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283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

《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构造上整理 外加智能交通.docx

汽车构造上整理外加智能交通

第一章

1.上、下止点: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为上止点;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为下止点。

在上、下止点处,活塞的运动速度为零。

2.活塞行程:

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称为活塞行程。

其S=2R,R为曲柄半径。

3.气缸工作容积:

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

4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5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6气缸总容积就是气缸工作容积和燃烧室容积之和

7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8工况发动机在某时刻的运行状况。

以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9负荷率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10四冲程往复活塞式汽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往复活塞式汽油机在四个活塞行程内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过程,

1 进气行程: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

纯净的空气进入气缸,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

进气终了时气缸内压力约为0.08~0.09MPa,温度约为320~380K。

2 压缩行程:

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

这时,进、排气门均关闭。

压缩终了时气体压力约为0.8~1.5MPa,温度约为600~750K。

3 作功行程:

压缩行程结束时,安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将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

活塞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

这时,进、排气门仍旧关闭。

做功行程中燃烧气体的最大压力可达3.0~6.5MPa,最高温度可达2200~2800K;行程结束时,压力约为0.35~0.5MPa,温度约为1200~1500K。

4 排气行程:

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此时膨胀过后的燃烧气体(或称废气)在其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之外。

排气终了时,气缸压力约为0.105~0.12MPa,温度约为900~1000K。

11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往复活塞式汽油机在四个活塞行程内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等四个过程,

1 进气行程: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

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

进气终了时气缸内压力约为0.085~0.095MPa,温度约为310~340K。

2 压缩行程:

进气行程结束后,曲轴继续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

这时,进、排气门均关闭。

压缩终了时气体压力约为3~5MPa,温度约为750~1000K。

3 作功行程:

在压缩行程结束时,喷油泵将柴油泵入喷油器,并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柴油随即自行着火燃烧。

燃烧气体的压力、温度迅速升高,体积急剧膨胀。

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活塞推动连杆,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作功。

这时,进、排气门仍旧关闭。

做功行程中燃烧气体的最大压力可达6.0~9MPa,最高温度可达1800~2200K;行程结束时,压力约为0.2~0.5MPa,温度约为1000~1200K。

4 排气行程:

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由下止点移至上止点,此时膨胀过后的燃烧气体(或称废气)在其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之外。

排气终了时,气缸压力约为0.105~0.12MPa,温度约为700~900K。

12动力性能指标

(1)有效转矩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

(2)有效功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

经济性能指标

(1)有效热效率: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效热效率。

(2)有效燃油消耗率:

燃油消耗率是指单位有效功率的燃油消耗量,也就是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强化指标指发动机承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能力的评价指标。

(1)升功率:

发动机在标定工况下,单位发动机排量输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用PL表示。

(2)强化系数:

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

第2章:

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

1.机体的组成及功用:

发动机机体组主要由机体、气缸盖、气缸盖罩、气缸衬垫、主轴承盖以及油底壳等组成。

机体组是发动机的支架,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装配基体。

气缸盖用来封闭气缸顶部,并与活塞顶和气缸壁一起形成燃烧室。

另外,气缸盖和机体内的水套和油道以及油底壳又分别是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气缸衬垫是机体顶面与气缸盖底面之间的密封件。

其作用是保持气缸密封不漏气,保持由机体流向气缸盖的冷却液和机油不泄漏。

油底壳的主要功用是储存机油和封闭机体或曲轴箱。

2.按气缸排列形式分有哪几种机体?

各自特点是什么?

1 直列式。

特点是机体宽度小而高度和长度大,一般只用于六缸以下的发动机。

2 V型。

机体宽度大,而长度和高度小,形状比较复杂。

机体刚度大,质量和外形尺寸较小。

3 对置式:

重心低,平衡性好。

3.按曲轴箱结构形式的不同机体有哪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1 平底式机体:

这种机体高度小、质量轻、加工方便。

但与另外两种机体相比刚度较差。

2 龙门式机体:

龙门式机体由于高度增加,其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均比平底式机体有显著提高。

机体底平面与油底壳之间的密封也比较简单。

3 隧道式机体:

隧道式机体的刚度大,主轴承孔的同轴度好,但是由于大直径滚动轴承的圆周速度不能很大,而且滚动轴承价格较贵,因此限制了隧道式机体在高速发动机上的应用。

4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

其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曲柄连杆机构由活塞组、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的零件组成。

