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7433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

大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

编制

 

大埔县国土资源局

2012年8月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是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性规划,是落实市级土地整治规划要求和指导乡(镇)、村等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衔接性规划,是统筹县域土地整治的纲领性文件及行动计划,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审批的基本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以及广东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联合发文的《转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2]96号文)等要求,为切实做好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和保护耕地红线为主线,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城(镇)的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根据《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要求,以及《大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整治活动,有效整合资源,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等的关系,为土地整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目的意义

2009年、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农村土地整治列为国家战略部署;2009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万村土地整治”工程做出了具体部署;2010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为土地整治指明了方向;2011年3月15日颁布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同年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同时《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国家文件相继出台,全国土地整治工作进入加快发展期。

目前在《土地管理法》(修订案送审稿)中明确了“国家实行土地整治制度,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整治工作即将列入法制体系。

可见,土地整治工作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节约优先战略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扶贫开发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顺应国家土地管理形势需要,结合节约集约试点示范省建设工作,广东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2012年6月19日联合发文《转发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2]96号)提出:

“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目标实现”,并要求“各级国土资源、财政、农业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增加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推进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全力推进各相关工作”;文中还指出“广东省人民政府已明确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考核,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总责。

各地级以上市2012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各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财政、农业部门于今年7月底前分别上报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以后每年1月底前报当年的实施方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及广东省要求,为落实《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大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目标任务,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应综合分析土地整治潜力,提出规划期内县域范围内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具体落实上级下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任务,确定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布局和工程措施,明确实施时序,提出资金安排计划,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将各类整治落实到地块。

可见,土地整治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加快建设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国务院赋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当前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服务“三农”、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

而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和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土地整治科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

三、编制原则

《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编制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以《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细化和落实《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大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等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统筹城乡土地综合整治等安排部署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大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全面实施。

(二)因地制宜、科学可行

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集中资金,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治,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城(镇)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三)上下结合,相互衔接

健全土地整治规划体系,落实上级下达的土地整治任务,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土地整治潜力状况,统筹安排本地区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市级、各乡镇级的意见,做到上下衔接;加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建设、农业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林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共同推进土地整治活动。

(四)部门合作,公众参与

建立土地整治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健全规划编制的专家咨询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规划论证。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和尊重土地整治范围内的基层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意见,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四、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县级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相一致。

(二)规划期限

本次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数,2015年为规划目标年,展望到2020年。

在规划期限内,提出近期土地整治安排。

五、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内容

(一)工作目标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和农业等部门通力合作,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统一部署,把推进土地整治作为全县重点工作,全力推进相关工作,确保高效保质完成全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主要完成以下规划目标: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绩显著,完成梅州市下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任务,经整治后基本农田质量有所提高,粮食亩产有所增加;

补充耕地任务全面落实,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达到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范有序推进,在严格规范管理前提下,整治农村建设用地,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加大旧城镇、“城中村”、旧厂矿改造力度,促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降低;

土地复垦明显加快,生产建设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灾害损毁土地及时复垦,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上级下达任务。

(二)工作任务

根据省级土地整治规划、梅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大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综合分析土地整治潜力、提出规划期内大埔县范围内土地整治目标任务,根据市级规划下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具体落实至具体地块,确定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布局和工程措施,明确实施时序,提出资金安排计划,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将各类整治落实到具体地块。

(三)工作内容

(1)农用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在以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采取土地平整、建设灌溉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增加有效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利用活动。

“十二五”期间全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明确国家和省、市下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编制大埔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案,严格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及资金,纳入农村土地整治检测管理系统报备。

(2)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在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村居民点、工矿用地)为主的区域,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镇、村规划的要求,采取工程技术、土地产权调整等措施,对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进行改造利用,促进农民集中居住,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整体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土地利用活动。

(3)未利用地开发(低丘缓坡荒滩综合开发)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水土资源相匹配为原则,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滩涂、盐碱地、裸地、沙地等未利用的宜农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数量的土地利用活动。

目前,为了探索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新居建设用地的科学布局,合理利用土地,更有效地保护优质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决定在部分省(区)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并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低丘缓坡荒滩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广东省争取,目前梅州市已列为试点。

(4)土地复垦

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土地利用活动。

(5)市地整理(“三旧”改造)

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美化城市环境,采用工程技术、土地产权调整等措施,对城市低效土地进行必要改造的活动。

(6)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等措施,实现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不增加、布局更合理、节约集约用地等目标的土地整治活动。

六、编制程序及进度安排

本规划编制分为5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如下:

(一)准备工作(2012年8月1日-15日)

1、组织准备

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技术小组。

2、技术准备

(1)基础资料收集

根据规划需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以下基本资料:

自然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等资料。

自然资源:

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耕地后备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资料。

经济社会状况:

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业统计、农用地分等、区域交通、农田水利、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资源等资料。

生态环境状况:

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评估、监测等资料。

有关规划、标准及调查:

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涉及的土地、农业、林业、牧业、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环境保护、旅游、文化等部门规划、标准及调查资料等。

