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泥船施工方案.docx
《挖泥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泥船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挖泥船施工方案
周山河整治三期工程河道施工02标
河
道
疏
浚
施
工
方
案
苏州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二年一四年九月
河道疏浚施工方案
周山河三期工程施工2标河道疏浚里程约为2.9km(起讫桩号:
8+200—11+100),主要工程为水下疏浚,疏浚土方约为26。
9万方,平均断面方量为92.76m3/m。
计划工期为270个日历天.
我们根据工程特点,采用绞吸挖泥船施工方式,具体为:
1、施工准备――围堰和退水口修筑—-—-泥管排放――绞吸挖泥船施工――退水口——排泥场弃土区整平。
1施工准备
1。
1施工前放样
根据监理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由测量员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并报请监理人员验收,同时要保护好所有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网点。
施测前将测量计划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再进行施测。
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水准网点,在施工沿线增设水准控制点。
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导线点,用GPS定位仪测放出河岸设计中心线、开口线、开挖起迄点、弯道顶点等各控制点。
并设立清晰的标杆、浮标或灯标等标志。
横向标志平直河段每隔100M设一组,弯道处加密至50M。
各组标志用不同形状的标牌相间设置,同组标志上安装颜色相同的单面发光灯,相邻组标志的灯光不同的颜色区别。
将施测成果报监理单位,经监理单位查验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时在施工作业区内沿疏浚河段设立便于观测的水尺.水尺零点与挖糟设计底高程一致,并满足以下要求:
a、水尺间距:
当水面比降小于1/10000时,每1Km设置一组;当水面比降大于1/10000 时,每0。
5Km置一组。
b、水尺设置在使于观测、水流平稳、波浪影响最小和不易被船艇碰撞的地方。
c、水尺满足五等到水准精度要求。
d、若施工区远离水尺所在地则应在水尺附近设置水位读数标志,定时悬挂水信号,并采用其它通信方式通报水位。
1。
2落实弃土区
根据业主提供的排泥场,2#、4#排泥场均位于周山河南侧,2#排泥场位于(8+400—9+600)之间,面积约为105507平方米,约158亩。
4#排泥场位于塘沟河以西(10+500—11+600),排泥场离河中心最短距离约为60米,面积约为58361平方米,约87亩。
共储入土方26.94万m3,其中2#排泥场为105507平方米,共堆土169707方,堆土高度约为1。
6M高,4#排泥场共58361平方米,共堆土99664方土,堆土高度约为1。
7米。
4#排泥场设置两处退水口,一处设置埋于秦庄桥东侧(桩号:
10+500),回水直接流入周山河,另一处设置于(桩号:
11+600)塘沟河处,回水经塘沟河流入周山河。
2#排泥场设两处退水口,一处设于9+600处,回水经过白马前进河流入周山河,另一处退水口设在(9+000)排泥场北侧,回水直接入周山河,弃土区相对较理想。
后经综合比较实际弃土区位置,为尽量减少征租地方土地,应业主要求,周山河沿线圩堤外侧林带范围内均可筑设排泥场,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比较安全、经济合理布置相关排泥场。
1。
3疏浚机械选型和配备
根据疏浚河道河宽较狭,另外又根据排泥场的具体情况以及现场施工环境,排泥场为窄条形,较大方量的机械不利排泥场安全,且河底宽只有20米,在疏浚机械选型上,综合考虑总工期要求,选择工作效率相对较高、施工灵活、船体较小、生产能力为120方/小时绞吸式挖泥船一艘,考虑经济造价,以绞吸式为主,抓斗式为辅,并另配2m3/斗液压抓斗挖泥船1艘以及配套的30~50m3泥驳、吹泥船.
