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课内外阅读.docx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课内外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课内外阅读.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课内外阅读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课内外阅读
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胚胎干细胞
①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宣告完成后,人们已预见到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在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中的巨大浩势。
②什么是干细胞呢?
一般而言是指那些同时具有自我更新和产生分化细胞能力的细胞,尤其在早期胚胎发生过程中,存在着可以产生构成身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干细胞。
这种细胞就是胚胎干细胞,也被称为“全能性细胞”,到了个体发育的一定阶段甚至成休,仍有一部分细胞负责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诸如血液、肠道粘膜上皮、皮肤表皮等。
这些细胞便是一般所指的特定组织的干细胞,又称为多能性细胞。
③随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某些成体组织不但能再生,而且可以衍生成不同的细胞类型,例如肌肉细胞在一定的环境下可以成为有增殖能力的骨髓细胞;相反地,血液“前体细胞”(即未完全成熟的血细胞)也可变成肌肉细胞,甚至长出肝或脑细胞来。
④正是由于上述发现,科学家们已认识到干细胞可能成为未来一种“拯救生命”的有效疾病治疗手段,例如,临床试脸表明,小剂量纯化的造血干细胞足可使患者骨髓再生,这样便可以避免肿瘤病人进行自体骨髓移植所带来的癌细胞污染,以确保肿瘤不会复发,又如,成体神经系统中依然存在干细胞,若让它们“重新活化”、增殖与定向分化,则将是神经退化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脊髓损伤患者的福音
⑤但是,有关干细胞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因难,胚胎干细胞虽好,但其来源有限。
目前胚胎干细胞多取自人工流产的极早期胚胎或是培植试管婴儿时剩余的胚胎,在造血干细胞的实验中,人们已总结出一整套与细胞分化阶段相关的细胞表面标志,这样便可从众多的混杂细胞群体中将有用的干细胞分离出来,但是其他细胞的干细胞是否也有实用的细胞表面标志或是别的识别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干细胞尤其是胚胎干细胞的识别、分离、增殖、定句分化将成为细胞生物学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的主攻热点。
⑥2005年世界物理学会议上,物理学会宣布发明了一种断的机械工具--光学展览器,可以使科学家在伦理学要求的范围内提取干细胞,这种光学展宽器已经可以每分钟检测3600个细胞,尽管这仍然不足以做到工业化分离高级別的干细胞,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替代胚胎提取干细胞的方法,同时,这种技术已经用于分离那些可以分化为皮肤的低级别干细胞。
(1)什么是胚胎干细胞?
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给它下一个简洁的定义。
(2)说“干细胞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困难”,那么这些“困难”是什么?
仔细研读文章⑤⑥段后作简要回答。
(3)“目前胚胎干细胞多取自人工流产的极早期胚胎或是培植试管婴儿时剩余的胚胎。
”一句中加下划线的“多”字能否去掉?
为什么?
(4)举例说明文章中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1)胚胎干细胞是①指存在于早期胚胎中、②可以产生构成身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全能性细胞”。
(2)①干细胞来源有限;②干细胞的识别、分离、增殖、定向分化等技术还难以掌握:
③尽管有“光学展宽器”问世,但这仍然不足以做到工业化分离高级别的干细胞。
(3)①不能;②“多”一词表示推测,并非全部。
这里用“多”表示人类提取坯胎干细胞除了取自人工流产的极早期胚胎或是培植试管婴儿时剩余的胚胎以外,可能还有其他途径;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则表达的意思就不够准确。
(4)①举例子。
第④段“正是由于上述发现,科学家们已认识到干细胞可能成为未来一种“拯救生命”的有效疾病治疗手段。
例如,临床试验表明,……”让实证说话,使人获得清楚的认识,很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
如第⑥段“2005年世界物理学会议上,……这种光学展宽器已经可以每分钟检测3600个细胞”运用列数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这种仪器检测细胞的数目。
③下定义。
如第②段“什么是干细胞呢?
