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576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x

湘教版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C卷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    

B.海水经过滤后可直接饮用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2.(2分)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碳酸氢钠溶液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不能放在纸上,要放在玻璃器皿中,如小烧杯,表面皿等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

3.(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碳酸钙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用亚硝酸钠替代食盐烹调食物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2分)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C.乙和丁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种类都没有改变    

5.(2分)如图所示,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列哪个化学符号()

A.NH3    .    

B.H2O2    

C.HClO    

D.HNO2    

6.(2分)瘦肉精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化学物质,政府已严禁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常见的瘦肉精化学式为C12H18OCl2N2,下列有关这种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C12H18O、Cl2、N2三种分子构成    

B.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2:

1    

C.相对分子质量为277g    

D.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一切原子都包含着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D.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8.(2分)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白磷保存在水中    

B.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    

D.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9.(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CaO(CaCO3)

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蒸发

B

N2(O2)

木炭

通过灼热的木炭

C

NaCl(NaOH)

过量稀盐酸

溶解、蒸发

D

CO2(CO)

氧气

在氧气中点燃

A.A      

B.B      

C.C      

D.D    

10.(2分)(2015秋•广州月考)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A.紫色石蕊溶液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酚酞试液    

11.(2分)(2015•锦州)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    

B.KCl    

C.Ca(H2PO4)2    

D.KNO3    

12.(2分)(2015•通辽)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

B.化学反应常常伴有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都是碳酸盐

13.(2分)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

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A.NO    

B.N2O    

C.N2O3    

D.N2    

二、简答题(共4题;共27分)

14.(7分)用化学用语(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________

(2)两个氧分子________

(3)两个镁离子________

(4)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5)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

(6)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15.(10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取9.3g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

(1)9.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6.(3分)某化工厂一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多人中毒.小鑫同学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上网,查找氯气(Cl2)的资料,得知: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剧毒,能溶于水,且能与水、碱等物质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试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

(2)写出氯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

(3)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氢氧化钾(KOH)溶液反应生成氯酸钾、氯化钾和水,请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

17.(7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1)在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获取清洁氢能的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涤剂起________作用.

(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分子质量减小    

B.水分子变大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体积增大    

(4)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

①在1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

S甲________S乙(填>、<或=)

②t1℃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三、填空题(共1题;共9分)

18.(9分)豆腐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钙、磷、铁)、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健脾、润燥、除湿等功效,因其营养价值极高而素有“东方奶酪”之称。

制作腐乳的工艺流程是:

豆腐切块→长出毛霉→加盐腌制(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加卤汤装瓶(形成独特风味)→密封腌制发酵。

腐乳发酵分为前酵与后酵。

前酵是培菌累积酶系的过程,一般为36~48h。

后酵是酶系作用于腐乳坯体的过程,耗时较长,一般为3至6个月。

因菌种、配料、腌制时间和后熟时间等的不同,腐乳按色泽风味分为红腐乳、白腐乳、青腐乳(“臭豆腐”)、酱腐乳等。

红腐乳的红色主要是红曲菌产生的红色色素;白腐乳的乳黄色是黄酮类物质,在酶作用下缓慢氧化产生;青腐乳的淡青色是氨基酸分解生成的硫与金属离子结合产生的。

腐乳发酵过程中食盐含量对化学组分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腐乳中食盐和嘌呤含量普遍较高,高血压、心血管病、痛风、肾病患者及消化道溃疡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臭腐乳发酵后,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另外臭腐乳豆腐坯中的蛋白质会氧化产生含硫的化合物,如果吃太多的臭腐乳,影响身体健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腐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豆腐乳被称为“东方奶酪”,是因为________。

(2)下列制作腐乳的工艺流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

A.豆腐切块         

B.长出毛霉        

C.加汤装瓶          

D.密封发酵    

(3)臭腐乳中的含硫化合物是由________转化生成的。

(4)腐乳制作过程中,不应加入过多的食盐,其理由是________。

(5)下列关于腐乳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腐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B.在腐乳发酵过程中,pH逐渐减小    

C.高血压、心血管病人应少吃或不吃腐乳     

D.白腐乳的颜色,是通过氧化反应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1分)

19.(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

(1)两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完全变为黑色沉淀,猜想是CuO。

为验证猜想,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用CO还原得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________,写出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化学式为Cu4(OH)6SO4]和Na2SO4,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探究新制Cu(OH)2的分解温度,设计水浴加热装置(如图)。

该装置采用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

(4)18℃时,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测得混合液温度为22℃,说明该反应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当水浴温度分别为30℃、60℃、90℃时,黑色沉淀出现的时间为:

2分钟、6秒、1秒,则说明温度越高,Cu(OH)2分解速率越________(填“快”或“慢”)。

该实验说明,Cu(OH)2分解温度________(填“无确定数值”或“有确定数值”)。

20.(3分)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采用电解精制的饱和食盐水来制取NaOH,2NaCl+2H2O2NaOH+H2↑+Cl2↑.但粗盐中含有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等,除去泥沙后还必须经过提纯才能使用.提纯中常用下列操作步骤:

①用稍过量的NaOH除去MgCl2;②过滤;③用稍过量的BaCl2除去Na2SO4;④用稍过量的Na2CO3除去CaCl2等;⑤用稍过量的HCl除去NaOH、Na2CO3;则:

(1)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或________(填步骤编号);

(2)其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其目的之一是除去CaCl2,还有一个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简答题(共4题;共27分)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5-1、

15-2、

16-1、

16-2、

16-3、

17-1、

17-2、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