1。
4施工机械、辅助船舶情况及进场计划:
施工机械、辅助船舶情况及进场计划:
(见表)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上次保养时间
进场时间
绞吸式挖泥船
120m3/h
艘
1
2014。
6
开工后100天
吹泥船
80m3/h
艘
1
2014。
6
开工后100天
液压抓斗式挖泥船
0.75m3/斗
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
锚 艇
25KW
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
泥驳
50方
艘
4
2014。
6
开工后100天
泥 驳
25方
艘
2
2014。
6
开工后100天
测量艇
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
生活船
32床位
艘
1
2014。
6
开工后100天
水准仪
DS400
架
2
2014。
6
开工后100天
测深仪
SDH—13D
套
1
2012.08
开工后100天
2.挖泥船疏浚河道
2.1河道土方施工
周山河整治工程三期疏浚工程从断面8+200—11+000,全长2900米,共计疏浚土方26。
94万立方,全部采用挖泥船施工,由于考虑到工程成本以及施工复杂程度,在排距许可范围内采用120m3/小时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根据现场情况及排泥场的布置情况,本段疏浚工程分二段,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施工土方为26.94万m3。
其中:
断面8+200—10+000段疏浚土方量排入2#排泥场,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断面10+000-11+100段疏浚土方量排入4#排泥场,断面土方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2。
2疏浚总体施工部署
2.2。
1施工设备
本次河道工程疏浚,土方疏浚量为26.9万方,拟投入1条挖泥船。
三班制考虑休息换班时间等,日完成2500m3,考虑机械维修以及其它施工不利因素,系数取定0.8,日均生产2000方,月完成6万方,另有抓斗式挖泥船配合,能满足施工期要求。
2.2。
2、施工分段分区计划
(1)分区施工计划
根据周山河施工水域情况,以及排泥场平面分布,河道拓浚共分2个施工段进行施工。
划分情况如下:
序号
起止桩号
长度
使用排泥场
施工进场时间
1
8+200-10+000
1。
8km
2#
开工后3个月内
2
10+000-11+100
1。
1km
4#
开工后第4个月内
(2)分条施工计划
由于河道底宽20米,顶宽56米,疏浚区宽度大于船舶最大挖宽,为了充分发挥船舶施工性能,保证开挖平整度,将疏浚区按照船舶的性能划分成若干分条进行开挖。
(3)分层施工
本工程投入的船机设备为大型挖泥船,为了提高泥浆浓度,挖泥分层厚度可以控制在1~1。
5m左右.边坡采取阶梯型(矩形)开挖方式,阶梯设计的原则是:
上欠下超,超欠平衡。
开挖后的边坡台阶土体在自重和动水的作用下,自然塌坡后形成设计边坡,满足设计要求.
挖泥船边坡开挖示意图
(4)分区、分条注意事项
采用分区分条施工,注意在两区之间,条与条之间的相互衔接,后施工地段应与先施工地段薄层一部分重叠,避免遗留浅埂,或者形成浅区,或者局部孤岛。
2。
3测量标志设立
1、开挖前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实地放样,放样测站点的高程精度,不得低于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放样点的点位误差不应超过以下值:
(1)疏浚开挖边线:
水下±1.0m,岸边±0。
5m;
(2)挖槽中心线:
±1。
0m.
2、开挖前应在设计开挖控制点设立清晰的标志,包括标杆、浮标或灯标等。
平直疏槽段每隔50~100m设一组横向标志,弯道处加密至50m。
施工标志应符合下列各项规定:
(1)各组标志应从不同形状的标牌相间设置,同组标志上应安装颜色相同的单面发光灯,相邻组标志的灯光,应以不同的颜色区别.
(2)在挖泥区通往避风锚地的航道上应设置临时性航标,航行条件差、水道狭窄处,应在转向区增设转向标志:
在船泊避风水域内应设置泊位标,并在岸上埋设带缆桩或水上系缆浮简,以利船舶紧急停泊。
3、在施工作业区内必须设置水尺,并应符合一列规定:
①水尺间距应视水面比降、地形条件、水位变化及开挖质量要求面定,当水面比降小于1/10000时,每公里设置一组;当水面比降不小于1/10000时,每0.5公里设置一组。
②水尺应设置在便于观测、水流平稳、波浪影响最小和不易被船碰撞的地方,必要时应加设保护桩和避浪设备.
③水尺零点宜与挖槽设计底高程一致,施工水尺应满足五等水准测量要求.