”一段,运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干细胞的本质特征作概括,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解析】【分析】
(1)、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4)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故答案为:
(1)胚胎干细胞是①指存在于早期胚胎中、②可以产生构成身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全能性细胞”。
(2)①干细胞来源有限;②干细胞的识别、分离、增殖、定向分化等技术还难以掌握:
③尽管有“光学展宽器”问世,但这仍然不足以做到工业化分离高级别的干细胞。
(3)①不能;②“多”一词表示推测,并非全部。
这里用“多”表示人类提取坯胎干细胞除了取自人工流产的极早期胚胎或是培植试管婴儿时剩余的胚胎以外,可能还有其他途径;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则表达的意思就不够准确。
(4)①举例子。
第④段“正是由于上述发现,科学家们已认识到干细胞可能成为未来一种“拯救生命”的有效疾病治疗手段。
例如,临床试验表明,……”让实证说话,使人获得清楚的认识,很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
如第⑥段“2005年世界物理学会议上,……这种光学展宽器已经可以每分钟检测3600个细胞”运用列数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这种仪器检测细胞的数目。
③下定义。
如第②段“什么是干细胞呢?
”一段,运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干细胞的本质特征作概括,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点评】
(1)、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4)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名家·名篇。
栗子
汪曾祺
①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
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
坚果的外西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蜂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②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③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
贯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
“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
”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
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
④栗子热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
冬天,生一个例火盆,A几个来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B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C起来,在手里来回D,连连吹气使冷,剥売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开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⑤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
良乡乘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
⑥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来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⑦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极好的下酒物。
现在不见卖的了。
⑧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热后,下绵白糖,小火娴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
⑨我父亲曾用白糖耀栗子,加桂花,甚美。
(本短文为原文节选,有改动.)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短文的第④自然段中,答案填在相应横线上。
倒 蹦 丢 抓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怎么理解第3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3)短文介绍了栗子的多种吃法。
选一种吃法,品析一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吃法写得生动有滋味的。
(4)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
介绍它的相关知识(做法、历史、故事...)。
【答案】
(1)丢;蹦;抓;倒
(2)略
(3)如“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热后,下绵白糖,小火娴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
”语言朴实,用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做法简单易学。
(4)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4)中国美食可谓品种繁多,选择一种介绍它的相关知识。
故答案为:
(1)丢、蹦、抓、倒
(2)略
(3)如“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热后,下绵白糖,小火娴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
”语言朴实,用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做法简单易学。
(4)海南粉是海南的风味小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是最具有海南特色的风味小吃。
海南粉不仅好吃,外形也好看。
白色的粉在碗里,洒上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
令人看了都垂延三尺,恨不得马上吃上一碗。
海南粉有两种:
一种是粗粉,一种是细粉。
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只在粗粉上浇上滚热的酸菜牛肉汤,撒少许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等配料即成,叫做“粗粉汤”;而细粉比较讲究,要用多种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叫做“腌粉”。
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腌粉”。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3.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一折八扣书
一折八扣书盛行于三十年代,学生所买的大都是这种书。
一折,而又打八扣,即定价如是一元,实售只是八分钱。
当然书后面的定价是预先提高了的,但是经过一折八扣,总还是很便宜的。
为什么不把定价压低,实价出售,而用这种一折八扣的办法呢,大概是投合买书人贪便宜的心理:
这差不多等于白给了。
一折八扣书多是供人消遣的笔记小说,如《子不语》、《夜雨秋灯录》、《续齐谐》等等。
但也有文笔好,内容有意思的,如余谚心的《板桥杂记》、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也有旧诗词集。
我最初读到的《漱玉词》和《断肠词》就是这种一折八扣本。
《断肠词》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封面是砖红色的,一侧画一枝滴下两滴墨水的羽毛笔。
一折八扣书都很薄,但也有较厚的,《剑南诗钞》即是相当厚的两本。
这书的封面是米黄色的铜版纸,王西神题签。
这在一折八扣书中是相当贵的了。
星期天,上午上街,买买东西(毛巾、牙膏、袜子之类),吃一碗脆鳝面或辣油面、几只猪油青韭馅饼,然后到书摊上挑一两本一折八扣书,回校。
下午躺在床上吃粉盐豆(江阴的特产),喝白开水,看买的一折八扣的书。
这一天实在过得蛮快活。
一折八扣书为什么卖得如此之贱?
因为成本低。
除了垫出一点纸张油墨,就不须花什么钱。
谈不上什么编辑,选一个底本,排印一下就是。
大都只是白文,无注释,多数连标点也没有。
我倒希望现在能出这种无前言后记,无注释、评语、考证,只印白文的普及本的书。
我不爱读那种塞进长篇大论的前言后记的书,好像被人牵着鼻子走。
读了那样板着面孔的前言和哕嗦的后记,常常叫人生气。
而且加进这样的东西,书就卖得很责了。
—节选《读廉价书》作者:
汪曾祺
(1)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汪曾祺先生对读廉价书持怎样的态度?
