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docx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我们小点儿声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课堂纪律的根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情愿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听到上课铃声马上进教室。
2.上课不任凭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道德熟悉,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根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训练过程:
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
1.思索:
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
假如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
2.小结:
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宁静地学习。
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快乐,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根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
(一)出示图一。
1.小组沟通:
(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
2.小结:
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当这样做:
(1)停顿一切活动。
(2)宁静、快速、按挨次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宁静、快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搁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
而且,课前预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便利、节约时间,不耽搁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
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
(二)出示图二。
1.小组沟通: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
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假如上课不用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观看教师的表情怎样?
你们猜此时教师是怎么想的?
2.小结:
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留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教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当自己想玩时,肯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动作,时间长了,就能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过渡语:
课上除了要用心听讲外,还应当怎样做呢?
(三)出示图三。
1.争论:
(1)为什么想发言时要先举手?
(2)假如自己举手教师没让发言,让其他同学发言时,应当怎么做?
2.小结:
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假如教师让其他同学发言就仔细听。
任凭说话,发言乱抢,谁也听不清,会影响自己和同学学习,影响教师讲课。
同学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争论问题,大家才能学习好。
过渡语:
现在咱们知道应当怎样上课了,下面教师想请你们当小教师,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怎样帮忙他们?
三、看一看(使学生知道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危害。
)
(一)出示投影片。
(“看一看“中的图1)
1.小组沟通:
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个男同学做得对吗?
为什么?
请你告知他应当怎样做?
2.小结:
听到上课的铃声,应当立刻停顿一切活动,有秩序地进教室,课间没玩儿够,还连续玩儿,会耽搁预备上课用具,上课时心情不能安静下来,也上不好课。
假如迟到了,还会影响教师讲课,同学听课。
(二)出示投影片。
(“看一看“中的图2)
1.争论:
这位男同学做得对吗?
想想应当怎样帮忙他?
2.小结:
上课是学习时间,不好好学习,在下面玩东西,做小动作,会耽搁自己学习,甚至影响别人学习,所以要想方法,克制困难,管住自己,用心听讲。
过渡语: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话,猜猜看,这些同学会改吗?
(三)出示投影片。
(“看一看“中的图3)
1.全班沟通:
说说他们的进步表现在哪儿?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2.小结:
在大家的帮忙下,这些同学都改正了缺点,做到了想发言先举手,得到教师的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不在课堂上任凭说话,玩东西,搞小动作。
由于他们仔细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受到了教师、同学的表扬、喜爱,他们的学习也有了进步,这多好啊!
四、做一做(使学生稳固课堂常规的根本要求并进展详细训练和指导。
)
1.学生四人一组,在组里做。
2.请同学们到前边做。
现场采访: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做不到的同学你会怎样帮他?
(对做得好的同学进展表扬。
)
五、儿歌总结
1.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
2.小结:
同学们,遵守课堂纪律很重要,只有,大家才能学习好。
盼望你们都根据课堂要求去做,人人争做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篇二】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大家排好队
活动目标:
1.知道在活动和公共场所玩耍时要主动排队,急躁等待。
2.有初步自我约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流程:
1、嬉戏《钻山洞》,体验没有秩序带来的危急。
分别预备三个山洞:
由两名同学来当拱门,第一次小朋友自由的钻山洞,“谁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一个山洞,不能漏掉每一个山洞。
“
“刚刚在钻山洞的时候你都发生了什么事?
你观察了什么事情?
小结:
刚刚同学自由的钻山洞,嬉戏过程中消失了拥挤、无序、碰撞、掉鞋等现象。
2、争论怎样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的方法。
怎样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
小结:
钻山洞时,大家要从同一个山洞动身,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落伍,这样就会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一个山洞了。
3、播放背景音乐,再次玩《钻山洞》的嬉戏。
同学还是自由嬉戏,教师准时鼓舞同学排队的行为。
小结:
当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大家排好队、守秩序,就会很快、很安全、很快乐的把事情做好。
活动延长:
和同学为需要排队的地方设计一个排队标志,提示大家共同遵守。
【篇三】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东西不乱扔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把东西扔在肯定的、适宜的地方,用完扔回原处。
2.懂得把东西扔在肯定的地方,既干净,用时又好找,又省时,不会误事。
3.懂得把东西扔在肯定的地方是做事有条理的表现,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很重要。
情感:
体会到把东西扔在肯定的地方好处多,情愿培育这种好习惯。
行为:
把东西摆扔在适宜的地方,用完准时扔回原处。
课时:
2
训练过程:
一、插图导入
1.电脑演示图片:
内容:
栏目一“想一想”中的图。
2.教师提问:
想一想,像李芳这样乱扔东西会怎样?
3.学生答复,教师依据学生的发言随即板书:
找不到东西耽搁时间耽搁事焦急……
4.过渡语:
李芳乱扔东西的结果怎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边看图片边听录音故事。
(图片的内容为课文中的插图,录音故事内容同课文内容的1、2自然段。
)
2、教师提问:
李芳乱扔东西的结果怎样?
(此时学生通过听故事,可能会对乱扔东西的结果有了新的熟悉,教师可以连续板书,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乱扔东西的害处。
)
3、教师小结:
乱扔东西就会找不到东西、还会耽搁时间、耽搁事情、心里焦急,还可能会养成做事没有条理的坏习惯,害处可多了。
4、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给李芳出出办法,告知她怎样做就能避开这些麻烦?
5、学生小组争论后给李芳出办法。
板书:
东西不乱扔
6、教师在学生汇报的根底上小结:
大家出的办法很好,李芳同学听了肯定会感谢你们。
李芳的教师也是这样劝说她的。
7、听录音:
内容:
课文中李芳教师的话。
8、过渡语:
后来在妈妈的催促下,李芳渐渐改掉了乱扔东西的坏毛病,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李芳后来是怎么做的。
9.提问:
看图说一说,李芳是怎样改掉缺点的,把东西方在肯定的地方有什么好处。
板书:
找得到东西不(耽搁时间)不(耽搁事)不(焦急)
三、联系实际详细导行
1.过渡语:
通过看小芳的事例我们知道了东西不能乱扔,那么,东西应当扔在什么地方呢?
扔在什么地方适宜呢?
让我们到小明的家里去看看。
2.电脑演示小明的家
内容:
栏目四“议一议”中的插图一(教材P50图)。
3.教师提问:
这些东西摆扔的地方适宜吗?
你在家里把它们摆扔在哪里,为什么?
4.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脑,在教师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上帮小明整理家。
5.学生独立操作后,在教师机上边演示边汇报,同学之间假如意见不统一可以相互争辩,教师评判的原则是东西扔的位置安全、便利、不阻碍干净即可。
6.教师用电脑演示图片
内容:
栏目四“议一议”中的插图二和插图三。
7.教师提问:
这些东西用过后应当怎么办?
平常你把它们扔在什么地方?
8.教师请学生自主选择争论的内容。
9.学生汇报后教师赐予引导,对正确的进展确定,不正确的启发同学自己修正。
四、全课总结
1.师:
今日同学们学得很好,大家懂得了做事要有条理的道理,盼望你们今后都能养成学习、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板书:
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我们一起用一首儿歌来总结一下这节课。
2.学生阅读儿歌
3.师:
今日这节课后我们开展一项活动。
4.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东西不乱扔
找得到东西 不耽搁时间 不耽搁事 不焦急……
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