1)活塞组:

1 活塞活塞的主要功用是承受燃烧气体压力,并将此力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此外活塞顶部与气缸盖、气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

2 活塞环活塞环分气环和油环两种。

气环的主要功用是密封和传热。

保证活塞与气缸壁间的密封,防止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和高温燃气漏入曲轴箱,并将活塞顶部接受的热传给气缸壁,避免活塞过热。

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刮除飞溅到气缸壁上的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壁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油膜。

3 活塞销活塞销用来连接活塞和连杆,并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连杆或相反。

2)连杆组

连杆组包括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螺栓和连杆轴承等零件。

连杆组的功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并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曲轴飞轮组

曲轴的功用是把活塞、连杆传来的气体力转变为转矩,用以驱动汽车的传动系统和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以及其他辅助装置。

第3章:

配气机构

1.凸轮轴位置分为哪几种?

各有什么优缺点?

1)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

主要优点是凸轮轴离曲轴近,可以简单的用一对齿轮传动。

缺点是零件多,传动链长,整个机构的刚性差。

高速旋转时可能破坏气门的运动规律和气门的定时启闭。

2)凸轮轴中置式配气机构:

与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相比,减少了推杆,从而减轻了配气机构的往复质量,增大了机构的刚度。

3)凸轮轴上置式配气机构:

主要优点是运动件少,传动链短,整个机构的刚度大,适合高速发动机。

凸轮轴与曲轴距离长,动力传动机构复杂。

2.配气定时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称作配气定时。

第4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

1.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部分及组成部分的功用?

燃油系统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要,向发动机供给一定数量的、清洁的、雾化良好的汽油,以便与一定数量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同时,燃油系统还需要储存相当数量的汽油,以保证汽车有相当远的续驶里程。

燃油系统包括化油器、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油气分离器、油管和燃油表等辅助装置。

汽油滤清器:

除去汽油中的杂质和水分,以减少汽油泵和化油器等部件的故障。

2.叙述可燃混合气的行成过程?

在进气过程中,进气门开启,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1、化油器2、进气歧管10和进气门11流进气缸12。

在整个空气流道中喉管4的候部面积较小,空气流过时流速增大,静压力减小,从而造成喉部低于大气压力。

浮子室6与大气相通,故浮子室液面上的压力基本是大气压力。

主喷管8的出口低于喉管4的喉部,因此其出口压力等于喉部压力,在喉管真空度的作用下,汽油从浮子室经主量孔7和主喷管8喷入喉管4中,并受到气流的冲击分散成细小的油滴。

这些油滴在随空气流动过程中不断蒸发汽化与空气混合,其中颗粒较大的油滴在进气歧管壁上形成油膜,油膜在气流推动作用下缓缓流向气缸。

在流向气缸之前,进气预热套9对进气歧管加热,加速油膜蒸发形成混合空气。

3.发动机运转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1 冷起动:

发动机在冷起动时,因温度低汽油不容易蒸发汽化,再加上起动时转速低(50~100r/min),空气流过化油器的速度很低,汽油雾化不良,致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中汽油蒸气太少,混合气过稀,不能着火燃烧。

为使发动机能够顺利起动,要求化油器供给φa约为0.2~0.6的浓混合气,以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在火焰传播界限之内。

2 怠速:

怠速是指发动机对外无功率输出的工况。

这时可燃混合气燃烧后对活塞所作的功全部用来克服发动机内部的阻力,使发动机以低转速稳定运转。

目前,汽油机的怠速转速为700~900r/min。

在怠速工况,节气门接近关闭,吸入气缸内的混合气数量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气缸内的残余废气量相对增多,混合气被废气严重稀释,使燃烧速度减慢甚至熄火。

为此要求供给φa=0.6~0.8的浓混合气,以补偿废气的稀释作用。

3 小负荷:

小负荷工况时,节气门开度在25%以内。

随着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数量的增多,汽油雾化和蒸发的条件有所改善,残余废气对混合气的稀释作用相对减弱。

因此,应该供给φa=0.7~0.9的混合气。

虽然,比怠速工况供给的混合气稍稀,但仍为浓混合气,这是为了保证汽油机小负荷工况的稳定性。

4 中等负荷:

中等负荷工况节气门的开度在25%~85%范围内。

汽车发动机大部分时间在中等负荷下工作,因此应该供给φa=1.05~1.15的经济混合气,以保证发动机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从小负荷到中等负荷,随着负荷的增加,节气门逐渐开大,混合气逐渐变稀。

5 大负荷和全负荷:

发动机在大负荷或全负荷工作时,节气门接近或达到全开位置。

这时需要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以克服较大的外界阻力或加速行驶。

为此应该供给φa=0.85~0.95的功率混合气。

从中等负荷转入大负荷时,混合气由经济混合比加浓到功率混合比。

6 加速: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时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车速。

为此,驾驶员要猛踩加速踏板,使节气门突然开大,以期迅速增加发动机功率。

这时虽然空气流量迅速增加,但是由于汽油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得多,即汽油的流动惯性远大于空气的流动惯性,致使汽油流量的增加比空气流量的增加滞后一段时间。

另外,节气门开大,进气歧管的压力增加,不利于汽油的蒸发汽化。

因此,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将会出现混合气瞬时变稀的现象。

这不仅不能使发动机功率增加、汽车加速,反而有可能造成发动机熄火。

4.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组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各类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均可视为由燃油供给系统、进气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第5章:

柴油机燃油系统

1.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1)功用

1 在适当的时刻将一定数量的洁净柴油增压后以适当的规律喷入燃烧室。

喷油定时和喷油量各缸相同且与柴油机运行工况相适应。

喷油压力、喷注雾化质量及其在燃烧室内的分布与燃烧室类型相适应。

2 在每一个工作循环内,各气缸均喷油一次,喷油次序与气缸工作顺序一致。

3 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循环供油量,以保证柴油机稳定运转,尤其要稳定怠速,限制超速。

4 储存一定数量的柴油,保证汽车的最大续驶里程。

2)组成:

柴油机燃油系统包括喷油泵、喷油器和调速器等主要部件及柴油箱、输油泵、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喷油提前器和高、低压油管等辅助装置。

2.A型喷油泵工作原理是什么?

1)运动过程

当喷油泵工作时,随着凸轮轴的转动,挺柱和柱塞在柱塞的上、下止点之间分别在挺柱孔和柱塞套中作往复运动。

2)泵油过程

柱塞由其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所经过的距离称作柱塞行程,也就是喷油泵凸轮的最大升程。

由上述泵油过程可知,喷油泵并不是在整个柱塞行程内都供油,只是在柱塞顶面封闭柱塞套油孔到柱塞螺旋槽打开柱塞套油孔这段柱塞行程内供油。

称这段柱塞行程为柱塞有效行程。

3)供油量的调节

当供油量调节机构的调节齿杆拉动柱塞转动时,柱塞上的螺旋槽与柱塞套油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柱塞的有效行程。

当柱塞上的直槽对正柱塞套油孔时,柱塞有效行程为零,这时喷油泵不供油。

利用供油量调节原理,可将多缸喷油泵的各缸供油量调匀。

4)供油定时的调节

调节的方法是改变供油定时调节螺钉伸出挺柱体外的高度。

旋出调整螺钉,挺柱体的高度-H-增加,柱塞位置升高,柱塞套油孔提前被封闭,供油提前,即供油提前角增大。

拧入调整螺钉,则使供油迟后,供油提前角减小。

对各缸的供油定时调整螺钉逐个调节之后,可以使各缸供油提前角或供油间隔角达到一致。

3调速器

(1)怠速拉动供油量调节齿杆7左移至怠速油量的位置。

怠速时柴油机转速很低,飞锤的离心力较小,只能与怠速弹簧力相平衡,飞锤处于内弹簧座与安装飞锤的轴套之间的某一位置。

若此时柴油机由于某种原因转速降低,则飞锤离心力减小,在怠速弹簧的作用下,飞锤移向回转中心,同时带动角形杠杆和调速套筒,使调速杠杆下端的铰接点以滑块为支点向左移动,调速杠杆则推动供油量调节齿杆向右移,增加供油量,使转速回升。

反之,当转速增高时,飞锤的离心力增大,飞锤便压缩怠速弹簧远离回转中心,同样通过角形杠杆和高速套筒使调速杠杆下端的铰接点以滑块为支点向右移动,而供油量调节齿杆则向左移动,减小供油量,使转速降低。