请结合此文回答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一折八扣书,它的内容、成本及人们对它的喜爱。
(2)汪曾祺先生喜爱读这种一折八扣廉价书,因为这种书简洁,无前言后记,无注释、评语、考证,只印白文。
读起来省时间,也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价钱又便宜。
【解析】【分析】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一折八扣书,它的内容、成本及人们对它的喜爱。
(2)汪曾祺先生喜爱读这种一折八扣廉价书,因为这种书简洁,无前言后记,无注释、评语、考证,只印白文。
读起来省时间,也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价钱又便宜。
【点评】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理解
可燃冰
①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
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
②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C;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③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
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
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
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
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④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极具开采价值。
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
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⑤然而,专家担忧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
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
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⑥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
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1)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内容。
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列出第②到⑤自然段的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一(价值)→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②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③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到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3)第④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________。
(4)“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
”这句中的“可能”是否可以去掉?
为什么?
【答案】
(1)形成;分布;危害
(2)正确;错误;错误
(3)作比较;列数字;可燃冰极具开采价值。
(4)不可以去掉。
去掉就说明海底可燃冰分解必定会造成海底地质灾害,这与事实不符。
加上“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自然段的小标题。
阅读段落,就可以概括出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正确;②错误;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
③错误;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故答案为:
(1)形成、分布、危害
(2)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
(3)作比较、列数字、可燃冰极具开采价值。
(4)不可以去掉。
去掉就说明海底可燃冰分解必定会造成海底地质灾害,这与事实不符。
加上“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自然段的小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对有无此词语的辨析能力。
5.阅读《捡来的手机》,完成后面的习题。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
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
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
“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
”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建议:
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
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
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
“第一条可以考虑。
第二条无聊透顶。
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
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
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
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
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
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
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
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
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
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
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
“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
”我想都没想就说:
“我也想不通。
我只是相信:
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
也赚不到钱。
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一个劲地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
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
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
"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
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
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
“谢谢您啦,叔叔!
谢谢阿姨!
谢谢这位小弟弟!
”挥挥手和他道别。
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
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
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
”我牵紧他的手:
“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
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
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
⑦儿子抬起头,朝着我笑……
(1)仔细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填空。
故事主要情节:
________→讨论如何处置手机→________→袒露真实想法
儿子情绪变化:
惊喜→________→心情很好→________
(2)文章第⑤自然段对小伙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手法,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
(3)“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善良”:
________。
“不虚伪”:
________。
(4)“儿子抬起头,朝着我笑……”你喜欢文中的“我”吗?
请你说出至少两个理由。
【答案】
(1)捡到手机;归还手机;想不通;不好意思
(2)神态;①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②语言突出讲话很激动,表达感激之情;③动作突出着急。
(3)归还手机;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4)喜欢。
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子有方。
善于鼓励孩子。
【解析】【分析】
(1)、(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捡到手机、归还手机、想不通、不好意思
(2)神态;①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②语言突出讲话很激动,表达感激之情;③动作突出着急。
(3)归还手机;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4)喜欢。
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子有方。
善于鼓励孩子。
【点评】
(1)、(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读文章,回答问题。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满7岁,进8岁了。
他这些年一直跟着奶奶过。
奶奶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
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倒是挺干净的。
奶奶还给他做吃的:
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
后来办了食堂。
奶奶把家里的两口锅交上去,从食堂里打饭回来吃。
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渣子,拉嗓子。
可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
奶奶吃得不香,掰半块饼子,嚼半天。
其余的,都归了萧胜。
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有气喘病每年冬天都犯。
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
土豆,奶奶借锅来蒸了煮了或烤了,给萧胜吃了。
口蘑过年时打了一次卤。
黄油,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可是一直没有吃。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
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儿。
萧胜知道奶奶不行了,她浑身都肿。
她求人写信叫儿子回来。
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气了。
萧胜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头发的气味。
他哭了。
萧胜跟奶奶过惯了,跟爸爸不熟。
他们坐了汽车坐火车,后来又坐汽车。
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
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
妈妈给他