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5948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x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提高低段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立意,源于教学中的困惑

数学交流是以数学语言为载体,以听、说、读、写等方式接受和表达数学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识活动。

如果将整个数学课堂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交流便是这个生命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有效的交流就如血液不断地给生命体的各个部位输送新鲜的养分,使它能够维持新陈代谢,焕发生命的活力。

身为低段数学教师,总感到低段的数学教师非常辛苦。

低段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而且注意力维持的时间很短,给组织课堂交流带来了困难。

特别是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缺少必要的倾听与表达的习惯培养,要实现“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实非易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课堂交流的研究也比较多,我们虽然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却缺乏对小学低段教学的针对性。

本课题组在担任学校的低段数学教学工作中发现,组织低段学生在交流时常遇到以下五种情况:

1、“旁观”现象:

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实验操作,听着别人发表意见,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像一个旁观者。

2、“功利”现象:

这部分学生比较好动,对于遇到的问题会认真思考,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这种行为常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他可以为了表现自己而抢着发言,一旦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便沾沾自喜、东张西望,不再倾听别人的发言。

3、“遗忘”现象:

有时,教师的问题一出口,学生马上急不可耐地举手。

站起来,却忘了自己要说什么,或者一时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4、“从众”现象:

低段学生缺少思维的批判性,容易人云亦云。

特别是那些自信心不强,学习被动的学生,不管自己理解还是不理解,当别人都肯定某种情况时,他也会不自觉地认可,完全忽略自己的疑惑。

5、“热闹”现象:

有时课堂上小手如林,学生你争我抢地进行发言,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

但只有教师是唯一的听众,表面热闹的交流只是走过场,学生没有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这些情况使课堂交流失效,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受低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师组织不到位。

因此,本课题组针对低段的数学课堂,开展如何组织有效交流的实践研究。

造势,打开课堂交流的心灵之门

造势,就是营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并在参与交流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为此,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措施。

1.明确目的

课堂上学生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老师和同学听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有效的交流过程不仅是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也是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成为学习主体的主要渠道。

在课堂交流中能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渐培养学生大胆、独立、自信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消除顾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一些学生:

他们双眼热切地看着教师,想举手又不敢举手。

其实他们心中已有答案,但又怕一旦说错了,不是被老师批评,也会被同学笑话。

顾虑重重成为很多学生参与交流的绊脚石。

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们承诺:

说错了决不批评。

我们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那并不值得难为情,因为错误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成果。

消除顾虑之后,有更多的学生满怀信心参与到交流中来。

3.以点带面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是学生感受最强烈的示范,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班中的标杆。

在课堂交流中,对积极参与交流的学生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既能使被表扬的同学有成就感,也使其他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做,从而激励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4.营造氛围

利用教室墙面,将教育名家的名言展示在教室里,营造一种重视交流的浓浓氛围。

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

——苏霍姆林斯基”“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

非问,无以广识。

——刘开”

起步,从培养小习惯开始

“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塑造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

——professional”。

虽然现在已经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但幼小衔接还有许多不够的地方。

正因为缺少一些必要的与他人交流的习惯,令许多低段学生无法适应小学的课堂教学,从而影响其个性的发展。

而养成良好的倾听和表达等习惯,能提高课堂交流的参与度,保证课堂交流的正常进行。

1.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

在我们以前的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习惯于集中在那些正在“读、讲、说”的学生身上,而对那些正在“听”的学生却常常忽视。

老师还是让自己充当着信息的“中介者”,信息交流以“生—师—生”模式进行着。

只有把听的任务和权利交给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有效交流。

从而避免部分学生交流只指向教师,其他学生旁观的现象。

对于学生“听”的训练,我们坚持从小处练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

第一步听后重述。

这是我们对学生倾听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低段学生倾听习惯最有效的手段。

当一个同学在发言的时候,其他学生势必竖着耳朵认真听,才能正确的重述同学发言。

同时,重述也是突出重点,强化记忆的好方法。

教师可以用“你听明白她的意思吗?