④施工区远离水尺所在地,当挖泥船操作人员不能清楚地观察水尺读数时,应在水尺附近设置水位读数标志,由专人负责,定时悬挂水位信号,或采用其他通讯方式通报水位。
2.4水下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
2。
4.1施工总流程
2.4。
2扫床清障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船舶的安全,工程施工前需要在施工范围内先进行扫测,扫测面积大于施工面积。
a.扫床技术要求:
采用软式拖底扫测;
底索提高不超过0.3m;
扫床时船速≤4km/h;
扫床时重叠宽度不小于规范要求(30~40cm);
障碍物扫测要求:
明确障碍物性质、最浅深度和范围。
b.根据本工程的自然条件,扫床面积和作业要求,应选择合适河道作业的测量船作为扫床工作的主副及检查船。
c.障碍物的处理
水下障碍物的扫床按规范进行,对于小型如木桩、渔网等可以在扫床时及时清除.对于进行地质钻探时折断的套管,在工程开工前,用标志明显标出其位置,然后用抓斗式挖泥船开挖到此位置时,预留10m*10m的范围,最后用抓斗船将套管周围的泥土抓掉,潜水员将钢丝绳绑扎在套管上,用起调船将套管清除.
2.4。
3排泥管管线架设
2。
4.3。
1管线架设原则
尽量减少与其它施工的相互干扰;满足排泥场平整度的要求;减少排泥管的安拆次数,延长挖泥船的工作时间;满足安全的需要。
由于该河段不需通航,采用断航不断流的施工方法,所以管线架设分水上管线和岸上管线架设.排泥管线是挖泥船输送泥浆到排泥场内的管道线路,主要包括:
陆上管线、水上管线两种形式。
2。
4.3。
2排泥管线布置
①陆上吹泥管线(岸管)的设置
A、吹泥管线的平面布置根据挖泥船的总扬程、排泥场的面积、形状、吹泥距离、吹泥高程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虑,来选定吹泥管线的位置.
B、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穿越障碍物,但要尽量避免管线形成过急弯曲.
C、陆上布管线在进入排泥场内的布设。
要考虑工程竣工后,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与平整度。
管线的布设高程,除考虑吹泥设计高程外,还应考虑沉降量(包括围堰区内地基沉降时及吹泥土本身的固结沉降量)及吹泥超高量等因素;为使排泥场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除干线管道外,还要布设支线.管线的布设,主要是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而管口间距的大、小是与挖泥船的泥泵马力、排泥场地形及吹泥土质等因素有关。
D、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减少使用水上吹泥管线,但必须保证在施工进程中的水上吹泥管线有自然弯曲的足够长度,水陆管线相接处设置平台,采用柔性接头,使水陆管线平顺相接,平台的位置和标高要能适应水位升降的变化。
E、管线平台,在浮管与岸管的联接处架设管线平台,平台的平面尺寸通常为2m×4m,高程一般与岸管一致。
由于平台要承受船上三节管、伸缩管、吹泥管及吹泥时砂水重量的荷载,故平台桩一般都在8根以上,桩尖入土深度要求6m以上,桩顶安放钢质框架以达到均布受力的要求。
F、吹泥管接头要严密、紧固,为防止泥水渗漏,要两节管段之间必须加密封填料.填料可用牛油麻辫、胶皮垫圈等。
为避免吹泥管接头损坏,管底砌块、衬垫等必须牢固,不能有摇晃、歪斜等现象出现。
G、吹泥管干线与支线之间可用T型或Y型三通管连结.在吹泥过程中为管壁受到均匀磨损。
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施工时可以周期性地将管子绕轴旋转,每次转动可按三分之一圆周角进行。
②水上吹泥管线(浮管)的设置
A、水上浮筒管线承受水流、风浪及吹泥施工时的冲击力等影响,所以管段间的卡接必须十分牢固可靠,管线布置要呈近似流线型弯曲。
不可形成死弯,浮筒管线一定要留有足够的富余长度,保证挖泥船在前移一定距离的过程中不必拆换.水上浮管线要用管线锚加以固定。
B、浮筒管线在重载情况下仍然露出水面以上,以便于维修和减少水流阻力。
C、管线锚的抛设应根据水流而定。
受水流影响水域则须抛涨落流向两侧。
D、水上浮筒管线与陆上吹泥管线的联接应根据地形和水位变幅来选择适当的联结方式,不仅要联接牢固防止漏泥,并不因水位变动而出现管段严重蹩曲。
a、直接联接:
应用钢丝绳将陆上吹泥管线的首端加以固定,第一节浮管也必须用八字钢丝绳固定在岸上,防止因浮管漂动将接头拉脱。
b、管架头联接:
即陆上吹泥线通过滩地管架与浮管橡胶轮管连接,架头要设置牢固,一般要架设平、斜撑管架头应用两档管架来支撑,其间距约1~1。
5m.吹泥管需用钢丝绳紧固在横木上.