(2)规划基数确定

以合法审定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将二调成果更新到规划基期,形成规划基数。

(3)基础图件准备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图件的基础上,结合同一轮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及近期土地利用的变化,调整形成规划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制图要求选择和准备其他有关基础图件。

(二)调查研究(2012年8月16日-9月30日)

在收集基础资料后,必要时进行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在对上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基础上,进行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

(三)拟定方案(2012年10月1日-10月31日)

在潜力调查评价和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与相关部门规划相协调、与上级规划相衔接,提出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并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

(四)协调论证(2012年11月1日-11月30日)

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确定规划方案,完善规划成果。

(五)评审报批(2012年12月1日-12月31日)

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

规划成果报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同意,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实施,并报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七、规划成果

(一)规划文本

重点阐述土地整治的条件和要求,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各类土地整治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二)规划说明

规划说明主要阐述规划决策的依据和过程,是规划实施中配合规划文本应用的主要参考。

规划说明应翔实充分,一般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介绍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过程和结果,说明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以及规划方案拟定、论证、确定的情况,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衔接和意见采纳情况等。

(三)规划图件

规划图件的比例尺一般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相同,图件成果包括以下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分布图、土地整治规划图和土地整治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分布图等。

(四)规划附件

规划附件包括规划编制工作报告、调研报告、专题研究报告,会议纪要、部门意见、专家论证意见、公众参与记录等。

(五)规划数据库

规划数据库是规划成果数据的电子形式,包括符合县级规划数据库标准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元数据等。

规划数据库内容应与纸质的规划成果内容一致。

八、保障措施

(一)工作组织

为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设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规划编制技术小组。

1、成立由政府负责,国土资源、土地开发储备、发展改革、财政、农业、交通、林业、住建、环保、水利等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工作计划,落实编制经费,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解决规划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等。

2、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牵头组建规划编制技术小组,负责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

并进行宣传动员,对有关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

项目组主要技术人员基本情况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位

职称

职责分配

专业特长

1

戴军

50

博士

教授

技术指导

土地规划

2

王红梅

46

博士

教授

项目负责人

文本编写

土地规划

3

黄雪琴

32

硕士

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文本编写

土地规划

4

朱东亚

32

硕士

工程师

项目联系人

图件编制

土地资源管理

5

魏晓琴

28

学士

工程师

数据库建设

地理信息系统

6

李天煜

28

硕士

工程师

文本编写

土地资源管理

7

沈宏建

25

学士

数据员

数据处理

土地资源管理

8

黄远华

25

学士

数据员

数据处理

土地资源管理

9

罗水平

24

学士

数据员

文本编写

土地资源管理

10

李慧贤

24

学士

数据员

文本编写

土地资源管理

11

郭福淼

24

学士

数据员

数据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

12

叶超

24

学士

数据员

数据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

13

温世妙

24

学士

数据员

数据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

14

林琼珊

22

学士

数据员

数据处理

土地资源管理

15

林颖

21

学士

数据员

数据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

(二)落实经费

规划编制所需经费由国土资源部门根据编制任务测算具体经费项目后报送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按规程审核后报请政府领导审定后,全额、及时落实规划修编工作经费款项。

(三)宣传培训

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土地整治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资源、环境、社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土地整治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参加编制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按照培训教材,培训统一的规划技术要求和方法。

九、经费预算

为确保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成果既能符合国家及省的要求,又能全面完成《大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土地整治目标,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结合整个工作的内容,并参照有关县(区、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经费预算,确定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工作经费共为人民币65.00万元。

表1大埔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经费预算表

工作

项目

工作内容

工作量

计量

单位

预算标准

金额

(万元)

1

外业调查、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规划等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土地基础数据资料、图件资料等

预计投入10个人,历时30天。

技术费加差旅费按200元/人*天计

6

2

数据整理分析

资料录入,归档整理工作,不足资料进行补充收集

预计投入10个人,历时10天。

技术费按200元/人*天计

2

3

基础研究

上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情况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等

预计投入10个人,历时30天。

技术费按200元/人*天计

6

4

方案制定

土地整治规划成果文本编制

规划文本、规划说明

规划文本9万,规划说明6万

15

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编制

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图、等图件

8

5

规划数据库

符合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规划图件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元数据等。

预计投入10个人,历时40天

10万元/个数据库

10

6

规划评审、论证

为保证成果质量,技术承担机构必要的聘请专家和有关领导所需的咨询费及差旅费和论证费用

预计聘请专家10人次

人次

2000元/人次

2

预计投入10个人,历时3天。

技术费加差旅费按1000元/人*天计

3

7

规划成果印刷

包括:

1)工作报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2)规划文本、规划说明;3)成果图件;4)成果表格。

文本精装10套,图纸10套,光盘10套;表格10套。

精装文本1000元/套;图纸1000元/套;光盘100元/套;表格100元/套。

2.5

8

项目备用金

主要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意外费用

--

--

--

4.5

9

项目管理费及各项税收

--

--

--

项目各项税收取项目总费用的10%

6

合计(取整)

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