你能再说一遍吗?

”“刚才他的回答很完整,谁能像他一样再来说一说”等引导学生。

第二步听后转述。

这种形式经常用在同桌交流的时候。

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同桌交流容易走过场,热热闹闹之后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有收获。

要求听后转述,目的是希望同桌间交流的时候,双方能认真倾听对方在说什么。

第三步听后评议。

这是在全班学生已有一定倾听习惯之后提出的要求。

我们逐步改变老师直接评议的习惯,避免自己充当信息的“中介者”。

当学生发言后,不经过老师的评议,而直接请其他同学对对方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支持、可以反对,也可以建议。

如人教版数学二(下)第32页

这是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我们出示练习七的第一题,许多学生列式为8×2÷4。

正当老师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不同解法:

生1:

我是这样列式的8÷4×2=4(瓶)

(许多学生投来询问的目光,希望老师能给出判断)

师(面带笑容):

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2:

我觉得不对,题目要求把2箱水平均分给4位同学,怎么会是8÷4呢?

师:

是呀,8÷4表示什么呢?

你能说得更明白些吗?

生1:

(跑到实物投影机旁,边指着情景图边解释)

8÷4就是先把1箱的8瓶水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人2瓶。

另一箱也这样平均分,就是2倍,所以8÷4×2

生:

哦……!

师(还面带微笑),听了他的解释,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生:

他是对的,这样平均分也是可以的。

师:

是呀,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这样,老师慢慢脱去“权威”的外衣,逐渐放弃“指令”的权杖,创造一种“精心组织却无痕,激情互动并和谐”的课堂文化,拓展生与生直接交流的空间。

2.表达的习惯

表达包括说话或者写,能将自己的想法简单的表述出来,并要求尽量完整。

学生能否很好的表达直接影响着别人能否有效的倾听。

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

第一,先准备后发言。

要求学生在发言之前认真思考,能够围绕中心有条理完整地表述,可先轻轻地说给自己听,必要时可做一些书面准备,以免发生遗忘现象。

第二,找同伴说。

要求学生自己已有见解而别人还没有考虑成熟的时候,可以找个类似的伙伴先交流,问他自己的话是否能听懂,可有合理化的建议。

这样,既避免了他兴奋而急噪的等待,也使他有机会先整理自己的观点,使之更成熟。

第三,借助肢体语言强化口语效果。

口头语言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部分学生在理解上会有困难。

在很多时候,学生还会词不达意。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图示或算式来克服口语的乏力,能使数学表达更明晰。

如在找生活中的角的教学环节中,为避免学生将数学上的“角”与生活中的“角落”混为一谈,我们要求学生在交流时借助手指示出角的两条边和顶点。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角的特征,并和生活中的“角落”进行区别。

第四,利用多种语言形式进行表达。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三种形式。

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形式来进行数学表达。

如“6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学生通过猜测得到6句口诀,在理解口诀意义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请学生借助学具表示出每句口诀的意义。

在交流中:

生1:

(投影图画)我和同桌表示的是“四六二十四”。

每堆画4个,画6堆,表示6个4。

也可以每堆画6个,画4堆,表示4个6。

用乘法算式表示6×4=244×6=24。

生2:

我是用连加的方法表示的。

+6+6+6+6+6

6──→12──→18──→24──→30──→36……

3.求助的习惯。

不懂装懂的现象在低段学生中并不少见,危害也不小。

学会求助,便是向自主学习迈出的第一步。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需向学生请教,并且说清楚自己不懂或不会的地方。

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说“这个地方我不是很明白,你能解释得更清楚吗”“对不起,刚才你说得我没有听清楚,你能再说一遍吗”等向别人求助的话语。

也引导学生要懂得尊重被人,真诚地帮助别人。

4.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是数学交流的主体,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是影响数学交流的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激活,就难以有高质量的交流。