2。
4。
4绞吸船水下施工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挖泥船的开挖方向:
当流速小于0。
5m/s时,采用顺流开挖,当流速不小于0。
5m/s时,采用逆流开挖。
开挖前,根据施工放样标识,先将挖泥船正确定位,宜将挖泥船定在开挖条的中心位置,并抛好锚,将挖泥船缓慢调整到开挖起点上。
抛锚时左右两锚均抛在湖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锚尽量抛得角度小些,并设立好标志,白天、晚上设立不同警示标志。
在完成本单元施工区域后,移接管线进行下一水域各单元区施工。
根据各单元区底层淤泥的分布厚度,通过挖深控制仪确定斗轮下放深度.横断面采取左右往复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后施工船再往前移动,以确保疏浚后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挖至边线时,根据浓度显示仪适当增加抽吸时间,以确保将边线处的流动泥土清除干净。
应控制好定位桩台车每次向前移动的距离,以便做到疏浚泥迹相重叠,避免漏挖现象出现。
本工程挖泥船采用绞刀逐层往复开挖,平面控制采用GPS定位系统。
有效控制挖宽和定位精度,避免因衔接误差造成漏挖、欠挖。
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排泥管接头和浮筒锚,防止管道泄漏和锚位移及标志灭失。
3、冬雨季施工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为2014年10月至2014年6月,施工期经过冬季,冬季施工,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当气温可能出现低于零度时,加强值班及设备维护,保证机组不熄火或放净冷却水,以防设备冻坏;加强围堰巡视维护,以防围堰冻松崩溃。
出现阴雨天气,一方面加强围堰退水口巡视,适当抬高沉淀富裕高度,减少退水口泥浆浓度.
1、排泥场围堰施工
本工程共分为二个排泥场,排泥场围堰利用排泥场内土方.
1。
1、围堰设计
排泥场围堰根据现场踏勘及设计要求布置。
采用挖掘机配推土机在附近取土填筑,并用推土机或挖掘机予以分层整平碾压,这样可以增强堰体与基层的联结.达到设计的干密度,同时满足围堰内外坡比和堤顶宽度和高度要求;在排水口两侧要填筑密实,以防止产生接触渗流,造成围堰破坏;在排水口的出水处要加强防护,避免水流直接冲刷堤脚和堤坡。
围堰顶宽采用2米,内边坡1:
2,外边坡采用1:
3,为便于泥浆沉淀,每隔100米设置一道长度为2/3围堰宽度的隔埂,隔埂顶高程为设计排泥顶高度,顶宽1米,边坡均为1:
2。
围堰断面见下图,围堰采用1。
0m3履带式挖掘机取土填料,并采用挖机分层夯实或压实,堰顶高程差小于15cm.拟尽量采用深挖排泥场土方外运,减少排泥场围堰工作量,尽量做到挖、运、填、多方配合,增加库容,节约成本。
2M
1:
3 1:
2.5
1。
2、施工机械选择
围堰土方的开挖、填筑采用挖掘机配推土机进行施工.
1.3、清基、清表
1。
清基范围:
清理边界至最大填筑边线外侧50cm。
2.机具选用及施工方法以:
堤基基面的不合格土、杂物用水上挖泥船直接清除,装船外运.