(2)高速将调速手柄置于最高速挡块上,供油量调节齿杆相应地移至全负荷供油位置,柴油机转速由中速升高到最高速。

此时,飞锤的离心力相应增大,并克服全部调速弹簧的作用力,使飞锤连同内弹簧座一起向外移到一个新的位置。

在此位置,飞锤离心力与弹簧作用力达到新的平衡。

若柴油机转速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则飞锤的离心力便超过调速弹簧的作用力,使供油量调节齿杆向减油方向移动,从而防止了柴油机超速。

 

第6章和第七章

1.进气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进气系统的功用是尽可能多、尽可能均匀地向各缸供给可燃混合气或纯空气。

组成由空气滤清器和进气歧管组成。

空气滤清器的功用主要是滤除空气中的杂质或灰尘,让洁净的空气进入气缸。

另外,空气滤清器也有降低进气噪声的作用。

进气歧管的功用是将空气、燃油混合气由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分配到各缸进气道。

2.冷却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冷却系统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冬季发动机过冷。

在发动机冷起动之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

当发动机冷起动时,冷却液的温度较低,这时节温器将冷却液流向散热器的通道关闭,使冷却液经水泵入口直接流入机体或气缸盖水套,以便使冷却液能够迅速升温。

如果不装节温器,让温度较低的冷却液经过散热器冷却后返回发动机,则冷却液的温度将长时间不能升高,发动机也将长时间在低温下运转。

3.节温器的原理?

当冷却液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小循环。

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石蜡开始熔化逐渐变成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

在橡胶管收缩的同时对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

由于推杆上端固定,因此,推杆对胶管和感温体产生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

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4.风冷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2)热负荷高3)冷起动后暖机时间短4)维护简便

第8章、第九章、第十章

1.润滑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功用:

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组成: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集滤器等组成。

此外,润滑系统还包括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管道等。

2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气波增压三种基本类型

增压,将空气预先压缩然后再供入气缸,以期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技术。

机械增压能有效地提高发动机功率,与涡轮增压相比,其低速增压效果更好。

另外,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容易匹配,结构也比较紧凑。

但是,由于驱动增压器需消耗发动机功率,因此燃油消耗率比非增压发动机略高。

经济性比机械增压和非增压发动机都好,并可大幅度地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噪声水平。

涡轮增压的缺点是低速时转矩增加不多,而且在发动机工况发生变化时,瞬态响应差,致使汽车加速性,特别是低速加速性较差。

3离心式涡轮增压和径流式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

◆离心式压气机由进气道、压气机叶轮、无叶式扩压管及压气机蜗壳等组成。

叶轮包括叶片和轮毂,并由增压器轴带动旋转。

当压气机旋转时,空气经进气道进入压气机叶轮,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压气机叶片之间形成的流道,从叶轮中心流向叶轮的周边。

空气从旋转的叶轮获得能量,使其流速、压力和温度均有较大的增高,然后进入叶片式扩压管。

扩压管为渐扩形流道,空气流过扩压管时减速增压,温度也有所升高。

即在扩压管中,空气所具有的大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径流式涡轮机由蜗壳、喷管、叶轮和出气道等组成。

蜗壳4的进口与发动机排气管相连,发动机排气经蜗壳引导进入叶片式喷管。

喷管是由相邻叶片构成的渐缩形流道。

排气流过喷管时降压、降温、增速、膨胀,使排气的压力能转变为动能。

由喷管流出的高速气流冲击叶轮,并在叶片所形成的流道中继续膨胀作功,推动叶轮旋转。

4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功用、类型、基本要求?

功用:

点火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在气缸内适时、准确、可靠地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作功。

类型:

发动机点火系统,按其组成和产生高压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传统蓄电池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和磁电机点火系统。

基本要求:

1 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隙的电压

2 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3 点火时刻应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相适应

2.传统点火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断电器、配电器、火花塞、阻尼电阻和高压导线等组成。

接通点火开关,发动机开始运转。

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断电器凸轮不断旋转,使断电器触点不断地开、闭。

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蓄电池的电流从蓄电池正极出发,经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电器活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壳体搭铁,流回蓄电池的负极。

当断电器的触点被凸轮顶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在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

 