缺少深入思考的数学交流会成为学生之间肤浅的“说话”。

在数学课堂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就参与交流,很多学生无话可说或说一些很浅层次的话,表面上看是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实质内容。

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首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即学生在参与交流前要有一个独立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学生思考时可以借助操作、画图等多种方法。

其次,要让学生交流前有一定的准备,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说一说,也可以同桌或小组内先进行交流,学生才会面向全班发表自己的观点。

助推,适当疏引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认为“只要让学生在一起讨论,有意义的对话就必定会出现”。

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疏引或指导,在优秀生你争我抢的时候,关注其他同学的反应;在热热闹闹的时候,冷静的将交流带入更高的层次。

发挥好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促使数学交流更有效。

1.选择合适的交流材料

数学交流时经常要依托一定的材料进行,材料选择的内容、材料呈现的时机等都会影响数学交流的进行。

如在教学“旋转与平移”中,正确地数出物体平移了几格是这节课的难点。

我们在出示这图后,请学生数数小船平移了几格。

生1:

我认为平移5格。

(上讲台演示自己的数法)

生2:

我认为平移9格。

(也将自己的数法演示给同学看)

生3:

我认为平移13格。

(演示数法)

(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争论的时间)

师:

到底谁数得是对的呢?

让我们平移小船再来数一数。

请同学们确定自己的观察点,随着小船的移动仔细数。

(教师利用多媒体平移小船,学生慢慢跟着数)

生:

是9格。

师:

大家还记得刚才是从哪里数到哪里的?

生1:

我是从船头数到船头的。

生4:

我是从船尾数到船尾的。

生5:

我是从船帆数到船帆的。

师:

想一想刚才生1和生3为什么没数对?

以后我们在数物体平移了几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6:

生1数出5格是从船头数到船尾,生3是从船尾数到船头,他们两个都没有在同一个观察点上数,所以错了。

生7:

数的时候,一定要从一个地方数到平移后的同一个地方。

在学生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教师并没有马上组织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因为学生头脑中的材料还不够充分,时机尚不成熟。

当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再次数了以后,学生已初步感受到物体整体在做平移。

再在教师的“大家还记得刚才是从哪里数到哪里的”追问下,学生才意识到要“从船头数到船头”“从船尾数到船尾”等。

这时,交流的材料已充分,交流的时机正成熟,教师即让学生讨论“刚才生1和生3为什么没数对?

以后我们在数物体平移了几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将课堂交流引入更深层次。

2.设计和选择合适的问题

数学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来引发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

如何实现多向交流并提高交流的效果?

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问题是数学交流的逻辑起点,如果创设的问题情境缺少足够的思维空间或不适合学生的思维层次,就可能使数学交流流于形式,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数学交流,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和交流能力。

课堂提问是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大问题”,还是一道习题中的“小问题”,教师都需要精心设计和选择合适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摆一摆”两次研究课的两个片段。

棋子数量

摆成的数

1

1,10

2

2,11,20

3

3,12,21,30

4

4,13,22,31,40

片段1:

师:

刚才我们通过有序的摆棋子,得到了不同的数,并把它制作成一张表格。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

它们都是从小到大的排列的。

生2:

棋子越多,摆出的数越多。

师:

我们看看他们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

生3:

十位上的数字在依次加1,个位上的数字在依次减1。

师:

说得很好。

还有呢?

(许多学生一时观察不到还有什么规律。

师:

将它们的十位和个位加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生(兴奋的):

加起来的和就是棋子的数量。

师:

是呀,刚才同学们找到的这些规律还能帮我们解决问题。

如果有5颗棋子,能摆出哪些数呢?

你能不摆棋子,运用刚才的规律直接写吗?

现场反应能有序而完整地写出答案的学生很少,许多学生只写出了1、2个,有的甚至无从下手。

经研究,我们在这个环节改变了提问方式,进行了第二次的教学研究。

片段2

师:

刚才我们通过有序的摆棋子,得到了不同的数,并把它制作成表格。

现在请同学们闭起眼睛,将刚才摆4颗棋子的过程在脑海中再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轻轻地报数。

师:

现在有这样一些数:

24、51、32、14,它是用6颗棋子摆成的吗?