3。
开挖填筑范围内的植被、建筑垃圾等清挖运至指定区域。
堤基范围内的各类洞穴及坑需进行清杂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
4。
开挖和回填范围内的清基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即对围堰进行填筑.
1。
4、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应从上向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在取土区内设置纵横交错的截水沟、排水沟,并配备足够的排水机械以利雨水、渗水及时流向龙沟排水,保证雨后及时复工。
在土料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从弃土区内取土筑堰,增加库容。
1。
5、土方填筑及碾压
1.围堰填筑时严格控制土料质量,严禁淤土、杂物等特殊土料筑堰,对土料先进行现场物理力学试验,确定最大含水率.
2。
按设计要求将土料(按进占法施工)铺至规定部位,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应严格控制,一般铺料厚度为25cm左右,粒径小于10cm。
3.每个施工组合工段内分二个以上作业面,轮流进行进土,碾压作业和检测每层铺土作业完成后,其铺土厚度,顶面高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碾压.
4。
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应有一定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应不小于0。
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小于3m.
1.6、弃土区围堰防护
在河道疏浚施工前设置好不同高度的退水口(保证口径能满足退水的流量),退水口渠道和河道相通,围堰内侧坡面从坡脚往上铺设防渗塑料薄膜,退水口两侧铺设时注意搭接长度,避免水从接缝处渗漏。
正式施工时设专人24小时不间断在围堰四周巡查,现场备足木桩、编织袋,发现险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险情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
7、退水口
退水口形式闸箱井及退水管组成,每处排泥场拟设2只退水口,退水口采取围堰内侧设置混凝土闸井箱,一侧安装闸板,一侧安装D400管道通过堰身穿出堰身外,在出口处安装砼预制板下铺土工布来消除的堰脚的冲刷。
退水口断面形式见下图:
排泥场高程控制
排泥场高程控制是直接影响工程竣工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抛泥过程中详细设计抛泥方案,严格控制吹泥高程。
a。
专门负责吹泥的现场管理人员针对排泥场的情况,每天与管线班及时交底,决定吹泥管线的走向及延伸距离,使排泥场管线的布设符合施工方案。
b.负责吹泥的管理人员及项目部测量人员必须每天到施工现场,对排泥场的吹泥高程进行观测并做好控控制。
在出泥管口四周设立高程标尺,定期观测并校核,控制吹泥标高。
c.出泥管口根据排泥场内泥砂测定情况移动调整,使区内不出现长期死水区。
d。
施工过程中,经常利用高程标尺观察滩地的标高,配合排泥场高程测量。
e。
吹泥淤泥和流泥时为减小土方流失量,在排泥场管线架设时,已安装了三通管,可以几个排泥场交叉吹泥;为控制尾水泥浆浓度,在水门处派专人巡查,发现水浓度增高时,及时加高水门或改变排泥场域,砍保尾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1。
8、余水处理
(1)施工后期余水经处理后方可出水.
(2)排放余水水质要求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余水不得直接排放入河.
(3)余水出水应属生物安全范围,不应对受纳水体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明显的危害,且不应有当地水厂现有处理工艺无法除去的污染物质,从而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
(4)余水处理为临时工程,工程结束后应对余水处理设施所在区域及余水沉淀池区域进行场地清理。
(5)为防止弃土区和排泥场的水土流失影响周边农田生产和淤积周边河道,需在弃土区和排泥场周围开挖截流沟.
1。
9、弃土区环保措施
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吹填结束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四周设立警示标志,以防小孩玩耍不慎跌入排泥场内,同时做好防沙尘准备,一方面覆盖熟土,另一方面购置黑色的土工编制物覆盖,确保秋冬季不产生扬尘天气,影响周围居民生活。
1.10弃土区整平
在河道土方疏浚结束待排泥场土方固结后,利用挖机铺钢板进入排泥场,对排泥场进行整平,对不能整平的部分,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理成符合要求尺寸的高度,并在表面覆盖一层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