页和第3页主体图或让学生看课本主体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

小明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乡中心小学,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相同数量的贴一种)。

1.数数量是1的物体。

教师指红旗问:

有几面红旗?

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答后师在红旗图片旁边板书1)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回答)

2.数其他数量的物体。

(1)教师提出要求:

(师指黑板上其他的图片)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数一数这些物体的数量是多少?

(板书课题:

数一数)用数字几来表示?

写在相应的图片后面。

然后看看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用这个数字来表示。

(2)学生小组内活动,教师参与。

(3)汇报(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在相应的图片后面板书数量。

并答出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用这个数字来表示。

数量是3以上的物体,应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数出来的,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总结出数的快而且不漏的方法。

(4)师:

观察黑板上的物体和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充分回答,根据生回答引导学生把这些数字进行排队,教师相应调整图片和数字的位置。

(5)认读数字(顺读、倒读、随便指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数身边物品的数量(请几名代表发言)

2.数物品的个数,然后和相应的数字连线。

3.数一数,在方框里填上相应的数字。

4.根据数字圈出相应数量的图形。

5.把下面各数按顺序连起来,看看像什么?

(小鸡图)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朋友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你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收获?

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听故事,对学生渗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及孝敬长辈等思想教育。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述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

猪妈妈生了三只猪宝宝,小猪们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让三只小猪自己盖房子过独立的生活。

于是猪大哥盖了一座草房,猪二哥盖了座木房,猪小弟盖了座砖房。

有一天,大灰狼来了,一口气就吹垮了草房,猪大哥赶紧逃到了猪二哥家,大灰狼也赶来了,几下又吹垮了木房,两个猪哥哥又逃到了猪小弟的砖房里。

砖房牢固又结实,大灰狼使尽全身的力气也吹不倒它,只好垂头丧气的走掉了。

经过这件事后两个猪哥哥就请猪小弟帮忙也盖起了新砖房,大灰狼再也不敢找它们的麻烦了。

四只小兔知道了这件事后,也想盖砖房,于是三只小猪都来帮忙,你看这就是它们几个一起盖砖房的情景。

(出示课本主题图或直接让学生看课本主题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提出要求: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1.生观察后小组内交流,师参与。

2.汇报。

(1)探究“同样多”。

①如学生答出小兔和砖同样多这类问题时,师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小兔和砖同样多的?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师根据生回答引导学生得出一一对应,并贴出相应的图片,板书同样多)

②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是同样多的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请代表发言。

(不限制比较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

(2)探究“多”“少”。

①当学生答出小猪比木头少这类问题时,教师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

你能用学具一对一摆出来吗?

(小组操作,指名板演)

②学生小组内说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交流后请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

多、少,并说明:

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③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学生回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组游戏:

每位同学各自摆圆片,然后说说谁和谁比,是同样多还是谁多谁少?

2.说一说生活中关于同样多或谁多谁少的例子。

3.做教科书练习一1至4题。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谁喝得多?

(教师边讲述边出示两幅图,引导学生观察)爸爸妈妈在田里干活,丁丁给爸爸妈妈倒水喝,爸爸妈妈喝着丁丁倒的水笑得可开心了,妈妈表扬了丁丁,爸爸还给丁丁出了一道题,问丁丁他们俩谁喝的多?

小朋友你能帮丁丁解答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你表现怎样?

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比多少

 

第三课时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谈话: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请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

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学生小组内认识袋中的物品(两支铅笔,分别是绿色和花色;两把尺子,分别是蓝色和红色;三根彩带,分别是黄色、紫色和粉色)。

请几名代表发言。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究长短。

(1)感知长短。

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长短)

(2)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

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c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

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3)反馈练习。

(比长短游戏,让学生自由选择比较。

2.探究高矮。

(1)设置情境,感知高矮。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

怎么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问:

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答后板书:

高矮)。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a引入研究内容。

请两位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c小组汇报、交流得出方法。

(3)反馈练习。

a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

b排队游戏。

(给7位同学排队)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教科书练习一的5题、6题、7题、8题。

2.出示三只高矮不同的小兔图,(一只小兔站在台阶上,另两只没站台阶上)问:

哪只小兔高,哪只小兔矮?