说说你的理由。

生1:

24、51是用6颗棋子摆成的,32、14不是。

因为32表示十位上有3颗个位上有2颗,一共是5颗棋子。

14表示十位上有1颗个位上有4颗,一共也是5颗。

师:

24、51为什么是的?

生2:

只要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等于6就是的。

师:

为什么这么说?

生3:

棋子只是从个位移到十位,它们的总数都是6,那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就等于6。

师:

你们还找到了这么简单的规律。

如果用5颗棋子能摆出哪些数,你能不摆棋子,自己写出来吗?

写出来后,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对的?

生4:

我写的是:

5、14、23、32、41、50。

我是边在脑中摆棋子,边把数字写出来的。

每个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都等于5。

生5:

我写的是50、41、32、23、14、5。

我是想先把5颗棋子都放在十位上,就是50。

接着拿一颗放在个位上,十位上就少一颗,就是41。

每次十位上都少一颗,十位上的数就小1,各位上的数就大1,排下去就是32、23、14、5。

每个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也都等于5。

从上面两个片段可以看出,由于第一个片段的问题设计较为零碎,学生的探究很被动,交流的内容只是浅表层的,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而第二个片段通过“这样一些数:

24、51、32、14,它们是用6颗棋子摆成的吗?

”“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对的?

”两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入探究,交流的内容也是深层次的,闪现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3.适时引导整合,促进建构

学生交流的过程,是诸多思维结果涌现的过程。

倘若教师听之任之,那么诸多的交流结果会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学生的头脑中,只能混淆学生的思路,增加学生的思维负担。

此时教师应该及时捕捉交流过程中的新信息、新问题,引导学生整合各类信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合理建构知识体系。

这里,我们也来看看“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两次教学研究。

第一次研究课:

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76-19”后,教师揭题并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

请每个小朋友先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76-19”的差是多少?

怎么想的?

然后说给同桌听,看谁的方法多?

在学生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

谁能把你的方法说一下。

生1:

我是先算76-10=66,再算66-9=57。

所以76-19=57。

生2:

我是先算76-20=56,再算56+1=57。

所以76-19=57。

生3:

我是先把76看成79,79-19=60,60-3=57。

所以76-19=57。

生4:

我是想竖式算的。

生5:

我是这样算的:

先76-9=67,再67-10=57。

所以76-19=57。

生6:

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

所以76-19=57。

生7:

我把19看成16和3,76-16=60,60-3=57。

所以76-19=57。

生8:

我是这样算的:

76看成80,80-19=61,61-4=57。

所以76-19=57。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还有不同意见吗?

”“真行!

”的课堂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

”“为什么?

”引导发言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

这堂课表面上让学生独立地尝试、探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算方法,交流十分充分!

但课后的学生访谈和教学效果检测却出乎意料,负责访谈的教师说:

通过了解得知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自己的口算办法,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对“72-28=”的测试中仅有12%的学生有两种或三种口算方法。

通过录象观察和深入的语言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

或许这些问题是造成本堂课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

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提出改进意见是:

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利用与同伴比较合理、简便的办法培养优化意识。

第二次研究课:

下面是全班交流反馈时的教学过程(学生在春游情境图下生成的算式还是“76-19”)。

生1:

我是这样算的:

76-10=66,66-9=57。

所以76-19=57。

师:

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能解释一下吗?

生2:

他的意思是先把19分成10和9,先76减10等于66,66再减9等于57。

所以76减19等于57。

师:

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

(许多小朋友举手示意相同)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相近)的有吗?

生3:

我的办法与他的差不多,我也是把19分成10和9的,不过我是先减9,再减10的,答案也是57。

师:

你们的方法相同,只是先减哪一个数的次序不同。

还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4:

我是这样算的:

76-20=56,56+1=57。

所以76-19=57。

师:

谁听懂了?