一、美国ITS的研究内容

1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城市道路信号控制、高速公路交通监控、交通事故处理等公路交通管理的各种功能,以及用来研究和评价交通控制系统运行功能与效果的三维交通模拟系统。

2出行需求管理系统:

向用户提供出行信息,改善交通需求管理,将该系统与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结合起来,驾驶员就可通过车载或处所计算机和无限通讯获得各种交通信息,合理选择出行方式、时间和路线。

3公共交通运营系统:

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其生产效率,是公共交通对潜在客户更具吸引力。

4商用车辆运营系统:

在州际运输管理中自动询问和接受各种交通信息,进行商业车辆的合理调度,使营运车辆的运营管理更加合理化,使车辆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5电子收费系统:

通过电子卡或电子标签由计算机自动收费,可使所有地面交通收费包括道路通行费、运输费和停车费等实现自动化,以减少用现金收费所产生的延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并可为系统管理提供准确的交通数据。

6应急管理系统:

提高对突发交通事件的报告和反应能力,改善应急反应的资源配置。

7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应用先进的传感通讯和自动控制技术,给驾驶员提供各种形式的避撞和安全保障措施。

(日本:

(1)旅行、道路交通、驾驶信息提供系统

(2)自动收费系统(3)安全驾驶支援系统(4)交通管理的最优化(5)道路交通管理高效化(6)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7)运营车辆的高效化(8)行人引导系统(9)紧急车辆支援系统。

二、美国智能交通系统框架体系:

1用户服务七大系统:

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务车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2逻辑框架是组织复杂实体和关系的辅助工具,其重点是系统的功能和信息流,逻辑框架常用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词典和加工说明来描述。

数据流、功能、文件、外部实体

3物理框架描述在逻辑体系结构中定义的功能如何通过硬件和软件集成起来形成系统。

物理结构包括3个层面:

 第一层面:

通讯层面(交通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和接口设备);

  第二层面:

交通层面(交通子系统,包括出行者,车辆,管理中心,和路边交通设备4个部分);

第三层面:

机构层面(交通机构设置,政策,投资策略)。

美国ITS的19个子系统划分为4类:

中心型子系统、道路沿线子系统、旅行子系统、车辆子系统

4市场包:

代表物理结构中不同技术组合,用以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

5所需标准:

具体规定ITS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动过程以及接口规范,美国交通部和有关专业协会和机构制定了ITS标准。

6实施策略:

实际通过市场组件将标准架构具体应用到工程项目中。

三、1环形线圈

(1)线圈电子放大器已标准化;技术成熟,易于掌握;计数非常精准(稳定可靠、灵敏度高、数据准确、对周围环境条件的要求不苛刻,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安装过程对可靠性和寿命影响很大;修理或安装需中断交通;影响路面寿命;易被重型车辆、路面修理等损坏(线圈在安装或维护时必须直接买入车道,这样交通必然受到阻碍;道路施工时,线圈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或重新埋置;感应线圈易受到冰冻;盐碱或繁忙交通灯影响)(3)交通流数据采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及停车管理系统

2交通微波

(1)在恶劣气候下性能出色,全天候工作;可检测静止的车辆;可以侧向方式监测多车道;在车型单一,车流稳定,车速分布均匀的道路上准确度较高(多道性;真实再现;侧向安装;全天候;低价格;准确性;使用方便)

(2)在车流拥堵以及大型车较多、车型分布不均匀的路段,由于遮挡,测量精度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另外,微波检测器要求离最近车道有3m的空间,如要监测8车道,离最近车道也需要7-9m的距离而且安装高度达到要求。

因此,在桥梁、立交,高架路的安装会受到限制,安装困难;价格比较昂贵(3)高速公路多车道监测与管理;高速公路匝道或T型路口信号管理;远程交通量管理;侧向安装应用于多车道十字路口;违章自动监测系统

3视频检测

(1)可为事故管理提供可视图像;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信息;单台摄像机和处理器可检测多车道(实现图像监视和交通数据采集双重功能;安装简单;无需破路;高检测率、低误报率、低故障率;寿命长;地维护费用;交通数据和图像集成

(2)大型车辆能遮挡随行的小型车辆;阴影、积水反射或昼夜转换可造成检测误差(3)用于统计交通数据,如车流总量、占有率、车辆分类、车流率、车头时距、车速、服务水平、车辆密度;用于事件有关的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