并说出理由。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学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准备课

【内容标准】

1.能认读1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

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

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准备。

【教学课时】1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拿出一份礼物——一封小明的信,谈话: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爸爸妈妈告诉我,在学校里,我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他们还说,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听了这些我可高兴了,非常想学数学,你们想学习数学吗?

好了,今天我先带你们到我们学校看一看吧。

(师出示课本第2页和第3页主体图或让学生看课本主体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

小明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乡中心小学,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看图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相同数量的贴一种)。

1.数数量是1的物体。

教师指红旗问:

有几面红旗?

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答后师在红旗图片旁边板书1)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回答)

2.数其他数量的物体。

(1)教师提出要求:

(师指黑板上其他的图片)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数一数这些物体的数量是多少?

(板书课题:

数一数)用数字几来表示?

写在相应的图片后面。

然后看看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用这个数字来表示。

(2)学生小组内活动,教师参与。

(3)汇报(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在相应的图片后面板书数量。

并答出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用这个数字来表示。

数量是3以上的物体,应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数出来的,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总结出数的快而且不漏的方法。

(4)师:

观察黑板上的物体和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充分回答,根据生回答引导学生把这些数字进行排队,教师相应调整图片和数字的位置。

(5)认读数字(顺读、倒读、随便指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数身边物品的数量(请几名代表发言)

2.数物品的个数,然后和相应的数字连线。

3.数一数,在方框里填上相应的数字。

4.根据数字圈出相应数量的图形。

5.把下面各数按顺序连起来,看看像什么?

(小鸡图)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朋友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你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收获?

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听故事,对学生渗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及孝敬长辈等思想教育。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述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

猪妈妈生了三只猪宝宝,小猪们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让三只小猪自己盖房子过独立的生活。

于是猪大哥盖了一座草房,猪二哥盖了座木房,猪小弟盖了座砖房。

有一天,大灰狼来了,一口气就吹垮了草房,猪大哥赶紧逃到了猪二哥家,大灰狼也赶来了,几下又吹垮了木房,两个猪哥哥又逃到了猪小弟的砖房里。

砖房牢固又结实,大灰狼使尽全身的力气也吹不倒它,只好垂头丧气的走掉了。

经过这件事后两个猪哥哥就请猪小弟帮忙也盖起了新砖房,大灰狼再也不敢找它们的麻烦了。

四只小兔知道了这件事后,也想盖砖房,于是三只小猪都来帮忙,你看这就是它们几个一起盖砖房的情景。

(出示课本主题图或直接让学生看课本主题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提出要求: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1.生观察后小组内交流,师参与。

2.汇报。

(1)探究“同样多”。

①如学生答出小兔和砖同样多这类问题时,师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小兔和砖同样多的?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师根据生回答引导学生得出一一对应,并贴出相应的图片,板书同样多)

②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是同样多的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请代表发言。

(不限制比较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比较方法。

(2)探究“多”“少”。

①当学生答出小猪比木头少这类问题时,教师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

你能用学具一对一摆出来吗?

(小组操作,指名板演)

②学生小组内说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交流后请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

多、少,并说明:

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③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学生回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组游戏:

每位同学各自摆圆片,然后说说谁和谁比,是同样多还是谁多谁少?

2.说一说生活中关于同样多或谁多谁少的例子。

3.做教科书练习一1至4题。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谁喝得多?

(教师边讲述边出示两幅图,引导学生观察)爸爸妈妈在田里干活,丁丁给爸爸妈妈倒水喝,爸爸妈妈喝着丁丁倒的水笑得可开心了,妈妈表扬了丁丁,爸爸还给丁丁出了一道题,问丁丁他们俩谁喝的多?

小朋友你能帮丁丁解答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你表现怎样?

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比多少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谈话: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请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

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学生小组内认识袋中的物品(两支铅笔,分别是绿色和花色;两把尺子,分别是蓝色和红色;三根彩带,分别是黄色、紫色和粉色)。

请几名代表发言。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究长短。

(1)感知长短。

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长短)

(2)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

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c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

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3)反馈练习。

(比长短游戏,让学生自由选择比较。

2.探究高矮。

(1)设置情境,感知高矮。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

怎么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问:

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答后板书:

高矮)。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a引入研究内容。

请两位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c小组汇报、交流得出方法。

(3)反馈练习。

a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

b排队游戏。

(给7位同学排队)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教科书练习一的5题、6题、7题、8题。

2.出示三只高矮不同的小兔图,(一只小兔站在台阶上,另两只没站台阶上)问:

哪只小兔高,哪只小兔矮?