能不能解释呢?

生5:

他把减数19看成20,先76减20,因为多减了1,所以要再加1。

师:

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

能不能提提自己的疑问?

生6:

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加1?

师:

谁再来解释一下?

生7:

刚才XX春游是花了19元,减20元是多减了1元,所以减了20元以

后还要还他1元。

师:

说的真有道理!

还有小朋友想说说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8:

我是把19分成16和3,76-16=60,60-3=57,所以得数是57。

师:

为什么要把19拆成16和3而不是其它的两个数呢?

生8:

我看被减数是76,76减16算起来很方便的。

师:

你真会动脑筋!

生9:

我的办法与他(指前一个)的差不多的。

我是把76看成79,79-19=60,

60-3=57。

所以差是57。

师:

你真行!

你已经发现自己的办法与XX的是一类的。

生9:

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

所以76-19=57。

师:

答案是对的。

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10:

比较难,不方便。

生11:

一会儿加,一会儿减,容易弄错。

师:

这个方法大家发现不太方便,那么就放在旁边(教师将此方法板书在黑板的不显眼的地方)。

还有不同方法吗?

……

仔细分析第一次研究课的师生对话,发现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都是“有没有”、“是什么”的简单陈述,语言比较单一,基本是“‘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我是这样算的……’、‘好的’”的循环反复。

课堂交流似乎成了学生汇报结果、教师统计成果的简单罗列。

分析第二次研究课,教师不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引导相互间的理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了比较归类,便于建构。

通过不断的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和碰撞;也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课后的检测和访谈与前一节研究课比较情况大有好转,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同伴的方法,即让学生掌握多种口算方法的目标得以实现。

深入,开展研究课和课堂观察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虽然教师的观念在更新,但教师很难完全意识到课堂里发生的一切。

我们很少有机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我们也很少受到关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有价值的课堂反馈信息。

但我们有共同研究的伙伴,还有现代化的设施。

通过开设研究课和课堂观察,能及时发现课堂中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改进和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对策。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课题组成员先后开设校级研究课,主要有:

“摆一摆,想一想“时分的认识”“6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找规律”“乘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旋转与平移”“统计”“对称图形”“千米的认识”“两位数减两位数”等。

在开设研究课的同时,我们坚持课堂观察。

虽然我们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也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里简单介绍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观察者根据课堂实录的所有提问和学生的全部回答,整理并统计出两次“对称图形”教学的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并进行对比分析。

(课堂实路及分析过程见附件

(1)、附件

(2))

“对称图形”课堂教学改进前后的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

行为类别

改进前

改进后

频次

百分比

频次

百分比

A.提出问题的类型

A1.常规管理性问题

5

20%

3

11.5%

A2.记忆性问题

10

40%

6

23.1%

A3.推理性问题

9

36%

10

38.5%

A4.创造性问题

1

4%

7

26.9%

A5.批判性问题

0

0%

0

0%

B.挑选回答问题方式

B.挑选回答问题方式

B1.提问后让学生思考

10

27.8%

16

36.3%

B2.提问后让学生齐答

6

16.6%

6

13.7%

B3.提问后叫举手者答

20

55.6%

15

34.1%

B4.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

0

0%

7

15.9%

B5.提问后改问其他同学

0

0%

0

0%

C.教师答理方式

C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回答

0

0%

0

0%

C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0

0%

0

0%

C3.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

1

5.6%

0

0%

C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14

77.8%

23

88.5%

C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3

16.6

3

11.5%

D.学生回答的类型

D1.无回答

0

0%

0

0%

D2.机械判断是否

3

11.1%

2

5.2%

D3.认知记忆性回答

2

7.4

3

7.9%

D4.推理性回答

20

74.1

24

63.2%z

D5.创造评价性回答

2

7.4%

9

23.7%

将改进前与改进后的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