并说出理由。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学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数学学习——了解每道题中蕴含的规律

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讲,数学似乎都是他们的“硬伤”。

他们会认为,数学是考验一个人智商的学科,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学好数学,其实这是个误区。

那么,为什么一些学生能学好政治、历史这些学科,偏偏学不好数学呢?

一些学生认为,这是因为数学考察的是人的思维,而政治、历史这些学科主要是考查记忆类的知识,这种观点实际上也是片面的。

中考数学题思维性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很多题都是平时归纳总结的一些典型的解题思路。

这些解题思路,就相当于历史、政治科目中的一个个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

换句话说,如果说数学考的是思维能力,那么所考的思维能力是平时的思维能力,考的内容是平时思考总结过的东西。

很多中考状元在总结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时,都会说:

学好数学,就一定要每道题都掌握规律。

中考状元说:

“我学习数学的第一个方法是知识点网络总结法。

平时做数学题时,一些题目往往会让我们感觉到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联想到这道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就可以以此为线索对症下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所谓的知识点网络总结法,就是在平时做题时,如果遇到解答中出现困难的题目,就将与这道题目有关的解题方法和所考查的知识点在题目的旁边列出来,然后在本子上总结出来。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就能联想到有关的知识点,并迅速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为考生节约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做题的正确率很高,提高了解题命中率。

中考状元说:

“数学这个学科可能容易学,但也可能不容易学。

只要能掌握规律,并且认真、踏实,学好并不是很难。

我们学数学时要牢记概念、定理和公式,这些要求我们要理解着记忆,而且最好自己推导一遍公式定理等,比如三角函数中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正切公式。

课堂上要跟上老师,注意老师讲的方法、技巧以及思想,最好自己能够总结一下。

比如,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有单调性法、不等式法、判别式法、数形结合法、导数法,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理解透彻。

数学的复习很重要,不能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

至于做题,则要做到举一反三。

做一道题等于做一类题,这样才有效率。

中考数学中我们给题目分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有类比的思想,要时时刻刻思考。

另外,考试中更重要的一点是细心,要避免无谓失分。

只有知识和细心结合,才能考出好成绩。

这里,两位状元都有自己学习数学的不同经验,但总结起来可以发现,他们都注重归纳和总结,注重掌握解题规律。

那么,到底该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下面是中考状元们总结的几条经验。

1.注重课本

彻底掌握相关的概念、定理及公式,如果把解题看作是盖房子的话,这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就是砖头,没有砖头是无法盖房子的。

2.注重基础

做题时要多做基础题,不要只钻研难题和偏题。

因为中考试题中一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基础题,所谓的“难题”其实也是由基础题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

如果基础题没有掌握好,根本就不可能解决难题。

3.注重归纳总结,建立数学的知识体系

题目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讲究效率,要做一道题目会一类题目,这就需要你善于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学好数学的核心所在,是把所谓的“数学考思维”变成“数学考记忆”的关键一步。

如果把数学中所有的知识点及其应用、所有的题型以及解题思路都归纳总结好了,剩下的就是通过做题来反复地记忆,这时考数学就变成像考历史、政治一样了,没有那么可怕。

4.建立错题本

这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的最好的办法,由于时间紧张,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另外要注意建立错题本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错题本的改正使自己在临考前没有错

题遗漏。

5.注意答题的训练

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一定要进行训练。

在临考前,要多做几套模拟题,目的除了进一步查漏补缺以外,主要是训练答题速度,以及训练答题的书写。

的确,在考场上,由于时间有限,如果遇到自己平时没有总结过的题型,或者总结过但记忆不牢靠、运用不熟练的题型,一般是不可能现场想出来的,这就是对你来说所谓的“难题”。

而自己总结归纳过并且记忆牢靠的题型对你来说就是简单题”。

因此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并且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